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苏省高考生物知识整合+考题探究+专题训练第6讲细胞增殖讲练新人教版

hao****an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72MB
约20页
文档ID:152359758
江苏省高考生物知识整合+考题探究+专题训练第6讲细胞增殖讲练新人教版_第1页
1/20

第6讲 细胞增殖考纲要求测试内容测试要求测试内容测试要求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A4.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2.细胞的无丝分裂及其特点A(1)实验原理B3.细胞的有丝分裂(2)实验材料用具、实验方法步骤A(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异同B(3)实验结果及其分析C(2)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B考点一 细胞的生长和细胞周期1.多细胞生物生长的原因(从细胞的角度分析)(1)通过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2)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1)受相对表面积的制约: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2)受核质比的制约:细胞核中的DNA是有限的,其能够控制的细胞质的范围有限3.细胞增殖(1)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2)方式(3)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4.细胞周期(1)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2)适用范围:①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②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3)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方法名称表示方法用字母表示细胞周期扇形图A→B→C→A为一个细胞周期直线图a+b或c+d为一个细胞周期坐标图a+b+c+d+e为一个细胞周期柱形图B组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正在进行DNA复制,C组细胞多数处于分裂期,A组细胞为细胞分裂末期和未进行DNA复制的细胞(4)细胞周期的特点:不同类的细胞,其细胞周期不一定相同,分裂间期与分裂期所占比例也不一定相同;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其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命题点一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1.真核细胞的直径一般在10~100μm之间,下列有关生物体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体积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较低B.相对表面积小,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C.受细胞核所能控制范围的制约D.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物质的转运和交换答案 B解析 相对表面积小,不利于物质运输2.(2017·南京学测模拟)下列有关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与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有关B.细胞核的大小是有一定限度的C.细胞体积过大不利于细胞内的物质交流D.细胞的体积与细胞核无关答案 D解析 细胞体积的大小受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效率就越低,而且会影响到细胞内部的物质交流;二是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中的DNA一般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即细胞核控制的范围是有限的命题点二 细胞周期3.(2017·常州学测模拟)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均处于细胞周期中C.细胞种类不同,但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答案 D解析 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

不同物种、不同组织的细胞周期所经历的时间不同生殖细胞成熟后,必须经过受精作用成为受精卵后方可进行有丝分裂细胞分裂间期为分裂期打好了物质基础4.(2010·江苏学测)下表为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t/h),据表分析,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细胞类型分裂间期分裂期细胞周期甲15.32.017.3乙13.51.815.3丙21122丁20.51.522A.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B.甲细胞分裂期的时间比丁细胞的长C.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的长D.观察有丝分裂过程时选择丙类型的细胞最好答案 D解析 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时间比分裂期时间长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大多数细胞处在间期,少数细胞处于分裂期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期时间/细胞周期时间=该时期细胞数目/视野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总数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比例越大的生物,显微镜下越容易找到分裂期细胞,因此观察有丝分裂过程时选择乙类型的细胞最好题后反思 判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方法(1)“先长后短”:一个细胞周期一定要先经过一个长的间期,再经过一个短的分裂期2)“终点到终点”:从完成时开始,到完成时结束,为一个细胞周期3)“先复制后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一定要先完成DNA的复制,才能完成细胞的分裂。

考点二 有丝分裂1.有丝分裂过程(以植物细胞为例)(1)分裂间期(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2)分裂期 时期 图像     变化特征①前期②中期③后期④末期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数目变化(1)数目变化规律染色体:数着丝点的数目着丝点断裂,染色体数目加倍;细胞一分为二,数目减半DNA:根据核DNA与染色体数量关系(1∶1和2∶1)来计算DNA复制,DNA数目加倍;细胞一分为二,数目减半染色单体:着丝点断裂后,染色单体数目为0;断裂前,每条染色体上有2条染色单体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2n2n4n4n→2n染色单体0→4n4n4n00DNA2n→4n4n4n4n4n→2n(2)曲线图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项目动物细胞植物细胞不同点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由两组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亲代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向四周延伸,亲代细胞分成两个子细胞                   命题点一 识别有丝分裂的细胞图像5.(2017·泰州学测模拟)下图为同一植物细胞处在有丝分裂两个不同时期的模式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a结构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B.b表示细胞膜,c表示细胞核C.d结构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D.e的蛋白质成分是在间期合成的答案 B解析 由题图可知a为植物细胞的最外层结构,故为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的细胞壁;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生活状态下是紧贴在一起的,故b表示核膜,c表示核仁;细胞板逐渐形成细胞壁,此过程与高尔基体密切相关。

