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开题报告(李鸿翔)定稿

时间****9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6KB
约5页
文档ID:154780537
开题报告(李鸿翔)定稿_第1页
1/5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 试论王尔德童话的悲剧色彩姓 名: 李鸿翔学 号: 教 学 院: 人文学院专业班级: 汉语言文学专业级2班指导教师: 张晓丽讲师 毕节学院教务处制一、选题依据(包括选择课题的背景、选题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选题背景: 奥斯卡·王尔德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英国著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艺术家、童话家他一生只有九篇童话作品,但每篇都是经典《典雅》杂志将他和安徒生相提并论虽然被称作童话,但是很多人指责或担心它不适合孩子读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社会历练,隐藏在美好故事背后的曲折和残酷是不会被真正的理解的真正美的东西都是让人忧伤的”,这句话是王尔德在给自己的儿子讲《自私的巨人》时落泪后所说的作为一个唯美主义的忠实信徒,王尔德对于现实的生活的不满,在童话中他对社会进行了道德的评判,但是同时,也表现出了现实始终束缚着他,伴随着这样的束缚,美好的事物终将走向破灭,所以他的童话中充满了悲剧色彩选题研究的理论:王尔德童话中的悲剧色彩,无论或浅薄或浓厚,都离不开作者对的美的追求,这样的追求在作者的身处的时代和环境出现定然与作者生活的现实环境必然会发生冲突,而这样的冲突的产生和结果,通过作者富于幻想的笔触的再现构建出了童话中人物的悲剧命运。

从悲剧情节和悲剧冲突出发,运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分析其童话中人物快乐王子、小汉斯、夜莺、小矮人等人身上发生的悲剧冲突和其中的悲剧意味从悲剧快感的角度入手,阐述人生追求和现实之间发生冲突不可避免的必然性和社会性,这样的冲突表现出巨大反差导致的心理震撼和这种心灵震撼审美意味,以及这样的震撼对于人生路途的指导意义,社会发展中对人们心灵净化的意义实践意义: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物质得到了极大丰富,人们的生活日益富足,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精神的极大空虚,个人的追求却为物质社会所羁绊,随之而妥协,破灭对于王尔德童话的研究,在那些亦真亦幻的故事中,反照现实,折射人生,渲泄情绪,净化心灵,警示社会,激发社会活力,终获得美的体验二、选题研究现状(包括目前国内外对本选题的研究情况和有待解决的问题)选题研究情况:自王尔德童话问世以来,对于其作品的研究大致有一些几种方向:1.王尔德的作品是精美的,纯正的童话典范之作2.其作品富于社会道德批判3.反映的基督教教义4.王尔德本人同性恋心态的表达5.王尔德的爱尔兰民族立场近年来,对王尔德童话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研究者开始从其他方向入手,如不再单单是基督教教义的研究,如《王尔德童话的宗教原型解析》从王尔德童话中人物形象所契合的宗教原型(包括弥赛亚原型和圣徒原型)入手,分析其宗教观和唯美主义理论的深层意蕴;或从死亡的视角分析王尔德的思想情感;亦或是从悲剧的视角出发找到人物性格体现的悲剧美的原因,发现藏在童话外衣下的残酷;亦或是以某种情感或感官体验为主,分析作者的情感和美学追求。

或从文学比较的角度出发与有着类似感情的安徒生童话进行比较研究等等有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主要是通过对悲剧情节的分析,展示人物悲剧背后的心理和悲剧成因悲剧与喜剧的对比,进一步深化对王尔德童话的悲剧内涵的认识对童话文体性质的分析,展示王尔德童话不同于一般童话情节的悲剧背景下的美与忧展现人生追求和现实之间冲突巨大反差的悲哀和这种冲突对于个人的意义,对于社会的警示等作用运用更多的手段和方法,从更多层面,更深层次分析理解不同视角的王尔德童话,不仅仅限于作品或作者本身,更多展现出王尔德童话的另一面,更多的阐释其对他人人生路途的指导意义和社会范围内精神洗礼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一、 王尔德童话概述 (一)作品 1、王尔德童话的悲剧情节(1) 悲剧因果 《快乐王子》《忠诚的朋友》《夜莺与玫瑰》《西班牙公主的生日》《渔夫和他的灵魂》等5篇作品,其中角色的心路历程,如人物在其经历中所付出的(财富,情感,灵魂等),所获得的(无视,心碎,死亡),这些付出与获得的价值,意义,影响等2) 王尔德童话的悲剧结局 每篇童话悲剧结局,意味,异同比较这些不同的结局的悲剧快感 2、童话角色(1) 悲剧背景下的角色心理变化历程和特质王子、小燕子、小汉斯、磨坊主、夜莺、青年、小矮人、渔夫等角色对外界的认知、认知方式、出发点、关注点等,性格特质,性格成因,行为模式。

