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kV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验收规范酒泉超高压输变电公司2010年3月目 次前 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验收准备 23.1 根据验收规范编制二次系统现场验收细则 23.2 检验仪器、仪表、工器具及材料 23.3 人员分工 24 验收项目及内容 24.1 通用验收项目 24.2 线路保护验收项目 54.3 变压器保护验收项目 104.4 母线保护验收项目 144.5 故障录波器验收项目 155 自动化系统、故障信息管理系统验收项目 165.1 故障信息管理系统检查 165.2 测控装置验收项目 165.3 网络交换机验收项目 175.4 监控系统软件功能验收项目 185.5 监控电源系统 215.6 全站对时系统验收项目 216 站用直流系统验收 216.1 直流屏接线 216.2 硬母线连接 226.3 直流系统反措验收 226.4 直流系统微机监控器 226.5 直流充电装置 236.6 绝缘检测装置 236.7 电压调节装置 236.8 事故照明装置 24附件(范例) 750KV线路保护及二次回路验收细则 24 前 言为了加强750kV变电站继电保护及二次系统的管理,使验收内容、步骤、项目、方法、验收行为规范化,实现电气二次设备投产验收的规范化、标准化,确保750kV变电站电气二次设备零缺陷投运。
依据电力行业、国家电网公司、西北电网有限公司及甘肃省电力公司相关标准、规程、导则、规范,特制定此验收规范本验收规范由酒泉超高压输变电公司进行编制并负责解释本规范审核人:杨德志 张宏军本规范审核人:刘 罡 张东良 司军章 范晓峰 李玉明 苏军虎 茹秋实 康 鹏 张致海本规范主要起草人:任 伟 龚 晖 石永安 刘培民 魏 佳 高宝龙 王建刚 海世杰 张国林 牛 毅 王 晖1 范围本规范根据相关规程和反措规定了750kV变电站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及其二次回路的验收内容、项目和要求本规范适用于750kV变电站继电保护及二次系统的现场验收工作其它电压等级变电站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及其二次回路的验收参照本规范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750kV变电站二次系统验收规范》是根据以下规范标准、规程以及对继电保护专业的相关管理要求编写:u Q/GDW 157-2007《750kv电力设备交接试验标准》u Q/GDW 239-2009《1000kv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u 《西北750KV输变电工程竣工预验收及分系统调试指导意见》西北电网生技2009年48号文u GB 7261-2001《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u GB50150-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u Q/GDW120-2005《750KV变电所电气设备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u DL/T 995-2006《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u GB/T 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u DL/T 587-2007《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u Q/GDW 161-2007《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u Q/GDW 175-2008《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和母线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u 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u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u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继电保护重点实施要求u 《国家电网公司继电保护全过程管理规定》u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044-2000)u 国家电网公司 《直流电源系统技术标准》u 国家电网公司 《直流电源系统运行规范》u 国家电网公司 《直流电源系统技术监督规定》u 国家电网公司 《预防直流电源系统事故措施》3 验收准备3.1 根据验收规范编制二次系统现场验收细则3.2 检验仪器、仪表、工器具及材料3.2.1 继电保护班组应配置必备的检验用仪器仪表,应能满足继电保护检验需要,确保检验质量。
