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政策 第一节第一节 产业组织政策概述产业组织政策概述 第二节第二节 反垄断政策反垄断政策 第三节第三节 规制政策规制政策 第一节第一节 产业组织政策概述产业组织政策概述一、概述一、概述二、产业组织政策分类二、产业组织政策分类三、产业组织政策的实现手段三、产业组织政策的实现手段一、概述一、概述产业组织政策主要被各国政府用来影响和调整企业与企业之间关系、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用于标准市场秩序、纠正市场失败以及有效地实现资源配置产业组织政策是市场经济实践的产物,其产生的依据在于:市场力量本身并不能自发地防止过度竞争,也不能防止大规模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采用共谋、卡特尔和价格歧视等不正当手段来获取高额利润、抑制竞争因此,以立法形式制定市场规那么、标准企业市场行为是必要的产业组织政策是产业政策中具有核心地位的那局部产业政策,也就是指针对经济运作中可能出现的市场失灵,政府为了到达维护有效的市场竞争的目的,而制定和采用的调整市场结构、标准市场行为的产业政策二、产业组织政策分类二、产业组织政策分类从政策取向看,各国已有的产业组织政策可分为从政策取向看,各国已有的产业组织政策可分为两大类:两大类: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合理化政策产业竞争政策企业联合政策企业兼并政策经济规模政策反垄断政策规制政策中小企业政策1、企业兼并政策、企业兼并政策 指企业间的吸收合并,这种合并过程使得被指企业间的吸收合并,这种合并过程使得被合并的企业资产无论在名义上还是实际上都成为合并的企业资产无论在名义上还是实际上都成为合并企业资产的一局部,从而失去了它原来独立合并企业资产的一局部,从而失去了它原来独立的经营实体的地位。
其结果是减少了产业内企业的经营实体的地位其结果是减少了产业内企业的数量,扩大了现存企业的规模因此,它是政的数量,扩大了现存企业的规模因此,它是政府用来抑制企业间过度竞争,提高市场集中度,府用来抑制企业间过度竞争,提高市场集中度,实现规模经济的手段实现规模经济的手段三、产业组织政策的实现手段三、产业组织政策的实现手段2、企业联合政策、企业联合政策 根据联合的程紧密程度,企业联合可分为建根据联合的程紧密程度,企业联合可分为建立企业间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和组织企业集团两立企业间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和组织企业集团两种类型前者主要是以经营业务为纽带,通过不种类型前者主要是以经营业务为纽带,通过不涉及资产关系的企业联合,后者是以资产和业务涉及资产关系的企业联合,后者是以资产和业务两重纽带形成的企业联合无论是哪一种企业联两重纽带形成的企业联合无论是哪一种企业联合,都将企业竞争从无序引向有序,从分散引向合,都将企业竞争从无序引向有序,从分散引向集中,变过度竞争为适度竞争,实现规模经济集中,变过度竞争为适度竞争,实现规模经济这一产业政策也属于追求规模经济政策这一产业政策也属于追求规模经济政策3、经济规模政策、经济规模政策 这一产业组织政策的根本目标是,保证产业这一产业组织政策的根本目标是,保证产业内的企业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降低单位产品本内的企业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降低单位产品本钱。
它通过政策制定最小经济规模标准,达不到钱它通过政策制定最小经济规模标准,达不到经济规模最小要求的新企业不得进入产业;而对经济规模最小要求的新企业不得进入产业;而对于产业内原有规模偏小的企业那么要求通过企业于产业内原有规模偏小的企业那么要求通过企业兼并或企业联合等方式扩大规模这一政策的主兼并或企业联合等方式扩大规模这一政策的主要功能是设置行政和法规进入壁垒,抑制企业盲要功能是设置行政和法规进入壁垒,抑制企业盲目进入产业,以防形成过度竞争,影响规模经济目进入产业,以防形成过度竞争,影响规模经济4、中小企业政策、中小企业政策 其重点是研究制定如何扶持中小企业开展的其重点是研究制定如何扶持中小企业开展的措施制定中小企业政策是保持产业组织内部竞措施制定中小企业政策是保持产业组织内部竞争活力的要求,从而实现产业组织合理化和资源争活力的要求,从而实现产业组织合理化和资源有效利用的目的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而言存有效利用的目的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而言存在着人、财、物等方面的弱势,以及筹资困难和在着人、财、物等方面的弱势,以及筹资困难和资产不稳定等问题,需要采取一定的扶持性措施,资产不稳定等问题,需要采取一定的扶持性措施,帮助其增强实力,比方:金融、税收、人才培养、帮助其增强实力,比方:金融、税收、人才培养、信息提供等方面,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交易中,信息提供等方面,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交易中,采取限制大企业的市场支配能力的政策和提高中采取限制大企业的市场支配能力的政策和提高中小企业对抗能力的组织政策等。
