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测量学答案

suij****uan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6.34KB
约13页
文档ID:157542186
测量学答案_第1页
1/13

测量学总复习题一、填空题1. 观测水平角与翌直角时,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或减少视 准轴误差、横轴误差和照准部偏心误差的影响2. 角度测量包括水平角测量和翌直角测量3. 地面点沿铅垂线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点的绝对高程,而至任意假定水准面 的铅垂距离称为它的相对高程4. 水准测量中,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使水准仪纵轴 翌直;调节管水准气 泡居中的目的是使视准轴 水平5. 高程测量按采用的仪器和测量方法分有 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气压高程测 量三种6. 写出水准仪上3条轴线的定义:1) 视准轴是中心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2) 水准管轴是过水准管零点的纵向切线;3) 圆水准器轴是过圆水准器零点的法线7. 水平角的定义是地面上一点至目标方向线在同一水平面上投影的 夹角,观测水 平角时,望远镜的视准轴绕仪器竖轴旋转所扫出的面应该是一个水平面8. 直线定线一般可用目估定线,当精度较高时才用经纬仪定线9. 地面上两点M N之间的高差为hMN= Hn-Hm若hMN< 0,则点M高于点N10. 钢尺实际长度与其名义长度之差,称为钢尺的尺长误差11. 由标准方向线的北端或南端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量至直线的锐角,并注明象限名 称,这个锐角称为该直线的象限角。

12. 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高程(高差)13. 某直线的磁方位角(Am)为 65° 42',其磁偏角(S)为东偏3' 20〃,子 午 线收敛角(丫)为-2 '10〃,贝U该直线的真方位角为65° 45' 20〃,坐标方 位 角为 65° 47' 30〃14. 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有导线测量和三角测量因此平面控制网可构成 导线网一和三角网的形式15. 相位式测距原理是通过测量调制光波在测线上往、返传播所产生的相位移再 按公式计算出距离的16. 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有闭合水准路线、附和水准路线和支水准路线17. 高程相等的相邻点的连线称为等高线,等高距是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18. 在一般的工程测量工作当中,都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 低级、遵循这种原则的目的是为了限制误差的传播范围19. 三角高程测量一般与平面控制同时进行20. 地形测量的任务是测绘地形图21. 所谓地形图的测绘就是将地面上各种地物和地貌按照一定的比例测绘于图纸22. 一个测站上,测绘地形图的工作包括 观测、计算、绘图和立尺(跑尺)等工 作23. 由已知点A测量并计算未知点B的高程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高差法,其计算公 式是HB=H+hab;二是视线高法,其计算公式是H=H-b。

24. 地形图分幅的方法有 梯形分幅和矩形分幅25. 测量水平角时,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中心(翌轴)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 上;使仪器的翌轴翌直;整平的目的是水平度盘处于 水平位置26. 翌直角的定义是在同一翌直面内,一点至目标的倾斜视线与水平视线所夹的锐角,观测翌直角时,望远镜的视准轴绕仪器横轴旋转所扫出的面应该是一个 铅垂面27. 经纬仪导线的起算数据至少有一条边的方位角和一个点的坐标,观测数据是两点间距离和相邻两条线间的水平角,导线计算的最终目的是求出各个导线点的坐 标28. 两点坐标反算中,已知^ XAB V0, Yab >0,而 tan a =| △ YAB |/| △ XAB |,求出 a =13° 36' 24〃,贝% AB=166° 23' 36〃29. 在精密距离丈量中,一般对丈量结果应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高差改正高程注记来判断30. 一组闭合的曲线是表示山头还是洼地,要根据示坡线或二、单项选择题1. 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工程测量任务范围内的是A.公路运营管理 B.测图2. 工程测量是一门测定 的科学人.平面位置 B.高程C.A3. 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A)旋转椭球体 B)大地体不是4. 在水准测量中,仪器视线高应等于一A.后视读数+后视点高程C.后视读数+前视点高程5.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A.垂线OC.用图 D. 放样、B都不是 D.A、B都是C) 参考椭球体 D)都OB. 前视读数+后视点高程D. 前视读数+前视点高程来测定两点间高差的。

