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句型转换要求学生掌握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转换成“把”、“被”字句;二是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三是直接引语转换成间接引语,在小学阶段通常叫做“换成转述句” 一、陈述句:陈述一件事情或说话人的观点看法陈述句换成反问句中的陈述句主要有三种情形:1、 肯定陈述句我是执友教育的老师2、否定陈述句 你不是广州本地的人3、双重否定陈述句作为学生不可以不尊重老师二、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否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就是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是唯一的,也是肯定的(自问自答) 反问句结尾时正常情况下用问号,而有些特殊的句子也可以用感叹号 反问句分为肯定反问句和否定反问句肯定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1. 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强调要珍惜时间 2. "难道我有这么笨吗?"----说话者在强调自己并不笨 3. 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 ——强调要保护环境 5. "难道我会不知道?"----说话者是在强调自己是知道的。
6. 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7.你们怎么能不承认错误呢?——强调要勇于承认错误句型转换练习: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请同学写出答案对比,找规律)1、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2、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3、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5、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6、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陈述句改反问句要注意三点:1、词语的变化加入“难道……( 吗 )……”或“怎能……( 呢 )……”,有“不”(否定词)去掉“不”,没“不”加上“不”2、标点的变化陈述句改反问句后一定要将( )改为( ? )3、语气的变化陈述句改反问句后要添加疑问词如果添加的是“难道……不……”或“难道……”则疑问词为“( 吗)”;如果添加的是“怎能……不……” 或“怎能……”,则疑问词为“( 呢)”总结归纳“陈述句换成反问句” 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顺口溜:……怎么会(能)……呢?难道……吗?有“不”去一“不”,无“不”加“不”,问号别忘末尾处二、反问句变陈述句1、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改:说出的话要算数2、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意,我们怎会忘记?改: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意,我们不会忘记3、这个故事怎能不使我感动得流泪呢?改:这个故事使我感动得流泪三部曲: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反问句改陈述句出妙招 (举例子来说明) 1.先让学生把每个反问句中的问号当做一个否定词 2.去掉反问语气的“怎能……呢”和“难道……吗 3.数否定词个数(问号算一个否定词) 4.当句子中没有别的否定词只有问号时就用第一种方案:去一个加一个(即去掉问号相当于去掉一个否定词,此时为保持句意,应在前边加一个否定词)这种方案可告诉学生是“保持平衡法” 5.当句子中还有别的否定词时就用第二种方案:去一个再去一个(去掉问号相当于去掉一个否定词,此时为保持句意,应在前边再去一个否定词。
)这种方案应告诉学生叫“一石二鸟法” 举例说明这些妙招练习: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3、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4、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