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西沙群岛全景回忆(下)■ 土立方~earththree 当年的现状是:西沙海战就在一无专业情报,二无充足准备的状况下,以海军“第77次西沙例行巡逻”(示威)为任务预期的背景下仓促应战而解放军随后一系列的混乱,涉及指挥层级繁杂、指挥机关不熟悉海军操典、南海无(大)舰可用甚至无人可用、战场通信不畅……等等,都多次险些改写战场的最后结局文革对海军导致的创伤,在战场上是要用血的代价来呈现的——见上篇《贰、1974年西沙海战综合评述(1)》叁、1974年西沙海战综合评述(2) 从1月16日19时总参向仲华命令271编队“立即走”,执行巡逻任务,到1月17日14:30(左右)军委叶剑英初次明确“准备打仗”,再到1月18日23时军委六人小组授权“(不打第一枪)坚决自卫反击”,解放军最高指挥机关至少耗费了51个小时才定下了战斗决心 而此时最前线“巡逻”的271编队,已在西沙永乐海区与南越军舰对峙斗法了29个小时增援“护渔”的281编队早已达到永兴岛待命达13个小时之久,“补充淡水”的396编队也已驶抵永乐海区有1个小时了如不是身处前线的解放军指挥官们凭借合格的业务素质,在出航时就做好了准备,成果将会完全两样。
■ 1月18日21:00,截获南越密电,前线毫不知情 事实上,真正促成军委机关明确“自卫反击”的战斗决心,源于1月18日21时南海舰队截获的一封南越电报电文为: “总统阮文绍复电海上旗舰陈平重:收复越南领土琛航岛,采用和平方式登陆,如中共开火立即反击消灭10号16号跟踪中共苏式护卫舰(指396编队扫雷舰),4号5号增援BH分队登陆并跟踪渔船和小船(指南渔402号和南渔407号,及271编队猎潜艇)行动时间19日6时25分 此份重要的密电,明确的透露了越军的作战方案与各舰分工,透露了旗舰是HQ-5“陈平重”号(而不是之前的HQ-4“陈庆瑜”号),更透露了具体行动时间是次日的06:25 注13:南海舰队截获的这份密电,(或)并非越旗舰“陈平重”号实际收到的命令越军指挥官何文锷收到这份密电已是2个小时后的23:00命令编号为50.356,由海岸一区司令部发出,标题是“黄沙一号行动指令”(“黄沙”是越南对西沙群岛的称呼,而国际原则名称则为“帕拉塞尔群岛”,Paracel Islands)——也就是说,解放军其实早于前线越军至少2个小时就懂得了行动筹划图:“擒贼先擒王”是任何战斗的重要原则,能“取敌上将首级”也是任何指挥官最得意的战绩。
1974年西沙海战中,解放军却因情报与通信的疏失而错将HQ-4“陈庆瑜”号当做旗舰但从客观说,主攻HQ-4“陈庆瑜”号又是对的无误的战术安排 但是,此份最为重要的敌情密电主线没有送到魏鸣森的海上指挥所 南海舰队的情报与通信部门,把情报通报了“中央首长”,通报了广州军区,唯独漏掉了本舰队的榆林基地而受限于通信技术和通信条例,前线作战的魏鸣森“海指”,事实上(基本)只能和榆林基地的“岸指”直接通信榆林基地(岸指)收不到情报,前线也就收不到情报 南海舰队的这一错误,导致前线的魏鸣森始终将HQ-4“陈庆瑜”号护卫舰视为越军“旗舰”,也导致解放军在次日未能在第一时间察觉越军的登陆行为 但是需指出的是,事后从战术上再客观分析HQ-4“陈庆瑜”号上的2门76毫米舰炮(Mk.34型)属于现代意义上的全自动舰炮,其虽在口径上不及HQ-5“陈平重”号的Mk.30型127毫米炮,但射速极高,可达50发/分并且该舰该炮还配备有MK.63型和MK.51型火控系统,理论上可高精度全自动射击(实际由于火控雷达对水面目的效果不佳,对海射击时仍须由炮手辅助人工操作)因此HQ-4“陈庆瑜”号护卫舰对解放军的威胁是最大的,魏鸣森后来选择HQ-4“陈庆瑜”号做(旗舰)重要袭击的战术无疑也是对的的。
