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法的起源与开展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22·河北邢台高二期末)公元前 451 年-公元前 450 年,罗马十人立法委员会制订 颁行了?十二铜表法?,该法主要是对王政前后罗马社会习惯的整理编订,同时吸收了一些希 腊法律的规定对?十二铜表法?的认识正确的选项是( )A.是一部成文的习惯法 C.剥夺了贵族的司法权B.使平民权益得到保障 D.实际具有国际法效力答案 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故 A 项正确十二铜表 法?在一定程度保护了平民的权益,但不能使平民权益得到保障,B 项错误;只是限制了贵族 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并未剥夺了贵族的司法权,C 项错误;?十二铜表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 不具有国际法效力,排除 D 项2.(2022·湖南衡阳八中摸底)?十二铜表法?第三表中规定:“在第三次牵债务人至广场 后,如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或杀死之……如债权 人有数人时,得分割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纵未按债额比例切块,亦不以为罪〞对此理 解正确的选项是( )A.奴隶在借贷关系中不受保护B.彻底废除了习惯法的陋习C.严格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D.表达了自然法的立法理念答案 C解析材料中“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或杀死之〞“纵未按债额比例切块,亦不以为罪〞说明罗马法主要是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应选 C 项。
材料没有提到奴隶,排除 A 项;?十二铜表法?也保存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 排除 B 项;自然法崇尚理性、公平和正义,而材料包含落后的习惯法习俗,排除 D 项3.(2022·湖北天门起点考)罗马法学家吉拉尔力证?十二(铜)表法?的真实性他从三个 维度说明?十二(铜)表法?并非虚构:历史法律语言学罗马古典作家的著作中多有?十二(铜)表法?的记载,且常引用其律文?十二(铜)表法?的内容适合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农村公社解体后的自然经济社会, 而不适合于公元前二世纪末手工业和商业已有了相当开展的罗马共和国时代 ?十二(铜)表法?条文所用的文字,都是当时的古拉丁文,和公元前二世纪以前所 习用的拉丁文,其体裁大不相同吉拉尔的撰述过程说明( )- 1 -A.综合多种历史表达即可确认历史事实B.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C.利用不同类型史料进行互证能形成更具说服力的解释 D.文学作品中关于?十二(铜)表法?的记录准确可信答案 C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吉拉尔从历史、法律以及语言学等维度论证?十二(铜)表法?的真实性,以不同类型史料进行互证来增强自己论述的说服力,故 C 项正确历史事实不仅 仅需要历史表达,还需要实物史料,故 A 项错误;历史文本记录、文学作品带有一定的主观 性,只是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故 B、D 两项错误。
4.(2022·安徽定远中学周测)意大利法学家维柯把罗马法看成“诗〞“歌〞,即法律是 用一些暗含事实真相、具有公文程式般的面具来表达这些公文程式,由于有些什么字和用 多少字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加、不能减、不能改,它们把这种公文程式叫做诗或歌〞据 此可知,罗马法( )A.具有人文主义特征 C.蕴含着自然法理念 答案 BB.追求法律严谨公正 D.表达罗马公民意志解析材料“这些公文程式,由于有些什么字和用多少字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加、不能减、不能改〞表达出罗马法的严谨、庄严,故 B 项正确人文主义倾向于对人的个性关心, 强调人性尊严,材料没有表达出,故排除 A 项;自然法反映的是自由、平等、人权,与材料 无关,故排除 C 项;罗马法表达的是贵族的利益,故 D 项错误5.(2022·西南名校联盟月考)公元前 3 世纪,罗马人的教育思想发生了很大改变,希腊 培养雄辩家的学校教育就代替了罗马王政时期以培养农夫和军人为目的家庭教育产生这一 现象是由于罗马( )A.对外扩张导致罗马社会发生巨大变化B.共和国对雅典民主的追随和向往C.奴隶制工商业经济开展的必然结局D.公民法对罗马教育体制的干预答案 A解析 材料说明罗马在公元前 3 世纪教育思想的变化。
当时由于罗马帝国的扩张,奴隶 制大大开展,经济空前繁荣,旧的教育体系已经不能完全符合社会新形势开展的要求,尤其 是与先进的希腊文化教育接触后,故 A 项正确材料表达的是罗马受希腊教育的影响,而不 是建立雅典的民主政治,排除 B 项;奴隶制工商业经济开展能推动教育开展,但未必会引导 社会注重学校教育,故 C 项错误;D 项说法没有史实根据,排除6.(2022·安徽三校高二期末)早期罗马法规定,债务口头契约的成立,必须完成5 名见- 2 -证人在场见证等严格的仪式;到了后期,书面债务契约日益普及,其成立只要求“双方当事 人在意思与理解上一致〞即可这一变化反映了( )A.罗马成文法开始取代了习惯法B.罗马法日益注重形式主义C.罗马法更加适应商品经济开展D.罗马法注重保护私有财产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早期罗马法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随着商品交易关系增多,债务契约签订形式简化,以适应商品经济开展需求,故 C 项正确,排除 B 项成文法 诞生的标志是?十二铜表法?,A 项错误;材料的重点在于契约成立的条件,D 项与材料无关, 故排除7.(2022·海南枫叶国际学校高二期末)公元前 509 年,古罗马制定的?瓦勒里法?规定公 民有权就执政官判处死刑的决定向民众会议申诉,而“任何执政官不得处死或鞭笞已经提出 申诉的罗马市民〞。
