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EGSB)反应器是荷兰Lettinga教授和他同事在20世纪80 年代后期对UASB反应器进行改良而开发的第三代反应器因具结构简单、负荷 高、适应性广等特点,受到国内外普遍重视,已被用于多种工业有机废水(如淀 粉、啤酒、酒精、屠宰、味精、柠檬等)的处理[1—4]自EGSB开发以来, 因三相分离器是EGSB反应器稳定运行的关键,而且在日益发展的三相流态化技 术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故反应器的设计重点集中在气一液一固三相分离器 方面但到目前为止,用于大规模生产的三相分离器结构在国外仍属专利,有关 设计方法也是沿用UASB的设计方法国内已有的报道对EGSB的三相分离器大 多按固液和气液两相分离的方法进计设计[5],主要是针对低浓度的有机废 水,而对于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分高效果不太理想,出现污泥流失,限制了反应器 负荷的提高因此,在高浓度有机废水中EGSB反应器的三相分离器设计是一项 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运用流体力学理论来对互相分离器进行理论分析和优化计 算.以便对三相分离器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1三相分离器的基本要求及工作原理三相分离器是EGSB反应器的重要结构,它对污泥床的正常运行和获得良好的出 水水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同时具有以下两个功能:一是收集从分离器下反 应室产生的沼气;二是使得在分离器之上的悬浮物沉淀下来要实现这两个功 能,在厌氧反应器内设置的三相分离器应满足以下条件:① 水和污泥的混合物在进入沉淀室之前,气泡必须得到分离② 沉淀区的表面负荷应在3.0 m3/(m2.h)以下,混合液进入沉淀区前,通过入 流孔道的流速不大于颗粒污泥的沉降速度③ 由于厌氧污泥具有凝结的性质,液流上升通过泥层时,应有利于在沉淀器中形 成污泥层沉淀区斜壁角度要适当,应使沉淀在斜底上的污泥不积聚,尽快滑回 反应区内④ 应防止气室产生大量的泡沫;并控制气室的高度,防止浮渣堵塞出气管 现以图1所示三相分离器为例来说明其工作原理气、液、固混合液上升到三相 分离器内,沼气气泡碰到分离器下部的反射板时,折向气室而被有效地分离排 出,与固、液分离与气泡分离后的污泥在重力作用下一部分落回反应区,另一 部分随流体沿一狭道上升,进入沉淀区澄清液通过溢流堰排出,污泥在沉淀区 絮凝、沉降和浓缩,然后沿斜壁下滑,通过污泥回流口返回反应区由于沉淀区 内液体无气泡,故污泥回流口以上的水柱密度大于反应器内液体密度,使浓缩后 的污泥能够返回反应区,达到固液分离。
2三相分离器的设计一般来说,三相分离器的设计包括沉淀区设计、回流缝设计和气液分离设计现 对矩形结构反应器内的三相分离器设计进行阐述2.1沉淀区设计沉淀区的设计方法可参考普通二次沉淀池的设计[6],主要考虑沉淀面积和水 深沉淀池的面积根据废水量和沉淀区的表面负荷确定,在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 水时,由于在沉淀区的厌氧污泥与水中残余的有机物还能产生生化反应,对固液分离有一定的干扰,但EGSB反应器中的颗粒污泥 比UASB中的絮状污泥直径大,凝聚和沉降性能好,机械强度也较高,不易被水 流冲碎而流失,因此,表面负荷UASB (小于1.0m3/ (m2.h))中的大,一般小 于3.0m3/ (m2.h)对于一个已知的反应器来说,沉淀区的面积是已知,故只须 设汁沉淀区的水深根据浅池沉降原理及工程实践,一般沉降区的体积是总体积 的15%—20%,这样不仅能收集部分沼气,而且能提高反应器的沉降效率2.2回流缝的设计由图2可知,三相分离器由上、下两组三角形集气罩所组成,根据几何关系可得:tg0=h3/b1 (1)b2=b—2b1 (2)v1=Q/S1 (3)S1=ab2 (4)v2=Q/S2 (5)S2=2caK2 H元三棉分短碧几何尺寸关系(6)其中0为下三角形集气罩斜面的水平夹角,一般采用45 —600,为了利于回流,0 取600; h3为下三角形集气罩的垂直高度,m; bl为下三角形集气罩的1/2宽 度,m; b2为两个下三角形集气罩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污泥的回流缝之一,m; b 为单元三相分离器的宽度,m; Q为反应器进水流量,m3/h; S1为下三角形集 气罩回流缝的总面积,m2; S2为上三角形集气罩回流缝的总面积,m2; c为C 点到下三角形斜面的垂直距离,即CE,m; a为反应器宽度,即三相分流器的长 度,m; vl下三角形集气罩之间的污泥回流缝中混合液的上升流速,m/h; v2为 混合液通过上三角形集气罩与下三角集气罩之间回流缝的流速,m/h; v0为废 水的上升流速,m/h。
设X=b2/b,则有0VAV1,为了使回流缝和沉淀区的水流稳定,确保良好的固液 分离效果和污泥的顺利回流,通过理论计算和工程经验来优化X值,使得v2V vlc可以通过调节h4来实现最终确定流速池,以使回流缝的水流稳定,污泥 能顺利地回流一个性能优良的三相分离器应使沉淀区的浓缩污泥能够顺利回流至反应区,污泥 在沉淀区的停留时间要短因此分离器设计的关键是回流口的尺寸回流口下方 的污泥浓度pms越低,沉淀区浓缩污泥回流的推动力也越大下三角形集气罩回 流缝面积S1减小,进入三相分离器的气量减小,pms降低,但同时下三角形集气 罩回流缝处的纵向流速增大,又使pms增加pms与悬浮污泥层浓度、通过回流 口的气量、液体流速及污泥沉降速度有关pms可参照文献[7]计算悬浮层污泥 浓度的公式并通过小试实验归纳为下式:pmd为悬浮层污泥浓度,Kg [SS] /m3; O,z gdz为单位时间每平方米悬浮层 顶部产气体积,m3; C"gd‘为单位时间每平方米反应器产气体积,m3; Ksg为单 位有机物甲烷转化量,m3 [CH4] /Kg [COD]; fme为气体中的甲烷含量;p0 为进水COD的质量浓度,Kg [COD] /m3; pe为出水COD的质量浓度,Kg[COD] /m3; vsl为污泥的界面沉降速度,m/h; Kls为污泥模型常数。
集气罩最小断面的污泥浓度较高,而且被上升气体夹带到这一部分的污泥沉降性 较差,污泥的沉降为拥挤沉降污泥的界面沉降速度可用下列经验公式表示 vsl = ap—nmd (8)有机质的厌氧消化在具有固定床性质的污泥床和具有流化床性质的悬浮层两部分 完成,三相分离器不参与有机质的消化过程在一定的有机负荷下悬浮层浓度可 根据Van Der Meer等人提出的上流式反应器厌氧消化过程的数学描述求得这样 三相分离器的设计首先要找出pms值最小时的入,即可获得集气罩的最佳横向尺 寸2.3气液分离设计由图2可知,欲达到气液分离的目的,上下三角形集气罩的斜边必须重叠,重叠 的水平距离越大,气体分离效果越好,去除气泡的直径越小,对沉淀区同液分离 效果的影响越小由反应区上升的水流从下三角形集器罩回流缝过渡到上三角形 集气罩回流缝再进入沉淀区,其水流状态比较复杂当混合液上升到A点后,将 沿着AB方向斜面流动,并设流速为Va,同时假定A点的气泡以速度Vb垂直上 升,所以气泡的运动轨迹将沿着Va和Vb合成的方向运动,根据速度的平行四边 形法则,有:Vb/Va=BC/AB (9)要使气泡分离后不进入沉淀区的必要条件是:Vb/Va>BC/AB (10)气泡上升速度Vb与其直径、水温、液体和气体的密度、废水的粘度系数等因素 有关。
