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2020年小学三年级语文《儿童和平条约》教学设计和教案.doc

tia****nde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7.50KB
约5页
文档ID:5586985
2019-2020年小学三年级语文《儿童和平条约》教学设计和教案.doc_第1页
1/5

2019-2020年小学三年级语文《儿童和平条约》教学设计和教案学习目标:1、我能学会“童、饥、饿”等本课8个生字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3、我能理解诗歌的内容,并体会儿童的美好心愿,我还能从小维护世界和平,并为此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习重点难点:我能认识注释,并能够借助注释了解《儿童和平条约》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知识链接:1986年为联合国“国际和平年”这一年,全世界围绕“和平”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其中之一就是签订一项公约——《儿童和平条约》同年9月全世界儿童聚集在美国,分别代表本国儿童在条约上签字代表中国在条约上签字的是11岁的小学生刘玉玲学习课时: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1、逐字逐句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2、我能借助文后生字条、课后查字表、字典给圈出的生字注音3、我会正确认读“儿童、宣告、疾病、仇恨、饥饿、无家可归、共享、给予、食品、洁净、探索、恐惧、悲伤、幻想”等词语,并用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宣告、共享、恐惧”三个词语4、我能自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5、我能查阅资料结合课后注解,了解《儿童和平条约》,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和平的理解,想想自己能为和平做些什么。

二、自主、合作、探究一)、预习检测我不怕 (1)、我能正确认读词语:儿童、宣告、疾病、仇恨、饥饿、无家可归、共享、给予、食品、洁净、探索、恐惧、悲伤、幻想(2)、我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a、小组内展示读b、全班展示、评价2、自主合作我能行1)、自主学习:通过读这首小诗,我知道了世界儿童都憎恶的生活是:  A、  B、 C、二)、合作学习:A、全世界的儿童为了维护和平的做法是什么? B、我们希望以后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C、说说从这个条约我想到了什么?(结合自己从电视、报纸和教师播放的课件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希望,使同学们感受到世界和平要靠大家的共同维护,培养学生的责任感D、条约是国家和国家签订的有关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权利和义务的文书,我们少年儿童能为世界和平做些什么呢?(1、做一个维护和平的小天使,和同学、朋友、邻舍友好相处2、做维护和平的宣传员3、组织人们签订和平公约4、刻苦学习,将来为世界和平做更大的贡献3)、全班汇报:大家各抒己见,组内外成员可以互相补充、充分交流,教师适时点播第二课时一、朗读诗歌我最牛!  在小组内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二、课堂检测1、根据拼音写词语Xuān ɡo j bnɡ chu hn w jiā kě ɡuī( ) ( ) ( ) ( )J yǔ tn suǒ kǒnɡ j bēi shānɡ( ) ( ) ( ) ( )Wǔq gnɡxiǎnɡ( ) ( )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余学生在白板上写出来,一同批改黑板上的,然后同桌对改白板上的。

三、拓展练习: 1、四人活动: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2、 这首诗主要内容是全世界的儿童向世界宣告什么?(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没有战争、破坏、仇恨,人类应共享大自然的恩惠,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四、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册的1、2、3题五、【板书设计】 没有战争和武器 没有破坏和疾病世界和平 —— 没有仇恨和饥饿 ——共同努力 共同游戏、欢笑互相帮助、友好相处附送:第十二单元 过年2019-2020年小学三年级语文《元日》教学设计教案教材分析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政治家王安石在有关春节的古典诗歌中,没有一首能像王安石的这首《元日》那样流传至广,影响深远这首七言绝句之所以获得历代人的喜爱,不仅在于它节奏明快,语言流畅,雅俗共赏,更主要的是在于它通过对春节风俗的描绘,表达了全民族欢度佳节的美好祝愿和共同追求特别是诗歌中“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句中的“总”和“换”字,表达除旧布新不可逆转的规律和坚定的信念题目《元日》元日,本意为吉日,我国古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日,为一年的第一天爆竹声中一四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是说在欢快的爆竹声中又送走了一年,在送暖的春风中,合家欢饮屠苏美酒。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说在守夜中,千家万户迎来了曈曈红日,然后用新的桃符来换去旧符曈曈:太阳初升时光亮的样子教学目标1、认会5个生字,写会5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和默写2、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气氛,体会人们的美好愿望教学建议关于课文1、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学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不要直接讲解可以让学生试着讲讲诗句的意思和自己的理解不懂的地方,要指导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小组或全班讨论等方法解决2、古诗的学习除了要加强朗读和背诵外,还要引导学生结合诗句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先把诗句变成画面,加强情感体验;然后再把画面变成语言,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以达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发展语言的目的3、学习本诗之后,可鼓励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诗中提到的过节的各种习俗的来历关于生字本课的几个生字 “爆、曈、符”都可以用记形声字的方法记忆“换”字右边的撇不出头,不要写成“央”字。

拓展习题1、 默写古诗 元 日 , ,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像画面,并把想像到的内容用通俗的语言描述出来要求句子通顺,描写形象 相关资料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人宋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后,曾任过地方官,后任参加政事、宰相等职世称荆公他的文学成就很高,影响甚巨他的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内容亦能反映社会现实词虽不多,却风格高峻豪放,感慨深沉别具一格散文雄健峭拔,旧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教案精品元 日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有关春节的诗句;录音《新年好》教学过程:一、激发情感、导入析题。

1、听唱《新年好》后,教师激情导入:是呀,过新年时我们唱歌、跳舞,心里多高兴呀!你们知道吗?过新年时还有很多更让人高兴的事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元日》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说说对课题的理解二、自学诗歌、感知大意1、读通古诗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检查初读情况,正音2、读出问题1)轻声再读古诗,想一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2)交流读懂了什么?3)不懂的问题在四人小组内交流4)汇报解决不了的或意见不统一的问题,师生梳理、归纳出重点解决的共性问题三、精读品味,理解诗歌1、自主学习,读中感悟1)自读自悟,看看前面提出问题哪些能自我解决2)借助工具书,试想想诗句的意思和自己的体会2、同桌交流,互相说说自己的理解3、全班交流1)交流要求:先读诗句,再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自己的体会2)教师对学生的不同体会给予肯定,并相机引导A理解 除:除去,过去B、曈曈:太阳初升时光亮的样子C、体会“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总”“换”表达除旧布新不可逆转的规律和坚定的信念D、感受诗中全民族欢渡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4、吟诵古诗,启发想像1)指生吟读,师生评价2)师配乐范读,生评。

师生交流读好古诗的秘决除了注意语速、语气外,还要边读边想这样,才能把诗中的感情读出来3)学生练读,边读边联想4)指生读,评议读、齐读、背诵5)画一画,说一说,把诗中的情景根据自己的想像画出来,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四、延伸拓展,感受民俗1、 阅读“语文天地”中的《过年》,谈谈自己对过年的认识和感受2、 课外搜集有关中国人过年习俗的资料,同桌交流。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