水平面B.翌直面C.水平视线 D.铅6. 关于微倾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所产生的误差,下面说法正确的A. 误差大小一定,与前后视距无关B. 误差大小与两点间高差成比例,但与距离无关C. 误差与前、后视距之和成比例D. 误差与前、后视距之差成比例7. 在进行水平角观测时,若瞄准的是目标正上方的某点,则所测的角度结果与该角的实际值相比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确定8. 测量上确定点的位置是通过测定三个定位元素来实现的,下面哪个不在其中人.距离 B.方位角C.角度D.高程_其中L为 盘左时的读数)9. 与右图中翌盘刻划相对应的翌角计算公式为A. 90 ° -LB. L -90 °C. 270° -LD. L-270 °10. 某—钢尺的名义长度为30米,其在标准条件检定时它的实际长度为 30.012米,则其尺长改正为A. 43.696m B.38.554m C.41.446m D.36.304m12.在山区丈量AB两点间的距离,往、返值分别为286.58m和286.44m,则该距离 的相对误差为A. 1/2047 B.1/2046 C.1/2045 D.1/204413. 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 45°,则下列象限角表示的直线和该直线重合的是 。

A.南偏西45° B.南偏东45° C.北偏西45° D.北偏东45°14. 若竖盘为全圆式顺时针注记,在进行竖直角观测时,盘左读数为数为R,指标差为X,则盘左、盘右翌直角的正确值是B90 ° -L+xL,盘右读A.90 ° -L-x ; R+x-270D I -x-90;R-x-270;270-R+xGL+x-90 ° ;270° -R-x15. 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地性线的是 —A.山脊线B.山谷线16. 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A.旋转椭球体 B.大地体C.C.山脚线D.等高线参考椭球体S = 2' 18〃D.\/都不是2' 〃1817. 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27° 58' 41 〃,则该直线的磁方位角为A. 30 米11. 水准测量中,后视点A的高程为40.000m,后视读数为1.125m,前视读数为2.571m,贝U前视点B的高程应为18. 水平度盘指标与照准部的转动关系和竖盘与竖盘指标的转动关系不同之处在 于56' 23〃 D.128 ° 03' 17〃___B.0.012 米 C.30.012 米 D.0.006 米A.无差别B. 水平度盘:指标转动,度盘不动;翌盘:指标不动,度盘转动C. 水平度盘:指标不动,度盘转动;翌盘:指标不动,度盘转动D. 水平度盘:指标不动,度盘转动;翌盘:指标转动,度盘不动19. •已知一导线横坐标增量闭合 差为-0.08m,纵坐标增量闭合差为+0.06m,导线 全长为392.90m,则该导线的全长相 对闭和差为。

A.1/4911 B.1/6548 C.1/3929 D.1/400020. 假设用一根钢尺往返丈量AB和CD两条直线分别量得AB距离为184.504m和 184.506m, CD 距离为 178.558m 和 178.508m,那么B.CD精度高C.精度一样高D. 观测到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值分别为 5846〃,则在该三角形中B.-4 〃21.29'A.AB精度高在单三角锁中,56〃,79° 01'A.+4〃无法计算28' 30〃,42°22.三幅地形图的比例尺分别为1: 1000、其内角改正数值为C.+3 〃1: 2000、1: 5000,则其比例尺精度D.-3分别为A.1m; 2m 5m;C.0.01m; 0.02m; 0.05m;0.005m;B. 0.1m ; 0.2m; 0.5m;D.0.001m ; 0.002m;Y分别为 oB.70.43 ; -78.1823. 已知 a 厢=312° 00' 54〃,DAB=105.22,则^A.70.43 ; 78.18C. - 70.43 ; -78.18 D. -70.43 ; 78.1824. 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 基本等周距 D.都不是A.等高距 B.等高线平距 C.25. 在1: 1000的地形图上,AB两点间的高差为0.10m,距离为 5m则地面上两点连线的坡度为。

A.1% B.2% C.3% D.4%D.水平面26. 在小范围测大比例尺地形图时,以 -——作为投影面A.参考椭球面 B. 大地水准面 C.圆球面27.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192° 4536〃,则其坐标反方位角为.A.192 ° 45' 36〃C.167° 14' 24〃D.12B. 12 ° 45' 36f°14' 24〃28.如右下图所示,0C=60.500mB 的值7 aOc°)—b 1 (/ AOC =+30ff,贝UCOA.+0.009mIB. 0.009mC. - 0.0045mD. +0.0045m29. 接图表的作用是A.表示本图的边界线或范围 B. 表示本图的代号表示本图幅与其它图幅的位置关系 D.都不是A.9.400m ; 0.900mB.9.400m1.200m30. 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为8.500m,要测设高程为8.350m的B点,若在A、B两点 间,架设仪器后视A点的读数为1.050m,则视线高和前视B点的读数应为C. 9.550m ; 0.900mD. 9.550m ; 1.200m三、 名词解释题1. 大地水准面:代替海水静止时水面的平均海水面是一个特定的重力等位的水 准面 (面上处处与重力方向线正交),称为大地水准面。

