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给水铜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D 171:2004 目录1.总则2.术语3.管材、管件4.设计4. 1 管道布置的连接4. 2 管道的补偿、保温4. 3 水力计算5.施工5. 1 一般规定5. 2 管道敷设5.3 管道连接6.验收附录 A 本规程适用铜管的主要技术指标附录 B 钎焊铜管承插口、卡套连接和卡压连接的规格尺寸附录 C 铜管法兰连接的连接尺寸附录 D 沟槽连接的槽口尺寸本规程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使建筑给水铜管管道工程做到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 安全卫生, 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1.0. 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进和扩建的建筑给水(包括生活热水、饮 用净水等)铜管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与验收1.0.3 建筑给水用铜管管材、管件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缝铜 水管和铜气管》 GB/T 18033 、《铜管接头》 GB/T11618T 现行行业标准 《建筑用铜管管件》 (承插式) CJ/T117 、《塑覆铜管》 YS/T451 等有关标 准的规定1.0.4 铜管用于建筑给水工程时,除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 有关标准的要求2 术语2. 0.1 铜管按《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 GB/T18033 标准拉制的薄壁铜质管材。
其 状态可分为硬、半硬、软三种2. 0.2 硬态铜管( Y)硬度大于 100 (HV/5 )的铜管2. 0.3 半硬态铜管( Y2 )硬度介于75〜100 ( HV/5 )之间的铜管2.0.4 软态铜管( M )硬度小于 75 ( HV/5 )的铜管2.0.5 塑覆铜管外壁具有塑料包覆层的铜管2. 0.6 钎焊连接以熔点低于母材的钎料与母材一起加热,在母材不熔化的情况下,钎 料熔化后润湿并填充母材连接处的缝隙,两者相互熔解和扩散,从而形成 钎焊缝的连接方式2. 0.7 硬钎焊连接钎料熔点大于450 C的钎焊连接2.0.8 软钎连接钎料熔点小于450 C的钎焊连接2.0.9 卡套连接拧紧螺母,使配件内鼓形铜环受压坚固而封堵管道连接处缝隙的连接 方式2.0.10 卡压连接将带有橡胶密封圈的承口管件,在管口处压紧而起密封和坚固作用的 连接方式2.0.11 沟槽连接将并合式卡箍件、橡胶密封圈和坚固件组成的快速接头卡入管外壁的 预制沟槽中,坚固后达到密封连接方式3 管材、管件3 . 0 . 1建筑给水铜管应采用 TP2牌号铜管其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符合本规程附录 A 的要求3.0.2建筑给水铜管宜采用硬态铜管。
当管径不大于 DN25 时,可采用 半硬态铜管3 . 0. 3建筑给水系统的铜管管材,当采用钎焊、卡套、卡压连接时,其 规格可按表3.03确定表3.03建筑给水铜管管材规格(伽)公称直径DN外径De工作压力1.0MP a工作压力1.6MP a工作压力2.5MP a壁厚计算内径dj壁厚计算内径dj壁厚3计算内径dj680.66.80.66.88100.68.80.68.810120.610.80.610.815150.713.60.713.620220.920.20.920.225280.926.20.926.232351.232.61.232.640421.239.61.239.650541.251.61.251.665671.264.61.564.080851.5821.5821001081.51052.51033.51011251331.51303.01273.51261501592.01553.01534.01512002194.02114.02115.02092502674.02595.02576.02553003255.03156.03138.0309注:1、采用沟槽连接时,管壁应符合表 3.0.4的要求2、外径允许偏差应采用高精级。
