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幼儿园常规培养

仙***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1.51KB
约13页
文档ID:119734374
幼儿园常规培养_第1页
1/13

幼儿园中班孩子常规培养方法来源:信和幼儿园 2011-06-02 13:53:59[标签:幼儿园 中班 入园 培养]幼教精华资讯 免费订阅  一、来园时的常规培养  早晨虽然孩子入园时间很短,老师忙着接待家长、幼儿,但即使再忙也不能忽视幼儿来园时的常规教育每一天的清晨,是孩子们精力最充沛的时候这时,教师可抓住这个机会,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如:幼儿每天早晨入园时与老师、小朋友的问候,从这个可以培养了师生之情,也可以锻炼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老师不能忙着做别的事情而忽视孩子,导致有的孩子不愿打招呼了所以在晨间接待时,老师一定要精神饱满,,给幼儿做一个好榜样让幼儿有意识的形成良好常规习惯  二、点心的常规培养  1、点心前的常规培养  游戏是孩子最喜爱的活动方式之一,我们把点心前的活动与游戏结合起来,让孩子在玩中培养常规,在玩中养成习惯例如:每天的点心及午餐前孩子总有一段等待的时间,本来是让孩子开好小花坐在那等的,但是发觉孩子们洗完手后还是这里摸摸那里抓抓,于是我们设计了各种手指游戏,小朋友们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会了安静等待通过做这种手指游戏,即让孩子静下心来安静的等待,又能锻炼小手,使小手灵活的动起来。

孩子在游戏中能有所动、有所思、有所悟,久而久之,孩子们熟悉了班级常规,自觉地按班级规则做事  2、点心时的常规培养  吃点心时,我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有的孩子很快吃完了,吃完了他们就在教室里东瞧瞧西摸摸,要么走来走去,要么就和小朋友大架,还有的孩子自拔积木弄的到处都是;有的孩子拖拖拉拉,要吃好长时间,豆浆洒了、掉饼干的事经常发生,还有的甚至一节课都上完了杯子力的豆浆还没有喝完呢?作为我们教师不但要组织他们吃点心,还要维护“秩序”,还要打扫,忙得真是不亦乐乎所以到了中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设立“值日生”职务,让值日生作为小小检查员,每天安排一组幼儿担任班级的“检查员”,让他们检查和评价全班小朋友的生活常规表现,对幼儿的良好行为的养成作用很大可以请能力强的孩子来担任小老师,每天的值日生可以分工合作,比如:有的值日生负责擦桌子,有的值日生负责幼儿吃点心的情况  我认为:常规是孩子的学习实践过程,应该“寓教育于生活实践中成为常规教育的检查者和评价者能够有力地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教育活动中的常规培养  1、坐姿的培养  这是最基本的常规无论是画画、数学操作、音乐、语言或故事等都涉及这一常规培养。

如小脚并并拢、小胸膛挺起来、小手放膝盖、小眼睛看老师等等怎样培养好良好的坐姿?首先可以通过课程的内容及要求来培养,中班有一节健康课就说到了让幼儿能有正确的坐姿和站姿才能使脊柱不弯曲其次,可以通过小朋友的竞赛,比比谁坐得端正对好的小朋友进行奖励或鼓励,对差的孩子提出希望,从而进行强化如讲故事时,请一些坐不好的孩子坐老师身边,请一些好动的坐姿差的孩子坐在前面一些,便于老师的提醒督促;久而久之,良好的坐姿慢慢地就会形成  2、操作活动中常规培养  每天早晨都有区角活动,学习活动中主要的形式是操作和游戏,这样对操作前的要求,操作中的提醒和操作后的常规培养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在活动中随时教育幼儿活动所需物品,从哪里拿,还要归放到哪里去、离开座位时应随时将椅子放好、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别的小朋友需要帮助时,及时给予帮助等等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来渗透对幼儿的常规教育  四、结论  日常生活常规活动可以称得上是幼儿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生活将自始至终地伴随一个人的成长,贯穿于一个人的终生教育之中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要处处做个有心人,要学会根据孩子的特点,在一日活动开展有趣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幼儿创设“做力所能及的事”的条件与环境,让幼儿能充分的自我服务,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常规培养是从点滴开始,,要按照正确的方法。