2. 水平角:一点至两目标方向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夹角3. 绝对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4. 翌直角:在同一翌直面内一点至目标倾斜视线与水平线所夹的锐角5. 直线定向: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以表达直线方位6. 照准部偏心差:是指照准部旋转中心与水平度盘分划中心不重合,指标在度盘上 读数时产生的误差7. 方位角:以直线端点的子午线北端起算,顺时针方向量至直线的水平夹角8. 平面控制测量:在全测区范围内选点布网,测定控制点平面位置x、y的工作,称为 平面控制测量9. 子午线收敛角:地面上某点的真子午线方向与中央子午线之间的夹角10. 导线: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折线称为导线11. 视距测量:是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利用望远镜视距丝(上、下丝)同时测定地形 点距离和高差的一种方法12. 导线相对闭合差:在导线测量中,实际计算出的闭合(或附合)导线坐标并 不闭 合(附合),存在着一个终点点位误差f,f与导线全长的比值就称为导线相对闭合 差(全长相对闭合差)13. 碎部测量:是以图根控制点为测站,测定周围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并按规 定的图式符号绘成地形图的一种测量方法。

14. 图根点:直接用于测图的控制点也称为地形控制点或图根控制点15. 接图表:一种表示本图幅与相邻图幅的相关关系的表格四、 简答题1. 测量上所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所用的直角坐标系统有何不同?答:坐标 轴互换;象限编号顺序相反2. 什么叫大地水准面?测量中的点位计算和绘图能否投影到大地水准面上?为什么? 答:通过平均海水面并延伸穿过陆地所形成闭合的那个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不 能,因为大地水准面表面是一个凹凸不平的闭合曲面,这给测量中点位计算以及绘图 投影带都会来很大麻烦3. 测量选用的基准面应满足什么条件?为什么?答:应满足的条件有:a)基准面的形状和大小,要尽可能地接近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b)要是一个规则的数学面,能用简单的几何体和方程式表达这是因为:2)所有的 测量工作都是在地球表面进行的,是以地球为参照的,所以要保证测量工作的真实性 和准确性;b)为了尽可能地方便测量中繁杂的数据计算处理4. 钢尺量距精度受到那些误差的影响?在量距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答:1)定线误差,丈量前必须认真定线,在丈量时钢尺边必须贴定向点;2)尺长误差,在丈量前应将钢尺交有关部门进行检定并且由于钢尺尺长误差对量距的影响随 距离增长而增大,所以对比较精密的丈量一定要加尺长改正; 3)温度误差,加温度改正数。

并且在精密丈量中,必须设法测定钢尺表面的温度,据此加以 改正;4)拉力误差,在丈量时要保持拉力均匀;5)钢尺对准及读数误差,量距时 钢尺要对准点位;读数时要集中精力,避免把数字读错或颠倒,记录者不能听错、 记错5. 当钢尺的实际长小于钢尺的名义长度时,使用这把尺量距是会把距离量长了还是量 短了?若实际长大于名义长度时,又会怎么样?答:当实际长度小于名义长度时,会 把距离量长了;反之,会把距离量短了6. 为什么红外测距仪要采用两个以上的调制频率?答:分别用不同调制频率的光波来 作为“粗测尺''和“精测尺”,解决了测程与测距精度的矛盾7. 导线可布设成哪几种形式?都在什么条件下采用?答:闭合导线:多用在面积较宽 阔的独立地区作测图控制;附合导线:多用于带状地区作测图控制,也广泛用于公 路、铁路、水利等工程的勘测与施工;支导线:一般只作补点使用,而且点数不宜 超过两个8. 水平角与翌直角的取值范围和符号有什么不同?答:水平角都为正,取值范围是0 度到360度之间;翌直角有正(仰角)有负(俯角),其取值范围是-90度到+90度 之间9. 导线点的选择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相邻点间必须通视良好,地势较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3)视野开 阔,便于测图或放样(;4)导线各边的长度应大致相等,除特殊条件外,导线边长 —般在 50m- 350m之间;5)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10. 为什么把水准仪安置在距离前、后视两根尺子大致相等的地方?答:可以消除或 减弱视准轴水平残余误差、对光透镜运行误差、地球曲率误差、大气折光误差等对高 差观测值的影响11. 布设测量控制网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为什么?答:应遵循的原则是:从整体到 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原因是为了限制误差的传播范围,满足测图和放样的碎部测量 的需要,使分区的测图能拼接成整体,使整体的工程能分区开展测量工作12. 施工测量包括哪些内容任务?答:施工测量就是根据建筑物、构筑物设计施工图的要求,通过施工测量的定位、 放线和检查,将其平面位置和高程标定到施工需要的作业面上,以指导施工,还有 就是对于一些高大或特殊的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五、计算题1.调整下列闭合水准路线成果,并计算各点高程其中:水准点的高程FBMi=44.313m水准测量成果调整表测点BMNN3BM测站数局差值观测值m改正数mm调整值m102.134+102.14481.424+81.4328-1.787+8-1.77911-1.714+12-1.70212-0.108+13-0.09549-0.051+510高程m44.31346.45747.88946.11044.40844.31346.4572.已知某地某点的经度入=112° 47',试求它所在的6°带与3°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3.计算下图各边的方位角、反方位角和象限角。