3 . 0 . 4采用沟槽连接的铜管应选用硬态铜管其壁厚不应小于表 3.0.4规定的数值,表3.0.4沟槽连接时铜管的最小壁厚(眄公称直径DN外径De最小壁厚350542.065672.080852.51001083.51251333.51501594.02002196.02502676.03003256.03 . 0. 5管材、管件接口的尺寸应相匹配,弯头宜采用曲率半径 R等于公称直径DN ( R不包括承口深度)的大曲率半径弯头3 . 0. 6钎焊铜管承口、卡套连接和卡压连接的规格尺寸应符合本规程附录B的要求3. 0 . 7铜管法兰连接尺寸应符合本规程附录 C的要求3. 0.8 用于沟槽连接的铜管槽口尺寸应符合本规程附录 D 的要求4 设计4 .1 管道布置和连接4.1.1 在建筑给水铜管管道系统中, 不宜直接连接钢管等其他金属管材、 管件4. 1.2 埋地铜管宜采用塑覆铜管4.1.3 铜管不得浇注在钢筋混凝土内(包括楼板和墙体)除硬钎焊连接 的铜管外,采用其他连接方式的铜管均不得暗设在墙内或地面垫层内4.1. 4 引入管不宜穿越建筑基础穿越外墙时,应预留孔洞、敷设铜管 套管,并应考虑建筑沉降等因素。
4. 1.5 进户管敷设宜采用折弯进户方式4. 1.6 洗脸盆、大便器等小流量配水支管可采用分水器配水方式 注:分水器配水方式包括常径配水和缩径配水;缩径配水包括部分 缩径和全部缩径4.1. 7 管道穿越楼板、承重墙时,应预留孔洞并设套管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下端应与楼板平齐,顶部应高出室内地坪 20 — 50伽安装在墙壁内的套管,其两端应与装饰面相平4.1.8 管道不应穿越建筑物的沉降缝、伸缩缝当必须穿越时,应采取 有效的技术措施4.1.9 管道不得敷设在烟道、风道貌岸然、电梯井和排水沟内不宜穿 越橱窗、壁柜4.1.10 嵌墙敷设的铜管管径不宜大于 DN25 ,且宜采用塑覆铜管,槽内铜管应有固定措施嵌墙敷设时,水平凹槽长度不得影响结构安全4 . 1. 11横管宜有2 %〜5 %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4.1.12 铜管的连接可采用钎焊连接、法兰连接、沟槽连接、长套连接、 卡压连接等方式,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铜管的钎焊连接方式宜采用硬钎焊连接非埋设的管径不大于 DN25 的支管可采用软钎焊连接2 埋设铜管应采用硬钎焊连接3 管径小于 DN50 的支管可采用卡套连接、卡压连接;管径不小于 DN50 的支管可采用沟槽连接。
4 进户管与水表接口不得埋设,并应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5 管道系统与供水设备连接时, 其接口处应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 4.1 .13 建筑给不铜管应采用铜制管件、附件铜管与钢制设备的连接 应采用铜合金配件4.1 .14 建筑热水回水管道不应采用正四通铜制管件和侧向出流的正三 通铜制管件,应采用侧向入流通的导流三通特制铜管件4.2 管道的补偿、保温4.2.1 当热水铜管直线段长度大于 10M 时,应采取补偿措施:管径大 于 DN40 时宜采用波纹伸缩节;管径水大于 DN40 时宜采用管道自然补 偿4.2.2 因温差引起的管道轴向变形量,可按下列公式确定:红二 aL- • △ ( 422-1 )△T=0.65 △ts+0.10 △tg (4.2.2-2)式中△_管道伸缩长度(mm);△T-----计算温差「C);△s-----管道内水的最大变化温差(C);△g-----管道外空气的最大变化温差(C);L 管段长度( m );a——线膨胀系数(mm/m K), a=0.018 注:当供水温度不大于 75 C时,补偿量可按1.2/m估算.4.2.3 管道固定支架的间距应根据管道伸缩量、伸缩接头允许伸缩量等因 素确定。
固定支架宜设置在变径、分支、接口处与所穿越的承重墙与楼板 的两侧,垂直安装的配水干管应在其底部设置固定支架4.2.4 铜管进出水箱等设备的出入口处应增设支架加强4.2.5 对建筑给水铜管,冷水管应采取防结露措施;热水管应做绝热保 温处理绝热材料应采用不腐蚀铜管的材料绝热层厚度应经计算确定注:铜管导热系数 383.8W/m 「C;对塑覆铜管,齿条型导热系数为0.184〜0.25 W/m •(]闭孔发泡型为 0.04〜0.05 W/m •(橡塑型为 0.42W/m ・C4.3 水力计算4.3.1 建筑给水管道设计流量的确定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 计规范》 GB50015 的规定执行4.3.2 当管径不小于 DN25 时,铜管管道的水流速度宜采用 