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节二氧化碳的性质

z****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8.50KB
约2页
文档ID:92705363
第三节二氧化碳的性质_第1页
1/2

第三节二氧化碳的性质一. 知识教学点1.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2. 二氧化碳的用途3.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4. 灭火和灭火器简介二. 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1. 重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2. 难点: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及相应的化学方程式3. 疑点:当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超过 1%寸候,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可是为什么又说二氧化碳无毒?4. 解决办法:(1) 学生阅读教材,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2) 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3)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和石灰石的用途三. 教学步骤(一) 明确目标1. 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 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描述及其反应方程式 )3. 常识性了解灭火原理和灭火器4. 了解石灰石的用途二) 整体感知本节课堂演示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也较多,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 问题,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三) 教学过程[教师提问]: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只占 0.03%,自然界中如果没有二氧化碳会怎样?[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图5-9,简述二氧化碳对自然界中生命活动的重要性[教师活动]:(1)展示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演示 [实验5 — 5]。

2) 讲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板书]: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与氧气比较)注意:“干冰”是指固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色、味、态无色、无味的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比空气略大溶解性能溶于水不易溶于水[讲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板书]: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师活动]:①演示[实验5— 6]②提出问题:为什么下层的蜡烛先熄灭?[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现象,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板书]:1.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2. 不能供给呼吸[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87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① 二氧化碳是否有毒?② 在进入深井或深洞的底部时,应先采取怎样的措施来保证安全?[讲解]:二氧化碳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很重要人体的血液中也需要适量的二氧化碳,以促使呼吸器官的 正常工作,如缺少二氧化碳,则呼吸作用就会减弱,以至停止;但如果吸人多量的二氧化碳,则 又会妨碍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出,使新陈代谢不能正常进行所以当空气的二氧化碳超过 1%寸,对人有害处,达到10%寸,会致人死亡但是这不能说明二氧化碳有毒[ 板书 ] :3.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教师活动]:①演示[实验5— 7]②讲解实验中所发生的两个化学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学生活动]:①观察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②判断“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的石蕊变成红色’这句话是否正确[ 板书 ]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CO2 + H 2O === H2CO3 (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H2CO === CO2 f + H 2O (碳酸不稳定)[ 学生活动 ]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活动 ] :写出二氧化碳跟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出这个反应也是鉴定二氧化碳气体的重要反 应[ 板书 ] : 4. 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CO + Ca(OH) 2 === CaCO3 J + H 2用来鉴另U CO)[目的意图]:使学生了解CO和Ca(OH)2的化学反应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使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学生活动 ] :阅读教材弟 88-90 页中“二氧化碳的用途”和“干冰的妙用” ,总结二氧化碳的用途[ 教师活动 ] :演示 [试验 5—9]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 :三. 二氧化碳的用途1. 灭火(NazCO + 2HCl == 2NaCI + H 2 CO2 f )2. 做工业原料3. “干冰”的妙用4. 做肥料[ 学生讨论 ] :二氧化碳对自然界的生命话动很重要,而且还有很多用途,是不是在自然界中越多越好?[ 目的意图 ] :使学生全面地认巩二氧化碳,辩证地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属。

[ 学生活动 ] :阅读教材第 90 页,总结石灰石的用途[ 板书 ] :四 . 石灰石、大理石1. 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CaCO3)2. 高温易分解: CaCO3 ==== CaO + CO 2f3. 用途:用作建筑材料[ 学生活动 ] :阅读教材 90-91 页选学内容,观察教师演示实验,总结溶洞的形成的原因[ 教师活动 ] : (1) 补充实验: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持续通入二氧化碳, 将最后得到的澄清溶液分成两份,一份留作对比,另一份用酒精灯加热2) 结合补充的实验,讲解溶洞的形成过程和形成过程中发生的两个化学反应3) 介绍我国广西桂林地区的溶洞奇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山河的情感[ 板书 ] :五 . 溶洞的形成CaCO3 + H 2O + CO2 ==== Ca(HCO3) 2 Ca(HCO3) 2 ==== CaCO3 + H 2O + CO2( 四 ) 总结、扩展溶洞形成过程中的发生两个化学反应四. 作业:教材第 92 页 3-6 题。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