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的反收购策略-——以“宝万之争”为例

时间****9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41KB
约21页
文档ID:153117073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的反收购策略-——以“宝万之争”为例_第1页
1/21

学生毕业论文题 目:浅析我国上市公司的反收购策略 ——以“宝万之争”为例指导教师: 帅亮 职称: 副教授 姓名: 张哲 学号: 13041060 班级: 1302班 年级: 13级 专业: 工商管理 四月二十八日浅析我国上市公司的反收购策略 ——以“宝万之争”为例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的股份改革制度的步调逐步加快,中国的证券市场的改革也缓缓踏入了一个流通新时期由于改革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证券市场的制度也相应不够成熟因此资本市场的收购与反收购事件也层出不穷当收购方并未提前告知被收购公司管理层或其收购行为不被被收购方认可,我们通常称此行为为恶意收购公司的管理层通常会用一些反制措施来应对恶意收购本文对反收购概念、反收购类型以及反收购的法律适用性进行了一定的介绍,以此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使用的反收购策略是否有效以及反收购策略是否符合法律依据本文选取了宝万之争作为案例来进行分析,对宝万之争的事件发生时间轴、事件参与的主要对象、事件发生后万科股价的变化进行了一定的数据整理,并配以文献法对相关反收购策略进行解释,通过网络媒体披露的客观信息整理万科采用的一些反收购策略。

以此发现出宝万之争发生的根本问题及解决对策本文研究发现,反收购策略不仅仅是要从事件发生后的应对去考虑,更要从公司股权制度的设立、公司董事会制度、公司的管理层制度等方面来去完善,以此来对反收购进行预防关键词】 反收购;预防;策略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pace of the joint-stock reform system in China, the reform of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slowly entered a new period of circulation. Because reform is a process of exploration, the system of securities market is not mature enough. Therefore, the acquisition of capital market and anti-takeover events are endless. When the acquirer is not informed in advance that the management of the company or its acquisition is not recognized by the acquirer, we usually call this trip a hostile takeover. The company's management usually uses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deal with hostile takeover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anti-takeover, the type of anti-takeover and the legal applicability of anti-takeover, to explore whether the anti-takeover strategies used by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and whether anti-takeover measures comply with the legal basi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troversy of BaoWan as a case, the main object of fight's dispute, the change of Vanke stock price after the event, and explains the anti-takeover strategies by literature, and some anti-takeover strategies adopted by the objective information disclosed by the network media. To find out the fundamental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dispute of BaoWan.This paper found that anti-takeover strategy is not only to consider after the event, but also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quity system, the company board system,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company. To prevent the anti-takeover. Key words: Anti takeover; Prevention;Strategy目 录摘 要 IAbstract II一、反收购策略概述 1(一)反收购策略的概念 1(二)反收购策略的类型 1(三)反收购策略在我国的适用性 3二、“宝万之争”案例简介 4(一)万科和宝能事件的主要角色 4(二)万科和宝能事件的始末盘点 5(三)外界权威人士对该事件的看法 5三、万科的反收购策略的分析 6(一) 万科的反收购策略 6(二)万科对恶意收购的预防 9(三)万科在恶意收购发生之后采取的措施 10四、万科反收购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11(一)万科反收购过程中的问题 11(二)万科反收购对策的建议 12五、万科反收购案例的启示 14致 谢 15注 释 16参考文献 17 一、反收购策略概述(一)反收购策略的概念面对我国目前资本市场上的种种敌意收购的行为,被收购的公司在目前的法律法规框架下来灵活的去运用各种针对性的反收购策略,应该会起到化解危机,改变局势的作用。