0.8〜1.5m/s ;当管径小于 DN25 时,水流速度宜采用 0.6〜0.8 m/s 4.3.3 铜管沿程的水头损失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c=105 C-1.85 • dj-4.87 • Q1.85Q1.8525%(4.3.3-1)? h=103 C-1,85 • dj-4,87 •(4.3.3-2)式中 ?c 冷水管道单位长度的水头损失 (KPa/m) ;?h 热水管道单位长度的水头损失 (KPa/m) ;C 海曾(澄)-威廉系数,铜管 C=130;D j 管道计算内径 (M);Q 设计流量 (M 3/S).4.3.4 建筑给水铜管管道系统的局部水头损失, 宜按沿程水头损失的 — 30% 计算。
5 施工5 . 1 一般规定5.1 .1 管道安装工程施工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 .设计施工图和其他设计文件齐全; 2.已确定详细的施工方案;3.施工场地的用水、用电、材料贮放场地等临时设施能满足施工I hj )4.工程使用的铜管、管件、阀门和焊接材料等具有质量合格证书, 其规格、型号与性能检测报告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或设计的要求5 . 1 . 2 建筑给水铜管施工人员应经专业培训上岗5.1 .3 施工前应了解建筑物的结构,并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制订与 土建等其他工种的配合措施5 .1 .4 在施工过程中, 应防止铜管与酸、 碱等有腐蚀性液体、 污物接触5. 1.5 管道安装前,应对管件配合公差进行检查配合公差应符合本规 程附录 B 的要求5. 1.6 管道安装前,应检查铜管的外观质量和外径、壁厚尺寸外径和 壁厚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有明显伤痕的管道不得使用,变形管口应采用 专用工具整圆受污染的管材、管件,其内外污垢和杂物应清理干净 5.1.7 采用胀口或翻边连接的管材,施工前应每批抽 1% 且不少于两根进行胀口或翻边试验当有裂纹时,应在退火处理后,重做试验如仍有 裂纹,则该批管材应逐根退火、试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5. 1.8 管道安装前应调直管材管材调直后不应有凹陷现象5. 1.9 管材、管件在运输、装卸和搬运时应小心轻放、排列整齐,不得 受尖锐物品碰撞,不得抛、摔、压5. 1.10 管道不得作为吊、拉、攀件使用5 .2 管道敷设5. 2.1 管道穿越墙壁、楼板和嵌墙暗敷时,应配合土建留洞、留槽尺寸 可按下列规定执行:1 .预留孔洞尺寸宜比管外径大 50 — 100 mm;2.嵌墙暗管的墙槽宽度可为管道外径加 50 m ,深度可为管道外径加不少于 15 m 的余量5. 2. 2 管道穿过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时,应预埋防水套管,并采取防水措施5 .2 .3明装管道的外壁或保温层外表面与装饰墙面的净距离宜为 10伽5 . 2. 4暗装管道距墙面的净距离应根据管道支架的安装要求和管道的固定要求等条件确定管道中心线距墙面、柱面的最大净距离可按表 524的规定确定架空敷设时管顶上部的净空不宜小于 200伽表5.2.4管中心线至墙面、柱面的最大净距离( 伽)公称直径DN不保温管保温管159013020951352510014032110150401151555012016065130175801451851001551951251702101501802252002102602502403003002653255. 2 . 5铜管的固定支架应采用铜套管式固定支架。
5 . 2 . 6铜管活动支架的最大间距可按下表 5.2.6的规定确定表5.2.6铜管活动支架的最大间距(mm)公称直径DN竖直铜管水平铜管151800120020240018002524001800323000240040300024005030002400653500300080350030001003500300012535003000150400035002004000350025045004000300450040005 . 2. 7管道支承件宜采用铜合金制品当采用钢件支架时,管道与支架 之间应设软性隔垫,隔垫不得对管道产生管道产生腐蚀5 . 2 . 8管径不大于DN25的半硬态铜管可采用专用工具冷弯 管径大于DN25的半硬态铜管转弯时,宜使用弯头5. 2 . 9管道的施工,宜先预制成若干段再进行组装5. 2.10 管道系统安装间歇的敞口处应采取封堵措施5. 2.11 管道系统安装完毕,经目测不得有明显的起伏和弯曲5. 2.12 设计规定需进行保温的管道,其接口部位的保温施工应在密闭 性试验合格后进行5 .3 管道连接5. 3.1 施工安装前,应根据设计图纸与现场实测的配管长度,结合不同连接方式精确下料,切割时可采用切管器或用每 10伽不少于13齿的钢锯 和电锯、砂轮切割机等设备。
