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工业毒物中毒患者护理要点

东***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7.50KB
约10页
文档ID:155284389
工业毒物中毒患者护理要点_第1页
1/10

工业毒物中毒患者护理要点工业中毒(industry poisoning )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 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工业毒物是指以原料、半成品、成品、副 产品或废弃物存在于工业生产中的少量进入人体后,能与人体发生化 学或物理化学作用,破坏正常生理功能,引起功能障碍、疾病,甚至 死亡的化学物质一般状况下工业毒物常以物理形态存在,随着不同 的生产过程,在工业生产环境的空气中,工业毒物还以气体、雾和粉 尘等多种形态存在,并可能污染工厂四周环境,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 和安全工人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由工业毒物引起的急性中毒称为急性 职业中毒目前我国受到职业病危害的人数超过2亿一、工业毒物的分类工业毒物可按多种方法予以分类1. 按化学结构分类如金属、醇、酮等2. 按用途分类如农药、有机溶剂等3. 按其作用的性质分类①刺激性;②窒息性;③麻醉性;④溶 血性;⑤腐蚀性;⑥致敏性;⑦致癌性;⑧致畸胎性等4. 按损害的器官或系统分类①神经毒性;②肝脏毒性;③血液 毒性;④肾脏毒性;⑤全身毒性等目前通常采纳常用的毒物分类方法,即主要按毒害作用的性质和 化学结构的方法分为以下几类1) 金属及其化合物,如铅、汞、钡、铜等。

2) 有机化合物,如甲醇、汽油、煤油、苯等3) 窒息性毒物,如一氧化碳、氰化物、硫化氢等4) 高铁血红蛋白生成性毒物,如亚硝酸盐、苯胺等5) 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等6) 刺激性气体,如氮氧化物、氯气、光气等二、工业中毒的原因工业中毒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多数状况下不能用单一原因来解 释常见中毒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 设备方面(1) 没有密闭通风排毒设备2) 密闭通风排毒设备效果不好3) 设备检修或抢修不及时4) 因设备故障、事故引起的跑、冒、滴、漏或爆炸二) 个体方面(1) 没有个人防护用品2) 不使用或不当使用个人防护用品3) 缺乏安全知识4) 过度疲惫或其他不良身体状态5) 有从事有害作业的禁忌证三) 安全管理方面(1) 化学品无毒性鉴定2) 化学品成分不明3) 化学品来源不明4) 化学品储存或放置不当5) 化学品转移、运输无标志或标志不清四) 化学品管理方面(1) 没有安全操作规程2) 违反安全操作制度或执行不当3) 没有安全警告标志或保证装置4) 缺乏必要的安全监护三、工业毒物对机体的危害(一) 工业毒物对全身的危害毒物被汲取后,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各组织或器官急性中 毒仅见于事故场合,一般较为少见,但危害甚大。

在工业中毒中以慢 性中毒为多见1. 急性中毒对人体的危害(1) 呼吸系统:刺激性气体、有害蒸气和粉尘等毒物,对呼吸 系统损害表现为引起窒息状态、呼吸道炎症和肺水肿等病症2) 神经系统:四乙基铅、有机汞、有机锡、磷化氢、铊、汽 油、苯、二硫化碳、溴甲烷、环氧乙烷、三氯乙烯、甲醇及有机磷农 药等所谓“亲神经性毒物〞,作用于人体会引起中毒性脑病、中毒性 四周神经炎和神经衰弱症候群中毒性脑病常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 如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呕吐、嗜睡、视物模糊、幻视(红视、 黄视)、视觉障碍、复视,以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昏迷、抽搐等 有的患者有癔病样发作或类神经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有的患者 以植物神经系统失调为主要表现,如脉搏减慢、血压和体温降低、多 汗等3) 血液系统:急性中毒可导致白细胞增加或减少、高铁血红 蛋白的形成及溶血性贫血等4) 泌尿系统:在急性中毒时,有许多毒物可引起肾脏损伤, 尤其以升汞和四氯化碳等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性肾病最为严重5) 循环系统:毒物锑、砷、磷、四氯化碳、有机农药等可引 起急性心肌损害;三氯乙烯、汽油、苯等有机溶剂的急性中毒,毒物 刺激肾上腺素受体而致心室颤抖。