小企业对抗能力的组织政策等第二节第二节 反垄断政策反垄断政策 反垄断法是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法令、法规来限制企业行为的垄断管制方式具体而言,反垄断法是调整竞争关系,防范和控制垄断企业以合谋、滥用经济优势等方式限制和破坏竞争,以保护和促进竞争的法律标准反垄断法主要是通过禁止阻碍竞争的行为和规定合理的市场结构类型两种方式来到达局部反垄断的目的反垄断法的作用和内容反垄断法的作用和内容1反垄断法的主要作用反垄断法的主要作用 保护竞争者的合法利益保护竞争者的合法利益 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维持经济社会的效率与公平维持经济社会的效率与公平 2反垄断法和企业并购政策的根本内容反垄断法和企业并购政策的根本内容 禁止垄断和卡特尔协议禁止垄断和卡特尔协议:许多国家的反垄断法:许多国家的反垄断法律,对危害竞争的垄断企业实行分割律,对危害竞争的垄断企业实行分割 限制削弱竞争的并购:各国反垄断法都对导致限制削弱竞争的并购:各国反垄断法都对导致市场过度集中的企业并购,尤其是对大企业之间市场过度集中的企业并购,尤其是对大企业之间并购施行必要的规制和严格审查程序并购施行必要的规制和严格审查程序禁止滥用市场力量:各国的反垄断法都对价格禁止滥用市场力量:各国的反垄断法都对价格歧视、排他性独家交易、搭配销售和限定销售区歧视、排他性独家交易、搭配销售和限定销售区域等滥用市场地位的行为加以限制。
域等滥用市场地位的行为加以限制美国的反垄断法和企业并购政策美国的反垄断法和企业并购政策一美国的反垄断政策和法律框架一美国的反垄断政策和法律框架二二60年代以来美国企业并购准那年代以来美国企业并购准那么的变化趋势么的变化趋势美国反垄断法体系的构成 名称名称年份年份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谢尔曼法谢尔曼法18901、禁止一切限制贸易的托拉斯和其他形式的合作;、禁止一切限制贸易的托拉斯和其他形式的合作;2、禁止一切垄断行为禁止一切垄断行为克莱顿法克莱顿法19141、禁止削弱竞争或引起垄断的价格歧视;、禁止削弱竞争或引起垄断的价格歧视;2、禁、禁止削弱竞争的搭配销售和特许经营;止削弱竞争的搭配销售和特许经营;3、禁止削弱、禁止削弱竞争的兼并;竞争的兼并;4、禁止竞争企业之间的连锁董事会;、禁止竞争企业之间的连锁董事会;5、允许受害人一方通过法律程序获得、允许受害人一方通过法律程序获得3倍赔偿金;倍赔偿金;6、授权、授权FTC和司法部共同实施此法和司法部共同实施此法联邦贸易联邦贸易委员会法委员会法19141、禁止不公平的竞争方式以及欺诈性经营活动;、禁止不公平的竞争方式以及欺诈性经营活动;2、建立独立的联邦贸易委员会(、建立独立的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并授权),并授权FTC制定和实施有关禁止不公平竞争和欺诈行为的制定和实施有关禁止不公平竞争和欺诈行为的规定。
规定罗宾逊罗宾逊帕特曼法帕特曼法1936修改了克莱顿法中关于价格歧视的规定:修改了克莱顿法中关于价格歧视的规定:1、将、将“削弱竞争削弱竞争”改为改为“有害于竞争有害于竞争”;2、同价格歧、同价格歧视的实施者一样,其被实行对象也属违法者视的实施者一样,其被实行对象也属违法者二二60年代以来美国企业并购准那么的变年代以来美国企业并购准那么的变化趋势化趋势 1968年的并购准那么,以市场集中度为主年的并购准那么,以市场集中度为主要判据要判据 1982年并购准那么改进集中度标准,细划年并购准那么改进集中度标准,细划市场范围市场范围 1992年并购准那么突出了效率分析年并购准那么突出了效率分析p对反垄断政策的后果评析对反垄断政策的后果评析p 反垄断政策的积极效果反垄断政策的积极效果p 对反垄断政策效果的质疑对反垄断政策效果的质疑p?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p 2021年年8月月1日正式生效日正式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旨在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旨在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开展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开展 共分共分8章章57条,包括:总那么、垄断协议、滥用条,包括:总那么、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滥用行政权力排除、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对涉嫌垄断行为的调查、法律责任和限制竞争、对涉嫌垄断行为的调查、法律责任和附那么。
