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油气储运的发展和机遇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08.12KB
约16页
文档ID:202725804
油气储运的发展和机遇_第1页
1/16

我国油气储运学科的发展机遇西南石油学院 姚安林内容提要-论述我国油气储运学科发展机遇即将到来的观点-提出加快油气储运学科发展步伐的建议-概括油气储运学科近期的主要研究课题-指出改革油气储运学科的基本思路一、 油气储运学科的历史背景与现状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分析什么是油气储运业,油气储运学 科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油气储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1 油气储运业的创立与崛起—我国古代的竹木管输气—二十世纪初美国的油气管道输送— 本世纪 20年代金属焊接工艺对管输的影响—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成品油输送管道— 战后经济恢复导致油气储运业的大发展—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期一一美国油气管道建设高峰期⑴— 70 年代初期到 80 年代中期——世界其他国家油气管道建设高 峰期— 第二次中东战争导致欧洲国家对石油储备的重视— 日本从 1975 年开始的石油储备发展计划— 储油罐的发展趋势浮顶WW量2 油气储运学科的形成过程—发展初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世纪40年代形成的油气储运学科— 前苏联和我国在大学开设油气储运专业— 70年代末期我国油气储运学科的壮大3 油气储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能源对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 油气资源分布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加剧⑵— 经济发达国家对油气储运业的态度— 油料储运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愈加重要二、 我国油气储运学科面临的形势1 专业领域的日益扩大— 向油气工业上游的延伸— 向油气工业下游的延伸— 当今的油气储运系统规模— 目前我国发展较快的油气储运系统O商业储油系统O航空储油系统O野战供油系统O城市供气系统2 新的研究课题不断增多⑴ 输送工艺方面① 油气混输工艺技术② 原油、浆体管输的流变特性③ 高粘易凝原油的降凝减阻输送技术④ 原油管线的顺序输送⑶⑤ 成品油管线的顺序输送⑥ 原油改性输送⑵ 油气储存方面① 天然气液化储存技术⑷② 地下储气库设计与施工技术③ 大型储罐设计建造技术⑶油气处理方面① 乳状原油脱水工艺技术② 天然气水化物防止技术③ 酸性天然气干输技术⑷ 规划设计方面① 油气集输管网布局优化技术② 储运设备结构优化设计③ 油气储运系统 CAD⑸ 运行管理方面① 油气管线自动控制技术② 长输管道计算机仿真技术③ 管道泄漏检测技术④ 大型储罐消防安全监测技术⑤ 管道失效机理及判废准则⑥ 老管线残余寿命预测技术⑦ 管、罐结构可靠性分析技术⑧ 油气储运系统风险管理技术⑨ 废旧管线修复与再利用技术⑩ 管道综合信息数据库技术⑹其他方面① 特殊复杂地段的管道施工技术② 浅海油气管道敷设施工技术③ 天然气质量检测与控制技术④ 油气储运系统的节能与环保技术⑤ 油气营销战略决策技术3 专业技术人才供不应求—油气储运学科长期处于不被重视的境地—目前我国油气工业国际化的步伐正在加快三、 发展油气储运学科的机遇1 经济增长对油气资源的依赖性日益增强— 从 1996 年起我国已成为石油进口国— 到 2010 年我国的油气消费量将达每年 3 亿吨— 到 2010 年油气国产能力可达 2 亿吨—1998年上半年国际油价暴跌对我国的影响⑸2 效益观念的转变正在提高油气储运业的地位— 我国石油工业过去的经营方式—目前我国石油公司在职能上的转变—石油工业现行经营策略— 北美国家的油气经营方式3 天然气工业的大发展需要油气储运学科作支撑— 天然气开发的特殊性— 我国石油工业未来发展规划(六个大庆规模中天然气占两个)— 更多的大、中城市将新建城市配气系统— 来自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的三条跨国油气管线4 油气营销市场将为油气储运学科注入新的活力— 国际油气营销市场的行情— 美国和日本利用国际油气市场大发横财— 我国对国际油气市场行情的反应— 油气储运学科亟待解决的新课题O规划全国油气储运系统O国家油气储运系统的调度管理O油气营销战略决策技术四、 发展油气储运学科的对策1 统一认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基础薄弱的油气储运业— 油气储运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 依靠政策调动中央、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油气储运科技人员的职责2 加大投入,改善油气储运学科的基础条件—目前高校储运专业的办学能力—师资短缺和实验装备落后— 补充师资力量的办法3 明确方向,加大油气储运学科的改革力度— 学科支撑结构的改变工程流体力学-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基础科学与人文科学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 工程力学 工程流体力学-管理科学油气储运工程基础科学与人文科学— 本科学生的知识结构变化O 加强计算机和自动化方面的基础知识,增强经营管理方面 的行业意识。