氯化钡、氯化乙基汞均可引起心律 失常;刺激性气体引起肺水肿时,由于大量血浆及肺循环阻力的增加, 可能出现肺源性心脏病6) 消化系统:经口的急性汞、砷、铅等中毒,可发生严重恶 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酷似急性肠胃炎的症状;一些毒物主要引起 肝脏损害,如硝基苯、三硝基甲苯、氯仿及一些肼类化合物等会引起 中毒性肝炎2. 慢性中毒对人体的危害慢性中毒的毒物作用于人体速度缓慢, 在较长时间内才发生病变,或长期接触少量毒物,毒物在人体内积存 到一定程度才引起病变慢性中毒的埋伏期一般较长,发病缓慢,病 理变化缓慢,不易在短期内治好其危害与急性中毒相类似,也是以 不同的毒物的毒性表现于人体的各系统,如中毒性脑、脊髓损害,中 毒性四周神经炎,神经衰弱症候群,精神障碍,溶血性贫血,慢性中 毒性肝炎,肾脏损害,支气管炎以及心肌和血管病变等〔二〕工业毒物对皮肤的危害皮肤是机体抵抗外界刺激的第一道防线,从事化工生产时,皮肤 接触外在刺激物的机会最多,许多毒物的刺激会造成皮肤的危害如 造成皮炎、湿疹、座疮、毛囊炎、溃疡、脓疱疹、皮肤干燥、皲裂、 色素变化、药物性皮炎、皮肤瘙痒、皮肤附属器官及口腔黏膜的病变 等〔三〕工业毒物对眼部的危害化学物质对眼的危害,可发生于某种化学物质与组织直接接触造 成伤害,也可发生干化学物质进入体内,引起视觉病变或其他眼部病 变。

1. 接触性眼部损伤化学物质的气体、烟尘或粉尘接触眼部,及 化学物质的碎屑、液体飞溅到眼部,可发生色素冷静、过敏反应、刺 激炎症或腐蚀灼伤,如对苯二酚等可使角膜、结膜染色与刺激性较 强的化学物质短时间接触,可引起急性角膜、结膜炎,角膜表层水肿、 上皮脱落,结膜充血等腐蚀性化学物质可使接触处角膜、结膜马上 坏死、糜烂,持续向深处渗入,可损坏眼球内部,发生虹膜睫状体炎、 青光眼、白内障灼伤溃疡可致眼球穿孔,愈后遗留角膜白斑、新生 血管、眼球粘连、倒睫、睑内翻或兔眼等症,可致视力严重减退、失 明或眼球萎缩2. 中毒所致眼部损伤化学物质中毒也可造成眼部损伤例如; 毒物作用于大脑枕叶皮质会导致黑蒙;毒物作用于视网膜周边及视神 经外围的神经纤维可导致视野缩小;毒物作用于视神经中轴及黄斑而 形成中心暗点;毒物作用于大脑皮层会引起幻视;还可以造成复视、 瞳孔缩小、眼睑病变、眼球震颤、白内障、视网膜及脉络膜病变和视 神经病变等眼部损害〔四〕 工业毒物与致癌长期接触一定的化学物质可能引起细胞的无克制生长,形成癌性 肿瘤这些肿瘤可能在第一次接触这些物质许多年后才表现出来,这 一时期被称为埋伏期,一般为4〜40年。

发生职业肿瘤的部位是变化 多样的,未必局限于接触区域,如砷、石棉、铬、镍等物质可能导致 肺癌;鼻腔和鼻窦癌是由铬、镍、木材、皮革粉尘等引起的;膀胱癌 与接触联苯胺、萘胺、皮革粉尘等有关;皮肤癌与接触砷、煤焦油和 石油产品等有关;接触氯乙烯单体可引起肝癌;接触苯可引起再生障 碍性贫血〔五〕 工业毒物与致畸接触化学物质可能对未出生的胎儿造成危害,干扰胎儿正常发育, 在怀孕的前三个月,脑、心脏、上肢和下肢等重要器官正在发育,一 些研究说明化学物质〔如麻醉气体、水银和有机溶剂〕可能干扰正常 的细胞分裂过程,从而导致胎儿畸形〔六〕 工业毒物与致突变某些化学品对人类遗传基因的影响可能导致后代发生异常,实验 结果说明80%〜85%的致癌化学物质对后代有影响四、工业中毒的治疗与护理要点工业中毒的治疗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稳定生命体征改正低血压,可以给予晶体溶液及升压药物;严重的上消化道出 血应该止血,补充血制品〔二〕 消除未汲取毒物口服中毒者应及早催吐、洗胃,给予活性炭吸附及硫酸钠导泻 皮肤接触中毒者马上清除皮肤上残余毒物,去除衣物,迅速用清水冲 洗受污染皮肤将吸入性中毒患者马上搬离现场,给予氧气吸入,有 全身中毒症状者按口服中毒处理。

