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的停运5.4.1 UPS从正常运行转为检修旁路运行1、 检查UPS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所有开关闭合,负载由逆变器供电2、 确认旁路电源输入正常;3、 按下UPS关机键“OFF”键,面板INVERTER灯熄灭,逆变器停止运行,负载由旁路供电;4、 拉开BATTERY开关;5、 拉开RECTIFIER开关,5分钟后直流总线电能释放完毕;6、 合上BYPASS开关;7、 断开RESERVE开关;8、 断开UPS输出开关5.4.2 UPS从检修旁路转为正常运行1、 检查UPS处于检修旁路运行状态;2、 合上RESERVE开关;3、 合上UPS输出开关;4、 断开BYPASS开关;5、 确认UPS主机电源正常;6、 按下UPS开机键“ON”键,约20S后面板RESERVE LED灯灭转为INVERTER LED亮)UPS自动从旁路输出切换至主机逆变器输出; 7、 合上BATTERY开关;8、 检查UPS无异常报警,运行参数正常,故障灯熄灭5.4.3 UPS整机单独停运(负载停电)1、 检查UPS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所有开关闭合,负载由逆变器供电2、 按下UPS关机键“OFF”键,面板INVERTER灯熄灭,逆变器停止运行,负载由旁路供电;3、 拉开BATTERY开关;4、 拉开RECTIFIER开关,5分钟后直流总线电能释放完毕;5、 确认UPS馈线柜无负载运行;6、 断开RESERVE开关;7、 断开UPS输出开关。
第二章 锅炉辅助设备及系统运行规程第一节 空气预热器运行规程 空预器启动前的检查.1 检查空预器本体、电动机及吹灰、清洗、密封调节装置、火灾报警装置等设备的检修工作全部结束,已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现场清理干净2 检查空气预热器本体无人工作,本体内部杂物清理干净,各烟风道内杂物清理干净,各检查门、人孔门关闭严密3 检查空气预热器本体保温恢复良好,空气预热器各层平台围栏完整,周围杂物清理干净,照明充足4 检查空气预热器驱动装置外观完整,驱动电机和变速箱地脚螺栓连接牢固,各驱动马达和减速机间对轮安全罩连接牢固;减速箱输出轴的上、下轴承与传动轴承已注入油脂润滑,减速箱油位正常,油尺油迹在1/3~2/3之间,油质良好无乳化现象,减速箱润滑油泵电机接线完整,润滑油管连接完整5 检查并核实空气预热器热端、冷端以及轴向密封间隙已调整完毕;检查空预器漏风控制装置扇形板控制电机电源,漏风控制系统主、分控箱内所有电源已合上,传感器冷却压缩空气已投入6 检查空气预热器主驱动电机和辅助驱动电机接线完整,接线盒安装牢固,电机外壳接地线完整并接地良好7 空气预热器润滑油站的检查及启动:(1)就地检查导向轴承,支撑轴承油箱油质良好无乳化现象,油位在油位计的2/3处。
检查油泵及电机地脚螺栓连接牢固,对轮连接完毕,安全罩恢复检查油泵电机接线完好,电机外壳接地线牢固2)空气预热器导向轴承和支撑轴承油泵电机及控制电源送电完毕3)启动导向轴承、支撑轴承润滑油泵,检查运行油泵和电机振动正常,电机和泵无异音,泵轴端不渗油4)检查导向轴承、支撑轴承油系统无渗漏,轴承供油压力在0.25Mpa(油泵出口安全阀整定压力为0.49Mpa),滤网前后压差低于0.35MPa,轴承端部不渗油5)开启导向轴承、支撑轴承油站冷油器供、回水门,检查冷却水系统无泄漏,冷却水压力在0.2 MPa,冷却水温不大于30℃,冷却水流量正常6)将导向轴承、推力轴承润滑油泵自动开关投入,检查导向轴承润滑油泵在导向轴承润滑油温度高于60℃油泵自动启动运行,导向轴承润滑油温度低于50℃自动停止运行;推力轴承润滑油温度高于50℃自动启动运行,推力轴承润滑油温度低于45℃自动停止运行8 停止七天以上就地测量主电机、辅助电机的绝缘合格后,将主电机、辅助电机送电;将盘车空气马达压缩空气气源投入9 就地检查吹灰、水清洗装置完好,确保吹灰蒸汽、消防水源供应正常10 火灾监控装置投入,转子停车报警系统投入11 空预器主电机和辅助空气马达的联锁启动试验和主电机事故按钮试验合格,就地确认空预器转动方向正确。
12 空预器入口烟道、一、二次风出口挡板开关灵活,就地位置与CRT画面显示位置相符在全关位置13 空预器热工监视仪表、保护电源投入 预热器的启动、运行和停止3.1.2.1 空预器启动(1) 检查确认预热器符合运转条件2)投入空预器导向、支撑轴承油泵联锁3) 启动气动盘车马达,无异常现象(无摩擦、撞击声)空预器转动后延时180秒,启动辅助电机,延时30秒停止盘车马达4) 投入主、辅电机联锁,待辅助电机运行5min后,启动空气预热器主电机确认电流正常,辅助电机自动停止运行5) 开启空预器一次风侧出口、二次风侧出口及烟气侧入口档板6)投辅助电机在“自动”2 运行 (1)预热器运转平稳,无异常声音 (2)各处保温完好,无漏风、漏烟 (3)风烟挡板位置正确,连杆销子牢固4)监视预热器电流及进出口参数正常 (5)定期对预热器吹灰,若发现进出口压差增大或风烟温差增大时,应增加吹灰次数,以清洁受热面 (6)为防止预热器低温腐蚀,应调整热风再循环挡板,保持预热器进口风温不小于20℃ (7)空气预热器热端自动密封调节装置(LCS)动作正常8)监视空预器无停转报警和着火报警,排烟温度无异常升高,空预器进口烟温和出口风温无异常。
