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精编】2022年《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无***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5.13KB
约6页
文档ID:119823954
【精编】2022年《寓言两则》教学设计_第1页
1/6

2022年《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2022年《寓言两则》教学设计1  知识、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正确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寓言故事  3、理解寓言的意思,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谁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教师小结:寓言故事中都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教师举例说明)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则寓言故事首先我们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揠苗助长》  二、学习新课  1、自读《揠苗助长》,学习生字  2、检查自学生字的效果  3、让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读生字  4、再读课文,了解寓言的大致意思  (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指名在全班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根据寓言内容,思考问题,读懂课文  (1)种田人见到自己田里的庄稼总是不长,他的心情怎样?在文中画出最能表现心情的词语(焦急)引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把种田人的焦急的心情表现出来)  (2)种田人怎样做的?指名朗读课文的相关段落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6、小组讨论:种田人觉得这种做法怎样?你觉的他这种做法怎样?  从“总算”“一大截”理解种田人的心情。

  7、这则寓言最后的结果怎样?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小组交流,指名在班上说一说)  三、拓展学习  你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像故事中种田人那样的人?你想对那个种田人说点什么?  (先在小组里说说,再在全班交流  四、小结课文  引导学生总结这则语言的含义  (凡事都有它的自身发展的规律,如果违反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办事,就会把事情弄糟2022年《寓言两则》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并写出课后第3题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2、借助注释和译文读懂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借助注释和译文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借助注释和译文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具:  字典  教学过程:  1、导入  我们学过哪些文言文?你能背给大家听吗?  说说怎样学习文言文?  2、新课  学生借助注释和译文自学课文,解决不了的词句标出,在小组中讨论  3、小组合作学习  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再一起说说课文的意思,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全班交流,教师点拨讲解  屏幕出示:  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之子  学生说说句意,重点说明带点字的意思  亡:丢失  鈇:斧子  意:怀疑  其:代词,他的。

  邻:邻居  子:儿子  有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子,怀疑是他邻居的儿子偷走的  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  视:看  其:代词,指邻居的儿子  行步:走路  窃:偷  颜色:指面部表情  言语:说话  无为而不:没有一样不像  (他)看邻居的儿子,走路的姿势,像偷斧子的;面部表情,像偷斧子的;说话的腔调,像偷斧子的举止言谈(一言一行)没有一样儿不像偷斧子的  俄而,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  俄而:不久  谷:地窖  后来再看邻居的.儿子,举止言谈没有一点儿像偷斧子的了  4、朗读  自己说说课文的意思  朗读课文,试背诵  通读全文,背诵课文  5、作业  思考:丢斧子的人为什么前后的看法发生了转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