这一规定旨在( )A.保障司法审判的公正 C.维护帝国的统治秩序 答案 AB.培养官员的社会责任感 D.限制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解析“任何执政官不得处死或鞭笞已经提出申诉的罗马市民〞限制了执政官的局部权力,防止了以权谋私,保障了司法审判的公正,应选 A 项材料只是针对执政官而言,且与 社会责任感无关,排除 B 项;公元前 509 年并非罗马帝国时期,排除 C 项;材料没有表达贵 族垄断立法和司法的信息,排除 D 项8.(2022·吉林六市高二期末)罗马帝国时期,皇帝自己可以制定法律,法律不必在公民 大会上制定君主所悦者即具法律效力〞成为拥护者中意的箴言这一变化表达出罗马法 ( )A.逐步由开展走向衰落 C.恢复了习惯法的传统 答案 BB.与当时的体制相适应 D.仍然由贵族把持垄断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罗马帝国时期,皇帝的权力高于法律,表达了帝国时期的政治特征,满足了君主专制需求,应选 B 项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法不断开展完善,排除 A 项;此时 习惯法已被成文法取代,排除 C 项;?十二铜表法?的公布早已把贵族垄断法律解释的权力打 破,排除 D 项9.(2022·河南名校高二期末)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法中逐渐产生了一种专门调整罗马市 民与非罗马市民之间,以及非罗马市民相互间的民事关系的新法律。
据此可知, “新法律〞 ( )- 3 -A.实现了市民与非市民间的平等B.废除了罗马市民的政治特权C.是非罗马市民长期斗争的结果D.有利于稳固罗马帝国的统治答案 D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新法律〞即万民法,使法律有了更大的适用范围,从 而稳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故 D 项正确新法律〞没有实现市民和非市民的平等,A 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罗马市民有政治特权,B 项错误;“新法律〞是随着帝国扩张而主动实施,C 项 错误10.(2022·宁夏银川一中高二期末)罗马进入帝国后,其民法越来越细化,并最终开展 成为一个浩大、复杂且根本上是由从具体法规中提取出来的原那么构成的系统罗马皇帝即 使能够改变法律,也只能改变一些细枝末节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罗马法学体系更加完备B.自然法为立法指导原那么C.罗马皇帝重视法律制定D.公民法已经取代万民法答案 A解析 根据材料“罗马进入帝国后,其民法越来越细化〞“开展成为一个浩大、复杂…… 的系统〞可知,罗马法体系不断完善,A 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罗马法的立法指导原那么及制 法主体,排除 B、C 两项;结合所学可知,随着罗马幅员的开展扩大,万民法取代了公民法, 而不是公民法取代万民法,D 项错误。
11.(2022·江西南昌高二期末)罗马法规定:诉讼当事人一方过了午时仍不到庭的,长 官应即判到庭的一方胜诉这说明在古代罗马( )A.诉讼双方存在不平等 C.注重维护法庭的权威 答案 CB.司法审判具有随意性 D.审判程序有待于完善解析材料说明,罗马法规定诉讼当事人应按照法律规定时间内到庭,否那么法律将判为败诉,表达出法律的权威,说明古代罗马注重维护法庭的权威,C 项正确A、B、D 三项材 料未表达,排除12.(2022·贵州铜仁一中高二期末)罗马法规定傍河的公路被洪水冲毁或因其他原因崩 坍时,那么傍河修筑新公路的土地即可无偿地被征用,在修筑水渠时得征购所通过的土地, 并就地以合理价格征用修渠所需要的材料这说明罗马法( )A.严重损害了公民合法权益B.表达了公共利益优先的原那么- 4 -C.注重保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D.不成认公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答案 B解析根据材料中所列案例可知罗马法在处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时优先保障公共利益,如“傍河修筑新公路的土地即可无偿地被征用〞,B 项正确材料中修建水渠的法律规定 显然表达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兼顾,排除 A、D 两项;材料中公路、水渠的修建并不是维护 贵族利益,排除 C 项。
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 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 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根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 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材料二 罗马人在公元前 449 年开始了成文法的传统,他们公布?十二铜表法?作为共和 国早期公民的根本法律随着罗马人的征服,立法者们创立了一套合理的法律体系,适用于 罗马统治下的所有人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立法者明确了正义的标准(正 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局部),他们建立起一些原那么,即被告在被定罪之前是无罪的,被 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允许法官废弃那些不公平的法律条款罗马法有助 于帝国内分散的地区一体化,罗马法律的原那么直到帝国消失之后的漫长时间里,都对欧洲 社会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材料三 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开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 先声世界资本主义的开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自 19 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 罗马法为法制根底,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 ?法国民法典 ??德国民法典 ?等。