435' 34〃a 12=126° 18' 28〃B 2=57° 32'46〃B 3=61° 17' 20〃B4=61 ° 09' 54〃B 1=134° 34' 26〃计算结果:=80° 52' 54〃a 43=19°A2=41 ° 34' 20〃23a 34=199° 35' 34 〃 a 42=318° 25' 40 〃 a =260° 52' 54〃a 24=138° 25' 40〃 艮:=80° 52' 54〃R=19° 35' 34〃324完成下表翌直角测量记录计算测 站目 标翌盘位置翌盘读数〃0 f半测回角值〃0 f测回角值〃0 f指标差翌盘形式OM左81 18 428 41 188 41 24+6全圆式顺 时针注记右278 41 308 41 30N左右124 03 30235 56 54-34 03 30-34 03 06-34 03 18+125.完成下表测回法测角记录的计算测 站测 回 数盘位目 标水平度盘 读数〃水平角草图半测回值〃O /一测回值 〃0 f平均值〃0 fO1左A—0 f 0 12 0091 33 0091 33 1591 33 09A B」VOB91 45 00右A180 11 3091 33 30B271 45 002左A90 11 4891 33 0691 33 03B181 44 54右A270 12 1291 33 00B1 45 126闭合导线的观测数据和已知数据如表所示,试求A B、C、D各点纵、横坐标 改正后增量(各点坐标值不要求计算,结果取至mrh。

点号坐标方位角距离(m增量计算值(m改正后增量(m坐标值△ x△ y△ x△ yxyA125° 30'30〃105.22-61.114+85.652-61.135+85.674500.000500.000B53° 18' 43〃80.18+47.904+64.296+47.888+64.313C306° 19' 15〃129.34+76.609-104.211+76.584-104.184D215° 53' 17〃78.16-63.322-45.818-63.337-45.803A392.90+0.077-0.08100附表:部分角度对应的三角函数值辅助计算:fx=+0.077 fy= -0.081 f= 0.112 K=1/35087.如图,已知 a ab=150° 30' 42 〃度闭合差及B1、角度asin aCOS atan a312° 00' 54〃-0.7429700.669325-1.110028312° 54' 05〃-0.7325260.680739-1.07607630〃1.45444110.00014517° 02'0. 2929280. 9561340. 306367a b=65° 42' 47〃; a 沪 146° 23' 12〃8四边形闭合导线各内角的观测值如下表,在表中完成以下计算: (1 )角度改正数;(2)改正后角度值;(3)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点号角度观测值(右角)?' 〃■改正数?' 〃■改正后角值?' 〃■坐标方位角?' 〃■189° 36' 36〃1089° 36' 46〃75° 30' 00〃289° 33' 52〃989° 34' 01 〃165° 04' 01 〃373° 00' 18〃973° 00' 27〃238° 04' 28〃4107° 48' 36〃10107° 48' 46〃345° 53' 14〃189° 36' 36〃38360° 00' 00〃附表:部分角度对应的三角函数值角度asin aCOS atan a312° 00' 54〃-0.7429700.669325-1.110028312° 54' 05〃-0.7325260.680739-1.07607630〃1.45444110.00014517° 02'0. 2929280. 9561340. 3063679.如图,仪器安置在A点,要测定M点的距离和高程,今测得仰角a =17° 02',视距间隔 =1.37m,量得仪器高i=1.32m,目标高l=2.00m,已知A点高程为HA=80.643m试计算两点 间的水平距离和M点高程附表:部分角度对应的三角函数值角度asin aCOS atan a312° 00' 54〃 1-0.742970P 0.669325-1.110028 ”312° 54' 05〃-0.7325260.680739-1.07607630〃1.454441P 10.000145 117° 02'0. 2929280. 9561340. 306367水平距离:D=125.24米;高程H=118.334米。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