切割后的管子断面应垂直平平整,且应去除 管口内外毛刺并整圆5.3.2 管道连接前应再次确认管材、 管件的规格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3.3 铜管钎焊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 .铜管钎焊应采用氧 -乙炔火焰或氧 -丙烷火焰软钎焊也可用丙 烷-空气火焰和电加热;2.焊接前应采用细砂纸或不锈钢丝刷等将钎焊处外壁和管件内壁的污垢与氧化膜清除干净;3.硬钎焊可用于各种规格管径与管件的连接,钎料宜选用含磷的 脱氧元素的铜基无银、低银钎料铜管硬钎焊可不添加钎焊剂,但与铜合 金管件钎焊时,应添加钎焊剂;4.软钎焊可用于管径不大于 DN25 的铜管与管件的连接, 钎料可选 用无铅锡基、无铅锡银钎料焊接时应添加钎焊剂,但不得使用含氨钎焊 剂;5.塑覆铜管焊接时,应将钎焊接头处的铜管塑覆层剥离,剥离长度应不小于200伽,并在连接点两端缠绕湿布冷却, 钎焊完成后复原塑覆层;6 .钎焊时应根据工件大小选用合适的火焰功率, 对接头处铜管与承口实施均匀加热,达到钎焊温度时即向接头处添加钎料,并继续加热,钎 焊时钎料填满钎缝后应立即停止加热,保持自然冷却7.铜管钎焊不得使用含铅钎料、含氨钎焊剂;8 .钎焊完成后, 应将接头处的残留钎焊剂和反应物用干布擦拭干净。
5. 3.4 铜管卡套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管径不大于 DN50 、需拆卸的铜管可采用卡套连接;2 .连接时应选用活动扳手或专用扳手,不宜使用管钳旋紧螺母;3 .连接部位宜采用二次装配第二次装配时,拧紧螺母应从力矩激 增点起再将螺母拧紧 1/4 圈;4 •一次完成卡套连接时,拧紧螺母应从力矩激增点起再旋转 1 /11/4 圈,使卡套刃口切入管子,但不可旋得过紧5• 3 • 5铜管卡压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 .管径不大于 DN50 的铜管可采用卡压连接;2.应采用专用的与管径相匹配的连接管件和卡压机具;3 .在铜管插入管件的过程中,管件内密封圈不得扭曲变形,管材 插入管件到底后应轻轻转动管子, 使管材与管件的结合段保持同轴后再卡 压;4.卡压时,卡钳端面应与管件轴线垂直,达到规定的卡压力后应保持 1-2S 方可松开卡钳5.卡压连接应采用硬态铜管5 . 3. 6黄铜配件与附件螺纹连接时,宜采用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应先用手拧入2-3扣,再用扳手一次拧紧,不得倒回,装紧后应留有2-3扣螺尾 5 . 3. 7铜管法兰连接时,松套法兰规格应满足本规程附录 C的规定;垫 片可采用耐温夹布橡胶板或铜垫片等;紧固件应采用镀锌螺栓,对称旋紧。
5 . 3 . 8管径不小于DN50的铜管可采用沟槽连接沟槽连接件的规格、 尺寸和铜管最小壁厚应满足本规程附录 D的要求当沟槽连接件为非铜材质时,其接触面应采取必要的防腐措施5. 3 . 9补偿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弯管补偿器水平安装时,应与管道坡度一致;2 .安装补偿器应按设计要求做预拉套管补偿器预拉伸长度可按表5.3.9的规定执行方形补偿器预拉伸长度可为其伸长量的一半安装 铜质波形补偿器时,其直管长度不得小于 100伽表5.3.9套管补偿器预拉伸长度(伽)补偿器规1520253240506580100125150格预拉伸长20203030404056595959635 . 3 . 10阀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安装前应仔细检查核对阀门型号与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 查阀杆是否灵活,有无卡阻和歪斜现象,阀盘应关闭严密;2. 安装前应先对阀门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不合格者不得安装 阀门试验应从每批(同一制造厂、相同规格、相同型号、同批到货)产品 中抽取10%作为试样,当10%不足一个试样时,按一个试样抽取当有 一个试样不合格时,应加倍抽检;如仍有不合格产品,则应对该批阀门逐 个检查。
