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一数学平面向量单元测试题人教必修版

仙***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00.50KB
约4页
文档ID:135027855
高一数学平面向量单元测试题人教必修版_第1页
1/4

高一数学《平面向量》单元测试题(一)姓名: 班级: 学号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①共线向量是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向量 ②若两个向量不相等,则它们的终点不可能是同一点 ③与已知非零向量共线的单位向量是唯一的 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是、分别共线A.1 B.2 C.3 D.42.平面上有A、B、C三点,设,,若与的长度恰好相等,则有(  )A.A、B、C三点必在一条直线上 B.△ABC必为等腰三角形,且∠B为顶角C.△ABC必为直角三角形,且∠B=90° D.△ABC必为等腰直角三角形3.若,⊥,且2+3与k-4也互相垂直,则k的值为(  )A.-6 B.6 C.3 D.-34.已知、是夹角为60°的两个单位向量,则=2+与=-3+2的夹角是( )A.30° B.60° C.120° D.150°5.设两个非零向量不共线,且共线,则k的值为( )A.1 B. C. D.06.已知.若与的夹角为钝角,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7.设命题p:向量与共线;命题q:有且只有一个实数λ,使得=λ.则p是q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8.设且在的延长线上,使,则点的坐标是( )A、 B、 C、 D、9.将函数y=log2(2x)的图象F,按=(2,-1)平移到F′,则F′的解析式为(  )A.y=log2[2(x-2)]-1 B.y=log2[2(x+2)]-1C.y=log2[2(x+2)]+1 D.y=log2[2(x-2)]+110.已知向量,其中,则的最大值为( )A 3 B 4 C 5 D 不确定 11.在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ABC中,设,则的值是( )A 1.5 B -1.5 C 0.5 D -0.512.已知C为线段AB上距A较近的一个三等分点,D为线段CB上距C较近的一个三等分点,则用表示的表达式为( )A B C D 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已知∥,则锐角的值为 ;14. ;15.若对n个向量,存在n个不全为零的实数k1,k2,…,kn,使得=成立,则称向量为“线性相关”.依次规定,请你求出一组实数k1,k2,k3的值,它能说明=(1,0), =(1,-1), =(2,2) “线性相关”:k1,k2,k3的值分别是 , , .16.已知P为△ABC内一点,且3+4+5=.延长AP交BC于点D,若=,=,用、表示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若把函数的图象按平移,得到的图象,且⊥,=(1,-1),·=4,则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32分)18.(本小题满分10分)在△ABC中,点M是BC的中点,点N在边AC上,且AN=2NC,AM与BN相交于点P,求AP∶PM的值.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A、B、C三点的坐标分别是A(3,0),B(0,3),C,其中,(1)若,求角的值;(2)若,求的值。

20、(本小题满分10分)设的外心为O,以线段OA、OB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第四个顶点为D,再以OC、OD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第四个顶点为H 1)若用;(2)求证:;(3)设中,外接圆半径为R,用R表示.(外心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ACBCC ABAAC CA13、 ; 14、 15、只要满足即可 16.【提示】注意到=-,=-,由已知3+4+5=,可以得到关于、的表达式,化简即可.对于,可利用与共线予以解决.【答案】∵ =-=-,=-=-,又 3+4+5=,∴ 3+4(-)+5(-)=,化简,得=+.设=t(t∈R),则=t +t. ①又设 =k(k∈R),由 =-=-,得=k(-).而 =+=+,∴ =+k(-)=(1-k)+k ②由①、②,得解得 t =.代入①,有=+.【点评】本题是以、为一组基底,寻求、关于、的线性分解式,主要考查了向量的加法.实数与向量的积及运算律,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求时,利用了以、为基底的的分解式是唯一确定的,这是求线性分解式常用的方法.17.解法一:由题可知,,其顶点坐标为(1,3),平移后其对应的图象的顶点为(0,0),设a=(h,k),则有 ∴a=(-1,-3).设b=(x,y),则有a⊥b-x-3y=0,……①b·c=4x-y=4. ……②;由①②解得∴b=(3,-1).解法二:设a=(h,k),在函数的图象F上任取一点P(x,y),它在平移后的图象F′上的对应点为P′(x′,y′),则由平移公式,有 因为P′(x′,y′)在F′上,代入可得y+k=2(x+h)2,即y=2x2+4hx+2h2-k.对照平移前函数的解析式,有解得∴a=(-1,-3).(以下同解法一).18.解:设=e1,=e2,则=-3e2-e1,=2e1+e2.……3分∵A、P、M和B、P、N分别共线,∴存在λ、μ∈R,使得=λ=-λe1-3λe2,=μ=2μe1+μe2.……6分;故=(λ+2μ)e1+(3λ+μ)e2.而 =2e1+3e2, ……8分;由基本定理得∴……10分∴.∴AP∶PM=4∶1. …… 12分19、解:(1)由题意; ,……2分 既………4分化简得 又………………6分(2)由得:化简得:…8分,于是:…10分…………12分20、解:(1) …………2分(2) (3) …………8分……10分……12分。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