现在许多国家 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那么均直接源于罗马法——?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1)根据材料一,归纳罗马法包含的根本原那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法的分类及其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3)根据材料三,概括罗马法对后世资本主义开展的影响答案 (1)原那么:平等,人权,理性,法律至上,正义答出三条即可)(2)分类:从形式上分为习惯法与成文法;从适用范围上分为公民法、万民法价值:协调各方利益;保护正当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维系帝国统治;影响后世治理 (3)大多数国家的法律以罗马法为根底,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等都来源于罗马法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直接进行概括即可第 (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罗马法从形式分为习惯法与成文法,从适用范围分为公民法、万民法 5 -第二小问,在当时看来,协调各方矛盾,维系了罗马的统治秩序;从长远来看,影响了后世 对国家的治理第(3)问,提炼概括材料三的内容即可14.(2022·湖北公安月考)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 在春秋末期以前,是根据案情的轻重来判罪,虽然有成文的法律,但却是秘密 的,并不公之于众。
公元前 536 年,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将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布于众, 这是中国古代第一次公布法律在子产公布法律 23 年后,晋国大臣赵鞅、荀寅将该国法典铸 在铁鼎上公布于众,这是新势力在晋国取得政权后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铸刑鼎〞公布法律, 从形式上看与先王“不为刑辟〞的传统不符;从内容上看,与西周以来的“礼〞相违背因 此,遭到叔向、孔子等人的攻击——摘编自曾宪义?中国法制史?材料二 罗马建立共和国后,执掌法律(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完全被贵族祭司所垄断 遇有讼争,法官徇情枉法,袒护贵族,平民备受欺凌;加上当时高利贷盛行,利率毫无限制, 债务奴隶制使平民处于难以生存的境地贵族的专横激起了平民的对抗,纷纷要求制定成文 法经过八年的剧烈斗争,到公元前 454 年,贵族和平民互相让步,立法委员全部由贵族担 任,但法律须经有平民参加的军伍大会通过才能生效公元前 451-450 年……将制定的法律 刻在板子上,公布于罗马广场,此即?十二铜表法?——摘编自周枏?罗马法原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国“铸刑鼎〞的时代背景及其目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贵族和平民通过?十二铜表法?各自获取的利益,综 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郑国“铸刑鼎〞与?十二铜表法?所反映的政治斗争差异。
答案 (1)背景:春秋末期,奴隶制经济瓦解,封建经济逐渐形成;贵族垄断法律;以宗 法血缘关系为根底的礼治秩序趋于崩溃;法家思想的兴起和传播;诸侯国变法革新成为时代 潮流,新兴地主阶级开始兴起目的:与礼治秩序决裂,提升刑法的地位;稳固郑国新兴地主阶级统治,稳定社会秩序 (2)利益:贵族通过主导法律的制定,保证?十二铜表法?维护自身的利益;平民获得法律的审批权,他们通过将法律编订成明确的条文,使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侵害其利益 差异:郑国“铸刑鼎〞是新兴地主与奴隶主贵族斗争的产物,具有封建色彩;罗马?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奴隶主贵族斗争和妥协的产物,是奴隶制性质的法律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国“铸刑鼎〞的时代背景要从经济、 政治、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其目的主要突出阶级性,从维护新兴阶级的统治、稳定 社会秩序的角度入手作答第(2)问,从材料二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贵族获得的利益是制定法 律的权力,而平民获得的利益是审批法律的权力所反映的政治斗争差异主要是双方斗争的 对象不同,即郑国“铸刑鼎〞反映的是地主阶级和奴隶主阶级的斗争,带有封建色彩,而?十 二铜表法?反映的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是奴隶制性质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