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标一体化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d****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4.48KB
约8页
文档ID:156068232
三标一体化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基础知识_第1页
1/8

三标一体化---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基础知识一、三个标准 的名称GB/T19001-2000 idt ISO9001 : 2000《质量体系 要求》;GB/T24001-1996 idt ISO14000 : 1996《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 GB/T28001-2001—OHSAS1800: 1 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二、 ISO的概念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缩写代号,也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国际标准代号如ISO9001、ISO14001即为 该组织颁布的顺序号为9001和14001的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于1947年,是非政府性的国际组织,也是规模 最 大的国际标准化团体,其成员包括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2600多个 技术组 织中国是ISO的成员国并且是ISO的发起国之一三、 三个体系的相同点◊都是自愿采用的管理标准,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 组织;◊都遵循相同的管理系统原理,通过实施一套完善的系统标准,在组织 内建立并保持一个完善而有效的形成文件的管理体系;◊通过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改进,对组织的相关活动、过程及其要素进行 控制和优化,达到预期的方针、目标;◊三个体系在结构和要素等内容上存在相同和相近之处;◊目的均在于消除贸 易壁垒,又都可以成为贸易准入条件;◊三个体系均在第三方认证机构认证审 核的要求下,三个体系的实施均涉及认 证审核、认证机构、审核员以及对认证 机构及审核员的认可等内容。

三个体系的审核“三合一”,是大势所趋四、 三个体系的不同点 三个标准的目的、对象和适用范围互不相同;对三个 体系的要求不同质量体系要满足质量管理和对顾客满意的要求,环境管理体 系要服从众多相关方的需求,特别是法规的要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关注 组织内部员工的人身权利;ISO9000标准是对顾客承诺,ISO14000标准 是 对政府、社会和众多相关方(包括股东、贷款方、保险公司等等)承诺; OHSAS18000是对员工及社会等相关方承诺审核准则和解决问题的侧重点不同;要素的内容不完全相同,有的要素差别较 大五、 三个体系的兼容性尽管三套标准和三个体系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但并不影 响在体系建立过程中充分发挥其相同点所提供的条件,努力实现体系之间的协 调、整合以及总体系的一体化,以便更好地发挥管理系统的功能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既有个性又有共性,二 十一世纪的管理趋势是将这三个管理体系同时运用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使顾 客满意、社会满意、员工满意六、 实施三个体系的共同意义◊有助于消除贸易壁垒;◊为组织提高绩效提供了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有助于推动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使组织的管理活动由被动强制行为转变为主动自愿行为,提高管理水平; ◊对企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为组织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品质和形 象。

ISO9000 (QMS)一、 背景ISO9000系列标准,是由ISO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176)制定的,从1986年正式颁布ISO8402《质量一术语》标准起,到 现在已形成由20多个标准组成的标准族我国对口 ISO/TC176的机构是 CSBTS/TC151全国质 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任何组织为取得最佳效益,获取最大利润,都须高度重视其产品质量但影响 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单纯依靠检验把关,虽然能挑出不合格品,但却不能对 所有影响因素进行控制,不可能以最佳成本持续稳定地生产合格品ISO9000族 标准是世界上许多国家质量管理经验的科学总结,通过实施这套 标准,建立质 量体系,可以使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处于受控状态,从而能有效 地减少、消除和预防不合格,确保质量方针、目标的实现二、 ISO9000标准族“ ISO9000标准族”,是指由ISO/TC176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它不仅包括 9000系列,还包括10000系列2000版ISO9000族标准包括了以下一组 密切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核心标准:◊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表述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并规定质量管理体系术语。