6 验收6.0 .1 管道系统应进行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中间验收由施工单位会同 工程监理人员进行; 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负责全面验收或委托工程监理人 员进行验收,必要时可请设计单位参加联合验收中间验收、竣工验收前 施工单位应先进行自检6. 0.2 隐蔽管道在隐蔽前,应着重检查管道的尺寸、管材、支架、管道 伸缩补偿装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通水能力检验和水压试验,合格 后方可进行管道隐蔽工作6. 0.3 管道系统的水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隐蔽工程管道的安装符合安装规定后,方可进行水压试验; 2.冷水管道试验压力取管道系统工作压力的 1.5 倍,且不得小于0.6MP a;热水管道试验压力宜比同系统水试验压力高 0.1 MP a;3.水压试验之前, 对试压管道应采取安全有效的固定和保护措施 供试验的接头部位应明露 ;4.水压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工序施工水压试验时,监理人 员应到现场观察、做好记录,并出具验收书面报告5.水压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将试压管端封堵,缓慢注水,同时将管内气体排出;2)管道系统充满水后,进行水密性检查; 3)对管道系统加压宜采用手动泵缓慢升压,升压时间不应少于10min ;4 )升至规定的试验压力后, 连接点部位应无渗漏水现象、 10min内压力降超过0.02MP a。
然后将压力降至工作压力,不渗不漏为合格;5) 管道系统试压后,发现有渗漏水或压力降超过规定值时,应 检查管路,拔除渗漏水原因后,再按以上规定重新试压,直至符合要求;6) 在温度低于 5C的环境下进行水压试验和通水能力检验时,应采取可靠的防冻措施,试压结束后,应将剩水放尽6.0.4 生活饮用水管道在试压合格后,应用清水冲洗管道冲洗前,应 对系统内的仪表加以保护,将有碍冲洗的孔板、喷嘴、滤网、节流阀和止 回阀等部件拆除,妥善保管,等冲洗后复位6.0.5 管道竣工验收应具备下列文件资料:1.施工图、竣工图与设计变更文件;2.管材、管件和主要管道附件的产品质量保证书;3.隐蔽工程验收和中间试验记录;4.通水能力和水压试验检验记录;5.管道清洗记录;6.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7.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6.0.6工程竣工质量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 家现行有关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竣工验收应重点检查和检验下 列项目:1.管位、标高和坡度正确性;2. 整个管路目测横平竖直;3. 连接点或接口的整洁、牢固和密闭性;4 .管道伸缩补偿设施、管道支承件和管卡安装位置的正确性、牢 固性;5 .给水系统的通水能力检验。
检查按设计要求同时幵放最大数量 的配水点是事全部达到额定流量 对特殊建筑物,可根据管道布置,分层、 分段进行通水能力检验;6. 管道系统阀门的启闭灵活性和仪表批示的灵敏性附录A本规程适用铜管的主要技术指标A. 0 . 1管材的牌号与化学成份符合表 A.0.1的规定表A.0.1管材的牌号与化学成份牌号主要成份(%)杂质成份(%)Cu+AgPOSFeNiPbZnSPAsSnBiTP299.90.015 〜0.040.01<0.005<0.002<0.001A.0.2管材的力学性能符合表 A.0.2规定表A.0.2管材的力学性能牌号状态公称直径DN (mm)抗拉强度(MPa)伸长率35 ( % )310 ( % )TP2硬(Y)<100>315> 100>295半硬(丫2 )<50>250>30>25软(M )<32>205>40>35附录B 钎焊铜管承插口、卡套连接和卡压田田连接的规格尺寸B. 0.1钎焊铜管承、插口规格、尺寸应符合表 B.0.1的规定.表B.0.1钎焊铜管承口、插口规格、尺寸( 伽)公称直径DN铜 管 外 径DE插口外径承口内径承 口 长 度插 口 长 度最小管壁1.0MP a1.6mp a2.5mp a688 ±0.038 +0.057981010 ±0.0310 +0.05101212 ±0.0312 +0.059110.75151515 ±0.0315 +0.051113202222 ±0.0422 +0.061517252828 ±0.0428 +0.0817191.01.0——323535 ±0.0535 +°.°82022404242 ±0.0535+。