6.(2017·连云港学测模拟)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图像,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B.甲、乙、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例都为1∶2∶1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倍增,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D.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答案 A解析 甲、丙两图分别为前期、中期,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比例为1∶2∶2,而乙图着丝点分裂无染色单体,三者关系为1∶0∶1甲图中中心体倍增发生在间期而不是前期该生物虽有中心体但无细胞壁,故不可能为低等植物细胞方法技巧 “三看法”界定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命题点二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等的数量变化7.(2017·徐州学测模拟)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核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O~A段表示染色体复制,其含量加倍B.细菌与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C.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的比为1∶2∶2D.B~D段的团藻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答案 D解析 O~A段表示DNA复制,含量加倍;B~C段为有丝分裂中期,核膜和核仁消失;C~D段为后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为4∶0∶4;团藻细胞属于低等植物细胞,在分裂间期中心体复制。

8.(2017·常熟学测模拟)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DNA含量,可分析其细胞周期根据细胞的DNA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目如图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A.乙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B.细胞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C.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D.将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减少答案 D解析 从甲过程到乙过程,DNA含量从2c达到了4c,反映出了细胞中DNA的复制过程处于甲状态的细胞较多,说明间期持续时间较长如果将DNA的复制阻断,则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增多,而乙、丙组细胞数相对减少题后反思 迅速识别柱形图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1)先看染色单体:染色单体可能为0,而染色体和DNA不可能为02)再看DNA和染色体:DNA数可能是染色体数的2倍,而染色体数不可能是DNA数的2倍考点三 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1.实验原理(1)高等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较旺盛2)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质)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染成深色3)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判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2.实验材料用具洋葱,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质量浓度为0.01g·mL-1或0.02g·mL-1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剪刀,镊子等3.实验步骤(1)装片的制作(2)观察:使用低倍镜找到根尖分生区的细胞,然后换上高倍镜,观察分生区的各个细胞,并找到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4.选取实验材料提醒(1)剪取根尖长度为2~3mm,过长或过短都会导致难以找到分生区的细胞2)选材时不能单纯以分裂期所占时间的长短作为选材标准,而是应选择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时间比例大的材料,因为此种材料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较多、易观察5.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时的注意事项(1)解离应严格控制时间:一般解离时间控制在3~5min若时间过短,细胞在压片时,不易分离开;若时间过长,会导致解离过度,无法取出根尖进行染色制片2)漂洗和染色的顺序不能颠倒:应该先漂洗后染色,否则解离液中的盐酸会干扰染色的效果,或者导致染色体不能着色3)染色时要掌握好染色液浓度和时间:若染色时间过长,浓度过大,导致染色过深,显微镜下会出现一片紫色,无法正常观察染色体4)制片时用力要适当:若用力过重会将组织压烂,过轻则细胞未分散开来,用力过重或过轻都会影响观察。

6.实验结果提示(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已经死亡,所以不能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动态过程2)视野中往往不容易找全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可以移动装片,从邻近的分生区细胞中寻找3)观察到的不同时期细胞数目的多少反映出各时期经历时间的长短,间期细胞数目最多                   命题点一 实验基础9.(2017·南京学测模拟)用高倍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图像,全部清晰可见的结构是(  )A.染色体、纺锤体、细胞壁B.染色体、赤道板、细胞膜C.纺锤体、细胞膜、细胞板D.纺锤体、细胞壁、核仁答案 A解析 赤道板是虚拟的一个位置,不是具体的结构;细胞板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才出现;细胞分裂前期,核膜逐渐解体,核仁逐渐消失,所以中期看不到核仁10.(2017·徐州学测模拟)依据生理特点,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  )A.DNA的复制方式B.是否出现星射线C.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D.自身蛋白质合成的方式答案 C解析 最可靠的区分依据是检查它的子细胞形成方式命题点二 实验拓展11.(2017·泰州学测模拟)下图是某一学生绘出的高等植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其中错误的是(  )A.a和b B.c和dC.b和d D.e和f答案 C解析 b图有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植物细胞的分裂应是在赤道板的中央位置出现细胞板,向四周扩展为细胞壁将细胞分开,不是细胞膜向内凹陷。

从题干可知,这些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但d图却出现了中心体这个结构12.(2017·无锡学测模拟)若图甲、乙、丙是某同学做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是在低倍镜下所观察到的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图像B.将图甲转为图乙的操作步骤是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视野亮度→转动粗准焦螺旋C.图丙是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后,在高倍镜下所观察到的图像D.制作装片的过程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答案 C解析 A项错误,图甲细胞呈长方形,应为根尖伸长区的细胞图像;B项错误,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C项正确,图丙中能看到有丝分裂的各时期,说明在制作的过程中已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D项错误,制作装片的过程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题后反思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4点提醒(1)根尖中只有分生区细胞才可以进行分裂,伸长区和成熟区不能分裂2)不能观察一个细胞的连续分裂过程,因为解离时细胞已死亡,可以寻找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连起来体会出细胞分裂的连续过程3)细胞板是真实存在的结构,而赤道板是人为定义的面,看不到此“结构”。