图:HQ-4“陈庆瑜”号护卫舰的战斗力是越军中最强的HQ-5“陈平重”号上的Mk.30型127毫米炮虽然口径大,但必须依托人工装填,射速慢而HQ-4“陈庆瑜”号的Mk.34型76毫米舰炮则是全自动炮,射速可高达50发/分,作战效能远远高于127毫米炮 只但是更为挖苦的是,虽然HQ-4“陈庆瑜”号护卫舰的战斗力最强,但作为“杀手锏”的2门Mk.34型76毫米主炮却在核心时刻同步发生故障越舰进行了三次抢修,但三次尝试均以失败告终整个战斗中HQ-4“陈庆瑜”号的2门76毫米炮一发炮弹也没打出过(白废了魏鸣森将其视为“首敌”) 注14:事后解放军报告中曾提到“271驾驶台后部信号旗柜被1枚76炮弹命中,信号旗碎片乱飞,一名战士当场牺牲”,这事实上是误判越军76毫米舰炮重要使命是防空,射击的是高爆炮弹如果271艇真的被“76炮弹”命中,那成果就绝不会是“一名战士当场牺牲了”,整个271艇都或将“性命难保”■ 1月19日05:50,发现越舰异动 1月19日上午的永乐海区气象海况为:高潮,低云,无雨,有单薄东北风,海面安静仅有轻浪,但能见度差,仅有1.5~2海里 越舰严格按照之前阮文绍复电批示,分左右两组,从广金岛西北方向和金银、羚羊礁西南方向,钳形态势慢速向广金岛和琛航岛合围。
于晨06:00接近琛航岛图:西沙海战中越双方作战示意图 越舰的动向早在05:50分,一方面由271艇了望哨发现,并拉响了战斗警报魏鸣森即后命令“雷达开机测定”“一级战备,枪炮上膛” 06:45,西北方向的越HQ-10和HQ-16号编队冲的“最积极”魏鸣森遂命令271编队及396编队,4舰同步靠向HQ-10和HQ-16编队,民兵上岛布防 06:57,航速快的271编队已抵冲HQ-16“李常杰”号局限性2链距离,双方氛围相称紧张对峙后,越舰倒车退回随后396编队赶到,271编队则立即转向再去阻击西南方向的HQ-5和HQ-4编队由396编队则留在原地,对峙HQ-10和HQ-16编队 此时的越旗舰及指挥官何文锷,由于能见度不佳,并未侦察到解放军的动向直到“陈平重”号接近到距琛航岛仅1海里左右的位置,何文锷大校才“惊讶的”发现前面已经档着理解放军的271编队两艇图:西沙群岛地理全貌图,左为永乐群岛(西),右为宣德群岛(东)19日晨战斗打响时在永乐海区只有271编队和396编队及武装渔船,而281编队还在2~3小时航程外的永兴岛“待命” 注15:据何文锷的回忆,此时她认定解放军已经判断出了她所在的HQ-5“陈平重”号是旗舰。
但是解放军对于她所在的HQ-5和HQ-4编队的火力是有所顾及的,(来回奔波)显得“措手不及”而事实上魏鸣森方面并不懂得“陈平重”号是旗舰,也并非“措手不及”解放军的雷达此时早已开机有1个小时了,对越军4舰的具体位置清晰理解271编队之前只是急于顶回HQ-10和HQ-16编队,而满载物资的396编队航速慢,更急着去追271编队待396编队就位后,271编队再回头去顶HQ-5和HQ-4编队 但是,同样鉴于能见度问题,解放军也并未察觉越军即将开始的登岛行动更未发现其实越军登陆部队并不是西北方向来袭的HQ-10和HQ-16编队,而是西南方向来袭的HQ-5和HQ-4编队——之前南海舰队在敌情传达上的失误此时充足体现 就在双方都不知“底细”的状况下,越军登陆分队开始分乘两只橡皮艇,由HQ-5“陈平重”准备出发此时的何文锷还特意走到绳梯旁,关照登陆分队不要使用武力,要“和平方式”“接触后规定中国军队离开就行了” 而此时的271编队也并未察觉到越军在释放登陆部队,北边的396编队则正忙于和越军HQ-10和HQ-16编队“打嘴仗”(一方喊“这里是越南,你们立即离开”,另一方喊“这是中国,你们立即滚蛋”)。