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在股份市场上全面流通之后,针对上市公司股份所有权的争夺而产生的收购和反收购的行为将越来越多收购过程中双方进行轻松友好的商谈,顺利的完成收购即善意收购毋庸置疑,如果是面对敌意收购,被收购公司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则会采取一切方法来防止公司被兼并①反收购的概念是指对被收购公司的股份所有权的控制以及收购方对被收购的公司拥有的股权和利益的控制被收购公司的高层管理员不愿意将自己公司的掌管权利交给他人,导致其必然会采用各种反收购策略来阻止收购行动这样看来,反收购策略即是被收购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为了确保自己掌控的公司的权益不受到侵占而产生的各种反对敌意收购的行为我国上市公司的反收购概念通常理解为广义概念,广义概念为:不仅仅指被收购公司的防御行为还包括被收购公司对友善的收购计划的拒绝和被收购公司在发生竞价收购情况时对参与竞价的各个公司实行的不同待遇,而对公司早已选定的收购方来实优惠政策的行为从而产生对其他的竞价方不利影响二)反收购策略的类型我国的证券市场目前还在发展中,各项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与反收购相关的策略,在现行法律上和实践中都还不够成熟,反而在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产生了各种反收购方法,共有两大类七小种,它们区分的方法是按性质来划分。

反收购的进攻性战略是其中第一类主要包含“白衣骑士”策略、股份回购、“帕克曼”防御和管理层收购战略四种反收购防御性战略是其中的第二类其主要包含股分构成安排、管理层防卫、“毒丸计划”三种②1、反收购的进攻型策略(1)“白衣骑士”策略“白衣骑士”策略是指当被收购公司遭遇到敌意收购的时候,高层管理者可以找寻一个具有友好互助关系的公司,使其与收购方竞争收购公司,收购方如果不愿意以更高的价格来进行收购,则必然会失败在此条件下,提高收购价格或者放弃收购是收购方唯一的办法,即使此举不能驱赶收购方,收购方也要付出昂贵的代价 (2)股份回购被收购的公司如果以自己的股份,提出以比收购价格更加高的价格来进行回购,收购方就必须抬高价格,从而加大对方的收购难度我国现行的《公司法》却对股份回购这一现象作出了限制性规定,它指出公司只有在减资、分立、合并、股权激励等四种情况下方才可以实施股权回购③但为了抵御敌意收购,被收购的公司如果采纳一些策略来迂回收购,也可达到其目的 (3)“帕克曼”防御帕克曼防御是指被收购公司先手采取措施的反收购策略一旦收购方想要开始收购被收购公司的计划时,被收购公司采取对立措施,抢先一步收购收购者的股票。

而从反收购的效果看来,确实能使被收购公司自由进出:进可以收购恶意收购方;退可以因为本公司持有收购者的股权,就算最终被收购也能获得收购后带来的利益4)管理层收购管理层收购是指被收购的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或者经理层利用借贷资本来购买公司的股份,以此改变本公司股份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以及资产结构,从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目标并且还能得到期望收益的行为2、反收购的防御性策略(1)股权结构安排我国的上市公司如果能够分配合理的股权结构、适当安排股权是彻底的预防恶意收购的最好的防御策略,敌意收购能成功是因为市场上已经有很足的数额股份已经被收购为了保证一定的控制权,公司的大股东准备设立公司时,就要学会自我控股,让自己能够拥有可以绝对控制公司的股权2)管理层防卫管理者在很大的程度上左右了公司收购能否成功的机率管理层常常认为:只有拒绝收购,才能提高收购价格;为了防止收购者用要约收购的方法来有意制造股权的动荡,然后借机取得利益;并且担忧公司被收购之后自己的利益会被影响,如被解雇等所以,管理层会想办法采取多种策略来增加收购方的成本高层管理者所采取的防御策略就是“降落伞策略”1)金降落伞策略“金降落伞”就是说被收购公司的股东们通过股东大会的决议,由公司董事以及高层管理者和被收购公司之间签订合同,万一目标公司被收购,导致董事、高层管理者被解雇时,被解雇者可以领取巨额的退休金,利用这一条款来提高收购费用。