4)“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的步骤顺序不能颠倒、不能缺失,否则不易观察到预期现象考点四 无丝分裂                   命题点一 无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13.(2017·无锡学测模拟)下列关于无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等生物细胞特有的分裂方式B.也存在遗传物质的复制过程C.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D.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的变化答案 A解析 无丝分裂是指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的细胞分裂方式;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一样也存在遗传物质的复制过程;无丝分裂在高等动物体内也存在,比如: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14.(2013·宿迁学测模拟)下列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的是(  )A.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B.人的精原细胞C.马蛔虫的受精卵D.蛙的红细胞答案 D解析 真核细胞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三种分裂方式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如蛙的红细胞命题点二 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的综合考查15.(2017·南通学测模拟)如图是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过程,与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B.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C.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D.无丝分裂只发生在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答案 B解析 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过程中也有DNA的复制;无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都能发生在真核生物的细胞中。

16.以下有关细胞大小和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体积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B.原核细胞只能通过无丝分裂增加数目C.人的成熟红细胞不进行有丝分裂,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D.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是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答案 B解析 细胞体积越小,表面积也越小,但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A项正确原核细胞可通过二分裂增加数目,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B项错误人的成熟红细胞在分化过程中会失去细胞核,不能再进行分裂,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C项正确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这是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D项正确题后反思 关于无丝分裂的3点提醒(1)无丝分裂是真核生物快速形成体细胞的方式,但不精确2)分裂过程中核膜不解体,无纺锤丝的形成,但有遗传物质的复制3)原核细胞的分裂也没有纺锤丝的形成,但不能叫无丝分裂,而是二分裂真题演练与模拟过关                   1.(2016·江苏学测)右图是细胞有丝分裂一个时期的示意图,该时期为(  )A.前期 B.中期C.后期 D.末期答案 B解析 该图中染色体上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属于中期。

2.(2014·江苏学测)右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则该细胞处于分裂(  )A.间期 B.前期C.中期 D.后期答案 D解析 该图中染色体分别向两极移动,属于后期3.(2014·江苏学测)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其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是(  )A.4 B.8 C.16 D.32答案 C解析 体细胞中有染色体8条,则中期时染色体仍为8条,但每条含2条染色单体,共16条染色单体4.(2013·江苏学测)下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相对数量的关系,该细胞可能处于(  )A.前期或中期 B.间期或末期C.中期或后期 D.后期或末期答案 A解析 有丝分裂过程中,间期染色体复制后,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两个DNA分子后期染色体上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分子,没有染色单体图示染色体数∶核DNA的分子数为1∶2,说明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该细胞可能处于前期或中期5.(2013·江苏学测)下图表示“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请据图回答:(1)步骤甲称为________2)步骤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丙常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步骤丁的操作过程中,将酥软的根尖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后,还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某学校不同班级学生在同一天不同时间进行了上述实验,结果发现实验效果有明显差异为了探究该实验取材的最佳时间,请你简要写出实验的主要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解离 (2)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 (3)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 (4)盖上载玻片后用手指按压 (5)在不同的时间取材后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对比实验效果解析 有丝分裂实验制作装片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为了便于观察,装片完成后需要压片为了确定取材的最佳时间,可在不同时间取材分别实验,根据结果确定最佳时间                   1.(2017·泰州中学三模)下图a~d表示连续分裂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为细胞分裂的间期B.b为细胞分裂的间期C.ab可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D.bc不可表示细胞周期答案 B解析 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分裂间期持续时间长,因此B错误2.(2017·南京学测模拟)如图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几个示意图,据图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乙图与丙图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相等B.丁图的母细胞有4条染色体C.甲图的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D.丙图是观察辨认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答案 D解析 乙图与丙图细胞内染色体数目都是4条;丁图有8条染色体,但它的母细胞也就是进行细胞分裂前的细胞有4条染色体;观察辨认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是中期,中期的染色体上含有染色单体3.(2017·泰州学测模拟)在人体体细胞增殖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在纺锤体形成时,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m当该细胞中染色单体消失时,此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  )A.2n和m B.n/2和m/2C.2n和m/2 D.n和m答案 A解析 纺锤体形成于前期,此时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染色单体消失于后期,消失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加倍,但DNA含量不变4.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彼此分离开来 ②制片之前要通过漂洗洗去染料,便于显微镜下观察 ③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分散开,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 ④视野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最多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答案 A解析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分散开;漂洗的目的是为了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压片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便于观察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占的时间最长,故视野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最多5.(2016·宿迁学测模拟)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如果仅从细胞分裂周期来看,图中植物作为实验材料最适合的是(  )答案 D解析 分裂期和细胞周期的比值最大的植物,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最理想的材料6.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其数目加倍B.细胞分裂间期开始时与结束时相比,物质运输效率相同C.细胞周期中染色质与染色体形态的转化有利于精准地均分核DNAD.分生区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较少,是由于大多数细胞没有进入细胞周期答案 C解析 分裂间期DNA复制,DNA数目加倍,每条染色体上有2条染色单体,2条染色单体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A错误;细胞分裂间期开始时与结束时相比,物质运输效率不同,B错误;所观察的分生区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较少,是因为分裂期相对于间期所用时间较短,D错误。