■ 1月19日07:30,岛上打响第一枪 虽然阮文绍批示“和平方式”,虽然何文锷也的确再次关照要“和平方式”,但事实上越军第一种登岸的黎文东(Do Van Long)中尉还是在登岸后开了枪黎文东中尉为什么开枪,走火还是吓唬人,此问题至今不明但明确的是,既然她开了第一枪了,岛上民兵也就随后予以了反击黎文东当场毙命时间约为1月19日07:30图:由越舰HQ-4“陈庆瑜”号拍摄的“南渔407”号民兵渔船,摄于1974年1月16日——此图片应南海渔业公司(现海南省南海现代渔业集团有限公司)张先生规定补充刊登参与西沙海战的“南渔402”和“南渔407”即从属于该公司,两船负责人是该公司当时的革委会副主任张秉林此图也或是西沙海战中仅有留存的民兵渔船照片(之一) 何文锷的回忆录里写到,“黎文东第一种登岸,她登陆后迈进中开了枪,随后就被中国军队反击的枪弹打死海军中尉杜繁华(从南越陆军转入)试图夺取黎文东的尸体,但也被打死在橡皮艇旁边,她的尸体随后被抢回橡皮艇 就在岛上已经开打的时候,271艇才从了望中发现琛航岛边停有越军的橡皮艇,这才意识到越军已开始登陆但由于舰艇无法与岛上民兵联系,此时的魏鸣森无法理解战情,只能凭目视做大体判断。
其实同样的问题对于何文锷也是同样,何文锷此时也并不懂得岛上打了没有,只能在舰桥目视观测鉴于糟糕的能见度,中越双方指挥官对岛上已经开战的状况都没能做出(增援)反映图:西沙战后,江青曾主导过一种『南海诸岛之一——西沙群岛照相展览』图为当时照相展中的伍振超作品《西沙民兵》,摄于1974年西沙海战后 西沙海战中,南海民兵们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早前用渔船与越舰对峙,到之后(18日)用渔民舢板运送物资登岛布防,海战当天(19日)又在琛航、广金两岛上与南越两栖部队作战,海战后又协助收复了其他被占岛屿南海民兵们对收复西沙群岛之战,功不可没除了“南渔402”和“南渔407”外,当时参战的渔船尚有“西渔705”号,参战民兵还来自于当时的西沙巡防区工作组、西沙工程指挥部、西沙工委、西沙革委、西沙人武部等永兴岛上的8个单位■ 1月19日09:30,越方命令“开火” 登岛失败后,越军登陆分队才报告了状况何文锷再将失败消息报告上级,海岸一区司令部(何所从属的越海军单位)越军上级机关随后只做了一种最简朴的答复,“开火”图:时任南越海军巡逻司令的何文锷大校,是西沙海战越方最高(前线)指挥官 注16:据何文锷的回忆,此命令是她亲自通过电台接听的,而下令人是南越海军行动司令或海岸一区司令。
我懂得这不是通讯员传达,而是来自海军行动部的海军将领,我很熟悉她的声音”(何文锷回忆录)但是事后何文锷并没有再行证明,也未再指出具体是谁 虽然越军上级机关已经下令“开火”,但直到10点左右,登陆分队才带着海军杜繁华中尉的尸体(黎文东中尉尸体未被越军抢回)完毕登舰随后何命令所有旗下4舰接近解放军舰艇编队至3公里战位(40毫米机关炮射程范畴),准备袭击■ 1月19日10:24,越舰开炮 根据越方何文锷的回忆,她于10:24,在HQ-5“陈平重”号上下达了开火命令,袭击的是271艇271号在第一分钟立即被击中,随后开始缓缓开动”(何文锷语) 注17:袭击271艇并不是由于越方精确判断271艇是解放军旗舰,只是由于“当时它在琛航岛西海岸停泊,船头向西陈平重号在其南方船头向东炮口向左舷,这个位置271号成了较好的靶子何文锷语)事实上整个海战中,除理解放军搞错了越方旗舰越方也搞错理解放军旗舰,误觉得是274艇但是何文锷在回忆录中觉得,她的确是判断271艇为旗舰的只是由于271艇的主炮“打了20几发就故障了”,因此才集中袭击274艇) 根据中方记录,越方开火则是在10:23,但一方面遭到袭击的是西北方向对峙HQ-10和HQ-16两舰的396编队。
事后,解放军参战官兵(396编队)的回忆也是说越军“首炮命中了389舰”(实际越军首炮并未命中,校射后才命中389舰后甲板) 那么便浮现一种“有趣”的问题,打271艇的那一炮,打哪儿去了?图:西沙海战前的广州基地扫雷舰10大队389号和396号扫雷舰根据中方记录,西沙海战中的“第一炮”是打向389舰的但越方指挥官何文锷则表达,是她所在的HQ-5“陈平重”号向271艇开了第一炮 注18:有关1974年西沙海战谁先打了第一炮,中越双方的官方至今仍在争论但越方指挥官何文锷早明确阐明,是黎文东在岛上先打了第一枪,随后又是她本人下令HQ-5“陈平重”号向271艇在海上打了第一炮因此要“争论”,只有海上的第一炮究竟是由HQ-5“陈平重”号打271艇,还是由HQ-10“怒涛”号或HQ-16“李常杰”号打389舰或396舰,值得一“争”图:以西沙海战为背景的1976年电影《南海风云》,片中仍然“政治挂帅”的要呈现“不打第一枪”的“精神”事实上真打起来时,谁挨上对方一炮均有也许是致命的,主线管不了这样多海战中解放军也主线没等最高指挥官(魏鸣森)的命令,就在看见对方火光浮现的瞬间,各战位就本能的反击了。