该约定产生的利益就像一把降落伞让管理者从高职位上安全降落下来,所以又叫“降落伞”计划;又因为其收益很多,所以又叫“金降落伞”④2)银降落伞策略“银降落伞”就是规定了被收购公司万一落入收购者的手中,公司应该向被解职的中层管理人员支付一笔较“金降落伞”策略稍微逊色的保证金3)锡降落伞策略“锡降落伞”计划就是说被收购公司的员工如果在公司被收购后的两年之内被解职的话,就可以领取员工派遣费3.毒丸计划“毒丸策略”正式名称为“股权摊薄反收购措施”,最开始的形式只是被收购公司向普通股股东发行优先股,如果公司被其他企业收购,股东具有的优先权能够转变成收购者的股票,其后利普顿已经对毒丸改进了计划,可以转变的优先股转变为能够低价买入被收购公司的股份,或者将股票以更高的价格卖给收购者的期权,这样就严重的减少了收购方的股权,大大的增加了其收购成本收购方开始收购,就像吃了“毒丸”一样难受,从而使收购成本变得昂贵,进而达到抵抗收购的目的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还处在探索阶段,法律法规并不健全,因此无论在法律上还是在实践中,上述的策略都不够成熟所以,要选用上面所介绍的各种方法来实施反收购策略,应该谨慎行之三)反收购策略在我国的适用性适合我国公司反收购的策略第一个是董事轮换制。

这种方法阻碍了收购者获得公司部分的控制权,让收购者不能马上重组被收购公司,打击了收购者的意图这个条款被看做是一种进行有效反收购的预防措施第二条是白衣骑士策略从我国当前的法律法规来看,我国市场上的大部分管理者还是偏向“白衣骑士”反收购策略,由于这将会带来一场收购战争,也有利于全体股东的利益不受侵犯第三条是帕克曼战术比较适于那些实力雄厚的公司,假如双方实力差不多,就可能导致两败俱伤中国目前的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上市公司不能采用“帕克曼”防御,所以,上市公司完全可以利用该方法进行反收购防御不适合我国的策略第一个是金色降落伞计划收购发生后往往会使被收购公司的管理人员被开除,一般的员工也可能被解职目前中国对并购后的公司的资产安排没有明确规定,如果采用金色降落伞的计划,就很可能导致变相分割公司财产,不利于鼓励企业管理人员努力工作,不适宜从社会保险的角度来解决被收购公司高层管理者及员工的生活保障二是毒丸术其目的在于扰乱被收购公司财产状况,不管收购能否成功,都将导致两败俱伤我国上市公司在反收购时应当充分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根据我国企业的特点,挑选适合国情和时代的方法而且如何调整反收购条款以及反收购措施,保证被收购公司的相关人员的利益,不仅立法要处理的问题,而且是司法实务理当关心的问题。

二、“宝万之争”案例简介(一)万科和宝能事件的主要角色表2.1万宝事件主要角色分析主要角色角色简介万科集团万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变成国内领先的房地产公司,目前业务主要包括房地产开发和物业服务宝能系以宝能集团为核心的财团即宝能系根据资料显示,深圳宝能投资集团就是宝能系的中心部分华润集团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是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初创于1938年,主要经营内容包括日用消费品的制造和分销、地产以及相关行业等领域恒大地产恒大地产集团是将民生住宅、文化旅游、快消、健康及体育集合为一体的大集团,是十大房地产开发商之一,中国优质地产领先者,享有“民生地产”的佳誉安邦保险安邦保险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化的保险公司,其总资产规模共计超过一万九千亿元旗下还包括安邦财险保险、安邦人寿保险、和谐健康保险等业务,是一家大型综合性金融控股集团⑤深圳地铁深圳地铁有限公司以前叫做为深圳市地铁有限公司,该公司在1998年7月31日成立,其经营范围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输项目的建设运营、地铁资源和地铁物业的综合开发以上五大角色都在本收购案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万科作为被收购的一方,宝能看中了万科的实力,有数据表明,已有30家A股上市房地产企业的前十大股东在今年第三季度截止前的股东名单中有保险资金身影。