3 停止 (1)停炉前对两台空预器进行全面吹灰2)锅炉停止后,检查空气预热器密封装置(LCS)自动提升至上限位置3)停炉后保持空预器继续运行,当空预器入口烟气温度降至150℃以下(出口烟气温度降至80℃以下)方可停止预热器运行4)将预热器辅助电机联锁解除,停止预热器主电机运行5)检查关闭预热器进口烟气挡板和进出口一、二次风挡板6)空气预热器停止后,确认导向轴承温度低于50℃,推力轴承温度低于45℃,才能将轴承润滑油泵联锁切除和停止油站冷却水7)空气预热器停止运行后,要继续监视空气预热器进、出口烟风温度,并且空气预热器着火报警监测装置不得退出运行2.l.3 预热器水清洗(1)预热器冲洗水来自工业水,每个预热器布置有冷端、热端冲洗管各一根预热器水清洗必须在停炉后进行,且确认风烟挡板关闭,预热器处于隔绝状态2)在进行预热器冲洗时,每次由一根冲洗水管冲洗一台预热器的冷端或热端,冲洗水流量为200t/h3)冲洗前应将烟道内的积灰尽量清理干净,以确保冲洗水能畅通的排出4)检查清洗水压力0.52 MPa,开启预热器底部放水阀5)采用辅助电机传动预热器运行6)开启清洗水隔绝阀,按要求清洗7)传热元件清洗干净后,关闭清洗水阀确认无泄漏,待余水放尽后关闭底部放水阀。
8)干燥预热器,如果可能,可启动风机迅速吹干传热元件的表面,以防锈蚀元件9)不允许在转子转动时进入空预器检查水冲洗 LCS自动漏风控制系统的投入、运行及停止.1 投入(1)确认传感器、电机、千斤顶、扇形板等设备完好,扇形板处于“完全回复”位置2)投入冷却风系统,检查冷却风系统正常3)合上主控箱和分控箱内的电源开关4)主控箱触摸屏进入主页5)将转子停转联锁开关置“ON”,如发生转子停转报警,系统在声光报警的同时中断原来的工作模式,自动将扇形板提升至“完全回复”,确保安全6)将“自动跟踪”开关置“ON”,系统立刻开始自动跟踪2 运行 定期按检查卡对LCS系统进行巡视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故障1)#1--#6扇形板电机动力电源、控制电源及LCS电源开关均处于合闸状态,若有任一电源停电必须先将扇形板强制回复至零位;(2)LCS工作模式为“自动”方式;(3)冷却风系统工作正常;(4)各电机运转正常,无异常噪音及振动;(5)控制柜各声光信号正常,光字牌指示正确;(6)“一次跟踪”开关常态下置“OFF”,当系统正常投运后,根据需要,在系统处于“自动跟踪”且扇形板处于静止状态时,可将此开关置“ON”,则该扇形板立即完成对预热器转子的一次跟踪过程,一次跟踪结束后该开关被自动复位至“OFF”,并自动返回“自动跟踪”。
3 停止(1)在停止LCS系统运行前,必须确认扇形板已完全回复,否则按下“强制回复”按钮,使扇形板强制回复2)将“紧急停机”开关置“ON”,其它所有工作状态均被中断,相应的开关均被自动置“OFF”,电机停止工作3)只有“紧急停机”开关被重新置“OFF”时才允许启动其它工作状态2.1.5 空预器联锁与保护(1)导向轴承油温>60℃油泵自启动,油温<50℃自停油泵,油温>80℃报警2)支承轴承油温>50℃油泵自启动,油温<45℃自停油泵,油温>70℃报警3)空预器导向轴承油滤网差压高至0.35Mpa报警4)空预器支承轴承油滤网差压高至0.35Mpa报警5)空预器转子停转后,发声光报警,自动提升扇形板并完成回复位置6)空预器转子传感器超温115℃以上时,超温报警,并自动提升扇形板完成回复位置7)提升扇形板电机过载,系统自动切换到另一台电机工作,并声光报警另一台电机也出现故障,必须手动提升扇形板8)当发生扇形板下降超过设定时间的误动作时,即发声光报警,并自动提升扇形板;当扇形板提升时间超时,即自动停止9)当空预器主驱动电机跳闸,辅助驱动电机自动投入,并发声光报警,当辅助驱动电机未能投入,空预器跳闸,发声光报警投并投入气动盘车马达。
2.1.6 预热器事故处理2.1.6.1 单侧空预器跳闸(1)现象a)预热器电机电流到零(也可能电流基本无变化)b)停转侧预热器出口烟温异常升高,出口一、二次风温异常降低c)就地从轴端检查预热器不转动,空预器停转报警2)原因 a)主电机跳闸,辅助马达不能投入b)传动部分、轴承严重损坏,动静部分卡住使电机过负荷跳闸c)电机与减速箱、减速箱与预热器未啮合d)电气设备故障,造成失电e)事故拉闸3)处理a)立即降低锅炉负荷至300~350MW运行,及时投入等离子点火助燃b)对应的引、送风机及一次风机应跳闸,或手动停运,若RB动作,检查跳闸风机相关挡板联动正常c)确认跳闸预热器入口烟气挡板、出口一、二次风挡板关闭d) 确认另一台引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动叶开度自动增加,否则手动增加,但要防止风机过电流e) 在减负荷过程中,注意汽温、汽压变化,严密监视煤水比、风煤比,及时调整减温水量,保持主、再热蒸汽温度的稳定f) 调整机组运行工况,使其稳定在新的负荷点上g) 手动强启一次跳闸预热器主(辅)电机,并就地检查空预器本体及变频器运行状况h) 若手动强启不成功,通知维护人员手盘空预器转子或启动气动马达,并分析判断空预器跳闸原因,尽快恢复运行。