附那么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经营者达成垄断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有或者可能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明确了国务院设立反垄断委员会,负责组织、协明确了国务院设立反垄断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反垄断工作,履行五大职能:研究拟订调、指导反垄断工作,履行五大职能:研究拟订有关竞争政策;组织调查、评估市场总体竞争状有关竞争政策;组织调查、评估市场总体竞争状况,并发布评估报告;制定、发布反垄断指南;况,并发布评估报告;制定、发布反垄断指南;协调反垄断行政执法工作;协调反垄断行政执法工作;反垄断委员会的具体工作由商务部负责,具体落反垄断委员会的具体工作由商务部负责,具体落实在商务部反垄断局反垄断局下设六个处,分实在商务部反垄断局反垄断局下设六个处,分别是:办公室、竞争政策处、商谈处、法律处、别是:办公室、竞争政策处、商谈处、法律处、经济处、监察执法处经济处、监察执法处商务部商务部2021年年3月月18日正式宣布,根据中国反垄日正式宣布,根据中国反垄断法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
这是反垄断法自断法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这是反垄断法自2021年年8月月1日实施以来首个未获通过的案例日实施以来首个未获通过的案例第三节第三节 规制政策规制政策 规制经济学规制经济学(Economics of regulation)是一门新兴的经济学分支它主要研究在是一门新兴的经济学分支它主要研究在“市场市场失灵情况下政府的干预问题失灵情况下政府的干预问题政府规制的涵义政府规制的涵义 政府规制:即政府利用法规对其统治下的社政府规制:即政府利用法规对其统治下的社会经济主体的活动和行为进行影响、干预及限制会经济主体的活动和行为进行影响、干预及限制n 一、政府规制的类别、目标及执行机构一、政府规制的类别、目标及执行机构n 二、政府规制政策二、政府规制政策 一、政府规制的类别、目标及执行机构一、政府规制的类别、目标及执行机构n1、政府规制的类别、政府规制的类别 经济性规制经济性规制 直接规制直接规制 社会性规制社会性规制 间接规制间接规制 直接规制是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实施的规直接规制是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实施的规制行为为防止与自然垄断、信息不对称、制行为为防止与自然垄断、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非价值物品等有关的经济活动而产外部性和非价值物品等有关的经济活动而产生的,并且这些规那么具有依据由政府机构生的,并且这些规那么具有依据由政府机构认可和许可的法律手段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认可和许可的法律手段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决策、供给方式等特点。
决策、供给方式等特点经济性规制,是针对特定行业的规制经济性规制,是针对特定行业的规制如公用事业、交通、通讯及金融业的规制如公用事业、交通、通讯及金融业的规制这些行业要么与自然垄断有关,要么这些行业要么与自然垄断有关,要么与信息不对称有关政府为保证效劳供给与信息不对称有关政府为保证效劳供给的公平性和防止资源配置低效,通过认可的公平性和防止资源配置低效,通过认可和许可等手段,对企业的进入、退出、价和许可等手段,对企业的进入、退出、价格、效劳的质量和数量等方面的活动进行格、效劳的质量和数量等方面的活动进行规定或限制规定或限制社会性规制是一种新的规制形式,是政府为社会性规制是一种新的规制形式,是政府为控制负外部性和可能会影响人身平安健康的控制负外部性和可能会影响人身平安健康的风险,而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对环境污染、产品风险,而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对环境污染、产品质量和生产平安等实行规制,以纠正经济活动所质量和生产平安等实行规制,以纠正经济活动所引发的各种副作用和外部影响社会性规制不是引发的各种副作用和外部影响社会性规制不是针对特定行业,而是面向全社会所有厂商和消费针对特定行业,而是面向全社会所有厂商和消费者。
