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教學法教案探究教學法教案以透鏡成像公式推導為例以透鏡成像公式推導為例 國立基隆女中張仁壽95年4月20日什麼是科學探究?o 科學探究是一種系統的調查研究活動o 目的:在於發現並描述物體和事物之間的關係o 特點:是採用有秩序的和可重複的過程;簡化調查研究物件的規模和形式;運用邏輯框架作解釋和預測o 探究的操作活動包括:觀察、提問、實驗、比較、推理、概括、表達、運用及其他活動以透鏡成像公式推導為例 o 推導公式o/(:物距,:像距,:焦距)一般常用教法o在教學調查中發現,不少教師只是按照課本的順序,以凸透鏡成實像為例,從透鏡成像的光路圖出發,利用光路圖中的兩對相似三角形對應邊成比例的關係,推導得到公式/(:物距,:像距,:焦距),然後介紹符號法則,將公式推廣到凸透鏡成虛像及凹透鏡成像的情形中凸透鏡(實像)u0v0f0凸透鏡(虛像)u0v0凹透鏡(虛像)u0v0f0v0f0凸透鏡(虛像)u0v0凹透鏡(虛像)u0v0f0總結o 推理要有明確的目標意識我們所有的行為都是受目標強烈的控制當對問題的不甚明朗時,需要根據問題的特點,進行大膽的科學性猜測但猜測的正確性需要理論的証明和實踐的檢驗o 猜測的重要方法之一是類比,因此,在從解決的問題中難以直接看清問題的結果時,應當進行廣泛的聯想,利用相似的問題,問題相似的處理方法,來啟發自己的思維,進行合理的類比。
總結o 解決問題通常不是一蹴可幾的,有時需要走一步,思考一步,再走一步科學是追求統一的,世界的統一性通常表現為不同的情形可以用統一的數學語言整合起來追求統一性與追求簡單性是一致的,我們相信自然界具有內在的統一性,是科學研究應有的基本信念後記 o 科學探究只是教學所要考慮的維度之一,我們不能忽視其他重大影響因素如學生和社會發展要求,而完全由此出發來設計和開展探究教學從歷史來看,探究教學在杜威的宣導下曾過於偏向學生的需要和興趣,使課堂上的探究遠離科學家的探究,使學校科學淪為生活科學20 世紀中期美國的課程改革運動所宣導的探究教學又過於偏向科學探究,遠離學生的生活,以致過深過難,演變成枯燥乏味的智力遊戲,使一般學生喪失學習科學的興趣後記 o 我們要善於吸取歷史教訓,在使探究教學反映科學探究本來面目的同時,儘量在學生、社會、科學之間保持一定張力,謀求三方面的共同發展學生社會科學致謝o 本內容為94年5月基隆女中物理科教學觀摩討論之內容,感謝黃小芬老師、廖淑芬老師、賴美娟老師、何宜貞老師(現就讀於交大光電所碩士班)、宋致祥老師(現就讀於台大應力所博士班),熱心參與討論,並大力斧正,特此誌謝謝謝!請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