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扭曲人性的“看法”——解读《我胆小如鼠》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9KB
约1页
文档ID:47250178
扭曲人性的“看法”——解读《我胆小如鼠》_第1页
1/1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2626扭曲人性的“看法”——解读《我胆小如鼠》26李莹摘 要:本文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探讨了荒谬的看法的 形成 ;“看法”使原本良善的人性瓦解、使虚伪人性膨胀,作 用于人的自尊心主导人的心理和行为最终催生悲剧的问题关键词 :看法 ;尊严 ;悲剧作者简介 :李莹(1993-),山东临沂人, 青岛大学 2015级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作家作 品研究[ 中图分类号 ] :I206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2-2139(2017)-14-026-02对余华的小说研究到目前为止 , 大体上从五个方面展 开一是对余华创作观的探讨 ;二是在先锋精神与创作转型 领域 ; 三是其作品暴力、死亡、苦难、欲望的表现世界 ; 四 是在关于余华“怎么写”的文本形式研究 ; 五是关于本土和 外来影响层面其中他的长篇小说以及早期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作被人 们拿来反复研究和解读相比之下,他的《我胆小如鼠》并 没有受到太大的重视,的确,这篇文章似乎比起其他小说更 有些温情,这种温情笼罩在余华不动声色的气质之下是以 悲剧为基调但又刻意延迟、回避甚至排除主体的价值评判和 感情渗透的。

这篇文章没有像先锋小说的经典作品那样孤 高,容易让读者在文章当中不迷失于某种技法,从而获得直 观的阅读与回味本文以“看法”对事实的歪曲为线索,分析这种歪曲对 人的精神和行为带来的导向性的影响,并最终指向余华的悲 剧宿命意识一、“看法”的荒谬形成 正如余华所说,“人们总是喜欢不断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几乎成了狂妄自大的根源” [1] 这篇小说就被余华用他一 贯的“潜沉到现实平面以下” [2] ,不动声色的冷峻手法表现 出了荒谬的看法对人心理的极大影响和无可奈何的悲剧宿命主人公杨高在一开场就被老师冠以“胆小如鼠” ,这种 指谓在整篇文章中没有受到任何怀疑被指为胆小如鼠的原 因很简单,因为他不仅怕老虎怕狗,连女生都不怕的鹅他都 怕但是他对此毫不不抵抗这种不抵抗来自一个孩子在种 种未知面前往往不自觉地对老师和家长的崇拜这种未经证 实的权威言论像是在杨高的心里埋下了一粒种子,在之后的 经历中,成了一种毋庸置疑的自我意识他们说的都是对 的,“我确实胆小如鼠,我不敢走到河边去,也不敢爬到树 上去” [3] 这些事情本身是非常正常的性格表现,但是被周 围的人嗤之以鼻, 成了讥讽嘲笑的对象在这种讥笑中, “我” 的自尊心受到了践踏。

于是,所有的无聊的赌注和幼稚的炫 耀变成了一种可怕的力量,像一把利剑一样刺向了脆弱的人 性尊严青岛大学二、看法背后的事实 胆小如鼠的我是不是像众人所说的那样不堪呢作者同 样不动声色的用对话的形式向读者阐释着 “我”在厂里做 最低贱的清洁工,不像其他人那样迟到早退,是因为“我喜 欢扫地,我喜欢将我们的车间打扫得干干净净” [4] ;我不去 谋取利益,也不是因为胆小,是因为知足作者自然是在表 达一种现实的苦难与不公,但这是让人无法回避也无法改变 的事实, 就像是鲁迅所说的“微风起来, 四面都是灰土” [5] 那是一种身在其中摆脱不掉的境遇作者在这一部分的写 作,让人感受到一群醉心于苟且现实的无赖和一个内心平静 的老实巴交的人的较量包括同样被他人讥讽的杨高的父 亲,人们嘲笑他“从来不敢骂别人,连自己的女人和孩子都 不敢骂”,他们显然无视了这个男人对自己家庭的爱和守护那么,所谓的强者又怎样呢?以吕前进为首的一群人喜 欢践踏别人来获得一种虚荣的享受和以粗野的暴力征服他 人的快感他们借弱者的犹豫和软弱获得自我肯定和其他旁 观者的崇敬,他们的自我意识比他们自身真实的状况要膨胀 的多吕前占尽风头、捞尽好处之后,写了吕前进在雨夜被 胆小如鼠”的杨高抱住吓得仓皇而逃。

这不得不说是极具 讽刺的一笔,刺破了所有虚妄的假象和被众人承认和传扬的 谎言三、“看法”对良善人性的瓦解 当舆论的力量作用在原本安静的良善之上,总会将这种 美好引向一条自我毁灭的不归路杨高和他的父亲都在这种 无尽的耻笑中感到压抑和折磨 “当父亲坐在卡车里的时候, 当他开着卡车在道路上奔跑的时候,他常常会将头伸出窗 外,对着外面试图横穿马路的行人吼叫一声 :‘你找死! 卡车给了父亲勇气和力量,使得父亲自信能够迅速逃离现 场,别人不能“把手指伸到他的鼻尖上” ,不能“一把抓住 他的胸口”,不能对他“破口大骂” [6] 于是父亲在这种短 暂的谩骂中找到了在舆论的讥讽中失掉的平衡,父亲也把这 种稳妥的慰藉办法交给了他亲爱的儿子于是,那些被精神 上简单粗暴的人和行为上简单粗暴的人一同构建的舆论终 于在这里消解了原本安静的善意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 被赵太爷打了不敢还手,只能去欺负小尼姑的阿 Q前面所述种种良善在这里似乎成了一种悖论当杨高“浑身发抖” 对着一个想横穿道路的人“软绵绵地喊出了一声 :‘你找死”,又看着这个人被甩远之后使足了劲喊道“你找死! ”[7] 的时候,仿佛是一根粗大的化工厂排水管道插进了一汪清澈 的池水,浑浊刺鼻的水涌进池中,肆意的扩散开来。

文明和良善的软弱和不作为、不抵抗似乎在书中得到了 作者无语的讽刺,但故事还没完作者用了更残酷的办法呈 现出了文明和良善的作为与抵抗的结局一向老实巴交的父亲,出于自己在儿子面前的尊严和他 对儿子的爱,真的冒险去完成一个出自吕前进膨胀虚荣心的26。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