3.2.2 定值检验应使用不低于0.5级的仪器、仪表;测控装置应使用不低于0.2级的仪器、仪表检验3.2.3 装置检验所用仪器、仪表应经过检验合格3.2.4 微机型继电保护试验装置应经过检验合格3.2.5 可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准备工器具及材料3.3 人员分工3.3.1验收工作开始前,应按照间隔分组安排验收人员3.3.2对于端子箱、保护通道接口柜等验收交接面,应在验收前明确各自验收范围3.3.2后台四遥试验应由运行和保护人员共同验收,按照验收细则做好记录4 验收项目及内容4.1 通用验收项目4.1.1 资料验收4.1.1.1 施工图纸:所有施工图齐全、正确,竣工图纸及其电子版图纸要求设计单位在工程竣工投产后三个月内移交4.1.1.2 调试报告及安装记录:检查所有调试报告及安装记录是否齐全、正确4.1.1.3 专用工具及备品备件:检查专用工具及备品备件是否齐全,要求与装箱记录单上所记载的一致4.1.1.4 厂家说明书、技术资料、组屏图纸等的技术文件:检查说明书、组屏图纸等技术文件齐全,要求与装箱记录单上所记载一致,图纸资料及技术说明书要求至少一式四份4.1.2 外观检查4.1.2.1 反措验收1)交、直流的二次线不得共用电缆;动力线、电热线等强电路不得与二次弱电回路共用电缆;各组电流和电压线及其中性线应分别置于同一电缆;双重化配置的保护的电流回路、电压回路、直流电源、双跳闸绕组的控制回路等,两套系统不应合用一根多芯电缆。
2)二次回路电缆不得多次过渡、转接;变压器、电抗器非电量保护由其就地端子箱引至保护室的二次回路不宜存在过渡或转接3)高频同轴电缆屏蔽层应在两端分别接地,并沿高频同轴电缆上方敷设截面不小于100mm2、两端接地的铜导体结合滤波器高频电缆侧的接地点应与耦合电容的一次接地点分开,结合滤波器高频电缆侧的接地点应在距一次接地点3~5m处与地网连接4)所有保护屏地面下宜用截面不小于100mm2的接地铜排直接连接构成等电位接地母线,接地母线应首尾可靠连接形成环网,并用截面不小于50 mm2、不少于4根铜排与厂站的接地网直接连接;屏柜装置上的接地端子应用截面不小于4 mm2的多股铜线和接地铜排相连,接地铜排应用截面不小于50 mm2 的铜排与地面下的等电位接地母线相连,所有二次电缆和高频电缆屏蔽层应使用截面不小于4 mm2 多股铜质软导线可靠连接到等电位接地网的铜排上5)所有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必须有且仅有一个接地点;有电气直接连接的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其接地点应在控制室一点接地;经控制室零相小母线(N600)连通的几组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必须在控制室一点接地各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线不得接有可能断开的开关和接触器,来自电压互感器二次的4根开关场引入线和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回路的2根开关场引入线必须分开且应使用各自独立的电缆。
6)保护电源和控制电源应该分别由独立的的空气开关控制;对于双重化配置的保护装置:两套保护的直流电源应相互独立,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从不同的直流母线段供电,有两组跳闸线圈的断路器,各跳闸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从不同的直流母线段供电,保护电源应与其对应的操作回路的电源一一对应;对于由一套保护装置控制的多组断路器,要求每一断路器的操作回路应相互独立,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信号回路由专用熔断器供电,不得与其它回路混用7)每一套独立的保护装置应有直流电源消失报警的回路8)上、下级熔断器之间的容量配合必须有选择性4.1.2.2其它部分验收4.1.2.2.1二次回路接线的检查:1)电缆固定应牢固,装置及与之相连接的二次回路的接线应该整齐美观、牢固可靠,电缆牌及回路编号标示清晰、正确、无褪色2)跳(合)闸引出端子与正、负电源端子应适当隔开且有明显标识5)所有二次电缆都应采用阻燃铠装屏蔽电缆,屏蔽层在开关场、控制室同时接地,严禁采用电缆芯两端接地的方法作为抗干扰措施,多股软线必须经压接线头接入端子6)电流回路电缆芯截面≥2.5mm2;控制电缆或绝缘导线芯截面、强电回路电缆芯截面≥1.5mm2;弱电回路电缆芯截面≥0.5mm2;屏柜内导线的芯线截面应不小于1.0mm2。
7)所有端子排的接线稳固,不同截面的电缆芯不许接入同一端子,同一端子接线不宜超过两根4.1.2.2 .2 屏柜、端子箱内端子排布置的检查:1)屏柜上的端子排按照“功能分区、端子分段”的原则设置,端子排按段独立编号,每段应预留备用端子,端子排名称运行编号应正确,符合设计要求2)端子排的安装位置应便于更换和接线,离地高度应大于350mm3)正、负电源之间以及正电源与跳合闸回路之间应以一个空端子隔开4.1.2.2.3 保护屏上设备及其编号、标示的检查:1)保护屏上的所有设备(压板、按钮、把手等)应采用双重编号,内容标示明确规范,并应与图纸标示内容相符,满足运行部门要求2)转换开关、按钮、连接片、切换片等安装中心线离地面不宜低于300mm ,便于巡视、操作、检修3)压板不宜超过5排,每排设置9个压板,不足一排时用备用压板补齐,宜将备用压板连片拆除;压板在屏柜体正面自上而下,从左至右依次排列;保护跳合闸出口压板及与失灵回路相关压板采用红色,压板底座及其它压板采用浅驼色,标签应设置在压板下放4.1.2.2.4 保护屏屏顶小母线的检查:1)保护屏屏顶小母线的截面应不小于6.0mm2,两屏之间的小母线应用截面不小于6.0mm2 的多股软线连接。