〔三〕 应用特效解毒剂如硫醇类金属络合剂〔又称巯基配合物〕是治疗砷中毒的特效药 物,汞中毒常用络合剂为二巯丙磺酸钠,甲醇中毒应用乙醇拮抗等〔四〕 支持对症治疗积极补充液体及电解质,坚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注意补充 葡萄糖溶液,以免低血糖的发生;补充维生素C、腺昔三磷酸等,保 护重要脏器功能,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五〕 血液透析和血浆置换疗法关于已有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血液透析可以清除各种内生毒 物,改正水、电解质紊乱具体方法见本书第十章第三节〔六〕 护理措施1. 一般护理适当休息,防止过度疲惫,注意个人卫生房间每 日通风消毒,坚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床单元坚持整洁卫生,污染时 随时改换2. 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注意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 察毒物对各器官系统的损害,有异常及时处理3. 用药护理使用拮抗剂和其他药物时,注意观察毒副作用及不 良反应4. 心理护理患者常有焦虑、紧张、恐惧心理,做好心理护理,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战胜疾病,提升依从性5.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中毒相关知识,注重预防,避免 类似事件再发生五、工业中毒的预防当工业毒物逸散到空气中〔或与人体接触〕并超过容许浓度时, 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作用。

所以,防毒的出发点是减少有毒物质来源, 降低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含量,以及减少毒物与人体的接触机会一般防毒技术措施的基本原则:减少有毒、含毒物料的使用数量; 净化空气以减少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减少操作人员在有毒环境中 的暴露次数和时间;强化个体防护〔一〕防毒技术措施防毒在技术上一般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 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物质使用无毒物质代替有 毒物质、用低毒物质代替高毒或剧毒物质是消除有毒物质危害的有效 措施2. 采纳安全的工艺路线采纳安全的、危害性小的工艺路线代替 危害性较大的工艺路线,借以消除有毒原料和有毒副产物所带来的危 害3. 采纳较安全的工艺条件 采纳较安全的工艺条件〔温度、压力〕 预防有毒物质的危害在生产中,有毒物料的储存、运输、包装以及 有毒气体的发生装置,均可采纳这类措施4. 以机械化、自动化代替手工操作以机械化、自动化代替手工 操作,减轻工人的劳作强度,减少工人与有毒物质的接触,从而减少 毒物对人体的危害5. 以密闭、隔离操作代替敞开式操作密闭的操作方式有两种; 一种方式是将散发有害物质的设备完全密封起来;另一种方法是将散 发源密闭如果密闭确有困难,可在操作方便的地方设一个密闭性较 好的小室,操作者可在里面进行隔离操作;也可将整个生产过程与操 作者隔离,从而使操作者减少与有毒物质的接触机会。

6. 以连续化代替间歇式操作 使生产过程的连续化代替间歇式操 作,可以提升劳作生产率,简化操作程序,为反应物料的密闭创造了 条件可防止有害物质泄漏,减少厂房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优化 生产环境7. 采纳新的生产技术在生产过程中不断研究并采纳新技术,以 消除毒物对人体的危害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生产在连续化、自动 化的基础上实现全过程的程序控制,减少毒物与人体的接触,从而减 少毒物对人体的危害此外,在生产装置制定中,合计有毒区域和无毒区域的隔离;缩 短流程;减少管道、阀门〔加料阀、出料阀、放空阀、取样阀〕法兰 连接;高压系统用焊接代替法兰连接;管道、设备采纳化学方法进行 预膜处理,在其内部形成一层化学薄膜以防腐蚀泄漏;在管道、设备 的物料中加入一种对物料性质没有影响的添加剂,使其在泄漏处与空 气接触自行固化而堵塞漏处;改善密封形式,研制、采纳耐高温〔低 温〕、耐腐蚀、耐磨的新型填料和垫片;不断提升设备制定、制造水 平,改善设备连接处以增加严密性,以及机械〔端面〕密封、粉料封 闭、液封、气流密封技术的采纳均可防止有害物质的扩散〔二〕防毒管理措施强化生产管理,强化卫生安全宣扬教育,做到人人重视预防毒害; 制订防毒措施,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强化分析监 测工作,严格执行《工业企业制定卫生标准》,控制空气中毒物的浓 度。

严格按计划检修设备,强化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管理,杜绝跑、 冒、滴、漏,减少毒物危害此外,还必须在生产现场配备必要的防 毒器材催促生产者认真做好个人防护,有效地做好防毒工作这些 都是防毒管理十分重要的措施。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