教师只有做到言行一致,孩子们才会与教师拉近距离,并将教师作为榜样,不断的进步这样周而复始、循序渐进地进行,相信孩子们的常规一定会培养的很好大班幼儿常规培养计划妈咪爱婴网  2010年05月01日 23:27:06   ……-大(四)班幼儿常规培养计划 2006年-2007年下半年 常规是指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安排顺序以及要求孩子在各个环节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所以常规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幼儿园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及幼儿的健康成长,由此可见,常规教育的重要性那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的常规呢? 本班存在常规的问题: 1.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活动中都表现出很强的参与热情,自我约束能力还要进一步的提高,从日常的学习生活观察,还不能从始至终地坚持良好的表现,经常出现控制不住自己的现象如:急跑,不能认真倾听,说话嗓门大等缺点 2.集体意识不强由于全班绝大多数的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们都非常地疼爱,许多时候都是自己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导致孩子不会为别人着想,不考虑自己的行为会对同学或集体带来什么,没有自我约束的动力 3.在区域活动和桌面游戏,规则比较死板自选游戏中,则要保证给与幼儿充分的自由选择、自由探索、自由思考、自由表达的权利。

常规教育的目标: 发展学习适应能力幼儿入学后,学习成了其主要活动,以读、写、算为主导我们要尤其注意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专注性和持久性的培养,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2.区域活动常规:能安静地参加活动区活动,能实现同伴间的交流合作,并有次序的收放玩具 3.坐的常规: (1)、会搬椅子,一手握椅背,一手托椅身,轻拿轻放,转椅子时要拿起椅子摆好再坐下放椅子时不能有声音,知道爱护桌椅 (2)、上课坐姿:双脚自然并拢平放双手自然摆放,长时间坐着可以轻轻靠在椅背上 (3)绘画、写字坐姿:上身与桌子保持适当距离,双脚自然平放,上身不歪斜,眼物距离适当 (4)、避免不正确坐姿:斜靠椅背;斜趴桌子;坐时翘脚;驼背坐 4.卫生常规 (1)、正确使用餐具,一手扶碗,一手拿勺,会使用勺进餐中、大班会使用筷子进餐 (2)、一口菜、一口饭地进餐,不把菜全部倒入碗里,不急也不慢,不剩饭菜,不洒饭菜,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洁 (3)、安静、专心地进餐,不东张西望,不大声讲话,不讲长话 (4)、用餐巾擦嘴,轻拿椅子坐到指定地点安静活动,不影响他人进餐. 5、区域活动常规:能安静地参加活动区活动,做好入区记录,能实现同伴间的交流合作,并有次序的收放玩具. 具体措施 1、及时发现及时利用谈话时间对幼儿进行节约用水等勤俭教育,督促幼儿及时关紧水龙。

通过与家长交流探讨,家园共同配合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走路习惯,在平时活动中,利用值日生,时常督促幼儿慢走 2、小桌长监督,组织本组幼儿评选当日吃得好的幼儿,并给表现突出的组加奖红旗,看哪组的红旗多就可得到“流动红旗” 3、组织幼儿参加年段组织的各种能力竞赛活动,提高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4、家园配合,让幼儿形成家园一致的饮食习惯,通过评选“小红花”“小红点”,逐步提高幼儿的饮食速度,改正幼儿的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 5.每周五组织幼儿评选“本周之星”,激励幼儿遵守班级各项常规 6.自理能力培养:让每个孩子知道自己很能干,自己的事自己做,并向幼儿进行友爱、谦让的教育 7、继续进行课堂常规培养:上课积极举手发言,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见解,声音响亮;不随意与旁边幼儿说话. 8、让幼儿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绘画、剪纸、书写等活动,主要是使幼儿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并能够坚持一段时间,以利于孩子以后能适应上课的时间要求又如,多给幼儿讲一些故事、童话、诗歌等文学作品,养成静坐、倾听的习惯,为入学后进行正规系统的学习打好基础 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幼儿从他律到自律,使常规成为一种自觉的、需要的、自愿的行为,所以幼儿常规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需要所有教师不断地长期的共同努力幼儿园小班常规培养策略 发布时间: 2012-09-18     来源:北京幼儿教育门户     作者:bjyejy· 暂无信息,请添加或发布...           幼儿园小班常规培养策略   小班幼儿第一次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和心理上的不适应会导致幼儿出现各种各样的行为,如哭闹、想要的东西随手就拿、不要的东西随地一扔、吃东西不洗手、想到哪就去哪、饭后马上玩玩具、和同伴争抢玩具和图书……,这些种种行为都是由于以往在家庭中随意的教养方式决定的,所以到了幼儿园,进入集体生活就会呈现一种无序的状态。