小母线两侧应有标明其代号或名称的绝缘标志牌,字迹清晰、不宜脱色2)屏顶小母线裸露部分与未经绝缘的金属体之间的电气间隙不得小于12mm4.1.2.2.5 保护屏、户外端子箱(包括开关、互感器端子箱)、端子盒的检查:1)端子箱应有升高座,孔洞等密封良好,端子箱、端子盒应有防雨、防潮、防尘措施,其外壳与主地网焊接2)屏、柜、箱的接地应牢固良好可开启的门,应以裸铜软线与接地的金属构架可靠连接3)安装结束后,屏、柜、箱的预留孔洞及电缆管口应封堵好4.1.2.2.6电缆沟电缆敷设检查: 电缆沟电缆敷设应整齐,标志清晰,一二次电缆应分层布置,二次电缆置于一次电缆下层4.1.2.2.7 其他部分检查:1)安装通信设备的小室,在屏地面下宜用截面不小于100mm2 的接地铜排直接连接构成等电位接地母线,接地母线应首尾可靠连接形成环网,并和保护室保护屏下敷设的接地铜排用不小于100mm2 铜线直接连接2)传输保护信息的接口装置至距保护装置、光纤配线架大于50m时(特殊设备应以厂家技术要求为准)应采用光缆3)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应采用同一路由收发的通道4.1.3 TV、TA及其相关二次回路检查4.1.3.1反措验收1)双重化配置两套保护的电流回路应分别取自电流互感器互相独立的绕组,二次绕组的分配应避免主保护出现死区。
2)双重化配置的两套保护之间不应有任何电气联系,两套主保护的电压回路宜分别接入电压互感器的不同二次绕组4.1.3.2其它部分验收4.1.3.2.1 电流互感器及其相关回路检查:1)检查、试验互感器所有绕组的极性、变比、准确级应满足对应保护、测量和计量的要求,电流互感器的变化与定值通知单应一致2)利用饱和电流、励磁电流和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阻抗近似校验各绕组是否满足10%误差要求3)互感器各次绕组的连接方式、极性应满足设计和装置实际要求4)对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接线进行检查:可采用二次通流的方法(在电流互感器接线盒处分别短接各绕组、保护屏处通入电流方法或在保护屏处分别短接各绕组、电流互感器接线盒处分别通入二次电流的方法)检验接入保护、盘表、计量、录波、母差等的二次绕组的连接组别的正确性和回路完整性5)所有电流二次回路必须经带负荷测试来检查回路是否正确和完整6)备用电流回路的短接必须可靠,防止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开路4.1.3.2.2 电压互感器及其相关回路检查:1)检查、试验互感器各绕组的极性、变比、准确级应满足对应保护、测量和计量的要求,电压互感器的变化与定值通知单应一致2)互感器各次绕组的连接方式、极性应满足设计和装置实际要求。
3)对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接线进行检查:要求对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进行通电压试验(可采用在电压互感器接线盒处将接线打开并分别通入二次电压的方法)检验接入保护、盘表、计量等二次绕组的连接组别的正确性和回路的完整性4)测量电压回路自电压互感器引出端子至屏柜电压母线的每相电阻,并计算电压互感器在额定容量下的压降,其值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3%5)所有电压二次回路均必须经带负荷测试来检查回路是否正确和完整6)对于带切换的电压回路,实际分合1G、2G,观察操作箱切换继电器动作情况及指示灯指示情况是否正确6)试验端子等备用接线端子验收,防止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造成短路4.1.4 变电站内部交、直流回路绝缘检查 1)在保护屏的端子排处将所有外部引入的回路及电缆全部断开,分别将电流、电压、直流控制信号回路的所有端子各自连接在一起,用1000V摇表测量绝缘电阻,各回路对地、各回路之间的阻值均应大于10MΩ2)检查跳、合闸回路间及对地绝缘,阻值均应大于10MΩ4.1.5 公共回路检查4.1.5.1 公共信号回路检查:检查电压并列柜、公用测控柜接入的所有遥信量在监控后台数据库定义的正确性4.1.5.2 各间隔电气闭锁回路检查:检查闭锁逻辑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变电站“五防”闭锁技术要求,回路接线是否正确。
4.2 线路保护验收项目4.2.1 线路保护二次回路检查4.2.1.1反措验收1)断路器操作电源与保护电源分开且独立:两组操作电源分别引自不同直流母线段,两套主保护装置直流电源分别取自不同直流母线段且与其对应的跳闸线圈操作电源一一对应,其他辅助保护电源、不同断路器的操作电源应有专用直流电源空气开关供电2)保护装置至辅助保护、母差、失灵等重要起动和跳闸回路均应使用各自独立的电缆3)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辅助触点、切换回路与不同保护配合的相关回路应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4)检查防跳回路正确,断路器防跳保护应采用断路器本体配置的保护断路器三相不一致保护应采用断路器本体配置的保护4.2.1.2其它部分验收4.2.1.2.1 电源之间寄生回路的检查:试验前所有保护、操作电源均投入,断开某路电源,分别测试由其供电的直流端子对地电压,其结果均为0V且不含交流分量4.2.1.2.2 断路器防跳跃检查: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短接跳闸接点,手动合断路器并保持合后状态一段时间,此过程中断路器应只合分一次4.2.1.2.3 断路器操作回路压力闭锁情况检查:断路器应具备SF6压力、空气压力/油压降低闭锁重合闸、闭锁操作等功能。