1222241.5——505454 ±0.0554 +0.152527656767 ±0.0667+0.1528302.0——808585±.0685 +°.2332341.52.5——100108108 ±0.06108 +0.2536382.03.03. 5125133133 ±0.10133 +°2838412.53.54. 0150159159 ±0.18159 +°2842453.04.04. 5200219219 ±0.25219+0.345484.05.06. 0250267273 ±0.25273 +°348514.05.06. 0300325324 ±0.25324 +°.350535.05.08. 0B.0.2卡套连接铜管的规格尺寸应符合表 B.0.2的规定.表B.0.2卡套连接铜管的规格尺寸(眄公称直径铜管外径承口内径铜管壁厚螺纹最小DNDE最大最小长度151515.315.11.28.0202222.322.11.59.0252828.328.11.612.0323535.335.11.812.0404242.342.12.012.0505454.354.12.315.0注:本表为承压1.0MP a时卡套连接的数据•B.0.3卡压连接铜管的规格尺寸应符合表 B.0.3的规定.表B.0.3卡压连接的规格尺寸(伽)公称直径DN铜管外径DE承口内径壁厚最大最小151515.215.350.7202222.222.350.9252828.2528.400.9323535.335.501.2404242.342.501.2505454.354.501.2附录C铜管法兰连接的连接尺寸C. 0.1工作压力PN为1.0 MP a、1.6 MP a的法兰连接尺寸应符合表 C.0.1 的规定.表C.0.1工作压力PN1.0 MP a、1.6 MP a法兰连接尺寸(mm)公称直径DN铜管外径DE法兰外径螺栓孔中心圆直径螺栓孔50541651254* 巾1865671851458* 巾1880852001608* 巾181001082351908* 巾181251332702208* 巾181501593002508* 巾222002193603108*2225026742537012* 巾2630032552045012* 巾26C.0.2工作压力PN为2.5MP a的法兰的连接尺寸应符合表 C.0.2的规定表C.0.2工作压力PN为2.5MP a的法兰的连接尺寸(m)公称直径DN铜管外径DE法兰外径螺栓孔中心圆直径螺栓孔50541651254* 巾1865671851458* 巾1880852001608* 巾181001082351908* 巾221251332702208* 巾261501593002508* 巾2620021936031012* 巾2625026742537012* 巾2630032552045116* 巾32.5附录D 沟槽连接的槽口尺寸D. 0.1铜管沟槽连接的槽口尺寸应符合表 C.0.1的规定.表D.0.1 S铜管槽口尺寸(mm)公称直径DN铜管外径DE管口至沟槽边(前边)槽宽槽深505414.59.52.26567808510010816.012513315015920021919.013.02.52502673003253.3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给水钢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 171 :2004条文说明目次1 总 则 (27)3 管材、管件 (28 )4 设 计(((((((((((((((((((((((((((29()(4.1 管道布置和连接2222222222222222222222(229 ) 4.2 管道的补偿、 保温222222222222222222222(230 ) 4.3 水力计算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0 )5 施 工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1 )5. 1 一般规定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1 ) 5.2 管道敷设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1 ) 5.3 管道连接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2 )6 验 收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23)1 总 则1 .0 .2 本条规定了建筑给水钢管的适用范围。
