文档详情

初三语文试题1下

xue****an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3.53KB
约4页
文档ID:160775935
初三语文试题1下_第1页
1/4

初三语文试题(1)下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1、请将下列词语认真书写在田字格中(2分)勤学好问,精思苦练2.古诗文默写(8分)①过尽千帆皆不是, ②《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③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担重担,可用        ,        ”来形容用《出师表》中的原句回答④ 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子也说过意思相近的一句话,这句话是:                     ⑤、辛弃疾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 , ⑥武陵春写愁名句         ,          ⑦渔家傲 秋思           ,         揭示自己和征夫矛盾心理⑧江城子 密洲出猎                表达报效国家的宏愿和伟大气魄3.语言运用(10分)①阅读下面有关的数据,先得出一个结论,再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观点。

   人均耕地:美国11.7亩,印度3.3亩,世界平均水平4.2亩;中国人均耕地1949年为3亩,目前为1.35亩   结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②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意思,不超过28个字   近几年来,关于中国文化,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或者是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东方文化,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性文化及21世纪将成为中国文化或东方文化的世纪的观点,十分流行西方一些学者也持有此类观点对此,我则持怀疑态度   答:这段话是主要意思是:_________ _ ________③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续写一个表达对故土或亲人的思念之情的句子   我国古典诗歌内蕴丰富,很能激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吟咏这脍炙人口的诗句,谁不为春回大地后祖国母亲多姿多彩的面貌而自豪?  对续写的这一句话,要求有:   1、内容上的,对故土或亲人的思念之情。

   2、句式上的,前有引用,后有反问   3、照应上的,必须能照应到第一句话,引用的必须是我国古典诗歌,且由此而引起联想或想象 二、文言文阅读(20分)(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1.解释词语 4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②恢弘志士之气③引喻失义 ④悉以咨之2翻译句子4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④此悉贞良死节之臣,3.简答4从全文来看,诸葛亮向刘掸提出的哪三条建议,他反复强调的是哪一条?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练习8分)      人有卖骏马者,比①三旦②立于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④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⑤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⑥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燕二》)   [注释]①比:接连②三旦:三天④还:通假字,通“旋”,旋转,绕圈子⑤朝:早晨,也指一天⑥一旦:一天,这里指“一会儿”的意思  1、解释词语2人莫之知 莫 : 去而顾之 顾: 2、翻译句子2臣请献一朝之贾 3、“一旦而马价十倍”的最直接原因是什么?请引用文中语句回答2   4、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2 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 何不去登山①许多平铺直叙的日子以后,一次偶然的远足,你突然发现,原来在生命盆地和平原的边缘,有山;在你生命的底蕴中,原本有山.②世界充满了起伏变化,它以不同的高度铺展着各异的风景,又以大自然的平衡之手,着意营造了险峻处的美丽.这一哲理也结晶在一句唐诗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③知道你很忧郁,于是我说,何不去登山 在山上可以俯瞰朝霞落日.感受天广地阔的景致;还可以大喊一声你爱的人的名字,听听山谷旷远的回声."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那种空灵高峻之美,须得身经心历.山与你互相等待,却很可能一生中失之交臂,让你一辈子都矮在平原.④山峰入云也许尚不足于却步,最难的莫过于翻越自身惰性的屏障.在一座十万年山龄,千百仞身高的大山面前,以苍天的眼望去,人便缩成了蚂蚁,仿佛动与不动都失去了大的意义;倘若以蚂蚁的眼望去,人又是顶天立地.高度决定了层次,层次决定了视域,视域决定了心境,这心境则又是一层精神的仁山智水.⑤这种高度,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地从前人书里发现.俯身字阶行梯,神游八方四极,你能看到大洋彼岸有个叫瓦特的人,正从姥姥的烧水壶里揣摩着蒸汽机;还能看到此山脚下百多年前,一群如花似玉的女子在大观园内,如何红楼一梦尽历一个王朝的荣辱兴衰.⑥这种高度,我们还可以从人世文明,社会昌盛,科学进步中觅得.这时候个人往往超越攀援的客体,也成为海拔的主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立身于人类公利的山峰,那是杜甫亘古千秋的境界.沐底层风雨,则有"自非旷世怀登兹翻白忧"的沉郁.浴高处日月,又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奇.⑦这种高度原来就坐落在你的内心,耸立在幼时的志向里,绵延在壮年的走向中.许多先天低矮,其貌不扬的人,因着攀登而气韵高雅,卓然不群,举手投足间荟萃了海拔数百米乃至数千米的风度.⑧人在山中,才知道,白云也可以抓上一把,苍翠竟有清甜的味道;人在山中.才知道.高度永远是一个变量,而快乐则是附于跋涉过程的函数;人在山中,才知道,庄严是望远时的一种心境,高处才能指点江山.⑨生命中,原本有山;高山上,必有昂扬的生命.1. 谈谈你对文中"登山"的理解.2.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选文第③段画线句的理解.3.文章引用的诗句中,有的蕴含了登高望远的哲理,有的表现了俯视一切的气概,请找出来写在下面.登高望远:俯视一切:4.本文以"登山"为话题,为何在第⑤段中举了瓦特的例子 5.选文第⑧段三个句子在句式上有何特点 有何作用 6.你在学习上也需要翻越很多山峰,结合本文,谈谈你的感悟.(二)母爱永恒江南雨    青海省有一个沙漠地区特别缺水。