当压力降低至闭锁重合闸时,保护装置应显示“压力闭锁重合闸”;当压力降低至闭锁操作时,无法分合开关上述几种情况信号系统应发相应声光信号4.2.2 线路保护装置检查4.2.2.1 线路保护装置参数核对:1)保护装置基本参数核对(定值区、通信地址、被保护设备名称)符合要求2)保护装置交流插件参数与一次设备参数一致3)保护装置直流插件参数与本站直流额定电压一致4)保护装置版本和校验码在规定的有效版本范围之内5)光纤通道两侧通道一一对应,收发路由一致6)打印机参数与装置打印参数设置7)检查GPS对时是否正确4.2.2.2 收发信机参数和设置核对:1)收发信机通道、频率两侧应一致,设置频率与本装置晶振频率、线滤一致2)收发信机和保护配合参数核对设置正确4.2.2.3 线路保护装置电源的检查:1)检查输出电压及其稳定性在装置技术参数正常范围以内2)检查正、负极对地电压;检查工作地与保安地是否相连(要求不连);检查逆变输出电源对地有电压4.2.2.4 线路保护装置的数模转换精度的检查:装置电压、电流、相位角度测量采样应在允许范围之内4.2.2.5 线路保护装置开关量输入的检查:1)检查软连接片和硬连接片的逻辑关系。
2)保护压板投退的开入符合设计要求3)开关位置的开入:对单开关分别使A、B、C相位置动作检查其正确性;对3/2接线要求用把手切换、投退相应压板配合使相应断路器位置动作来验证接线的正确性4)其他开入量4.2.2.6 线路保护装置定值校验:1)1.05倍及0.95倍定值校验2)操作输入和固化定值4.2.2.7 线路保护保护功能检验(主要检查正、反向区内、外故障动作逻辑):1)纵联保护2)工频变化量阻抗保护3)接地距离Ⅰ、Ⅱ、Ⅲ段保护4)相间距离Ⅰ、Ⅱ、Ⅲ段保护5)零序Ⅰ、Ⅱ、Ⅲ、Ⅳ段、零序反时限保护6)电压互感器断线过流保护7)弱馈功能8)电压互感器断线闭锁功能9)振荡闭锁功能10)重合闸后加速功能11)手合后加速功能4.2.3 失灵远跳判别检查4.2.3.1 失灵远跳判别装置参数核对:1)装置基本参数核对(定值区、通信地址、被保护设备名称)符合要求2)装置交流插件参数与一次设备参数一致3)装置直流插件参数与本站直流额定电压一致4)装置版本和校验码在规定的有效版本范围之内5)光纤通道两侧应一一对应6)打印机参数与装置打印参数设置7)检查GPS对时是否正确4.2.3.2 失灵远跳装置电源的检查1)检查输出电压及其稳定性在装置技术参数正常范围以内。
2)检查正、负极对地电压;检查工作地与保安地是否相连(要求不连);检查逆变输出电源对地有电压4.2.3.3 失灵远跳装置的数模转换精度的检查:装置电压、电流、相位角度测量采样应在允许范围之内4.2.3.4 失灵远跳装置开关量输入的检查:1)检查软连接片和硬连接片的逻辑关系2)保护压板投退的开入符合设计要求3)开关位置的开入:对单开关分别使A、B、C相位置动作检查其正确性4)其他开入量4.2.3.5 失灵远跳装置的定值校验:1)1.05倍及0.95倍定值校验2)操作输入和固化定值4.2.3.6 失灵远跳装置保护功能检验:1)过电压保护2)低功率保护3)过流保护4)收信直跳(分别试验二取一、二取二方式)4.2.4 线路间隔的断路器辅助保护检查4.2.4.1 线路间隔的断路器辅助保护基本参数核对:1)保护装置基本参数核对(定值区、通信地址、被保护设备名称)符合要求2)保护装置交流插件参数与一次设备参数一致3)保护装置直流插件参数与本站直流额定电压一致4)保护装置版本和校验码在规定的有效版本范围之内5)打印机参数与装置打印参数设置6)检查GPS对时是否正确7)操作箱跳、合闸回路与断路器跳合闸线圈参数核对(电流启动或保持的数值小于等于跳合闸回路电流数值的50%)。
8)操作箱出口继电器动作值核对涉及直接跳闸的重要回路继电器动作电压在额定直流电源电压的55%-70%,动作功率不低于5W)4.2.4.2 线路间隔的断路器辅助保护电源的检查:1)检查输出电压及其稳定性在装置技术参数正常范围以内2)检查正、负极对地电压;检查工作地与保安地是否相连(要求不连);检查逆变输出电源对地有电压4.2.4.3 线路间隔的断路器辅助保护装置数模转换精度的检查:装置电压、电流、相位角度测量采样应在允许范围之内4.2.4.4 线路间隔的断路器辅助保护开关量输入的检查:1)检查软连接片和硬连接片的逻辑关系2)保护压板投退的开入符合设计要求3)开关位置的开入:对单开关分别使A、B、C相位置动作检查其正确性;对3/2接线要求用把手切换或投退相应压板配合相应断路器位置动作来验证接线的正确性4)其他开入量4.2.4.5 线路间隔的断路器辅助保护定值校验:1)1.05倍及0.95倍定值校验2)操作输入和固化定值4.2.4.6 线路间隔的断路器辅助保护功能、回路检验:1)重合闸2)断路器失灵保护3)死区保护4)过流保护5)失灵启动及出口回路6)三相不一致启动回路7)重合闸启动回路。
8)闭锁重合闸回路9)先合、后合相互闭锁回路4.2.5 线路间隔的相关告警信号检查:1)开关本体告警信号(包括气体压力、液压和弹簧未储能、三相不一致、电机就地操作电源消失等,要求检查声光信号正确) 2)保护异常告警信号(包括保护动作、重合闸动作、保护装置告警信号等,要求检查声光信号正确)3)回路异常告警信号(包括控制回路断线、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回路断线、切换同时动、直流电源消失、操作电源消失等,要求检查声光信号正确)4)跳、合闸监视回路5)高频或光纤通道告警信号(要求检查声光信号正确)6)其他信号(要求检查声光信号正确)4.2.6 线路保护录波信号检查:1)保护动作或跳闸接点作为启动量2)重合闸动作接点作为启动量3)收信输入(闭锁式纵联保护要录“收信输入”接点,允许式要求发信也录波)4)高频模拟量4.2.7 通道传输装置及回路检查4.2.7.1 高频保护专用收发信机检查:1)收发信机发信振荡频率2)收发信机发信输出功率3)收发信机的输出阻抗及输入阻抗的测定4)检验通道监测回路工作应正常5)收信机收信灵敏启动性能的检测6)两侧收发信机通道交换逻辑正确7)测量通道的传输衰耗、工作衰耗。