当气泡的直径很小(dV0.1mm=时、在气泡周围的水流呈层流状态,Re <1,这时气泡的上升速度可用如下的斯托克斯公式计算:Vb=d1g (pL—pG) /18|i (11)式中:pL为废水的密度,Kg/m3; pG为气泡的密度,Kg/m3由图二可知,如果c已知,则BC = c/cosO,由式(10),可求得AB,而上三角 形集气罩的高满足如下的关系式:ABcos0+bX/2=h4ctg0 (12) [7]:从而可以求得h4从式(12)可以看出,h4是依据X而变化的b1已由前面X确定,这样给定缝隙宽度C即可求出脱除直径为db的气泡所需最 小h4h4越大,上三角形集气罩的覆盖面就越宽,气体的分离效果就越好,去 除的气泡也越小但h4不能太大,否则上下两个三角形集气罩之间的截面面积 减少,从而使得流经该截面的流速V2高于3m/h,使浓缩污泥回流困难由于三 相混合液在进入三相分离器前大部分气体已被排除,沉淀区下方污泥浓度较低, 气量也少,此时浓缩污泥颗粒的沉降速度可用自由沉降速度来代替,并用下列公 式来计算不同粒径的污泥沉降速度vp=(pL—pG)gd2p/18u(Re<2)(13)由vp>v2 sin0及vp>v2,即可求出使浓缩污泥能够顺利回流的上部集气罩最小 断面面积。
从而求出上三角形集气罩的高度考虑到颗粒形状不规则及仍有一定 的干扰作用,实际沉降速度要比计算值低另外,下部集气罩最小断面的污泥沉 降速度应高于料液纵向流速,即vsl>v1 [9]:3模型算法及其设计应用示例在一定的反应器负荷下,pms为X的单目标函数,其优化模型为: 目标函数pms=f [Wgd (X),v1 (X)]求X,使得pms最小约束条件OVXV1由于目标函数的表达式复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不大,因此可以采用比较法来寻 求,其可靠性和准确性通过X的离散密集程度来保证确定下三角形的回流缝宽 度以后,就可以求得分离器的其它结构尺寸计算步骤如下:① 确定p0, pe,v0;② 查Ksg,fme及有关参数;③ 找出满足pms最小值的X;④ 由公式(1)〜(7)和(9)〜(13)求出b2和h4;⑤ 校核应用此方法对实验室小试中EGSB反应器的三相分离器进行了设计,用此三相分 离器来分离混合液中的气体和污泥颗粒,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进水的COD质量浓度为4 000 mg/L,废水的上升流速为6 m/h,在一定的水 力停留时间下可获得80%的稳定去除率,模型中有关参数由参照有关资料及菌种 驯化实验所得如下:Ksg=0.35 m3 [CH4]/kg [COD]; fme = 0.85;pmd=10kg [SS]/m3; vs1 = 31m / h;Kts = 0.2 ; dp = 0.5 mm ;pl=lx103kg / m3; pp=l.05kg / m3;|i=0.8x10-3N・S/m2; g=10N/kg。
将上述参数代入式(1)〜(13),可得到反应器及三相分离器的最佳结构尺寸,结果如下:反应器的边长b=16cm; v0 = 6m/h; X=0.38;b2 = 6cm; b1=5cm; C=l.5Cm;BC = 3cm; AB = 3cm; h4 = 7.5 cm由上述尺寸确定的三相分离器可脱除直径为0.lmm以上的气泡,并能使直径为0.5 mm的颗粒污泥顺利返回反应区海南某淀粉厂黄浆废水EGSB处理工艺中三相分离器的设计采用此方法也获得了 很好的效果它是由三层多个三相分离器单元组成的箱式设备,具体的单元尺寸 为:b= 100cm; b1 = 30Cm; b2=40cm; 2=0.4h4 = 52cm; BC = 35cm; AB = 20cm4结语本文运用流体力学理论,根据EGSB反应器中互相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在Van Der Mer的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改进型三相分离器的数学模型,通过资 料及实验得出一些参数后,进行了优化计算,得出了较为合理的回流缝尺寸和三 角形集气罩的高度,为设计稳定高效的EGSB反应器提供理论依据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