但无论如何,解放军方面的反击的确是从396编队遭到袭击开始的,而非271编队遭袭击并且这个反击是“本能”的,不存在有些国内报道中所说的“再请示”或是“在忍无可忍下终于下令反击”之说当时的两军已经剑拔弩张,一触及发此时的海战,双方均有大中口径的火炮谁“吃”上一发炮弹都是要了命的解放军编队几乎就是在看见越舰开火的同步,也按下了炮钮(中方记录为1月19日10:25)■ (越方)致命失误 除了对解放军最有威胁的HQ-4“陈庆瑜”号76毫米主炮“打不响”外,越方犯下了海战中“不可饶恕”的致命错误——用穿甲弹打小艇越方这个低档的战术错误,从客观上“救了”解放军 海军炮一般分穿甲弹与高爆弹两类,穿甲弹重要用来打(大型)军舰,而高爆弹则重要用于对空和轰岸火力增援,以及对付小船小艇 大型军舰船壳厚,需要穿甲弹去“洞穿”目的,靠弹丸强大的动能起杀伤效果对于有装甲防护的大舰(二战时的巡洋舰战列舰),高爆弹的爆炸冲击甚至都会被挡装甲之外但打小船小艇,穿甲弹则是“一穿而过”“留两窟窿”只有靠高爆弹的爆炸威力才干对小艇构成致命杀伤 这种战术失误的成果,其实应当是每个中国人都清晰的当年的甲午海战中,北洋海军在吨位和装甲上都胜于日本海军,但却最败笔的用穿甲弹去袭击日舰,成果击中日舰多处却击沉不了。
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的低档错误,南越海军在1974年西沙海战中同样犯下 在海战中,解放军274艇至少被HQ-5“陈平重”号的127毫米舰炮命中5发如果是换了高爆弹,这就相称于至少被2~3枚“飞鱼”导弹击中——就是大型驱逐舰也得被击沉(重创),何况几百吨的274小艇图:西沙海战后274艇返回榆林基地西沙海战后,国内媒体曾主观的强调“精神力量”来作为此战胜利的总结其实“英勇顽强”只是一方面,“精神”再大,都不也许穿超客观因素越方的低档失误,解放军战术的对的运用,这些才是越方西沙海军失败的主因■ 旗舰火炮的魔咒 在甲午海战中,北洋旗舰“镇远”号主炮开火,震塌了舰桥,让指挥官丁汝昌未战先伤 同样在1974年的西沙海战中,旗舰271艇配有85毫米口径的大威力主炮这本是解放军最为依托的利器,但却因文革中海军的混乱而年久失修战斗中271艇85炮多次故障,开战仅2分钟后,85炮就复进机漏气,弹壳都抽不出,只得停止射击全海战中271艇的85炮,总共只打了50发(中方记录) 而在越方记录中,271艇的85毫米主炮只打了20几发以85炮15~18发/分的射速计算,2分钟打20几发的说法更为可信(85炮性能落后,2分钟打不了50发弹)。
图:参战的271艇、274艇和389舰,都按“南海方案”装备有85毫米主炮这是当时解放军此仗中最为依托的重火力,可惜旗舰的85炮刚开战2分钟就“哑火” 更甚的是在之后1988年的南沙赤瓜礁海战中,解放军旗舰531“鹰潭”舰再一次由于火炮射击震动,致使全舰共故障54起震动致使主炮火控雷达故障无法修复赤瓜礁海战中531舰的主炮只发射了54发就不得不中断射击,让越南海军的505舰逃过了击沉一劫 旗舰火炮问题,犹如一种魔咒,摆在了中国海军对外海战中 ——这值得认真的反思和检讨■ 1月19日11:25,“为单纯军事路线招魂”的援军 4艘小艇斗4艘大舰,西沙海战中最先参战的271编队和396编队打的英勇顽强而最后打垮越军信心的,是之后赶来增援的281编队 281编队属南海舰队广州基地猎潜艇74大队,领兵出征的是74大队大队长刘喜中刘喜中同样也是一种军事业务过硬的指挥官但在文革政治狂热病的时代下,刘喜中却是个“被批斗”的典型 1965年“ 八六”海战中,水兵麦贤得在被弹片打进前额的状况下,仍坚持操纵机器,被全国全军赞誉为“精神原子弹”的超人神力而刘喜中却坚持原则的觉得,麦贤得的奇迹是她平时训练有素的成果。