8)3dB告警检查9)检查收信电平,设置衰耗值,检查收信裕度(15~16dB)4.2.7.2 失灵远跳专用收发信机检查:1)收发信机发信振荡频率2)收发信机发信输出功率3)收发信机的输出阻抗及输入阻抗的测定4)检验通道监测回路工作应正常5)收信机收信灵敏启动性能的检测6)模拟本侧失灵出口,检查对侧是否收到远跳命令7)模拟对侧失灵出口,检查本侧是否收到远跳命令4.2.7.3 光纤通道光电转换装置检查:1)本侧电路自环检查保护装置误码及延时和光电转换装置通道指示状况2)本侧光路自环检查保护装置误码及延时和光电转换装置通道指示状况3)恢复至通道正常状态检查保护装置误码及延时和光电转换装置通道指示状况4)光电转换装置屏内尾纤排列整齐,标志清晰,固定可靠4.2.7.4 光纤通道调试:1)光纤通道可以采用自环的方式检查光纤通道是否完好2)传输延时及误码率检查(光纤通道的误码码率和传输时间进行检查,误码率小于10-6,两侧的传输延时应接近相等)3)传输设备发信光功率,收信灵敏度及通道裕度(对于专用光纤通道应对其发信电平,收信灵敏启动电平进行测试并保证通道的裕度满足要求)4)通道远跳信号试验(分别模拟两侧失灵出口,检查对侧是否收到远跳命令)。
4.2.7.4 高频保护联调:1)模拟区内故障(对于闭锁式,高频保护短时发信5ms后停信;对于允许式,高频保护发允许跳闸信号,对侧高频保护在收到允许跳闸信号动作跳闸要求对侧高频保护投入,断路器在断开位置)2)模拟正方向区外故障(对于闭锁式,高频保护短时发信5ms后停信,但由于本侧收到对侧闭锁信号,本侧高频保护不动作;对于允许式高频保护不向对侧发允许跳闸信号,本侧高频保护不动作跳闸要求对侧高频保护投入,断路器在合闸位置)3)模拟反方向故障(对于闭锁式,高频保护发信后不停信,由于两侧收到闭锁信号,两侧高频保护不动作;对于允许式,高频保护不向对侧发允许跳闸信号,本侧高频保护不动作跳闸要求对侧高频保护投入,断路器在合闸位置)4.2.7.5 光纤保护联调:1)通入三相电流(两侧分别加入三相电流,检查本侧和对侧显示误差值应不于5%)2)区内各种短路故障,保护动作3)对于传输远传命令的通道,两侧分别模拟失灵动作,对侧检查是否正确收到命令4.2.8 线路保护整组试验(带模拟开关):1)单相瞬时接地故障(重合闸置于单重位置,同一被保护设备的各套保护装置的电流回路临时串联,相应电压回路并联,分别模拟A、B、C相单相故障,检查各装置在同一故障时的动作情况、跳闸回路和重合闸回路的正确性,要求保护与模拟开关动作情况一致)。
2)单相永久性接地故障(重合闸置于单重位置,同一被保护设备的各套保护装置的电流回路临时串联,相应电压回路并联,任意模拟一次单相永久性接地故障,以检查各装置在同一故障时的动作情况、跳闸回路和重合闸回路的正确性、保护后加速功能正确性对于3/2接线的开关,重合短延时开关单跳单合后三相跳闸,重合长延时开关单跳后三相跳闸)3)两相接地瞬时故障(重合闸置于单重位置,同一被保护设备的各套保护装置的电流回路临时串联,相应电压回路并联,分别模拟两相故障,检查各装置在同一故障时的动作情况、跳闸回路和重合闸回路的正确性、保护三跳回路正确性)4)永跳TJR和三跳TJQ动作(对有三跳停信的保护需要检查保护三跳停信)5)重合闸启动回路(用两套保护分别带辅助保护和开关,检查保护出口启动重合闸回路是否正确)6)闭锁重合闸回路(用手跳和永跳、单重方式时三跳闭锁重合闸等检查重合闸回路是否正确;模拟断路器压力降低锁重合闸,检查其回路正确性)7)失灵启动及出口回路(包括保护启动失灵触点、失灵电流判别元件及TJR启动失灵触点检查用两套保护分别带辅助保护,模拟A、B、C和三相保护动作相应开关失灵,用导通法在失灵保护屏测启动失灵的正确性,以按相检验失灵回路中每个触点、压板接线的正确性)。
8)失灵、母差出口跳本间隔检查(在确保失灵、母差保护屏内回路正确的前提下,打开本间隔开关回路接线,用短接方法检查失灵、母差出口跳本开关回路是否正确应闭锁重合闸,开放对侧纵联保护)9)失灵远跳试验(分别模拟两侧失灵出口,检查对侧是否收到远跳命令就地判别满足动作)4.2.9 线路保护传动试验:1)单相瞬时接地故障(重合闸置于单重位置,分别模拟A、B、C相单相故障,检查跳闸回路和重合闸回路的正确性,保护与开关动作一致,信号指示正确)2)单相永久性接地故障(重合闸置于单重位置,模拟B相单相永久性接地故障,检查跳闸回路和重合闸回路的正确性,保护与开关动作一致,信号指示正确)3)两相接地瞬时故障(重合闸置于单重位置,模拟A、C两相接地瞬时故障,保护与开关动作一致,信号指示正确)4)断路器三相不一致保护检查(分别模拟断路器A、B、C三相不一致,保护开入和动作出口回路的正确,信号指示正确)5)断路器防跳检查(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短接跳闸接点,手动合断路器并保持合后状态一段时间,此过程断路器应只合分一次)4.2.10 线路保护装置投运前检查:1)打印定值与定值单核对(与定值单要求一致)2)恢复所有打开的接线(电流回路应进行紧固,所有临时线拆除,接线恢复到运行状态)。