者由于社会规制出现较晚,范围较广,不仅仅由于社会规制出现较晚,范围较广,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活动本身,目前对其系统的实证调查局限于经济活动本身,目前对其系统的实证调查和深入理论分析研究尚不充分和深入理论分析研究尚不充分间接规制是政府有关部门间接规制是政府有关部门通过法律规定的程通过法律规定的程序所实施的规制行为序所实施的规制行为不直接介入经济主体的决不直接介入经济主体的决策,仅制约阻碍市场信息机制发挥职能的行为,策,仅制约阻碍市场信息机制发挥职能的行为,并且以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职能而建立完善的制并且以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职能而建立完善的制度为目的的规制度为目的的规制主要内容包括以反垄断法为中心的竞争促进主要内容包括以反垄断法为中心的竞争促进政策等政府规制的类别、目标及执行机构政府规制的类别、目标及执行机构n2、政府规制的目标、政府规制的目标n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如果凭借市场势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如果凭借市场势力,采取垄断价格或差异定价等,损害效率采取垄断价格或差异定价等,损害效率价格规制手段价格规制手段n n保持企业财务状况稳定:政府有必要为企保持企业财务状况稳定:政府有必要为企业募集资金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各种规业募集资金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各种规制手段制手段n确保企业内部效率:为防止垄断企业因缺确保企业内部效率:为防止垄断企业因缺乏竞争压力,导致内部低效率各种规乏竞争压力,导致内部低效率各种规制手段制手段n防止收入的再分配:垄断价格损害了消费防止收入的再分配:垄断价格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价格规制手段者的利益价格规制手段政府规制的类别、目标及执行机构政府规制的类别、目标及执行机构n3、政府规制的执行机构、政府规制的执行机构n 规制机构的职责:规制机构的职责:n 首先,规制机构存在与否取决于首先,规制机构存在与否取决于政府的法令,因此其组织具有时效性。
政府的法令,因此其组织具有时效性n 其次,规制机构是根据某项法规其次,规制机构是根据某项法规执行某些特殊领域的任务而存在,它执行某些特殊领域的任务而存在,它的职能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局限性的职能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局限性n 再次,规制机构只拥有政府赋予再次,规制机构只拥有政府赋予的局部权利,规制力度取决于规制范的局部权利,规制力度取决于规制范围,因此它具有很强的伸缩性围,因此它具有很强的伸缩性n规制机构具有半司法半立法的功能规制机构具有半司法半立法的功能n规制机构的目标:理论上,是最大化社会规制机构的目标:理论上,是最大化社会福利,但现实中既可能以公共利益为目标,福利,但现实中既可能以公共利益为目标,也可能服从于某些特殊利益集团的特殊利也可能服从于某些特殊利益集团的特殊利益中国产业规制概要中国产业规制概要 产业产业 进入规制进入规制 价格规制价格规制 主主要规制法规要规制法规 主要规制机构主要规制机构 电力电力 供电营业许可证供电营业许可证 核准核准 电力电力监管条例监管条例 国家、地方发改国家、地方发改 营业执照营业执照 2005 委、电力司局委、电力司局 物价局、电监会物价局、电监会 城市供水城市供水 资质审查、资质审查、地方政府定价地方政府定价 城市城市供水条例供水条例 建设部、地方政府建设部、地方政府 工商登记工商登记 1994 邮政邮政 国家垄断国家垄断 法定价格法定价格 邮政邮政法法1986 信息产业部信息产业部 及实及实施细那么施细那么 电信电信 国家垄断或寡头国家垄断或寡头 法定价格或法定价格或 电电信条例信条例 信息产业部、物价信息产业部、物价 垄断垄断 地方政府定价地方政府定价 司局司局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 许可营业执照许可营业执照 法定指导利率法定指导利率 商商业银行法业银行法 中国人民银行、银中国人民银行、银 监会监会 保险保险 审批审批 营业执照营业执照 法定法定 保保险法险法 中国人民银行、保监中国人民银行、保监 