◊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规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用于证实组 织具有 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 意◊ 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提供考虑质量管理体系的有 效性和效率两方面的指南该标准的目的是促进组织业绩改进和使顾客及其他 相关方满意◊ ISO19001《质量和(或)环境管理审核指南》-提供审核质量和环境管理 体系的指南除核心标准外,还包括其它标准(如ISO10012测量控制系统)、技术报告(如ISO/TR10015《质量管理培训指南》)及小册子(如《小型企业的应用》)等三、 ISO9000族的基本思想◊所有的活动、过程必须受控,在受控状态下达标;◊控制的出发点是预防;◊贯彻ISO9000的中心任务是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质量体系;◊满足相关方的要求,尤其是要考虑持续地满足顾客需求;◊对体系的有效性 定期评价,以实现持续地改进;◊始终强调管理者是关键四、 质量管理八项基本原则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公司依存于顾客因此,公司应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 的需 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2. 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公司统一的宗旨和方向。

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 工能充分参与实现公司目标的内部环境3. 全员参与:各级人员都是公司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公司带来收益4. 过程方法: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 望的结果5. 管理的系统方法: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 助于 公司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6.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公司的一个永恒目标7.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8.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公司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 造价值的能力这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形成了 ISO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理论基础五、 质量体系文件◊文件是信息及其承载媒体文件的类型是依据文件中的信 息来分类的◊质量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质量计划、规范、指南、形成 文件的程序、作业指导书、表格、记录等还可能包括描述质量方针与质量目 标的文件、图纸、图样等◊文件的价值表现为文件的作用和使用文件所产生的效果文件表达了确定的 信息,利用信息可以实现并完成某项活动,文件的产生和使用是一个过程,其 目的应当是实现增值。

六、 ISO9001 2000版相对于94版的主要变化◊以过程模式为标准的结 构,逻辑性更强◊持续改进过程是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手段◊考虑 了法律法规的要求◊更强调了最高管理者的作用,包括对建立并对质量管理体现进行持续改进的 承诺,对法律和法规要求的考虑,对目标的可评价性的要求◊对标准允许裁剪的要求更加严格◊要求企业将顾客满意度信息的监控作为 对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评价手段◊减少了对文件化的要求◊建立了可评价目标的要求◊术语的定义更加易于翻译◊提高了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兼容性◊特别应用了质量管理原则◊考虑了所有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利益◊增加了将企业的自我评价作为质量 改进的重要内容(ISO9004)ISO14000 (EMS)一、背景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 委员会(TC207)制定的,TC/207成立于1993年6月国际标准化组织 计划颁布ISO14000系列标准100余个,已有20个左右的标准出台,包括 术语、环境标志、环境审计、生命周期评价等方面的标准ISO14000系列 有可能成为比ISO9000还庞大的管理标准体系我国实施环境管理的机构是 中国环境管理体系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指导委),由国务院28个部、委 组成,主任单位是国家环保总局,第一副主任单位是国家技术监督局,日常工 作由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承担。

制定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目的是规范全球企业及各种组织的活动、 产 品和服务的环境行为,节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证经济 可 持续发展目前,ISO14000系列标准已被许多国家所采用,我国等同采 用的GB/T24000-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已于1997年4月1日开始实施二、 ISO14000 标准族第一批颁布的5个国际标准,我国均已等同转化为国家标准,即:◊ GB/T24001-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 GB/T24004-ISO14004环境管理体系 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指南◊ GB/T24010-ISO14010环境审核指南一通用原则◊ GB/T24011-ISO14011环境审核指南一审核程序一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GB/T24012-ISO14012环境审核指南一环境审核员资格要求上述这5个标准,前两个是有关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后3个是有关对环境 管理体系进行审核的标准ISO颁布这5个标准的目的,是支持联合国环境与 发展 会议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对实施和改善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 提供帮助向组织提供一套关于有效地建立、改善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的方法, 使组织具 备适应未来环境工作及国家和国际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的能力。

三、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 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逐步成为指导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四、 环境法律法规1、 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2、 环境保护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水、大气、土壤、生物、噪声、辐射、 振动、放射性物质质 量标准等◊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固体废弃物、噪声污染 物控制标准◊方法标准:分析方法、采样方法、试验方法、操作方法等的统一规定◊标 准样品标准◊基础标准:定义、术语、基本概念的标准3、 环境管理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工程兴建前,调查、预测和评价 其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提出环境影响及防治方案报告,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建设◊“三同时”制度:指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是相辅相成的五、 环境污染源的概念污染源是造成环境的污染物的发生源,通常是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 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的总称。