i) 当空预器转子可自由转动,启动主(辅)电机运行,同时吹灰器应投入吹灰j) 若短时间或运行中不能消除故障,应申请停炉处理2.1.6.2 机械部分故障(1)现象a) 动静部分摩擦、碰撞、发出异常声音b) 轴承温度异常升高,振动增大c) 减速箱声音异常,振动增大d) 电流晃动增大或升高2)原因a) 预热器转子或密封片变形或转向错误,造成动静摩擦b) 轴承缺油或油质恶化c) 减速箱齿轮位置偏移d) 空预器内发生二次燃烧3)处理a)就地对空预器各部进行检查,查明原因b)密封间隙过小,应将发生摩擦的那组扇形板手动提升适当位置,联系热控人员处理c)若轴承缺油,应及时补充,若因冷却水中断导致油温高,应恢复冷却水运行,若油质恶化,应联系检修换油d)若系机械部分故障,应汇报领导,联系检修处理,若故障严重,短时间不能修复而威胁预热器安全时,应及时停止预热器运行e)发生二次燃烧,则按本规程中“空预器着火”处理f)其余故障,则应加强电流监视和就地巡查,联系检修处理,必要时停止空预器运行g)预热器停运后,应及时关闭入口烟气挡板、进出口一、二次风挡板2.1.6.3 空预器着火(1)现象a)排烟温度急剧升高,预热器火灾探测装置报警。
b)着火侧空气预热器出口一、二次风温异常升高,严重时预热器有明显热辐射c)空预器进、出口烟气差压增大d)电机电流增大并大幅度摆动,轴承、外壳温度升高,严重时发生卡涩e)炉膛压力波动,引风机动叶自动开大,引风机电流上升2)原因a) 低负荷运行时间过长,预热器蓄热面积存燃料b) 锅炉启、停过程中大量可燃物积存在空预器波形板上c) 煤粉过粗或燃烧调整不当,使部分燃料积存在蓄热面上d) 未按规定吹灰或吹灰效果不良,使可燃物积存3)处理a)严密监视空预器进、出口风烟温度,特别是锅炉启停过程中,风烟温度不正常升高或火灾报警系统有报警时,应引起重视,排烟温度超过正常值30℃且继续上升,则可能已着火;b)发生着火,应立即投入空预器吹灰灭火,LCS强制回复;c)经采取措施无效,应汇报值长紧急停炉,停止风烟系统,关闭各风烟挡板使空预器密闭,维持空预器低速转动,同时开启空预器底部疏水门,投入消防水灭火;d)确认火熄灭后,退出消防水灭火,待放尽余水后关闭疏水门,打开各空预器进出口风烟挡板,启动引风机进行通风干燥;e)对空预器进行全面检查,作好恢复准备,若损坏严重,则由检修处理2.1.6.4 预热器轴承温度高(1)原因a) 轴承机械故障;b) 轴承箱油位低,油质恶化或冷却水不畅;c) 滤网压差过大或油系统漏油,影响轴承油循环流量。
2)处理a)若系轴承机械故障,应汇报上级领导,待停炉后消缺;若故障严重,应及时停止预热器运行b)若是油位、油质、冷却水以及油系统泄漏等原因造成,应及时联系处理;c)滤网压差过大,则联系检修人员清洗滤网第二节 引风机运行规程2.2.1 润滑油系统的投入、运行及停止.1 投入(1)确认工作票已终结,表计完整且投入正常2)检查油系统设备完整,油泵连接牢固,油箱油位达2/3,油质合格,无漏油 (3)油系统各阀门完整,开关灵活,并处在所需位置 (4)润滑油冷却水系统视情况投入,冷却水畅通;电加热器控制设备投入,油箱温度正常5)各测量装置完好6)启动一台轴承润滑油泵,调整风机轴承润滑油压0.4~0.6Mpa,电机轴承润滑油压>0.2Mpa,各轴承回油正常;启动一台液压油泵,调整液压油压力>2.5Mpa (7)将各备用油泵投“自动”2.2.1.2 运行(1)油泵运转平稳,无异常声音,系统无漏油漏水2)油泵应一台运行,一台备用,备用泵在自动位置3)轴承油站运行参数:风机轴承润滑油压0.4~0.6Mpa;电机轴承润滑油压>0.2Mpa;滤网压差≤0.05Mpa;供油温度 30~40℃。
4)液压油站运行参数: ;液压油压力>2.5Mpa;滤网压差≤0.35Mpa;供油温度 30~40℃5)油箱油位在1/2~2/3,无漏油6)油质正常,冷却水及电加热器运行正常 (7)运行中应定期切换润滑油泵切换步骤:a) 就地确认一台油泵运行,一台备用,油压正常b) 将备用油泵联锁开关解除c) 在DCS画面上手动启动备用油泵d) 确认油泵运行正常,指示灯亮,油压正常e) 停止原运行泵,确认油压正常f) 立即将备用泵联锁开关投入 2.2.1.3 停运(1)引风机停运半小时后,且轴承各点温度正常,方可根据要求停止油泵运行2)停运润滑油系统前,应检查该引风机进、出口烟气挡板及动叶已关闭,确认引风机转子静止状态 (3)将备用油泵由“自动”改为“手动” (4)停止运行油泵 (5)视情况停运冷却水2.2.2 轴冷风机的启动、运行及停止2.2.2.1 启动(1)检查设备完整,工作票终结2)检查轴冷风机符合运转条件2)启动两台轴冷风机,检查冷却风机振动、声音、温度正常3)将另两台轴冷风机投“自动”4)引风机轴承冷却风机自启动条件a) 冷却风机在备用状态,且运行冷却风机跳闸。