3)压板以及把手等(测试保护压板上下桩头的电位,检查是否存在回路接点粘合情况, 把手等恢复至运行状态)4)打印机(打印机指示正确,打印纸放置良好,打印机防尘盖放置正确)4.2.11 线路保护带负荷后的向量测试、检查:1)装置显示及信号指示(装置面板显示模拟量符合系统潮流大小及方向,开关量正确,信号指示无异常)2)测量电压、电流的幅值及相位关系,对于电流回路的中性线应进行幅测量(测量中性线不平衡电流,要求与当时系统潮流大小及方向核对)3)线路光纤差动保护差流的检查(检查其差流大小是否正常,并记录存档)4)高频通道信号复测(测收信和发信电平,观察是否与供电前一致,若不一致,应进行通道裕量和3dB衰耗告警调试)4.3 变压器保护验收项目4.3.1 变压器保护相关二次回路检查:4.3.1.1反措验收1)保护电源配置情况:两套完整、独立的电气量保护和一套非电气量保护应使用各自独立的电源回路,两套电气量保护的直流电源分别取自不同直流母线段,两套主保护和两组操作电源应一一对应2)非电量保护应同时作用于断路器的两个跳闸线圈4.3.1.2其它部分验收1)变压器本体回路检查:有载、本体重瓦斯投跳闸;轻瓦斯、压力释放、绕组温度高、油温高、冷控失电等根据变压器运行要求投信号或跳闸; 2)各侧断路器防跳跃检查:各侧断路器分别处于分闸状态,短接跳闸接点,手动合断路器并保持合后状态一段时间,此过程断路器应只合分一次。
3)操作回路闭锁情况检查(断器SF6压力、空气压力/油压降低和弹簧未储能禁止重合闸、闭锁操作等功能,其中闭锁重合闸回路可以和保护装置开入量验收同步进行由开关专业人员配合,实际模拟空气压力/油压降低,当压力降低至闭锁重合闸时,保护显示”闭锁重合闸开入量”变位;当压力降低至闭锁操作时,无法分合开关上述几种情况信号系统应发相应声光信号)4)非电量保护不启动断路器失灵保护4.3.2 变压器保护装置检查4.3.2.1 变压器保护装置参数核对:1)保护装置基本参数核对(定值区、通信地址、被保护设备名称)符合要求2)保护装置交流插件参数与一次设备参数一致3)保护装置直流插件参数与本站直流额定电压一致4)保护装置版本和校验码在规定的有效版本范围之内5)打印机参数与装置打印参数设置6)检查GPS对时是否正确4.3.2.2 变压器保护装置电源的检查:1)检查输出电压及其稳定性在装置技术参数正常范围以内2)检查正、负对地是否有电压;检查工作地与保安地是否相连(要求不连);检查逆变输出电源对地是否有电压4.3.2.3 变压器保护装置的数模转换精度的检查:装置电压、电流、相位角度测量采样应在允许范围之内。
4.3.2.4 变压器保护装置开关量输入的检查:1)检查软连接片和硬连接片的逻辑关系2)保护压板投退的开入符合设计要求3)各侧电压闭锁的投入:变位情况应与装置及设计要求一致4)非电量保护:非电量保护作用于跳闸的启动功率应大于5W,动作电压在额定电源电压的55%-70%范围内,动作时间为10ms-35ms4.3.2.5 变压器保护定值校验:1)1.05倍及0.95倍定值校验2)操作输入和固化定值4.3.2.6 变压器保护功能检验:1)差动保护2)高压侧相间方向复压过流3)中压侧相间方向复压过流4)低压侧相间方向复压过流5)零序过流保护6)间隙零流保护7)零压保护8)本体保护4.3.3 主变间隔的断路器辅助保护及操作箱检查4.3.3.1 主变间隔的断路器辅助保护及操作箱基本参数核对:1)保护装置基本参数核对(定值区、通信地址、被保护设备名称)符合要求2)保护装置交流插件参数与一次设备参数一致3)保护装置直流插件参数与本站直流额定电压一致4)保护装置版本和校验码在规定的有效版本范围之内5)打印机参数与装置打印参数设置6)检查GPS对时是否正确7)操作箱跳、合闸回路与断路器跳合闸线圈参数核对:电流启动或保持的数值小于等于跳合闸回路电流数值的50%。
8)操作箱出口继电器动作值核对:涉及直接跳闸的重要回路继电器动作电压在额定直流电源电压的55%-70%,动作功率不低于5W4.3.3.2 主变间隔的断路器辅助保护及操作箱电源的检查:1)检查输出电压及其稳定性在装置技术参数正常范围以内2)检查正、负对地是否有电压;检查工作地与保安地是否相连(要求不连);检查逆变输出电源对地是否有电压4.3.3.3 主变间隔相关断路器的辅助保护装置精度的检查:装置电压、电流、相位角度测量采样应在允许范围之内4.3.3.4 主变间隔的断路器辅助保护装置开关量输入的检查:1)检查软连接片和硬连接片的逻辑关系2)保护压板投退的开入符合设计要求3)开关位置的开入:变位情况应与装置及设计要求一致4.3.3.5 主变间隔的断路器辅助保护装置定值校验:1)1.05倍及0.95倍定值校验2)操作输入和固化定值4.3.3.6 主变间隔的断路器辅助保护功能检验:1)断路器失灵保护2)死区保护3)过流保护4)失灵启动及出口回路5)三相不一致启动回(检验屏内启动回路、开关本体三相不一致保护是否按定值单要求整定)4.3.4 变压器间隔相关告警信号:1)开关本体告警信号(包括气体压力、液压和弹簧未储能、三相不一致、电机就地操作电源消失等,要求检查声光信号正确)。
2)保护异常告警信号(包括保护动作、重合闸动作、保护装置告警信号等,要求检查声光信号正确)3)回路异常告警信号(包括控制回路断线、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回路断线、切换同时动、直流电源消失、操作电源消失等,要求检查声光信号正确)4)跳、合闸监视回路5)本体保护检查:包括本体瓦斯、有载瓦斯、油温高、风冷全停、释压器、油压速动信号、要求检查声光信号正确4.3.5 变压器保护录波信号:1)差动保护跳闸作为启动量2)后备保护跳闸作为启动量3)本体保护跳闸作为启动量4.3.6 变压器保护整组试验(两套保护时应用电流回路串联、电压回路并联的方法进行):1)差动保护:检查比例制动,谐波制动,电流互感器断线闭锁等2)高压侧后备保护:方向过流保护、复压过流保护等3)中压侧后备保护:方向过流保护,复压过流保护等4)低压侧后备保护:方向过流保护,复压过流保护等5)定时限、反时限零序保护6)阻抗保护7)间隙零序过压及过流保护8)本体非电量保护:非电量保护分别投跳闸和信号,模拟本体与有载的重瓦斯和轻瓦斯、压力释放、冷控失电、油温高等非电量保护动作,观察报文和后台信息;模拟过负荷,观察启动风冷和试验闭锁有载调压。