      小班幼儿存在着自控能力差,自理能力差,卫生习惯差,学习习惯更差的现象,同时小班也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时期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幼儿入园后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在新的环境中建立新的规则,培养习惯这对低龄的幼儿来说相对容易;      二,低年龄段的幼儿无论在生理、心理上都处于个体发展的低级阶段,在品德教育上处于他律时期,这一年龄特点为教师进行常规管理创设了有利条件,同时,良好的习惯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身心发展;      三,小班的常规建立好了,将为以后中、大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但是,同时小班幼儿在常规培养的过程中又存在诸多困难,主要是由于孩子第一次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一方面有些胆怯,另一方面又要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习惯,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而且,常规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出现多种反复的行为,是需要长期的培养和关注才能够帮助幼儿养成的一个班的常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幼儿们成长和教师组织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因在组织各环节活动要分散精力去维持规则而影响活动的质量,所以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并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来进行培养      1、设立的规则要清晰明确,教师要求统一      为小班幼儿设立的常规应该是他们能够理解的,并能够容易执行的,这样在理解的基础上建立的常规更有利于幼儿的遵守,并在不断巩固和强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例如:放玩具时要将玩具收好;搬椅子时要用两只手等等同时班中三位教师对幼儿的要求要一致,在统一的环境中幼儿能够更快更好地养成各项常规      2、教师应注重自身行为,以身作则      在幼儿园里,老师在孩子心中是最有权威、最可信赖的人,因此幼儿是最爱模仿老师的,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很容易被他们模仿为此,我们教师在面对孩子时,应该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做到这一点,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榜样只有这样,孩子的常规培养才会更加严谨有序例如:要求幼儿是两只手搬椅子,自己也要这样做;请幼儿帮忙做事时,也要说“谢谢”;教育幼儿不挑食不剩饭,自己也要做到,等等      3、通过榜样进行正面教育      模仿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小班幼儿的模仿更为强烈,并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而向小班幼儿提供学习榜样,是小班幼儿进行行为练习,形成良好习惯的必要条件。

每个幼儿都有闪光点,抓住优点进行表扬,其他的幼儿就能起到榜样与鞭策的作用例如:我班幼儿中有一半是上过一年幼儿园的幼儿,他们对一日生活中的各项常规和要求都很熟悉,因此,在开学后,通过表扬这些做的比较好的孩子来使新入园幼儿知道应该怎么做才对,同时也加强了这些孩子们的自信心      4、常规培养应循序渐进      常规的培养不能只追求短时效果,对幼儿的要求应循序渐进,逐渐养成如进入秋季,培养幼儿穿脱折衣服这项内容便重要,这件事情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对于那些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的新入园幼儿来讲是十分困难的在这项常规的培养上我们是这样做的:最初只要求幼儿有自己穿的意识,会将衣服披在身上,穿好后可以找老师帮助系扣子和拉拉链,在脱的时候也是只要愿意自己脱就好;接下来,当幼儿都做的比较好的时候,我们就要求幼儿在学习了系扣子和拉拉链的方法的基础上尝试自己做,脱衣服时也要求幼儿拽着袖口和裤腿脱,不能将袖子和裤腿脱反;而折衣服时也在以往只要能折上就好的基础上要求幼儿折叠整齐而在过程中,如果幼儿遇到了困难从最初的教师帮助到要求幼儿请求同伴帮助,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逐渐提高要求的过程中,幼儿的能力也不断获得了提高。