b) 冷却风机在备用状态,且引风机轴承温度达70℃2.2.2.2 运行(1)轴冷风机运转应平稳,无异常声音2)风道无破损,空气吸排正常3)进口滤网应清洗,若过脏应切换运行,联系检修清洗2.2.2.3 停止(1)轴冷风机的停运应在引风机停运2小时后并确认引风机轴承温度正常时方可进行2)将两台备用轴冷风机由“自动”改“手动”3)停止两台运行轴冷风机2.2.3 引风机本体检查 (1)检查设备完整,安装或检修工作已结束,工作票终结2)检查炉膛、风道、空预器、电除尘内无人工作,引风机及风道各检查门、人孔门关闭3)检查风机、电动机地脚螺栓无松动,联轴器安全防护罩齐全良好4)检查电动机接线盒及接地线以及就地轴承温度表完整5)检查引风机及电动机平台、围栏完整,周围杂物清理干净,照明充足6)检查电动机轴承油位正常,油质良好7)检查引风机润滑油系统运行正常8)检查引风机轴承冷却风机运行正常9)检查引风机动叶、进出口挡板及有关风门挡板电源已送上,执行机构动作灵活2.2.4 引风机的启动、运行及停止2.2.4.1 启动(1)引风机的启动条件a) 至少一台预热器运行b) 引风机出口挡板及动叶关闭。
c) 引风机进口挡板开启d)引风机油箱油位>3/4,液压油压力>2.5Mpa,润滑油流量>3L/min,轴承润滑油压>0.2Mpae) 空气通道正常f) 引风机至少有两台冷却风机运行g) 引风机轴承温度<80℃h) 引风机电动机轴承温度<85℃i) 引风机电机定子温度<110℃j) 无引风机跳闸指令k) 引风机开关在遥控位2)引风机启动a) 确认引风机的启动条件已满足b) 启动引风机,检查风机出口挡板自动开启,注意电流应在正常时间内恢复至空载电流c) 缓慢开启引风机动叶,调整炉膛负压在-100~-150Pa后投入自动d) 第二台引风机投入运行时,必须有一台送风机在运行2.2.4.2 运行(1)正常运行中每两小时就地检查电动机、风机的机械声音,振动及各轴承温度正常,冷却水畅通2)正常运行中每两小时检查烟道无漏风、烟,各挡板位置正确,风机油站及轴冷风机运转平稳,无异常声音3)正常运行中,应将风机动叶投自动,若在手动时,应保持炉膛负压在-100~-150Pa4)引风机动叶无论在手动或自动方式,均应使并列运行的风机电流、开度、负荷基本接近,保持风机能安全地并列运行5)风机轴承温度<80℃,电机轴承温度<85℃,电机定子温度<110℃。
6)风机轴承润滑油压0.4~0.6Mpa;电机轴承润滑油压>0.2Mpa;滤网压差≤0.05Mpa;供油温度 30~40℃7)风机液压油压力>2.5Mpa;滤网压差≤0.35Mpa;供油温度 30~40℃8)风机润滑油箱油位应保持在1/2~2/3范围内,发现油位不正常升高或降低应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9)监视润滑油温度正常,当油箱油温小于25℃时,电加热器自动投入,当油箱油温大于35℃时,电加热器自动退出10)引风机及电机运行中轴承振动在6.3mm/s以下,当振动超过10mm/s应立即停止风机运行 (11)风机严禁在喘振区运行2.2.4.3 停止(1)两台引风机并列运行,正常停止其中一台运行a)切除待停引风机动叶调节自动b)逐渐关小直至关闭待停引风机动叶,另一台引风机动叶应自动增加出力,保持炉膛负压稳定c)停止该引风机,检查风机出口挡板自动关闭d) 关闭引风机入口挡板e) 就地检查确认风机停转2)第二台引风机正常停运a)最后一台引风机只有在所有的送风机停止后才能停止b)切除引风机动叶调节自动,逐渐关小直至关闭该引风机动叶c)停止该引风机运行 (3)引风机事故停止a)手动或保护动作停止引风机。
b)引风机动叶自动关闭c)引风机出口烟气挡板延时60s自动关闭2.2.5 联锁与保护2.2.5.1 引风机联锁与保护(1)引风机轴承温度≥80℃报警,>90℃风机跳闸2)引风机电机轴承温度≥85℃报警,>95℃风机跳闸3)引风机电机定子温度≥110℃报警,>115℃风机跳闸4)引风机振动>6.3mm/s报警,>10mm/s风机跳闸5)风机发生喘振CRT报警,延时15秒风机跳闸6)两台空预器全停,引风机跳闸7)引风机电机润滑油压低于0.05Mpa,延时5s引风机跳闸8) 风机启动后出口挡板在60S内仍全关或风机运行时出口挡板关闭,引风机跳闸9)MFT后20s,炉膛压力仍低于-2290Pa时,引风机跳闸2.2.5.2 引风机油站联锁与保护(1)当风机轴承供油压力<0.117 MPa时,备用油泵自启动2)当风机液压油压力<0.8 MPa时,备用油泵自启动3)风机润滑油箱温度<25℃时,电加热器自动投入,当油箱油温>35℃时,电加热器自停4)引风机油系统达到以下任一条件,CRT报警a) 油箱油位高、低报警b) 油泵事故跳闸c) 油箱油温低于30℃,高于40℃时报警d) 润滑油流量小于3L/min,系统报警。
e) 液压油站滤网差压0.35Mpa报警f) 轴承油站滤网差压0.05Mpa报警2.2.6 引风机的事故处理2.2.6.1 引风机轴承振动大(1)现象a) 就地风机振动,噪音明显增大,严重时发出轰鸣声,机壳、风道发生振动b) 风机喘振时,风机电流、风压波动大,喘振报警c) 两台风机发生抢风时,一台风机电流增大,另一台电流减小,炉膛负压晃动d) 轴承振动大报警2)原因a) 地脚螺丝松动或机械连接部分松动b) 轴承损坏或磨损、轴弯曲、转轴磨损c) 联轴器损坏或中心偏差大,失去平衡d) 叶轮摩擦、积灰、损坏等使叶轮失去平衡e) 叶轮与外壳摩擦,风道损坏f) 轴承损坏或磨损,轴承间隙不正常g) 电机振动h) 风机调整不当,造成失速喘振;或并列运行风机出力严重不平衡,发生抢风而引起喘振3)处理a) 如振动未超限,应加强对风机的检查,并联系检修查找振动原因b) 加强对风机振动值、轴承温度、电动机电流、风量等参数的监视c) 适当降低风机负荷,观察风机运行情况d) 若风机喘振,按喘振处理e) 如喘振不能消除,风机振动超限,应立即停止引风机运行2.2.6.2 轴承温度高 (1)现象 a) 就地风机轴承温度高。