 据介绍,每人每天只有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3斤定额的水量3斤水, 不光饮用、淘米、洗菜……最后还要喂口  牲口缺水不行,渴啊!终于有一天,一头一向被人们认为憨厚、忠诚的老牛渴极了,挣脱缰绳,强行闯入沙漠中一条运水车必经的公路老牛以惊世骇俗的识别力,等了半天,等来了运水的军车老牛迅速顶上去,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这样的情形,但那些动物不像老牛这样倔强部队有规定,运水车在中途不能出现“跑冒滴漏”,更不能随便给水     这些规定,看似无情,实则不得已,这每一滴水都是一个人的“口粮”啊沙漠中,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持续了好半天,最后甚至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有些性急的司机用汽油点火试图驱走老牛可老牛没有动,泰山一样,不放松直到牛的主人寻来    牛主人愧疚极了,操起长鞭狠狠打在瘦弱的老牛身上,老牛被打得浑身青筋直冒,可还是没有动,最后顺着鞭痕沥出的血迹染红了鞭子,染红了牛身,染红了黄沙,染红了夕阳老牛的凄惨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那么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等车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队规吧,我愿接受处分他拿出自己随身的水盆,从水车上放了3斤左右的水, 放在老牛面前。

    老牛没有喝面前以死抗争得到的水,面对夕阳,仰天长啸,似乎在呼唤晚霞中,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爱子的眼睛,孩子也舔了舔母亲的眼睛,沉寂中的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天边燃起最后一丝余辉,母子俩没等主人吆喝,在人们的一片静寂无语中,踏上了回家的路    20世纪末的一个晚上,当我从湖南卫视看到这感天动地的一幕时,我想起20多年前改革开放之初家庭的贫穷,想起了我那至今劳作的苦难的母亲,我和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一样,留下了滚烫的热泪  这个世界,无论何时何地,母爱是永恒的联系上下文语境,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1)戛然而止: (2)贪婪: 2、文中依次写了三个感人的情节,分别是:(1)老牛 2)强忍鞭打执意索水3)护犊饮水母子情深3、从文中摘抄最使你感动并且最能表现老牛母子情深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4、文中画线句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 5、本文对你有什么启迪? 6、假如你是运水战士,你会甘受处分而给老牛半盆水马?为什么?写作一个人每天都会遇到种种事情,许多事情会对我们的心灵、情感造成冲击、我们就有所感受。

请以“感受”为话题作文,自拟题目,写出你与众不同的感受要求:①文体不限;②字迹要清楚;③字数600字左右二)1、(1)突然停止 (2)喝不够的样子 2、挣脱缰绳阻拦运水车 3、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爱子的眼睛,孩子也舔了舔母亲的眼睛,沉寂中的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 4、描写它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老牛以死抗争、执意索水的感人场面 5、(答案不唯一,可以从“神圣的母爱”“改变生态环境”“解放军爱民为民”“解放军战士舍己救难的仁爱之心”等方面谈,能救某一点展开,言之有理即可 6、会,因为场面悲壮感人,因为人性的善良,等等;不会,因为军人的纪律高于一切,因为救人急于救牛,(言之有理即可)等等四)1、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2、世人评价事物往往只看名声,不注重实际首先,要分清结论和观点的差别我们一般在使用的时候不大注意去区别它们,实际上是不大一样的结论”是对事物或现象的最后的断定,客观性较强;“观点”则是我们对事物或现象的态度看法,偏重于主观其次,注意到数据中间的分号,前后是对比着说的。

   看例句   结论:中国人均耕地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呈逐年减少的趋势   观点:我们一定要大力保护耕地   (有的同学可能还会想到要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但要注意,只能用一句话来表达观点 说明:1、这段文字的第一句是说某个观点十分流行,第二句则是补充说明“流行”的,中心意思在最后一句话,即“怀疑”   2、注意本题有字数限制   看例句   我对中国文化将成为21世纪主导性文化的观点持怀疑态度   或:我怀疑中国文化将成为21世纪主导性文化的观点   (将“观点”说成“看法、说法”均可将“中国传统文化”说成“中国文化也行只要意思正确即可提示:只要想出有关思念故土或亲人的古典诗歌的句子,余下的就容易了   看例句   例句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诵读这流传千古的名句,谁不为背井离乡绵绵无尽的思乡之情所感动?   例句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读着这优美的诗句,哪个浪迹天涯的浪子不希望飞回生我养我的故乡?   例句三:“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吟诵这豪迈的诗句,谁不为在外面建功立业的健儿们的思乡之情所感动?   例句四:“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读着这凄婉的诗句,谁不理解浪迹天涯的游子那浓浓的思乡之情?   例句五:“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节来临,读着这千古名句,那些身在国外留学的学子们,谁不想念自己的祖国和亲人啊?   例句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读着这伤感的诗句,哪个游子不会涌起乡愁?1.文中的"登山"既指登临自然界的高峰,也指翻越人生的高峰(或翻越内心屏障,超越自我). 2.生活中有许多山峰等待你去攀登,如果你不去努力,就可能在乎庸中度过一生.(意思对即可) 3.登高望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俯视一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瓦特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即是登山的开始,生活中的山峰就在你的身边.(或答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也可) 5.排比句式.既增强了语言气势,又淋漓尽致地写出"登山"过程的美好感受. 6.示例:学习中有许多困难需要我们战胜它,每克服一个困难就是翻过一座山,就是一次心灵的陶冶,自我的超越.。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