— 专业教改的主要任务O更新专业课的相关内容O修订内容陈旧的专业课教材O开发研制CAI课件O完善实践性教学环节— 大力发展继续工程教育— 注意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中东(30.8%) 北美(17.9%) 亚太(11.3%) 前苏联(11.1%) 非洲(10.2%) 西欧(9.5%) 拉美洲(8.7%) 东欧(0.4%)图3 1995年世界原油产量地区分布图图4 1995年世界石油消费量地区分布图35中东北美、F 4□刖苏联非洲口拉丁美洲亚太地区□东欧西欧图5世界原油产量地区构成变化图图6世界石油消费量地区构成变化图加拿大的TRANS-MOUNTAIN输油管道♦该管道建于1953年,原用于将Edmonton的原油输往Vancouver 的海岸出口♦从 1984 年开始改作输送多种油品的顺序输送管道♦管线全长1145k叫 管径为610mm,全线最大高程差为1300m,自东 向西横穿 Rocky 山脉♦全线设泵站 11 座,待建泵站 3 座♦沿线设油库 4 座,各油库概况如下表所示库址油罐个数库容量(m3)Edmonton19411250Eds on225300Sumas6113900Burnaby13263900♦该管道输送油品的种类:原油 占 70%(其中轻质原油 69%,重原油 1%)成品油 占 24%半成品油 占 5%MTBE 占少量航空燃料 占 1% (1995 年开始)世界液化天然气(LNG)的发展形势1. 常压下 LNG 的特征温度密度相对体积(气:液)平均组分: 甲烷 95%,-162°C445g/L600 : 1乙烷 3%, 丙烷 0.5%2. LNG 处理厂的类型—调峰LNG处理厂在用气高峰时期为就近用户提供稳定的供气量 ;降低天然 气开采、集输、处理、输送和压气等生产环节的压力。

这种处理厂在下列国家应用最普遍:美国(大约 60 座),英国(5 座),阿根廷(1 座),澳大利 亚(1 座),比利时(1 座),加拿大(3 座),德国(2 座),荷 兰(1 座)—国际天然气贸易LNG 最普遍的用途: 通过商船远距离运输天然气LNG 的生产国 有: 阿尔及利亚、澳大利亚、文莱、印度 尼西亚、利比亚、马来西亚、突尼斯、美国、中东LNG 的进口国 有: 比利时、中国台湾、法国、希腊、意 大利、日本、韩国、西班牙、美国3. 1995 年全世界 LNG 贸易合同量及实际交易量\进口国\ 出口国\比利时法国意 大 利西班牙土耳其日本美国韩国中 国 台 湾总 计阿尔及利(45)(100)—(30)(20)(12-45)(207-240)亚3965—49115169利比亚(20)(20)1414美国(15)(15)1717文莱(69)(9)(78)68977阿布扎比(54)(54)1844962印度尼西(228)(61)(19)(308)亚2186328309马来西亚(121)(32)(28)(181)1011508124奥大利亚(3)(2)(92)(1)(98)3283189总 计(45)(100)—(53)(22)(579)(12-45)(103)(47)(961-994)4073—701353658836861注: 表中数据单位为亿标方/年; 上排数据为贸易合同量, 下排数据为实际成交量.4. 温哥华的 LNG 处理厂概况—液化天然气处理能力 10万标方/天—冷却循环系统:改进串级式冷冻—主 循 环 压 缩 机: 两级往复式压缩机, 每天处理量 48万标方, 功率2250 马力, 同步电机驱动.—汽 化 压 缩 机: 三级往复式压缩机, 每天处理量 1.5万标方, 功率150 马力, 电机驱动.—储 罐: 高度 36m, 直径 39m, 容量 2.8 万m3液体,相当于1700万m3天然气.—装 罐 时 间: 约 150 天—汽 化 器: 3 个浸没式燃烧型汽化器, 每个汽化能力为140万m3/天.—备 用 动 力: 600 千瓦柴油发电机.—雇 员 数 量: 9 人(7 人为 24 小时轮班工人).1998 年国际油价暴跌对我国石油工业的影响• 1〜4月份陆上油田已关井2607 口,少产原油59万吨♦上半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因生产不足导致经济损失超过200 亿元♦我国目前的储油能力只有国内石油生产 10 天的罐容量♦目前陆上石油工业共有原油储罐容积1398万m3,其中油气田及长 输管道生产用罐为1278.8 万 m3♦目前东部地区外输油罐的储备能力为340.6万m3,扣除外输周转的 储量,剩余储罐能力仅为 144.5 万 m3, 按东部地区三大油田日产 20.5 万吨的水平,剩余储罐仅够6 天的生产储备♦目前西部地区外输油罐的储备能力为199万m3,扣除外输周转的储 量,剩余储罐能力仅为139.7万m3,可保证该地区油田21天的生产 储备 ☆☆☆☆☆☆☆☆☆☆☆ 低油价对其他国家的影响• 英国《石油评论》杂志最近对世界大石油公司的调查结果表明, 油价每下跌1 美元,纯上游的石油公司就会损失 20%的净收入。

• 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产量在1985〜 1997 年间增长了85.5%, 石油 出口增长了75.2%, 达到世界石油出口总量的 47.3%而同期由于石 油市场长期供过于求和油价持续走低,欧佩克的石油出口值,按 1974 年的不变美元计算实际下降了1 6 . 4%, 相当于欧佩克国家人均石油收 入由当年的 230.8 美元降至现在的 151.4 美元• 今年上半年的全球油价下跌使美国的汽车运输、航空、旅游、 钢铁、集装箱运输一几乎每个经济部门都因此降低了经营成本而获 益到4 月份美国的汽油价格(平均每加仑1.08 美元)已跌到比买 瓶装水(每加仑1.15 美元)还便宜。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