在常规培养的过程中将困难降低,分阶段培养,使幼儿的常规养成更稳定      5、采用儿歌等的形式培养良好的常规      采用儿歌的形式能够使幼儿理解具体的内容和要求,更有利于幼儿养成例如,培养幼儿漱口和擦嘴,我们通过儿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上嘴,咕噜咕噜吐出水来使幼儿理解漱口的方法和重点而擦嘴的儿歌:小餐巾,手中托,擦擦嘴巴折一折,饭粒粒,肉末末,一二一二溜走了在说儿歌的过程中既可让孩子熟练地掌握要领又可把握动作的重点和先后顺序      6、多鼓励表扬,正面引导幼儿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幼儿的点滴进步受到老师的赞许后,他会便自信、更快乐,因为爱与尊重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幼儿主动地学习,多用鼓励表扬的方法进行下面引导,幼儿更易接受小班幼儿在吃餐、饭时,桌上、地上全是饭粒,这最令老师头痛的问题为此,我在幼儿吃饭时经常表扬那些吃饭较干净、讲究卫生的幼儿媛媛吃饭吃得真干净,桌上、地上一个饭粒也没有这时,幼儿们都一口口慢慢地吃着,生怕饭粒掉在地上、桌上吃完饭的幼儿还主动跑过来跟我讲:“老师!我吃得干净了,没有把饭掉到桌上所以,我觉得,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因为事小而吝啬你的表扬和鼓励,幼儿会因为你的赞许而更加努力地做好每件小事。

     7、在游戏中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      如在入班时,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引导认识自己的标记,并找出自己的标记朋友,是使幼儿很快地记住了自己的标记,学会找自己的杯子和毛巾我还通过智力游戏“猜猜我是谁”,加深幼儿对班上老师的认识,对小朋友的认识,增进与老师、小朋友的感情      再如,孩子玩了玩具后容易不看标记乱扔、乱放,我采用了“送玩具宝宝回家”的游戏进行常规训练当幼儿在收拾玩具的时候我就说:“小朋友,送玩具宝宝回家了你要看清玩具筐上面的小秘密,找到和它一样的放进去就对了如果,有些孩子动作较慢,或者还想玩时,我就以玩具的口吻说:“怎么我的汽车宝宝还没有回家呢?”这时,幼儿会很快地将玩具哪里拿,哪里放的常规习惯      在洗手后擦手时,经常会有幼儿不摘毛巾就擦手,于是,我在毛巾柜里每块毛巾的后面都贴了一个小笑脸,告诉幼儿:“只有摘下毛巾才能看到小笑脸这样一来,就极少会有幼儿不摘毛巾就擦手了      8、在常规教育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与自主性      常规教育不仅让我们的孩子有了规矩,让他们养成了一些基本的行为习惯,而且在这些活动中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与自主性      如早上的时候可以请来的早的小朋友自己挂毛巾、放水杯,不仅放自己的还帮别的小朋友放,小朋友都很喜欢这样的活动。

小朋友在小班下学期就可以自己学着擦屁股、叠被单了,这对他们摆脱对成人的依赖性是有极大好处的      9、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孩子遵守生活常规的习惯      培养幼儿常规要重视家园配合特别是小班,初入园时,家长担心幼儿的生活起居针对这样的情况,利用宣传栏、育儿经验及家长早、晚接送孩子的机会,帮助家长了解宣传幼儿遵守活动常规的重要性,并与家长联系,让他们在家也给孩子定一个在家常规,并督促执行同时,将班中近期常规培养的重点和方法通过各种形式传达给家长,使家长在家时也用相同的方法要求孩子如:刚入园时洗手、进餐和入厕的要求;秋冬季时穿脱折衣服、塞衣服的要求等等,让家长也加入到培养良好的常规习惯的队伍中来,真正做到家园同步      总之,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常规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孩子长大以后的习惯养成以及人格、性格的养成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多用耐心、爱心和智慧帮助孩子度过这段非常时期,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幼儿园常规培养简介  目标质量 更新:2007-1-20 阅读:    -幼儿园常规培养简介   幼儿园常规培养简介  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

