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册第五单元牧童之歌《小小羊儿要回家》 课题(章节名称)第六册第五单元牧童之歌《小小羊儿要回家》学科音乐授课班级三(12)班教师姓名卢永丽预计课时数三本案为其中第 一 课时课型唱歌课选用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三年级下册《小小羊儿要回家》参考资料《音乐教师指导用书》 《优秀音乐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分析《小小羊儿要回家》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的儿童歌曲,它是4/4拍,羽调式歌曲一开始的两个乐句以舒展的旋律展开,即刻在人们的面前展现了一幅在辽阔的草原上放牧晚归的图景歌曲中运用了全音符等节奏型使曲调很平稳和充满宁静歌词中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了“羊妈妈”对“小羊”的亲昵情感,语气十分亲切,感情真挚学生情况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经过小学两年多音乐课的熏陶和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歌唱和表演能力这首富有童趣的《小小羊儿要回家》,学生应该会比较感兴趣但是由于生理上具体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所以在教学重需要提供大量的直观材料,教学组织中更需趣味性和严密性 教学方法选择听唱法、前置学习、音乐动画网络资源环境及应用PPT、音乐动画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能用流畅,优美的声音表现放牧晚归的情景。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对歌曲的表演创作能力3.通过歌曲学习,能了解掌握全音符时值和认识延长记号教学重点学会歌曲,表现歌曲教学难点掌握全音符时值,认识延时记号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内自主学习微视频,自主学习任务微视频内容:1、学生收集各种音符卡片2、认识音符并熟悉其时值3、认识延长记号并了解其在音乐中的效果4、制作小羊头饰二.课中自学检测检测自学成果1、出示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2、学生认识并回忆其时值3、引出新知全音符并讨论其时值4、音乐动画《小小羊儿要回家》,感受全音符的魅力三.进阶学习,进阶练习 寓教于乐走进草原,学唱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1、初听音乐,体验音乐情绪(多媒体)你瞧,有白,有黑,有花的小羊都出来和我们做朋友,你想变成一只小羊和他们一起玩耍吗?赶快带上你们亲自做的小羊头饰吧!(1)身体随着音乐扭动,手上打四拍子节奏2)学生合作讨论歌曲的音乐情绪、速度2、再听音乐,教师范唱(1)出示电子歌单2)提问:它们为什么要回家呢?3、学歌谱(1)用“la”跟唱2)找出全音符出现了几次3)教师纠正曲调中的音准及节奏错误四.课内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交流复习《剪羊毛》1、师生讨论这两首歌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题材相同,描述牧场——牧羊的内容不同处:地区风格不同(中国山区与澳大利亚牧场)不同点:情景不同:黄昏赶羊群回家与剪羊毛劳动场面,速度、情绪不同《小小羊儿要回家》是中速、抒情;《剪羊毛》稍快,活泼2、从对比分析中唱好《小小羊儿要回家》3、讲解延长记号(学生课前已上网查询过)(1)学生讲述查询结果(2)师总结:在本课中的作用,并让学生想象最后的“嘿”和延长是怎样的情景4、学生完整表演歌曲五.展示评价,拓展延伸编创动作进行歌表演:创作歌曲伴奏的节奏型及选择打击乐器(采取分组讨论,自由结合讨论方法)(1)分别试唱试奏(2)适当排练,教师给予指导(3)展示表演成果(设计意图: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师的角色是服务者、观众,而不是导演)打击乐器节奏参考:个性化教学根据音乐的特点,在遵循新课改的要求下,设计动画音乐欣赏,乐曲聆听,学唱曲调,学唱歌曲,体验表现,表演实践等多种形式,从中体现审美价值及创造性价值的同时,也多角度、多方面遵循其理念,如动画音乐,就将声音、画面、文学等综合在一起另外,以多样的形式来完成本课同一主题的教学任务在潜移默化中降低其难度,提高兴趣,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体现了音乐的教学理念。
板书设计四分音符四分休止符电子歌单二分音符全音符XOX-X---唱一拍休止一拍唱二拍唱四拍延长记号课后教学反思这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的儿童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歌特点,歌曲一开始的两个乐句以舒展的旋律展开,展现了一幅在辽阔的草原上放牧晚归的图景,音乐宽广而又宁静,紧接着歌曲运用了切分音型的节奏,曲调富有动感,歌词中的“妈”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对“孩子的亲昵”的情感,语气十分亲切,感情真挚最后歌曲以平稳的音调,在充满宁静的气氛中结束全曲教学时先以已学音符引出新知全音符,并播放音乐动画激发学生兴趣,接着让学生聆听曲调范唱两遍,初步感受歌曲内容、旋律、节奏,再让学生跟着曲调轻声哼唱歌词,理解歌词大意,并感受作者的创作意境,最后安排编创活动,展现学习效果总体感觉,这节课孩子们学得很认真,与我配合很默契,尤其是展示表演成果这一环节,学生的自主性充分体现出来,我积极配合学生的表演,而不是去“发号施令”“指责”不足之处就是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还没有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