b) DCS画面显示轴承温度高c) 轴承温度高报警2)原因a) 轴承缺油或油质不良b) 引风机过负荷c) 环境温度高,冷油器效率低,冷却水量小或电加热器误投,造成油温高d) 风机振动大e) 轴承有缺陷或损坏f) 轴冷风机故障或停运3)处理a) 若油系统故障,则设法恢复其正常运行b) 若油质恶化,油位低,应联系检修换油,加油c) 如为轴承本身的问题,应停运处理d) 恢复冷却水正常e) 检查轴冷风机运行正常,若轴承温度上升达70℃,可启动备用冷却风机运行f) 严密监视轴承温度,视轴承温度上升情况,及时降低引风机负荷当升高至极限而风机未跳闸时,应立即停止风机运行若轴承温度虽未到极限值,但其上升速度较快时,也应停止风机运行2.2.6.3 引风机失速(1)现象a) CRT画面“引风机失速”报警b) 炉膛压力、风量大幅波动,锅炉燃烧不稳c) 失速风机出口风压高,动叶开度偏小、电流大且晃动,就地检查声音异常d) 失速风机振动增大2)原因a) 受热面、空预热器严重积灰或烟气挡板误关,引起阻力增大,造成动叶开度与烟气量不适应,使风机进入失速区b) 动叶调节时,幅度过大,使风机进入失速区。
c) 自动控制装置失灵,使一台风机进入失速区3)处理a) 立即将风机控制置于手动,关小未失速的风机动叶,适当开大失速风机动叶,同时调节送风机的动叶,维持炉膛压力在允许范围内b) 如风机并列操作时发生喘振,经上述处理无效,应停止并列,恢复至原状态c) 若为系统阻力增大,如风烟系统的风门、挡板误关引起,应立即打开,同时调整动叶开度如风门、挡板故障引起,应立即降低锅炉负荷,联系检修处理d) 经上述处理,风机失速现象消失,则稳定运行工况,进一步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后方可逐步增加风机的负荷经上述处理无效或已严重威胁设备的安全时,则立即停止该风机运行 2.2.6.4 单台引风机跳闸 (1)现象a) “引风机跳闸”报警b) RB投入时,机组负荷高于330MW负荷发RB信号c) “CCS”模式切换为“TF”模式d) 炉膛负压瞬时偏正e) 锅炉总风量下降2)处理a)确认RB动作,检查RB动作正常,自动调节系统正常,手动调节各二次风门开度,保持二次风与炉膛差压正常b)若RB未投入或未动作,应切手动处理,及时投入等离子点火,手动停止部分磨煤机降负荷至330MW,正常保留三台磨煤机运行c) 确认另一台引风机动叶开度自动增加,否则手动增加,但要防止风机过电流。
d)确认炉膛负压控制在自动状态,否则调整后重投自动e)调整机组运行工况,使其稳定在新的负荷点上f)在减负荷过程中,注意汽温、汽压及中间点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减温水量,保持汽温的稳定 因负荷剧降,要注意除氧器水位g)查找风机跳闸原因,消除检查正常后方可重新启动风机h)如跳闸设备确有故障,将其隔离,由检修处理第三节 送风机运行规程2.3.1 润滑油系统的投入、运行及停止2.3.1.1 投入(1)确认工作票已终结,表计完整且投入正常2)检查油系统设备完整,油泵连接牢固,油箱油位达2/3,油质合格,无漏油 (3)油系统各阀门完整,开关灵活,并处在所需位置 (4)润滑油冷却水系统视情况投入,冷却水畅通;电加热器控制设备投入,油箱温度正常5)各测量装置完好6)启动一台润滑油泵,调整风机轴承润滑油压0.4~0.6Mpa,调整液压油压力>2.5Mpa (7)将另一台备用油泵投“自动”2.3.1.2 运行(1)油泵运转平稳,无异常声音,系统无漏油漏水2)油泵应一台运行,一台备用,备用泵在自动位置3)润滑油站运行参数:液压油压力>2.5Mpa;风机轴承润滑油压0.4~0.6Mpa;滤网压差≤0.35Mpa;供油温度 30~40℃。
5)油箱油位在1/2~2/3,无漏油6)油质正常,冷却水及电加热器运行正常 (7)运行中应定期切换润滑油泵切换步骤:a) 就地确认一台油泵运行,一台备用,油压正常b) 将备用油泵联锁开关解除c) 在DCS画面上手动启动备用油泵d) 确认油泵运行正常,指示灯亮,油压正常e) 停止原运行泵,确认油压正常f) 立即将备用泵联锁开关投入 2.3.1.3 停运(1)风机停运半小时后,可根据要求停止油泵运行2)停运润滑油系统前,应检查该送风机出口挡板及动叶已关闭,确认风机转子静止状态 (3)将备用油泵由“自动”改为“手动” (4)停止运行油泵 (5)视情况停运冷却水2.3.2 送风机本体检查 (1)检查设备完整,送风机安装或检修工作已结束,工作票终结2)检查与风机相连接的炉膛、空预器、电除尘和烟风道内部检修工作票已终结3)检查各检查门、人孔门关闭严密,检查周围杂物清理干净4)风机动叶调节正常,烟风系统各风门挡板动作正常5)检查风机、电动机地脚螺栓无松动,联轴器安全防护罩齐全良好6)检查电动机接线盒及接地线以及就地轴承温度测点完整7)检查送风机及电动机平台、围栏完整,周围无杂物,照明充足。