◊天然污染源◊人为污染源:大气污染源、水体污染源、土壤污染源、生物污 染源主要环境污染物: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弃物、噪声、土壤污 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工业生活过程及其污染六、 环境污染防防治技术1、清洁生产(对应末端冶理)◊基本要素是污染预防◊清洁的生产过程: 原材料(能源)有效利用和替代、改进工艺和设备、生产系统内部循环利用◊清洁的产品:产品生命周期评价、产品的生态设计2、冶理技术◊大气污染物:除尘(机械、洗涤式、过滤、电除尘等)、气态污染物冶理技 术(吸附、吸收、催化、燃烧、冷凝、生物、脱硫法等);◊废水:物理法(筛滤、沉淀、气浮、离心、蒸发等)、化学法(混凝、中 和、氧化分离、电解、化学沉淀法)、物理化学法(吸附、反渗透、电渗透 法等)、生物法(活性污泥、生物膜、厌氧消化、生物稳定塘法等)、废水 处理系统(一级、二级、三级)◊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分选、破碎、压实、浓缩、脱水)、无害 化;回收利用;焚烧、稳定化、固化、填埋◊噪声污染:声源控制(改进生产技术)、噪声传播途径控制(吸声、隔声、 消声、减振降噪)、接受者的防护(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0HSAS1800 (0 SMS)一、 背景 国际上一些大的跨国公司和现代化联合企业在强化质量管理的同时, 也建立了与生产管理同步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提高社会形象和控制职业伤 害给企业 带来的损失WT0的最基本原则是“公平竞争”,其中也包含了环 境保护和职业 健康安全问题90年代后期一些发达国家借鉴IS09000的成功经验开展了实施职业健康安全 管 理体系的活动1999年英国标准协会等13个组织提出职业健康安全评 价系列(OHSA) S标准,即0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 范》、0HSAS1800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0HSAS18001实施指南》2001年7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决定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和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了 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 理体系规范》和GB/T2800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南》二、 0HSAS18000控制范围◊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接近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分承包方和参观 者)的活动◊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是组织提供还是他人提供的三、 0HSAS1800 模 0 式(图三)(略)四、 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众所周知,在人们的工作活动或工作环境中,总是存在 这样那样潜在的危险源,可能会损坏财物、危害环境、影响人体健康,甚至造 成伤害事故。

这些危险源有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人体工效和其他种类 的人们将某一或某些危险引发事故的可能性和其可能造成的后果称之为风险风 险可用发生机率、危害范围、损失大小等指标来评定风险引发事故造成损失 的因素有两类:个人因素和工作/系统因素五、 危险源的分类和辨识方法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 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而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 源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从广义角度分类:机械类、电气类、辐射类、物质类、火灾与爆炸类再比 如: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生理性、行为性危险源辨识的常用方法:现场观察、查阅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等六、 事故的分类1、 按伤害程度分类:◊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为1个工作日以上(含1个工 作日)、105个工作日以下的失能伤害,但构不成重伤事故;◊重伤:指损失工作日为105个工作日以上(含105个工作日)的失能伤 害,重伤的损失工作日最多不超过6000日;◊死亡:其损失工作日为6000日,这是根据我国职工的平均退休年龄计算 的。

2、 按事故严重程度分类: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事故可分为:◊轻伤事故:指 只有轻伤的事故;◊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2人的事故;◊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9 人的事故;◊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的事故七、 选择风险控制措施应考虑的因素1、如果可能,完全消除危险源或风险, 如用安全品取代危险品;2、如果不可能消除,应努力降低风险,如使用低压 电器;3、 在可能情况下,使工作适合于人,如考虑人的精神和体能等因素;4、 利用技术进步,改善控制措施;5、 保护每个工作人员的措施;6、 将技术管理与程序控制结合起来;7、 要求引入计划的维护措施,如机械安全防护装置;8、 在其它控制方案均已考虑过后,作为最终手段,使用个人防护用具;9、 应急方案的需求;10、 预防性测定指标对于监测控制措施是否符合计划要求十分必要八、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1、 宪法;2、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如《劳动法》、《民法》、《工会法》、《消防 法》、《职业病防治法》等;3、 职业健康安全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的条例、办法、规定、实施细则等;4、 地方性职业健康安全法规;5、 职业健康安全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制度》◊《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制度》◊《伤亡事故、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职业健康安全措施计划制 度》◊《职业健康安全监察制度》。