建筑给水钢管可用于建筑 给水包括生活热水、饮用净水等系统1.0 .4 本条规定了应遵守的国家其他有关的工程建设标准建筑给水钢 管是建筑给水工程中常用的一种管材,建筑给水设计、施工与验收中的许 多共性技术问题均已在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 和《建筑给水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 中作出了规定, 因此,本规程的内容仅包括建筑给水工程用钢管的特殊问题本规程可视 为现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 和《建筑给水排水与采暖工 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 内容的扩充3 管材、管件3.0.1 本规程推荐采用 TP2 牌号的钢管 用于给水系统的常见的薄壁钢 管有T2和TP2丙个牌号,其主要区别是TP2牌号含有0.015%〜0.040% 磷,且含有氧量是 T2 牌号的 1/6 钢管含磷,有利于钎料在承插缝隙间均 匀分布,焊缝牢固;磷还能够吸收氧化物,降低焊缝处含氧量,而钎焊缝 处含氧量越低, 焊口耐腐蚀能力就越强 同时, 由于 TP2 牌号钢管含氧量 低,其钎焊连接处耐腐蚀能力也较强虽然 TP2 牌号钢管价格高于 T2 牌号钢管,但工程实践表明, TP2 牌 号钢管比 T2 牌号钢管在建筑给水工程的使用中更安全和经济。
3 . 0 . 2建筑给水用钢管有硬态(外径 6〜219伽)、半硬态(外径6〜54 伽)、软态(外径6〜35伽)三种形式,其承压强度均能满足供水要求, 考虑到管道敷设应保持横、竖直,故推荐采用硬态钢管半硬态管可用专用机具直接弯管,既可节省管配件,又有利于供水水 力条件,提高供水安全、卫生程度,且施工方便因此,小于 DN25 的钢 管推荐使用半硬态钢管管材的平均外径允许偏差, 现行国家标准 《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 GB/T 18033 有普通级和高精级两种 对高精级, 其管材插口外径和内径的间隙 能完全符合施工要求,因此予以推荐3.0.3 建筑给水用铜管应采用满足产品标准 《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 GB/T 18033 的管材 根据建筑给水工程的使用要求, 为便于设计、 施工与供货, 本规程特在该标准中选出了建筑给水工程常用的管材规格尺寸3 . 0 .4〜3.0.8条文中给出了薄壁铜管沟槽连接、卡套连接、卡压连接对 管材壁厚、配合尺寸的要求4 设计4 . 1 管道布置和连接4.1.1 为避免或减少电化学腐蚀的隐患,推荐管道系统整体使用铜管 4.1.2 由于铜水管为薄壁管,如直接敷设在回填土内,推荐采用塑覆铜 管,以避免土壤对铜管产生酸碱腐蚀或硬物对管道造成机械损伤。
4 . 1 . 3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工序多,交叉作业频繁,施工配合与隐蔽工 程的质量监督、管道试压困难,管道若预埋在钢筋混凝土构件内,一旦发 生管壁破损,补救困难因此,规定铜水管不得浇注在混凝土结构的梁、 板、柱、墙内4.1.5铜管的热膨胀系数较大,水平折弯进户可有效消除管道线膨胀产 生的应力4 .1 .6 采用分水器, 可提高供水安全性, 改善给水水力条件, 便于施工、 减少渗漏4.1.10 铜管整体刚性差,宜采用暗装敷设当墙体结构为砖石结构时, 小口径铜管可嵌墙敷设,为使管道不致影响承重墙的整体强度,规定管径 不宜大于 DN25 为防止管道的线膨胀引起管道与墙体磨擦,造成对墙体 装饰或管道的破坏, 嵌墙铜管宜带保护层, 并应采用专门的管卡固定管道 4. 1.12 薄壁铜水管的连接方式中,以硬钎焊连接为最安全,以卡套连 接、卡压连接、沟槽连接较为简便;另外,卡套连接、沟槽连接、法兰连 接还具有可拆卸的特点一般说来,铜管的连接方式以钎焊连接为主,在 不能动用明火的场所, 钎焊难以操作的场所和焊工焊接水平不高的场合可 采用机械连接方式4. 1.13 为避免或减少电化学腐蚀,建筑铜管给水系统的管配件应为铜 质或铜镀镉制品,铜管与钢制管道或设备的连接件应为铜合金制品。