8)检查送风机润滑油系统运行正常2.3.3 送风机启动、运行及停止2.3.3.1 启动(1)送风机的启动条件a) 至少一台引风机运行b) 同侧空预器运行且出口二次风挡板全开或另一侧空预器运行且出口二次风挡板全开且二次风联络挡板全开c) 送风机动叶关闭d) 送风机出口挡板关闭e) 所有辅助风挡板开启f) 送风机油箱油位>3/4,液压油压力>2.5Mpa,润滑油流量>3L/ming) 送风机轴承温度<80℃h) 送风机电动机轴承温度<85℃i) 送风机电动机绕组温度<110℃j) 送风机无跳闸信号k) 送风机在遥控位2)送风机的启动a) 确认送风机的启动条件已满足b) 启动送风机,检查风机出口挡板自动开启,注意电流应在正常时间内恢复至空载电流c) 缓慢开启送风机动叶,检查炉膛负压自动跟踪良好d) 同样方法启动另一台送风机,当第二台送风机启动正常后,检查开启送风机出口联络风挡板2.3.3.2 运行(1)正常运行中每两小时就地检查电动机、风机的机械声音,振动及各轴承温度正常,冷却水畅通2)正常运行中每两小时检查风机进口滤网无杂物,风道无漏风,各挡板位置正确,风机油站运转平稳,无异常声音3)正常运行中,应将风机动叶投自动,若在手动时,应调节送风量在设定值范围,保持锅炉燃烧稳定。
4)送风机动叶无论在手动或自动方式,均应使并列运行的风机电流、开度、负荷基本接近,保持风机能安全地并列运行5)风机轴承温度<80℃,电机轴承温度<85℃,电机定子温度<110℃6)风机液压油压力>2.5Mpa,滤网压差≤0.35Mpa,风机轴承润滑油压0.4~0.6Mpa,供油温度 30~40℃7)风机润滑油箱油位应保持在1/2~2/3范围内,发现油位不正常升高或降低应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8)监视润滑油温度正常,当油箱油温小于25℃时,电加热器自动投入,当油箱油温大于35℃时,电加热器自动退出9)送风机及电机运行中轴承振动在6.3mm/s以下,当振动超过10mm/s应立即停止风机运行10)风机严禁在喘振区运行2.3.3.3 停止(1)两台送风机并列运行,正常停止其中一台运行a)切除待停送风机动叶调节自动b)逐渐关小直至关闭待停送风机动叶,另一台送风机动叶应自动增加出力c)停止该送风机,检查风机出口挡板自动关闭d) 就地检查确认风机停转2)第二台送风机正常停运a)最后一台送风机只有在所有一次风机、制粉系统、等离子点火器都停止后才能停用b)切除送风机动叶调节自动,逐渐关小直至关闭该送风机动叶。
c)停止该送风机运行 2.3.4 联锁与保护2.3.4.1 送风机联锁与保护(1)送风机轴承温度≥80℃报警,>90℃风机跳闸2)送电机轴承温度≥85℃报警,>95℃风机跳闸3)送电机定子温度≥110℃报警,>115℃风机跳闸4)送风机振动>6.3mm/s报警,>10mm/s风机跳闸5)风机发生喘振CRT报警,延时15秒风机跳闸6)两台引风机跳闸7) 风机启动后出口挡板在60S内仍全关或风机运行时出口挡板关闭,送风机跳闸.(8)送风机油泵全停9)MFT后20s且炉膛压力>2200Pa时,送风机跳闸2.3.4.2 送风机油站联锁与保护(1)当风机液压油压力<0.8 MPa时,备用油泵自启动3)风机润滑油箱温度<25℃时,电加热器自动投入,当油箱油温>35℃时,电加热器自停4)引风机油系统达到以下任一条件,CRT报警a) 油箱油位高、低报警b) 油泵事故跳闸c) 油箱油温低于30℃,高于40℃时报警d) 润滑油流量小于3L/min,系统报警e) 液压油站滤网差压0.35Mpa报警2.3.5 送风机事故处理2.3.5.1 送风机轴承振动大(1)现象a) 就地风机振动,噪音明显增大,严重时发出轰鸣声,机壳、风道发生振动。
b) 风机喘振时,风机电流、风压波动大,喘振报警c) 两台风机发生抢风时,一台风机电流增大,另一台电流减小,炉膛负压晃动d) 轴承振动大报警2)原因a) 地脚螺丝松动或机械连接部分松动b) 轴承损坏或磨损、轴弯曲、转轴磨损c) 联轴器损坏或中心偏差大,失去平衡d) 叶轮摩擦、积灰、损坏等使叶轮失去平衡e) 叶轮与外壳摩擦,风道损坏f) 电机振动g) 风机调整不当,造成失速喘振;或并列运行风机出力严重不平衡,发生抢风而引起喘振h) 进出口流动阻力增大或堵塞3)处理a) 如振动未超限,应加强对风机的检查,并联系检修查找振动原因b) 加强对风机振动值、轴承温度、电动机电流、风量等参数的监视c) 适当降低风机负荷,观察风机运行情况d) 检查并采取措施,降低烟道阻力e) 若风机喘振,按喘振处理f) 如喘振不能消除,风机振动超限,应立即停止送风机运行2.3.5.2 轴承温度高 (1)现象 a) 就地风机轴承温度高b) DCS画面显示轴承温度高c) 轴承温度高报警2)原因a) 轴承缺油或油质不良b) 送风机过负荷c) 环境温度高,冷油器效率低,冷却水量小或电加热器误投,造成油温高。