7.(2016·连云港学测模拟)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细胞内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分子数(c)可表示为下图所示的关系,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着(  )A.中心体移向两极B.着丝点分裂C.细胞膜向内凹陷D.DNA分子进行复制答案 A解析 据图中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间的关系,可判断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或中期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后期;细胞膜向内凹陷发生在后期和末期;DNA分子复制发生在间期8.(2016·扬州学测模拟)下图为某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简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细胞的分裂顺序依次是②③①④B.细胞①和②中均含有8条染色单体C.细胞③最适合用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D.细胞④中新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答案 B解析 细胞①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数为09.(2016·金陵中学学测模拟)下列事实中,能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是(  )A.花药离体培养成单倍体植株B.小鼠与人的细胞融合C.蝌蚪发育成蛙D.将烧伤者皮肤培养后移植答案 A解析 全能性指单个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上述选项中只有A符合10.(2016·扬州学测模拟)右图表示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的细胞周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甲→乙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②乙→甲的过程表示分裂期 ③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乙→甲的全过程 ④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甲→乙的全过程A.④ B.③C.①②④ D.①②③答案 A解析 乙→甲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甲→乙的过程表示分裂期。

11.(2015·泰州学测模拟)下面为洋葱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观察实验的有关图示,甲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乙图是某同学在甲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欲将乙图视野中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进行640倍高倍镜观察,正确的镜头组合及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A.①×④;左上方 B.①×④;右下方C.②×③;右下方 D.②×③;左上方答案 D解析 图中①②是目镜,放大倍数分别是5×和16×,③④是物镜,放大倍数分别是40×和10×,因此当用②和③的镜头组合时,可得到640倍的高倍物像乙图左上方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装片向左上方移动,图像向视野中央移动12.下图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发生在分裂间期B.②过程发生在分裂末期C.a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D.b、c染色体上无染色单体答案 B解析 ②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染色体上无染色单体13.如图1为视野中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2为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一定不含染色单体的细胞有________(填字母),E细胞中有________个核DNA分子。

2)图1中A→E细胞分裂时期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表示),A时期细胞中染色质变为染色体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动物细胞相比,图1中E时期细胞的显著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2中发生bc段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发生de段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5)图1中与图2的ef段对应的细胞有______ (填字母)答案 (1)C、E 12(2)D→A→B→C→E 便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3)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4)DNA复制 着丝点分裂(5)C、E解析 (1)图1中C细胞处于后期着丝点分裂;E细胞处于末期形成子细胞,它含有12个核DNA分子2)D细胞处于间期;A细胞处于前期;B细胞处于中期;C细胞处于后期;E细胞处于末期,所以图1中A→E细胞分裂时期的先后顺序是D→A→B→C→E。

A细胞分裂前期细胞中染色质变为染色体的重要意义是便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3)与动物细胞相比,图1中E分裂末期细胞的显著不同点是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4)图2中发生bc段的增长原因是进行了DNA的复制,de段表示末期,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体分开5)图1中与图2的ef段表示细胞分裂后期或末期对应的细胞有C、E,此时一个染色体中含有一个DNA分子14.(冲A练习)(2016·宿迁中学学测模拟)下图为某生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的几个阶段,据图回答:(1)请将图中细胞按照正确的有丝分裂过程进行排序:____________2)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_图所示的时期3)染色单体数和DNA数目相等的细胞是图中的________4)丁图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分别是________5)作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该图中缺少了细胞周期的________期,该期细胞内的主要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乙、甲、丁、丙 (2)甲 (3)甲和乙 (4)12、12(5)间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解析 在甲、乙、丙、丁四幅图中,甲为中期,乙为前期,丙为末期,丁为后期。

正确的排序为乙、甲、丁、丙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为中期,因为此时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且全部排列在赤道板位置上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染色单体的数目就是DNA数,所以甲和乙中有12条染色单体,即有12个DNA分子丁图中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所以此图中染色体数为12,DNA数为12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本题中已有分裂期,所以缺少分裂间期间期完成染色体的复制,即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