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因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要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所以,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常规的内容及意义常规就是需要经常遵守的规则和规定一些学者对常规的理解各有不同有的认为常规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而有的则将“常规”视为规定,具体包括三方面含义:(1)遵守各种活动和休息的时间及顺序的规定;(2)遵守一日生活各环节具体制度的规定;(3)遵守幼儿的一般行为规范的规定显然,常规是幼儿教育主要内容之一同时,常规的建立也对幼儿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人认为通过常规培养发挥着三种作用:(1)常规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2)帮助幼儿学习在集体中生活;(3)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其次,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常规培养中的几点做法:一、     要求和规则应切合孩子实际各班的常规要求应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分阶段提出9月份孩子刚入园,可要求孩子在教师的示范提示下 初步学习按老师的指令(如铃声)进出活动室,收放玩具如某一段琴声)告诉幼儿活动要开始了,赶快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去另外,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10月份,要求幼儿习惯于听铃声做事情;把掉在地上玩具捡起来;离开活动室时会把自己的小椅子轻轻摆放到自己的位子上,会用小勺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乐意在班上午睡,不依赖某种物品入睡等等 到了第二学期,要求幼儿理解并执行一日活动各环节的转换指令,养成好习惯,如进出活动室慢慢走、不奔跑、不互相追逐;与教师一起收拾玩具,与同伴愉快地游戏等等每一项规则,一点一滴,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边教边帮到逐步学会独立完成二、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常规建立时,首先教师应从长期自居的“领导者”、“指挥者”的宝座上走下来,从根深蒂固的“师道尊严”的束缚中走出来,不要板着面孔“发圣旨”,给孩子以平等、公平、合理的受教育环境教师可把对孩子的要求在一个平等融洽的环境中提出与孩子们共同讨论三、     让孩子参与常规的制定要让幼儿主动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让幼儿主动思考让幼儿参与常规制定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引发幼儿思考的过程例如:午睡前要叠衣服,椅子小,叠起来很困难有的孩子在床上、地上叠衣服,很不卫生抓住矛盾,可以组织幼儿讨论:应该在哪里叠?怎样叠?由于是幼儿熟悉的事情,他们纷纷出主意想办法,并要求到前面示范。

所以说,幼儿自己出的主意比老师提的意见更有影响,更容易遵守四、     给孩子充分的、反复实践的机会充分的、不断反复的实践是建立良好班级常规的关键生活在集体中的孩子,他的一天由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所组成其中包括饮食、睡眠、盥洗、游戏、学习和交往等内容,从而获得“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该如何做,不该如何做”的认知、体验和经验,逐步形成一系列正确的行为方式,并在反复的实践中得到强化,进而逐步养成良好的班级常规教师应尽最大的努力创造条件,为孩子提供练习的机会无论在态度上还是方式方法上,都要有足够的耐心,千万不要抱有“教你做,等你做太烦、太慢,不如自己做来得快、省事”的想法,不自觉地剥夺孩子们学习生活的机会 五、     榜样的示范作用孩子的模仿性强,思维具体形象,教师、家长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都是他们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孩子感受着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他们不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还会像镜子一样在行动上一板一眼地表现出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时时、事事、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检点自己的举止,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作到,努力做孩子的表率同伴间的影响力对孩子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有时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把握好教育时机,让孩子想孩子学习、孩子教孩子,这也是常规培养中的有效方法。

最后,我要对大家说,常规培养是要从点滴开始,周而复始、循序渐进的进行不怕烦,有耐心,多与孩子交流,你会从孩子身上看到许多闪光的东西,让那么多闪光点凝聚在我的班里,我的班级一定是一个特色班。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