会会二、政府规制政策二、政府规制政策n一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规制一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规制n二竞争性产业的政府规制二竞争性产业的政府规制n三社会性规制三社会性规制二、政府规制政策二、政府规制政策n一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规制一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规制n1自然垄断的内涵自然垄断的内涵n 传统的自然垄断理论是用平均本钱传统的自然垄断理论是用平均本钱持续下降来定义自然垄断:持续下降来定义自然垄断:n 在自然垄断产业中,由于存在在自然垄断产业中,由于存在规模经济,企业的边际本钱和平均本规模经济,企业的边际本钱和平均本钱持续下降,并且边际本钱一直低于钱持续下降,并且边际本钱一直低于平均本钱。
此时,由一家企业提供整平均本钱此时,由一家企业提供整个产业的产品的本钱要比多家企业分个产业的产品的本钱要比多家企业分别提供这些产品的本钱低,因此,从别提供这些产品的本钱低,因此,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独家企业垄断经资源配置的角度看,独家企业垄断经营比多家企业同时竞争性生产更有效营比多家企业同时竞争性生产更有效率n n 现代自然垄断理论:现代自然垄断理论:由鲍莫尔、威利格等人提出由鲍莫尔、威利格等人提出 假设在某个产业中有假设在某个产业中有m个企业,个企业,n种产品,种产品,C(Q)为本钱函数,其中任何一个企业可以生产任为本钱函数,其中任何一个企业可以生产任意种产品,同时每个企业的产出向量分别是意种产品,同时每个企业的产出向量分别是Q1,Q2,Qm,i=1,2,m,且满足且满足Q1+Q2+Qm=Q,如果如果C(Q)C(Q1)+C(Q2)+C(Qm)成立,成立,那么称该产业的本钱是劣加性的,那么该产业也那么称该产业的本钱是劣加性的,那么该产业也就应当属于自然垄断产业就应当属于自然垄断产业企业的平均本钱曲线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企业的平均本钱曲线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拓展了自然垄断的涵义拓展了自然垄断的涵义。
政府规制政策政府规制政策p2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的内在必然性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的内在必然性p 传统的自然垄断理论认为,从整传统的自然垄断理论认为,从整个社会的利益出发,政府有必要对自个社会的利益出发,政府有必要对自然垄断产业进行规制然垄断产业进行规制p 一方面,自然垄断产业具有规模性,一方面,自然垄断产业具有规模性,需要政府对市场的进入进行规制,以需要政府对市场的进入进行规制,以便让一家企业独家经营,以获得规模便让一家企业独家经营,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经济效益;p 另一方面,自然垄断理论的定价矛另一方面,自然垄断理论的定价矛盾使得政府必须进行价格规制,以便盾使得政府必须进行价格规制,以便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效益之间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效益之间取舍自然垄断理论的定价矛盾:自然垄断理论的定价矛盾: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为获得垄断利润会把价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为获得垄断利润会把价格定在高于边际本钱的水平上但是根据微观经格定在高于边际本钱的水平上但是根据微观经济理论,只有当价格等于边际本钱时,社会资源济理论,只有当价格等于边际本钱时,社会资源才实现了最有效的配置但是由于自然垄断产业才实现了最有效的配置。
但是由于自然垄断产业是本钱递减行业,如果按边际本钱定价,此时的是本钱递减行业,如果按边际本钱定价,此时的价格低于平均本钱,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价格低于平均本钱,企业处于亏损状态需要政府使用价格规制在社会资源配置效需要政府使用价格规制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效益之间进行取舍率和企业效益之间进行取舍现代自然垄断理论那么认为现代自然垄断理论那么认为 