6、 国际公约一体化管理体系一、背景IS09000、IS014000和0HSAS18000等标准规定的管理体系一并被称为后工业 化 时代的管理方法随着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014000环境管理 体系认 证的深入发展,愈来愈多的组织开始关注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 系和职业健康安全(0HSAS管)理体系结合起来,建立整合型的管理体系 同时向认证机 构提出了对整合型管理体系实施一体化审核的要求,即通过一个 审核组的一次 现场审核,同时颁发IS09001、IS014001、0HSAS18001认证 证书,从而大大减少组织的管理成本,提高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二、 整合型管理体系的概念目前,存在三种形式的整合型管理体系(Integrated ManagementSystems) : ◊全面管理体系;◊调整型管理体系(即两个或三个管理体系 并存,将公共要素整合在一起的管理体系);◊分离型管理体系(即两个或 三个管理体系独立存在于组织之中,虽然体系未被集成整合,但组织能从一体 化审核中得到好处)三、 一体化审核的概念◊一体化审核允许客户将他们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 安全管理体系放到一起接受审核。

◊由来自质量或其他相关领域的专业审核员组成一个一体化的审核组审核组织 的管理体系,以验证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审核组将调整他们的行动,以确保每一个相关标准的要素(共有的和非共有 的)均被审核范围覆盖四、 一体化审核的意义◊伴随着标准之间一致性内容的增加,许多组织建立了 整合型的管理体系;◊降低审核费用和审核的次数;◊减少过程和连续管理时间的中断;◊协调由于不同审核所造成的审核间的差 距;◊建立更加紧密的客户/审核员关系;◊有助于组织在这些领域的持续提 高五、 整合型管理体系的好处◊为组织提供共同的和连续的管理途径;◊降低管理费用◊更有效的资源利用和业务计划;◊各管理领域间可以取长补短;◊提供对 生产问题的全面监视并有助于寻求互助的解决方案;◊提供满足质量、环境和 职业健康安全要求的全面的解决方案,如减少不合格品等于降低浪费和原材料 的无效使用,降低产品的危险程度可以提高质量和满足顾客要求六、 建立整合型管理体系的困难◊需要细化的专门指导,或者依靠外部的咨询 帮助;◊建立体系和进行审核都需要强有力的资源支持;◊在执行和审核中,过程可能被中断;◊在一个或多个领域,可能会因注意/资源不足使组织遭受审核不通过的损失。

七、 整合型管理体系的可行性◊都遵循PDCA的循环的原理◊各标准之间内容的兼容性◊顾客的需求◊认证机构业务范围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附录一些最基本的术语一、IS09000质量体系☆产品:过程的结果(产品类别:服务、软件、硬 件、流程性材料)・☆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 活动・☆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质量方针:由组织 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质量目标:在质量方面 所追求的目的.☆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顾客: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 人.☆顾客满意: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供方:提供产品的组织 或个人・☆相关方: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管理:指挥和控 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组织: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和设施・☆管理体系:建 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文件:信息及其承载媒体・☆记录: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 证据的文件・☆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 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合格:满足要求・☆不合格:未满足要求・☆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 不合格或其它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持续改进:增强满足要求的能 力的循环活动・二、 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 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 有益的变化・☆环境指标:直接来自环境目标,或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 环境表现(行为)要求,它们可适用于组织或其局部,如可行应予以量化☆污 染预防:旨在避免、减少或控制污染而对各种过程、惯例、材料或产品的采 用,可包括再循环、处理、过程更改、控制机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材料替代 等-三、 0HSAS1800职0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 损坏或其它损失的意外情况.☆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 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事件:导致或可能 导致事故的情况・☆职业健康安全: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 和其他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评价:评估风 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