2) 角色的行为特点比较角色性格和心理的比较,比较内容包括认知模式,性格特质,性格核心和外在行为模式,各种性格和悲剧结局,性格和结局的关系等的异同这些比较的目的是为了从悲剧快感的角度出发,阐释角色的经历对读者的意义 二、从悲剧与喜剧不同的审美快感出发对王尔德所有童话作品进行对比(一) 王尔德童话的各篇作品的悲喜界定分析9篇童话各自的悲喜情感,情节,并从悲剧和喜剧两个角度对王尔德9篇童话进行对比二) 王尔德童话角色性格和行为模式在对王尔德9篇童话的悲喜情感进行具体的分析后,将其中不同情感环境下的角色进行比较,比较基本内容包括:角色的性格特质,性格核心,认知模式和外在行为模式等方面三) 王尔德童话的审美快感 悲剧快感,喜剧情感,共同的审美体验三、一般童话和王尔德童话的情感色彩与悲喜性质比较(一) 一般童话情节模式下的情感特点 童话的情感特点,情感的内涵和核心思想,情感的表现方式,结局模式以上内容所得出的审美快感二)一般童话和王尔德童话情情感的悲喜性质比较总结出王尔德童话的特点,主要是其情感性质,核心思想和角色的结局模式等几个方面通过这样的比较得出这样的王尔德童话的与众不同的悲剧审美快感和这种悲剧快感的价值、意义。

四、 结语 对于王尔德童话的研究,旨在从那些亦真亦幻的故事中,分析、发现王尔德童话的悲剧快感和这样的审美体验对人生对社会的意义反照现实,折射人生,渲泄情绪,净化心灵,警示社会,激发社会活力,终获得美的体验等研究方法:比较研究、举例论证、心理研究等多种方法对文本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与分析,挖掘王尔德童话的悲剧内涵和悲剧审美,通过对比,深化这内涵的悲剧快感四、研究的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使我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查阅资料,深入了解悲剧的内涵,深刻理解王尔德童话的思想内涵,阅读了大量相关论著,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悲剧和童话的能力,通过比较等多种方式,了解到王尔德童话的悲剧色彩和与众不同的悲剧童话故事客观条件:本课题研究的资料来源主要是学校图书馆和贵州数字图书馆提供的为了对所选课题进行充分、深入的研究,笔者在学校图书馆翻阅了大量与悲剧有关的理论作品除此之外,我充分还利用网络资源,上网查阅了大量王尔德作品的相关评论和论文,并和许多志同道合的网友进行了讨论,有了一些不同的新想法五、研究进度安排写开题报告:中下旬,务必于12月31号之前完成开题报告的指导和写作写初稿:1月、2月修改:3月——4月定稿: 4月——5月初论文答辩:5月中旬六、 主要参考文献[1] 亚里士多德. 诗学[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2] 蒋风. 儿童文学概论[M]. 湖南: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2.[3] 朱光潜. 悲剧心理学——各种悲剧快感理论的批评研究[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4] 彭斯远. 儿童文学散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5] 朱克玲. 悲剧与喜剧[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6] 朱立元主编. 美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7] 奥斯卡·王尔德, 苏福忠, 张敏. 快乐王子[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8] 蔡晓玉. 论王尔德童话的特点及其创作动因[D]. 上海师范大学, .[9] 孙加. 论王尔德童话中唯美的苦难[D]. 华东师范大学, .[10] 刘紫萱. 论王尔德童话的悲观色彩[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1).[11] 邵小卉. 王尔德童话《快乐王子》中体现的悲剧美[J]. 考试周刊, (53).[12] 李徽. 解析王尔德《快乐王子》唯美主义中的悲剧色彩[J]. 时代文学, (10).[13] 唐蓓. 论奥斯卡王尔德童话中的“成人世界”[D]. 暨南大学, .七、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12月31日注:本表一式两份,装入学生资料袋。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