4. 1.14 采用侧向入流的导流三通有利于热水回水的循环4 .2 管道的补偿、保温4 .2 . 1、4 .2.2铜管的热膨胀系数为1.68*10 -5 M/ C若温度上升60 C, 1M长的管子会增加1伽在直线管段上,温度上升会造成管道弯曲、偏 移,产生热应力,也容易造成管道接口或支架破坏在通常情况下, 10m 长的直线管段中要考虑线膨胀问题为便于设计,规程给出了供水温度不 大于75 °C时的热线胀量4 .2 .3 伸缩接头的选用应通过计算确定,固定支架间的线膨胀量应由其 间设置的伸缩接头分担,们移不能轴向传递,不得发生伸缩失效现象本 条还给出了设置固定支架的推荐位置4.2.4 考虑铜水管有一定的线膨胀量, 管道进出水箱处会产生局部应力, 要求铜管接入水箱处做加强处理4. 2.5 铜管用于建筑给水系统,除热水管应做保温层外,冷水管也宜做 保冷层当热水温度小于 75 C时,保温绝热层厚度可参照国家建筑标准 设计图集《建筑给水金属管道安装 - 铜管》总说明中的相应表格设计4 .3 水力计算4.3.2 考虑铜水管管壁较薄, 吸收噪声能力差, 且流速过大时冲刷管壁, 降低管道使用寿命,故限制其管内流速不宜大于 1.5m/s ,小口径管流速 不宜大于 0.8 m/s.4. 3.3 本规程水力计算采用海曾(澄) -威廉公式。
5 施工5 . 1 一般规定5.1.1 本条的规定是为了保证施工能正常进行,避免不必要的停工、窝工5.1 .2 铜管与传统的镀锌钢管施工有较大的区别,因此施工人员应掌握 必要的铜管安装基本知识5 . 1 . 3 本条规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施工工艺合理和施工质量5.1 .5 铜管的承插钎焊工艺对承插口间隙的要求较高,合适的插口间隙 是保证钎焊质量的基础5.1.6 本条对铜管在安装前应进行质量验收检查作出了规定5.1.7 本条的规定是为了保证胀口或翻边连接铜管的安装质量5 . 1. 8 铜管材质较软,在运输、装卸、贮存过程中可能因受力而产生弯 曲,故在安装前应进行调直处理调直有冷调和热调两种热调较困难, 但可防止冷调时容易产生的开裂现象一般小于 DN100 的管道采用冷调 法,不小于 DN100 的管道采用热调法5 .2 管道敷设5. 2.1 本条对管道留洞、留槽的尺寸作出了规定,一是避免施工时随意 留洞、留槽而产生破坏或损伤;二是为了保证铜管能正确安装到位5. 2.2 管道穿过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处,如不采取防水措施,会使 地面排水或地表下的水渗入建筑物内5. 2.6 铜管活动支架的间距,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与采 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2-2002 采用,并按国家建筑标准设 计图集作必要调整。
5 . 2 . 5〜527本条对铜管支架安装作出了规定5 . 2 . 12 接口部位的保温施工应在水压试验合格后进行,这是为了在水 压试验时需检查接口部位是否有泄漏5 .3 管道连接5.3.31硬钎焊的钎焊温度在640 C以上,采用氧乙炔火焰与氧-丙烷火焰 方能满足钎焊温度要求软钎焊温度在 300 C以下,丙烷-空气火焰与电 加热便能满足钎焊温度要求3 铜磷钎料中的磷只能去除铜的氧化物,而黄铜等铜合金中锌的氧 化物需由钎焊剂去除4 铅溶于水,对人体有害;氨对铜管有严重的腐蚀作用,因此规定 不得使用含铅焊料和含氨焊剂5 此措施是为保护焊接时塑覆层不被传导的热量破坏6 加热时出现在过热象会使接头强度下降钎料进入缝隙需通过毛 细管作用,只有接头处温度在钎焊温度以上时,钎焊才能在毛细管作用下 进入钎缝若用高温火焰熔化钎料,而接头处温度未达到钎焊温度,则钎 料只能流趟在钎缝表面,不能保证连接质量钎焊冷却时,有一段液固相共存的温度区间,若此时发生振动,会 影响钎料的正常结晶,使接头渗漏若实施急冷,会因不均匀冷却,在接 头产生内应力,影响接头的承载强度8 由于焊剂对铜有严重腐蚀作用,因此,焊接完成后应将其清除于 净。
喷涂清漆,可避免出于环境潮湿,在接头处产生铜绿,影响美观 5.3.4 本条第 2 款卡套连接时需使卡套刃口切入管壁,并希望铜管在卡 套紧固力的作用下不产生过量变形,因此,应选用有一定强度的半硬态铜 管5 . 3. 5本条第3款卡压连接是由“ 0”形密封圈进行密封的若装配时 密封圈扭曲弯形,会影响接头密封6 验 收6.0.2 本条规定暗敷铜管时,在隐蔽前应进行水压试验这是为了防止 铜管在隐蔽后的水压试验中发生泄漏而重新打开覆盖层6.0.3 本条对管道系统的水压试验方法、要求、步骤作出了规定6 . 0 . 4 生活饮用水管道试压合格后,用清水冲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