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社会学概论第六讲社会群体与组织

仙***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83.90KB
约20页
文档ID:156349851
社会学概论第六讲社会群体与组织_第1页
1/20

第六章第六章 社会群体与组织社会群体与组织 任 敏 091118主要内容o社会群体o组织一、社会群体一社会群体的定义与分类 1、定义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具有认同感和团结感的集合体2、社会群体特征 有明确的成员关系 有持续的相互交往 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标准 有一定的分工协作 有一致行动的能力?“民工群体、“弱势群体是社会群体吗 3、社会群体的分类 1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根据群体中社会关系的标准化程度来划分正式群体及其内部关系是按正式的社会标准建立起来并受正式标准所制约的非正式群体及其内部关系那么具有非标准的特点2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根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 初级群体是指成员间有着面对面的直接交往,具有密切的人际关系和较浓厚感情色彩的群体次级群体指人们为实现特定目标,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而结成具有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3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根据群体成员的归属来划分 所属群体:指成员所在的群体参照群体:被成员用来作为某种参照对象,并对成员的态度、认识发生重大影响的非所属的群体4内群体与外群体 根据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来划分 内群体:成员对其有团结、忠心、亲密及合作感觉的群体,也就是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其中的群体。

外群体:泛指内群体成员之外的其他任何“别人的结合其他:血缘群体 地缘群体 业缘群体 趣缘群体二群体结构 1、群体规模 2、群体标准 群体标准规定了成员应该如何行动3、群体角色三群体的运作 1、决策 指在群体活动中,群体针对遇到的问题而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四个阶段:搜集信息、评估、决定、关系恢复 2、遵从conformity 指与习惯、规那么或普遍意见一致的行动风险转移二、社会组织o定义:组织就是精心设计的以到达某种特定目标的社会群体o一组织的特征o 1、确定的目标o 2、正式的结构o 3、正式的标准o 4、成员的可替代性 二组织的结构 1、正式结构 是指导组织成员活动的一套明确陈述的规定、纪律和程序包括规章、法规、内部细那么、命令和达成目标的时间表等2、非正式结构 是由群体成员的互动所形成的人际关系讨论:如何看待中国正式组织中的非正式群体?组织中的非正式群体十分普遍;非正式群体的形成不仅与情缘有关系,而且与血缘、地缘等有关系;“人情大于一切,组织原那么经常让位于人情;人们对非正式群体干扰组织运行的情形抱有惊人的宽容态度;不同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客观上制约了少数人的专权三一种特殊的组织结构科层制 即一种运作于明确的规章和程序根底上的等级权威结构。

科层制的特点:1 组织结构等级制 2 权责清楚 3 基于专业技术资格之上的人员用工制度 4 规章制度对工作人员的严格约束 5 晋升、奖惩制度 四弹性组织 五组织的过程 1、制度化 一个组织成功地吸纳成员并得到他们的信赖,能够富有成效地实现其目标,因而在相对稳定的结构中,在一整套目标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有序的运作模式的过程制度化的负面效应:目标置换goal displacement 2、组织的五个阶段:产生,成长,成熟,衰落和消亡 六组织文化 七组织变迁 变迁的动力 变迁的趋势等级制的消失、组织形式扁平化、从集权走向分权、多元化和全能化、虚拟化、结构弹性化、规模小型化o7、社会组织的开展趋势 八组织性质 强制型组织 功利型 标准型推荐阅读1、美威廉富特怀特,?街角社会?,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2、美乔治里茨尔,?社会的麦当劳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3、美W.理查德.斯格特,?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