4.3.7 变压器相关断路器的跳闸、失灵启动和三相不一致保护回路检查:4.3.7.1 失灵启动回路:1)保护启动失灵触点、失灵电流判别元件触点及三跳启动失灵启动失灵触点2)用两套保护分别带辅助保护、开关,模拟A、B、C和三相保护动作相应开关失灵,用导通法在失灵保护屏测启动失灵的正确性,按相检验失灵回路中每个触点和压板接线的正确性3)变压器高压侧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后跳变压器各侧断路器,变压器高压侧失灵动作开入后,应经灵敏的、不需整定的电流元件并带50 ms延时后跳变压器各侧断路器4)变压器中压侧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后跳变压器各侧断路器,变压器中压侧失灵动作开入后,应经灵敏的、不需整定的电流元件并带50 ms延时后跳变压器各侧断路器4.3.7.2 失灵、母差出口跳本间隔检查:在确保失灵、母差保护屏内回路正确和打开本间隔开关回路接线的情况下用短接的方法检查失灵、母差出口跳本开关回路是否正确,应闭锁重合闸,开放对侧纵联保护4.3.7.3 三相不一致启动回路检查:检查启动回路和开关三相不一致保护是否按定值单整定4.3.7.4 出口跳、合闸回路: 主保护、后备保护出口跳闸各侧断路器和母联断路器回路的正确性4.3.8 主变保护传动试验(带开关进行):1)区内单相瞬时接地故障。
2)模拟高压侧区外两相瞬时故障3)模拟中压侧区外两相瞬时故障4)模拟低压侧区外三相瞬时故障5)模拟重瓦斯、有载瓦斯保护动作.4.3.9 主变保护投运前检查:1)打印定值与定值单核对(与定值单要求一致)2)恢复所有打开的接线(电流回路应进行紧固,所有临时线拆除,接线恢复到运行状态)3)压板以及把手等(测试保护压板上下桩头的电位,检查是否存在回路接点粘合情况, 把手等恢复至运行状态)4)打印机(打印机指示正确,打印纸放置良好,打印机防尘盖放置正确)4.3.10 主变保护带负荷向量测试、检查:1)测量电流差动保护各组电流互感器的相位以及各侧电压,电流的幅值及相位关系对于电流回路的中性线也应进行幅值测量(测量流过中性线的不平衡电流):要求与当时系统潮流大小及方向核对2)差动保护的差流测试:检查其大小是否正常,并记录存档3)方向零序保护及方向过流的方向测试:通过系统潮流方向核对4.4 母线保护验收项目 4.4.1 母线保护电流、电压回路检查:1)检查各间隔电流互感器的变比、极性、准确级应正确,应与定值单要求相一致(应特别注意母差保护对母联TA极性的要求)2)检查母线电压闭锁是否正确4.4.2 母线保护相关二次回路的检查:1)检查接入母差保护每一间隔的接点与电流二次回路接线的一致性:要求接入母差保护每一间隔的隔离开关接点应能正确反映本间隔一次隔离开关的位置,对间隔的隔离开关与电流二次回路接线的一致性进行检查。
2)隔离开关切换检查:分别切换1G、2G,检查装置切换变位是否一致3)失灵启动、母差跳闸回路此项分别在各间隔验收时进行试验4.4.3 母线保护装置检查4.4.3.1 母线保护装置参数核对:1)保护装置基本参数核对(定值区、通信地址、被保护设备名称)符合要求2)保护装置交流插件参数与一次设备参数一致3)保护装置直流插件参数与本站直流额定电压一致4)保护装置版本和校验码在规定的有效版本范围之内5)打印机参数与装置打印参数设置6)检查GPS对时是否正确4.4.3.2 母线保护电源的检查:1)检查输出电压及其稳定性在装置技术参数正常范围以内2)检查正、负对地是否有电压;检查工作地与保安地是否相连(要求不连);检查逆变输出电源对地是否有电压4.4.3.3 母线保护保护装置的数模转换精度的检查:装置电压、电流、相位角度测量采样应在允许范围之内4.4.3.4 母线保护装置开关量输入的检查:1)检查软连接片和硬连接片的逻辑关系2)保护压板投退的开入符合设计要求3)各间隔隔离开关切换触点(包括母联间隔):应直接操作隔离开关进行检查,并且要结合电流回路进行检查4.4.3.5 母线保护定值检查:1)1.05倍及0.95倍定值校验。
2)操作输入和固化定值4.4.3.6 母线保护功能检验:1)差动保护:分别模拟母线区内、外故障,并检查母差保护的动作行为及测量保护动作时间保护动作后应同时跳开接于故障母线上的各断路器2)失灵保护启动和母差跳闸:按间隔进行,对于双母线接线,分别模拟接入I、II段母线断路器失灵,失灵保护动作后应先断开母联断路器,后断开相应母线上的各断路器;若母联断路器失灵,应跳开两段母线上的所有断路器3)充电保护4)死区保护5)过流保护4.4.4 母线保护电压切换的检查:能够正常自动切换4.4.5 母线保护告警信号:1)保护异常告警信号2)回路异常告警信号 3)电压异常告警4)电流互感器断线告警信号4.4.6 母线保护录波信号:1)母差动作作为启动量 2)电压闭锁不要求作为启动量4.4.7 母线保护整组传动试验:检查选择故障母线功能的正确性1)模拟甲母故障2)模拟乙母故障3)模拟甲母某间隔失灵4)模拟乙母某间隔失灵5)模拟母联充电保护动作4.4.8 母线保护投运前检查:1)打印定值与定值单核对(与定值单要求一致)2)恢复所有打开的接线(电流回路应进行紧固,所有临时线拆除,接线恢复到运行状态)。