一方面,由于自然垄断产业具有本钱劣加性,需一方面,由于自然垄断产业具有本钱劣加性,需要政府对市场实行进入规制,以保证整个产业以要政府对市场实行进入规制,以保证整个产业以最低本钱进行生产最低本钱进行生产另一方面,自然垄断理论中的定价矛盾不再成为另一方面,自然垄断理论中的定价矛盾不再成为必然在平均本钱上升的产业中,虽然定价矛盾必然在平均本钱上升的产业中,虽然定价矛盾不复存在,但潜在的进入威胁,为保证企业的垄不复存在,但潜在的进入威胁,为保证企业的垄断地位,仍需要政府进行进入规制;对于平均本断地位,仍需要政府进行进入规制;对于平均本钱下降的产业,定价矛盾仍然存在,价格规制仍钱下降的产业,定价矛盾仍然存在,价格规制仍有存在的理由有存在的理由政府规制政策政府规制政策p3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的工具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的工具 p进入规制进入规制 p 主要实行注册制、许可制和申报制,但程度不主要实行注册制、许可制和申报制,但程度不一。
一p价格规制价格规制 p 采用了平均本钱定价法限制企业制定垄断高采用了平均本钱定价法限制企业制定垄断高价,价格规制的主要形式是公平报酬率规制价,价格规制的主要形式是公平报酬率规制p 公平报酬率公平报酬率=负债资本负债资本/资本总量负债资资本总量负债资本利率本利率+自有资本自有资本/资本总量资本总量 自有资本的合自有资本的合理利润率理利润率p质量规制质量规制 p 主要是为了防止缺乏竞争的自然垄断产业提供主要是为了防止缺乏竞争的自然垄断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效劳质量下降的产品和效劳质量下降p 政府规制政策政府规制政策p4规制失灵与规制改革规制失灵与规制改革pA、规制失灵、规制失灵-主要表现在:主要表现在:p企业内部低效率的产生:规制机构在自然垄断企业内部低效率的产生:规制机构在自然垄断产业中实行公平报酬率规制,企业不再面对外产业中实行公平报酬率规制,企业不再面对外部强大的竞争压力,内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部强大的竞争压力,内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效劳创新行动缓慢,削弱了企业降低本钱的鼓效劳创新行动缓慢,削弱了企业降低本钱的鼓励机制p规制滞后使企业蒙受损失:价格修改一般需要规制滞后使企业蒙受损失:价格修改一般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将这一时间段称为相当长的时间,将这一时间段称为“规制滞后规制滞后,规制时滞的延长,将会使企业由于自身的,规制时滞的延长,将会使企业由于自身的行为不能适应市场信息的变化而蒙受一定的损行为不能适应市场信息的变化而蒙受一定的损失。
失p规制的目的和结果不一致:实施进入规制的目规制的目的和结果不一致:实施进入规制的目的是限制产业内过度竞争,但由于规制机构与的是限制产业内过度竞争,但由于规制机构与被规制企业相比在各个方面相比在各个方面都被规制企业相比在各个方面相比在各个方面都处于劣势,再加上双方之间存在不对称信息,处于劣势,再加上双方之间存在不对称信息,这使得规制难以收到预期效果这使得规制难以收到预期效果政府规制政策政府规制政策l B、鼓励性规制、鼓励性规制:指那些能给被规制企业提供金融刺激的:指那些能给被规制企业提供金融刺激的方法,诱导垄断者去实施某种行动,以到达某个规制目的方法,诱导垄断者去实施某种行动,以到达某个规制目的的规制政策的规制政策l 其采用的主要方法有:其采用的主要方法有:l 区域间竞争区域间竞争l 特许投标制特许投标制l 价格上限规制价格上限规制l l 社会契约制社会契约制 政府规制政策政府规制政策lC、放松规制、放松规制 l 放松规制,一般是指对经济性规制的缓和或放松规制,一般是指对经济性规制的缓和或放松l对于某一个具体的自然垄断产业是实行规制对于某一个具体的自然垄断产业是实行规制还是放松规制,采取何种规制方式,应该视还是放松规制,采取何种规制方式,应该视具体产业而定,并且最终取决于规制的本具体产业而定,并且最终取决于规制的本钱钱收益分析。
收益分析l规制收益是指规制实行后,给当事人及社会规制收益是指规制实行后,给当事人及社会福利带来的利益增量福利带来的利益增量l规制本钱是指由实施规制所消耗的人、财、规制本钱是指由实施规制所消耗的人、财、物时机本钱及其他规制的本钱所构成物时机本钱及其他规制的本钱所构成政府规制政策政府规制政策规制不仅被应用在自然垄断产业,同时也存在于竞争性产业二竞争性产业的政府规制1竞争性产业规制的原因 如对金融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规制通过政府规制克服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市场失灵,如在金融业,对客户的经营能力做出限制性规定政府规制可以保障广阔消费者的生命平安,制定资格审查制度,对产品或效劳的内容、质量、卫生和平安性能做出详细规定政府规制可以限制市场中的过度竞争政府规制政策政府规制政策 高新技术产业的规制高新技术产业的规制 