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那树【课后反思】《那树》这篇文章,作者以形象的语言和生动的细节描写为我们讲述了那树的生命历程,用形象打动人心,尤其是那树“绿着生,绿着死”的形象更是给大家震撼因此,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我让学生以那树的身份进入文本的学习,为的是与作品融为一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更好把握那树形象,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力求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认识自然方面都有收获首先创境导入,认定目标 课前讲述新闻和旧闻的故事,用感人的故事内涵,创设浓浓的氛围,以名人对老树的爱护抛砖引玉,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有效调动学生的情感,然后顺势导入其次自主学习,方法指导对于本课字词,我采用了“我会读,基础握在手”形式检查预习情况一可以节省时间,让学生更多的阅读二是我不想因提问字词使创设的氛围消失我会说,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接着进入下一个环节“我之初印象”,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老树形象这到底是一棵怎样的树呢?请浏览全文,以跳读的方式从字里行间感知老树形象在这个环节主要以品读课文的形式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个环节以读促讲,朗读是不讲之讲,是熏陶朗读文本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音的抑扬顿挫,无不传递着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感悟与态度。
通过朗读增进了对文章的理解,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又推动了朗读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具体语句,品析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的这种情感,并通过自己的声音传达出作者的情感,然后交流,交流时加强对朗读方法指导 第三小组合作,探求规律这个环节主要引导学生理解主旨在学生准确感悟那树的形象,充分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上,我及时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本文主旨,水到渠成我之再体验”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9—11自然段,找出文中对屠杀那树的描述性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学生通过找文中最让自己有感触的文字并有感情的读出来,说说是什么触动了你的心灵和小组表演“黑斗士和那树的告别仪式”各抒己见,我口说我心,以树的身份对人类诉说心声这个环节引发了学生的思考,答案涉及课文又超越课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将人类与自然、文明进步与诗意生活,对生命的认知与感受以简练而恰当的文字展现,使思维得以深化,能力得以提升 第四质疑解惑,拓展延伸 “我之终判断”环节,我设计了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人类为什么要砍掉这棵曾经给人类带来荫蔽的大树?如果你是一棵树,你想对人类说什么?用一句话写下这节课最真切的感受小组内讨论交流,参考6—8自然段找原因,说看法问题设置以一问概括全篇内容,以主问题带出次问题,问题看似简单,实则不然,要想回答好,学生必须在整体感知、提炼、归纳后才能生成答案。
从而,锻炼了学生分析、概括、表达能力角色转换,说出心里话”环节,我更是大胆地让学生放飞思维的翅膀, 如果你是一棵树或者老太太、伐木工人、清道妇、局外人,你最想说什么?(任选角色,小组交流,推荐1人发言以此来检验学生的思维收获而板书以一棵树的轮廓清楚明了地显示了课文主要内容,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了系统、完整的印象那树对人类无私奉献与惨遭人类杀戮形成鲜明对比,对比中引发学生深深思考 这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师充当的是学生学习上的同行者、陪伴者老师讲得少,学生读得多,,想得多,说得多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老师适当的点拨、环节的合理设计,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提升了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体验和情感的熏陶 当然本节课,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学生的思维还不能完全放开,答题角度有些单一,虽然一再启发,但效果不太理想由于课堂更多的是生成,有些学生回答不到位或回答没有涉及到的地方,老师点的稍多一点以后,我会向着高效的语文课堂奋进,使学生每节课、每个人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