成果刘喜中被打成“反对突出政治,为单纯军事路线招魂的典型”图:1976年以西沙海战为背景拍摄的电影《南海风云》,片中仍然体现着浓厚的“文化大革命”之气事实上,“文革”对军队现代化冲击最严重的就是海军这种冲击的影响绝不是“十年浩劫”,血的代价也绝不仅于1974年的西沙海战整个海军的装备筹划,海军人才培养都被影响至少20~30年到了1988年的南沙赤瓜碓海战中,受文革影响发展进度的531“鹰潭”号护卫舰,还是海军唯一堪用的防空导弹舰 而就是这样一种“为单纯军事路线招魂的”“背面人物”,最后还是凭借着过硬的军事素养,在最核心的时刻赶来了战场,予以了HQ-10“怒涛”号最后的致命一击 事实上,刘喜中的281编队是两批援军(396编队和281编队)中战斗力最强的,281编队也早于18日就达到了西沙永兴岛待命,而魏鸣森也在18日晚就建议指挥机关速派281编队赶来永乐增援 但此时混乱的后方指挥层级和低档失误,致使南海舰队通信机关再次出错命令281编队驰援永乐的命令,错误的直接呼喊了281艇的电台而此时281艇已靠永兴岛码台,早按海军操典转接岸上电台通讯 281编队的增援就这样,足足耽误了6个小时以上。
直到1月19日岛上战斗已经打响,甚至越军指挥机关已给何文锷下达“开火”命令后,281编队的282艇因调试电台才收到了这一命令: “紧-急-命-令-2-8-1-编-队-驰-赴-珊-瑚-海-域-接-受-海-上-指-挥-所-命-令”图:西沙海战后281艇官兵合影 接令后的刘喜中随后以最迅速度出航,11:32进入晋卿航道,转入作战 而在越方记录中,何文锷描述到,“11点25分左右我从望远镜中发现8至10海里一艘有两个冥河式导弹发射箱的中国舰艇从东方高速接近而我们的战舰谁也没报告雷达上发现它我猜想这型船很少独自在海岸巡逻,很也许尚有一艘跟在背面 ——这最后击垮了越军的战斗决心,何文锷丢下了(无法联系的)HQ-10“怒涛”号,下令撤兵图:西沙海战中被击沉的南越海军HQ-10“怒涛”号该舰与1946年国民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的“永兴”号(美海军舷号AM-246)也是同级姊妹姐同属美海军可佩(Admirable)级扫雷舰,美海军舰名“USS Serene”,舷号AM-300该舰于1943年10月31日下水,1964年1月24日转入南越海军,同年8月1日正式注册为“RVNS Nhut Tao”(舷号HQ-10)。
HQ-10“怒涛”号最后于1974年1月19日14:52完全沉没,位置于羚羊礁南1.32海里处坐标位置东经111°35′48″,北纬16°25′06″结语、英勇中的反思 西沙海战中解放军官兵的英勇顽强,这是无论如何不可忽视,无法抹杀的 但是, ·如果榆林基地的魏鸣森副司令员没有敏锐的预判“要打仗”?如果396编队的指挥官左崇义、肖德万(389舰舰长)没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如果281编队的指挥官刘喜中不是“为单纯军事路线招魂”的人? ·如果南越海军最具威力的HQ-4“陈庆瑜”号76毫米主炮没有故障?如果南越海军没有犯下拿穿甲弹打小艇的低档错误? ·再如果281编队19日晨在永兴岛没有临时去检修电台? …… 这一仗的成果,又会是如何? 西沙海战中暴露出的若干问题,如果国人目前还不能正视和全面检讨,还只知“胜负”不知“思考”,那便对不起那些长眠于海疆的年青海军官兵们完)■ 土立方~earththree写于 9月22日 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