高新技术产业规制的原因:高新技术产业规制的原因:存在市场失灵的现象存在市场失灵的现象风险大:从生产投资到最终成果转化需要风险大:从生产投资到最终成果转化需要较长时间,同时投资巨大,由于市场中存较长时间,同时投资巨大,由于市场中存在高度不确定性,企业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在高度不确定性,企业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存在信息不对称:高新技术产品性能复杂,存在信息不对称:高新技术产品性能复杂,成果转化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成果转化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问题;外部性:高新技术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具有外部性:高新技术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具有不同程度的外溢效应,即外部性。
不同程度的外溢效应,即外部性l高新技术产业规制政策高新技术产业规制政策l信息不对称的规制:第一,研发机构与企业之间;第信息不对称的规制:第一,研发机构与企业之间;第二,企业与企业孵化器二,企业与企业孵化器l风险性的规制:制定相关的风险投资法律,使风险投风险性的规制:制定相关的风险投资法律,使风险投资动作标准化,政府利用其高信用,以少量的资金引资动作标准化,政府利用其高信用,以少量的资金引导和促进大量的民间资本投入导和促进大量的民间资本投入l外部性的规制:首先是产权鼓励;其次是效劳鼓励外部性的规制:首先是产权鼓励;其次是效劳鼓励最后是优惠政策最后是优惠政策政府规制政策政府规制政策n三社会性规制三社会性规制n 社会性规制的目的社会性规制的目的 n外部性:如环境污染外部性:如环境污染n信息不对称:如准入、标准及信息披露要信息不对称:如准入、标准及信息披露要求等求等 n非价值物品非价值物品:是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社会问:是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社会问题的物品,可分为题的物品,可分为“不受欢送的市场结果不受欢送的市场结果和和“功德物品功德物品政府规制政策政府规制政策p 社会性规制的方式社会性规制的方式p 直接规制直接规制 p 具体手段包括禁止特定行为、限制经营性活动、资具体手段包括禁止特定行为、限制经营性活动、资格制度、检查与鉴定制度、基准与认证制度等格制度、检查与鉴定制度、基准与认证制度等。
p 行政手段行政手段p 比较常见的社会性规制,如制定标准、发布实施、比较常见的社会性规制,如制定标准、发布实施、招待检查和实施处分等招待检查和实施处分等p 经济手段经济手段p 诱导型规制财政补助、执行鼓励金,低息贷款诱导型规制财政补助、执行鼓励金,低息贷款和诱因型规制和诱因型规制p 信息提供与公开信息提供与公开p 政府利用行政法规手段,强制厂商提供真实的全面政府利用行政法规手段,强制厂商提供真实的全面的信息,如要求厂商必须标明配方、有效期,适用范围、的信息,如要求厂商必须标明配方、有效期,适用范围、使用方法,批号等真实内容使用方法,批号等真实内容1968年的并购准那么,以市场集中度为主要判断 当市场中4家最大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之和CR4到达或超过75%时,两家企业不能并购的条件是:主并企业的市场份额为4%以内,被兼并企业的市场份额4%以上;主并企业的市场份额为10%以内,被兼并企业的市场份额2%或以上;主并企业的市场份额为15%以内,被兼并企业的市场份额1%或以上;当CR4低于75%时,主并购企业的市场份额和被并购企业的市场份额不能超过一定限额1982年的并购准那么,改进集中度标准,细划市场范围 改进:一是提出了新的划分市场范围的方法和规那么,即哪些产品、哪些企业应划为同一市场;二是引进了新的方法来测定市场集中度,即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指数。
HHI1000时 低集中度市场;1000HHI1800时中集中度市场 HHI 1800时 高集中度市场 在低集中度的市场内:不管并购企业的市场份额是多少,一般都可得到批准在中等集中度市场中:如果HHI上升小于100,一般可以获准如果并购后的HHI上升100以上,就可能得不到批准在高集中度的市场里:并购后HHI上升小于50,一般会得到批准;HHI上升到50100之间,有可能得不到批准;如果并购使HHI上升100以上,不会得到批准1992年的并购准那么,突出了效率分析 淡化了市场份额指标,突出了效率指标,强调并购对竞争趋势的影响分析,提出了评价并购的竞争效应的分析框架和具体标准,详细地解释了如何分析并购行为是否导致反竞争效应,以及特定的市场要求是否影响了这种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