3)压板以及把手等(测试保护压板上下桩头的电位,检查是否存在回路接点粘合情况, 把手等恢复至运行状态)4)打印机(打印机指示正确,打印纸放置良好,打印机防尘盖放置正确)4.4.9 母线保护带负荷后向量测试、检查:1)测量电流差动保护各组电流互感器的幅值及相位关系,对电流回路的中性线也应进行幅值测量(测量流过中性线的不平衡电流):要求与当时系统潮流大小及方向核对2)母差保护差流测试:检查其大小是否正常,并记录存档4.5 故障录波器验收项目4.5.1 故障录波器电流、电压回路检查:1)检查各输入模拟量的极性是否正确:包括零序电流极性是否正确2)电压回路检查:检查电压回路接入是否正确4.5.2 故障录波器装置检查4.5.2.1 故障录波器装置参数核对:1)装置基本参数核对(定值区、通信地址、被保护设备名称)符合要求2)装置交流插件参数与一次设备参数一致3)装置版本和校验码在规定的有效版本范围之内4)打印机参数与装置打印参数设置5)检查GPS对时是否正确4.5.2.2 故障录波器装置电源的检查:1)检查输出电压及其稳定性在装置技术参数正常范围以内2)检查正、负对地是否有电压;检查工作地与保安地是否相连(要求不连);检查逆变输出电源对地是否有电压。
4.5.2.3 故障录波器装置的数模转换精度的检查:装置电压、电流、相位角度测量采样应在允许范围之内4.5.2.4 故障录波器开关量输入的检查:1)各间隔保护的开关量是否齐全2)各间隔的开入是否定义正确 4.5.2.5 故障录波器装置定值校验:1)1.05倍及0.95倍定值校验2)操作输入和固化定值4.5.3 录波检查及波形分析:1)开关量启动录波:检查各开关量启动录波是否正确2)模拟量启动录波:检查各模拟量启动录波是否正确3)其他量启动录波:检查频率等其他量启动录波是否正确4)就地波形分析(含后台机):检查是否能够正常进行分析5)打印故障波形:检查打印报告是否完整4.5.4 故障录波器告警信号:1)装置异常告警信号 2)电压异常告警4.5.5 故障录波器投运前检查:1)打印定值与定值单核对(与定值单要求一致)2)恢复所有打开的接线(电流回路应进行紧固,所有临时线拆除,接线恢复到运行状态)3)压板以及把手等(测试保护压板上下桩头的电位,检查是否存在回路接点粘合情况, 把手等恢复至运行状态)4)打印机(打印机指示正确,打印纸放置良好,打印机防尘盖放置正确)5 自动化系统、故障信息管理系统验收项目5.1 故障信息管理系统检查 各种继电保护的动作信息、告警信息、保护状态信息、录播信息及定值信息的传输正确。
5.2 测控装置验收项目5.2.1 测控装置设备连接及防护:1)设备连接:采取抗干扰措施,装置外壳具备可靠的接地点2)金属结构件:油漆无脱落 3)隔离端子:直、交流及控制回路加装隔离端子或隔离片4)接地:不设置单独的接地网,接地线与变电站主接地网连接;机箱、机柜及电缆屏蔽层均可靠接地5)抗干扰:满足电磁兼容性,具有抗辐射电磁场干扰等功能6)外壳防护:防止直径12.5mm及以上的固体异物进入5.2.2 测控装置基本性能:1)直流模拟量:模拟量输入总误差不大于0.2%,输入电流信号最大负载阻抗为5V/mA(电流标称值),电压信号最小负载阻抗为200kΩ/V;数模转换总误差不大于0.2%,输出电流信号最大负载阻抗为5V/mA(电流标称值),电压信号最小负载阻抗为200kΩ/V2)工频交流模拟量:输入回路要求:工频交流电量输入回路应有隔离电路,且应有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回路异常报警;设备上二次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插件拔插应可靠的保证交流电压输入外回路开路、交流电流输入外回路短路;电压回路要经过熔丝,电流回路要直接与端子牢固连接功率消耗:工频交流电量每一电流输入回路的功率消耗<0.75VA,每一电压输入回路的功率消耗≤0.5VA。
3)故障电流:故障电流的总误差≤3%4)状态量:闭合对应二进制码“1”,断开对应二进制码“0”;输入回路应有电气隔离措施,延迟时间为10ms~100ms5)脉冲量:输入回路采用光电隔离;脉宽≥10ms;接口电平为0~24V6)与通信系统接口: 远动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端设备(DCE)间物理距离和最大传输速度之间的关系满足:物理距离1000m时,最大传输速度为1kbit/s;物理距离100m时,最大传输速度为10kbit/s;物理距离10m时,最大传输速度为100kbit/s7)远动规约:远动规约可采用DL/T 634,变电站内通信规约可采用DL/T 6678)遥控输出(接点容量):直流:30V、5A,交流:220V、5A9)故障告警及闭锁:发生任何软硬件故障能立即告警,视故障类别闭锁其出口;任何软硬件(元器件)发生一处故障不会导致误出口和误闭锁10)双电源检查:I/O测控单元柜采用2路220V 直流电源供电;各装置应具有直流快速小开关,与装置安装在同一面柜上;当在该直流回路中任何一处发生断线或短路时,均发告警信号11)PT回路:测控柜PT回路接线良好、极性正确12)遥信检查:断路器、隔离开关及接地刀闸具有分、合闸信号。
13) 连续通电电源影响:a)连续通电:进行不少于72小时连续稳定的通电测试,考核其稳定性(交直流电压为额定值)b)直流电源:电压在80%~110%额定值220V范围内(176V~242V)变化、纹波系数≤5%时,设备能正常工作c)交流电源:电压在80%~110%额定值220V范围内(176V~242V)变化、谐波分量≤5%、频率在47.5~52.5Hz间变化时,设备能正常工作14)同期系统回路检查:检查同期系统公共回路接线是否正确,各间隔模拟手动同期合闸5.3 网络交换机验收项目5.3.1 通讯线/网线接线检查:1)安装、排列及标识2)水晶头、电缆头3)线束绑扎松紧、形式4)端部弯圈5.3.2 装置功能检查:1)信息处理:每套通讯管理机应能完整、独立的处理所有信息;两套装置之间不应有任何电气联系,当一套装置退出不应影响另一套装置的正常运行2)独立性:每套通讯管理机应配置独立的通信设备(包含交换机、光纤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