d) 风机振动大e) 轴承有缺陷或损坏3)处理a) 若油系统故障,则设法恢复其正常运行b) 若油质恶化,油位低,应联系检修换油,加油c) 如为轴承本身的问题,应停运处理d) 恢复冷却水正常e) 严密监视轴承温度,视轴承温度上升情况,及时降低送风机负荷当升高至极限而风机未跳闸时,应立即停止风机运行若轴承温度虽未到极限值,但其上升速度较快时,也应停止风机运行2.3.5.3 单台送风机跳闸 (1)现象a) “送风机跳闸”报警b) RB投入时,机组负荷高于330MW负荷发RB信号c) “CCS”模式切换为“TF”模式d) 炉膛负压大幅度波动e) 锅炉总风量下降2)处理a)确认RB动作,检查RB动作正常,自动调节系统正常,手动调节各二次风门开度,保持二次风与炉膛差压正常b)若RB未投入或未动作,应切手动处理,及时投入等离子点火,手动停止部分磨煤机降负荷至330MW,正常保留三台磨煤机运行c) 确认另一台送风机动叶开度自动增加,否则手动增加,但要防止风机过电流d)调整送风量,使炉膛负压、氧量正常e)调整机组运行工况,使其稳定在新的负荷点上f)在减负荷过程中,注意汽温、汽压及中间点温度的变化,严密监视煤水比、风煤比,及时调整减温水量,保持汽温的稳定。
因负荷剧降,要注意除氧器水位g)查找风机跳闸原因,消除检查正常后方可重新启动风机h)如跳闸设备确有故障,将其隔离,由检修处理第四节 一次风机运行规程2.4.1 油系统的投入、运行及停止2.4.1.1 投入(1)确认工作票已终结,表计完整且投入正常2)检查油系统设备完整,油泵连接牢固,油箱油位达2/3,油质合格,无漏油 (3)油系统各阀门完整,开关灵活,并处在所需位置 (4)润滑油冷却水系统视情况投入,冷却水畅通;电加热器控制设备投入,油箱温度正常5)各测量装置完好6)启动一台轴承润滑油泵,调整风机轴承润滑油压0.4~0.6Mpa,电机轴承润滑油压>0.2Mpa,各轴承回油正常;启动一台液压油泵,调整液压油压力>2.5Mpa (7)将各备用油泵投“自动”2.4.1.2 运行(1)油泵运转平稳,无异常声音,系统无漏油漏水2)油泵应一台运行,一台备用,备用泵在自动位置3)轴承油站运行参数:风机轴承润滑油压0.4~0.6Mpa;电机轴承润滑油压>0.2Mpa;滤网压差≤0.05Mpa;供油温度 30~40℃4)液压油站运行参数: ;液压油压力>2.5Mpa;滤网压差≤0.35Mpa;供油温度 30~40℃。
5)油箱油位在1/2~2/3,无漏油6)油质正常,冷却水及电加热器运行正常 (7)运行中应定期切换润滑油泵切换步骤:a) 就地确认一台油泵运行,一台备用,油压正常b) 将备用油泵联锁开关解除c) 在DCS画面上手动启动备用油泵d) 确认油泵运行正常,指示灯亮,油压正常e) 停止原运行泵,确认油压正常f) 立即将备用泵联锁开关投入 2.4.1.3 停运(1)一次风机停运半小时后,可根据要求停止油泵运行2)停运润滑油系统前,应检查该一次风机出口烟气挡板及动叶已关闭,确认风机转子静止状态 (3)将备用油泵由“自动”改为“手动” (4)停止运行油泵 (5)视情况停运冷却水2.4.2 一次风机本体检查(1)检查设备完整,一次风机安装或检修工作已结束,工作票终结2)检查与与风机相连接的炉膛、空预器、电除尘和烟风道内部检修工作票已终结3)检查各检查门、人孔门关闭,检查周围杂物清理干净4)一次风机动叶调节正常,烟风系统各风门挡板动作正常5)检查风机、电动机地脚螺栓无松动,联轴器安全防护罩齐全良好6)检查风机电动机接线盒及接地线以及就地轴承温度测点完整7)检查风机及电动机平台、围栏完整,周围杂物清理干净,照明充足。
8)检查一次风机润滑油系统运行正常2.4.3 一次风机启动、运行及停止2.4.3.1 启动(1)一次风机的启动条件a) 任一引风机运行b) 任一送风机运行c) 同侧空预器运行且出口二次风挡板全开或另一侧空预器运行且出口二次风挡板全开且二次风联络挡板全开d) 一次风机出口挡板及动叶关闭e) 一次风机油箱油位>3/4,液压油压力>2.5Mpa,润滑油流量>3L/min,轴承润滑油压>0.2Mpaf) 一次风机轴承温度<80℃g) 一次风机电动机轴承温度<85℃ h) 一次风机电机定子温度<110℃i) 无一次风机跳闸指令j) 一次风机开关在遥控位2)一次风机启动a) 确认一次风机的启动条件已满足b) 启动一次风机,检查风机出口挡板自动开启,注意电流应在正常时间内恢复至空载电流c) 缓慢开启一次风机动叶,调整一次风压正常,投入一次风机动叶自动d) 一次讽刺并列操作时,注意严密监视一次风压、磨煤机一次风量在正常范围内2.4.3.2 运行(1)正常运行中每两小时就地检查电动机、风机的机械声音,振动及各轴承温度正常,冷却水畅通2)正常运行中每两小时检查风机进口滤网无杂物,风道无漏风,各挡板位置正确,风机油站运转平稳,无异常声音。
3)正常运行中,应将风机动叶投自动,若在手动时,应调节一次风压在设定值范围内,以保持磨煤机有足够的风压4)一次风机动叶无论在手动或自动方式,均应使并列运行的风机电流、开度、负荷基本接近,保持风机能安全地并列运行5)当出现磨煤机断煤或跳闸,在调节磨煤机冷、热风门时,要严密监视一次风机运行状况,及时调节一次风压在规定范围内6)正常运行时,在保证磨煤机运行要求的前提下,维持一次出口压力在较低的水平,以使一次风机的工作点远离其喘振区,增强一次风机的抗扰动能力7)风机轴承温度<80℃,电机轴承温度<85℃,电机定子温度<110℃8)风机轴承润滑油压0.4~0.6Mpa;电机轴承润滑油压>0.2Mpa;滤网压差≤0.05Mpa;供油温度 30~40℃9)风机液压油压力>2.5Mpa;滤网压差≤0.35Mpa;供油温度 30~40℃10)风机润滑油箱油位应保持在1/2~2/3范围内,发现油位不正常升高或降低应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11)监视润滑油温度正常,当油箱油温小于25℃时,电加热器自动投入,当油箱油温大于35℃时,电加热器自动退出12)一次风机及电机运行中轴承振动在6.3mm/s以下,当振动超过10mm/s应立即停止风机运行。
(13)风机严禁在喘振区运行2.4.3.3 停止(1)两台一风机并列运行,正常停止其中一台运行a)切除待停一次风机动叶调节自动b)逐渐关小直至关闭待停一次风机动叶,另一台一次风机动叶应自动增加出力,注意一次风管压力、磨煤机一次风量、炉膛负压的变化c)停止该一次风机,检查风机出口挡板自动关闭d) 就地检查确认风机停转2)第二台一次风机正常停运a)最后一台一次风机只有在所有的磨煤机、密封风机停止后才能停止b)切除一次风机动叶调节自动,逐渐关小直至关闭该一次风机动叶c)停止该一次风机运行 2.4.4 联锁与保护2.4.4.1 一次风机联锁与保护(1)一次风机轴承温度≥80℃报警,>90℃风机跳闸2)一次电机轴承温度≥85℃报警,>95℃风机跳闸3)一次电机定子温度≥110℃报警,>115℃风机跳闸4)一次风机振动>6.3mm/s报警,>10mm/s风机跳闸5)风机发生喘振CRT报警,延时15秒风机跳闸6)两台空预器全停,一次风机跳闸7)两台送风机全停,一次风机跳闸8)两台引风机全停,一次风机跳闸9)一次风机电机润滑油压低于0.05Mpa,延时5s一次风机跳闸10) 风机启动后出口挡板在60S内仍全关或风机运行时出口挡板关闭,一次风机跳闸.2.4.4.2 一次风机油站联锁与保护(1)当风机轴承供油压力<0.117 MPa时,备用油泵自启动。
2)当风机液压油压力<0.8 MPa时,备用油泵自启动3)风机润滑油箱温度<25℃时,电加热器自动投入,当油箱油温>35℃时,电加热器自停4)一次风机油系统达到以下任一条件,CRT报警a) 油箱油位高、低报警b) 油泵事故跳闸c) 油箱油温低于30℃,高于40℃时报警d) 润滑油流量小于3L/min,系统报警e) 液压油站滤网差压0.35Mpa报警f) 轴承油站滤网差压0.05Mpa报警2.4.5 一次风机事故处理2.4.5.1 一次风机轴承振动大(1)现象a) 就地风机振动,噪音明显增大,严重时发出轰鸣声,机壳、风道发生振动b) 风机喘振时,风机电流、风压波动大,喘振报警c) 两台风机发生抢风时,一台风机电流增大,另一台电流减小d) 轴承振动大报警2)原因a) 地脚螺丝松动或机械连接部分松动b) 轴承损坏或磨损、轴弯曲、转轴磨损c) 联轴器损坏或中心偏差大,失去平衡d) 叶轮摩擦、积灰、损坏等使叶轮失去平衡e) 叶轮与外壳摩擦,风道损坏f) 电机振动g) 风机调整不当,造成失速喘振;或并列运行风机出力严重不平衡,发生抢风而引起喘振h) 进出口流动阻力增大或堵塞3)处理a) 如振动未超限,应加强对风机的检查,并联系检修查找振动原因。
b) 加强对风机振动值、轴承温度、电动机电流、风量等参数的监视c) 适当降低风机负荷,观察风机运行情况d) 若风机喘振,按喘振处理e) 如喘振不能消除,风机振动超限,应立即停止一次风机运行2.4.5.2 轴承温度高 (1)现象 a) 就地风机轴承温度高b) DCS画面显示轴承温度高c) 轴承温度高报警2)原因a) 润滑油系统故障,润滑油供油不正常,油泵故障或滤网堵塞造成轴承缺油b) 润滑油系统冷却水量不足或中断;环境温度高,或电加热器误投等造成进油温度高c) 润滑油油质恶化d) 轴承有缺陷或损坏e) 轴承振动大f) 一次风机过负荷3)处理a) 根据风机轴承温度情况,加强对轴承温度、电机电流,以及风压、风量等参数的监视b) 就地检查液压润滑油系统是否正常,尽快查出原因,若油系统故障,则设法恢复其正常运行,必要时联系检修人员处理c) 检查恢复冷却水正常,视轴承温度上升情况,及时降低一次风机的负荷d) 如由于振动大引起轴承温度高,应尽快查出原因,消除振动e) 当轴承温度>90℃时,应自动跳闸,若没有自动跳闸,则手动停止风机运行;若轴承温度虽未到极限,但其上升速度较快时,也应停止风机运行。
2.4.5.3 一次风机喘振(1)现象a) CRT画面显示“一次风机喘振”报警信号b) 喘振风机电流大幅度晃动,就地检查异音严重c) 一次风压、炉膛负压、风量大幅波动,锅炉燃烧不稳d) 喘振严重时,风机跳闸 (2)原因a) 一次风系统挡板误关,引起系统阻力增大,造成风机动叶开度与进入的风量不相适应,使风机进入不稳定区b) 操作风机动叶时,幅度过大使风机进入不稳定区c) 动叶调节特性变差,使并列运行的二台风机发生“抢风”或自动控制失灵使其中一台风机进入不稳定区3)处理a) 立即将风机动叶控制置于手动方式,关小另一台未喘振风机的动叶,适当开大喘振风机的动叶b) 若风机并列操作中发生喘振,经上述处理无效时,应停止并列,恢复至原状态待查明原因消除后,再进行并列操作c) 若为系统阻力增大,如因一次风系统的风门、挡板被误关引起风机喘振,应立即打开,同时调整动叶开度若风门、挡板故障,立即降低锅炉负荷,调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