作为当前中国发展最为先进的房产商之一的万科,被险资盯上也不足为奇但是,由于自身股权分散的弱点,即使其是世界上最大的房产开发商也依旧被资本巨头盯上了而恒大、安邦、深铁都看似是万科的“白衣骑士”,是计划与万科建立合作关系以扩大万科股权来对万科进行控股以免落入“野蛮人”手里二)万科和宝能事件的始末盘点1、7月10日-12月28日在该年的7月10日,以宝能系控制的前海人寿增持股份约至5%,首次举牌万科在7月24日,前海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钜盛华对万科二度举牌,增持股份约占万科总股本的10%而之后万科的第一大股东华润也曾两次增持累计达到15.29%重回万科第一大股东的位置12月24日,宝能系所持万科股份的比例已高达24.26%期间王石曾表示不欢迎宝能,称宝能信用低,短债长投风险大,不愿与其合作2、12月23日-7月4日王石在拜访瑞士信贷时表示不会实行“毒丸计划”应对恶意收购,同时在官方网站发布声明宣布与安邦进行合作安邦成为万科的“白衣骑士”1月6日 万科H股向香港联交所申请恢复交易在3月13日,万科打算以定向增发的方式引入深铁集团600亿投资但华润在此项决议上投了反对票,这样看来,华润和宝能两大股东如果联手就出现了内部人控制现象。

宝能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之后提出要罢免万科的包括王石在内的管理团队而这时华润又投出了反对票表示不同意除名议案在7月4日,如行内预期,万科A复牌首日开盘一路跌停,7月4日当天万科A跌破22元,下跌9.99%,报21.993、7月5日-1月12日根据万科股东钜盛华的反馈,其于 年 7 月 5 日购入公司 A 股股票数量占万科总股本的 0.682%, 随后,万科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告并举报宝能资产计划违法违规8月4日,恒大集团花费91.1亿购入万科A股5.17亿股,持股比例达到4.68%恒大方面表示,不仅万科是国内地产行业龙头企业,万科财务表现强劲也是其购买万科股份的原因之一在11月17日恒大增持股比达到9.452%,进行第二次举牌,之后继续增持至14.07%1月12日万科公告,华润转让所有股份给深铁集团3月26日,万科发布报告,会上,万科管理层只披露了万科业绩报告,并未审议万科董事会换届改选议案,这意味着万科这一届董事会将继续施行其职能三)外界权威人士对该事件的看法1、国资委:只要有利于我国企业成长就给予扶持6月27日,国资委相关主任肖亚庆在该年夏季的达沃斯论坛上回应了一些媒体提出的关于万科宝能股权之争一事。

他表示:“只要有利于深圳未来的发展,有利于我国企业的成长,我们国资委就给予支持 2、鼎晖创业投资基金的首创人王功权 王石犯的一向是走的所有制方向上的错路,假若能对私有经济多一点信心及尊重,对国有经济少一些敬畏及攀附,万科可能是另一种命运 3、新华社:资本市场不能有任性的火药 如果万科没有王石,也很可能缔造出辉煌的成就,但目前万科董事会“断崖式”的离职可能对企业价值等造成巨大的打击,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王石团队留任都将严重的加剧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对立4、当当网CEO李国庆 十年前,在一次论坛大会上,我提出了与王石不同的意见,在企业家年会上王石发表言论不会引起我的注意,因为他的文化程度不高对于这次万科宝能之争,我认为:(1)王石对不同股东有好恶并不是对资本不尊重2)王石对宝能老板的蔑视也不是王对民营资本的不尊重3)王石还在全球各地为万科做形象代言,年入一千万收入并不高 5、中石化前董事长傅成玉 傅成玉认为万科大股东和全体股东之间的利益以及与管理层的矛盾已被宝万之争的发展情况超出宝能与万科之间的矛盾从宝能发表开除万科所有董事及高层管理者的要求的那一刻起,已经完全上升到了社会整体利益和资本市场健康的层面。

6、李稻葵教授:是真英雄你就按资本市场的规则杀回来 李教授用乔布斯的例子来比喻王石,乔布斯创立了苹果公司,最终还是被人赶跑了,如果王石是真英雄就应该按资本市场的规则东山再起假如万科毁在了这帮人手上,王石如果有乔布斯的本领,等到公司倒闭之时,王石重回公司也并非难事三、万科的反收购策略的分析(一) 万科的反收购策略面临宝能系的强势入侵,万科的高层管理方面也开始了股权保卫战但从管理层开始增持股票,到意图引进战略投资人,再到万科发行新股,他正采取各种策略来抵御收购方式虽然很多,但是一旦考虑到相关的法律条款和监管环境,真正适合万科的反收购策略非常有限,比方说牛卡计划和焦土政策以及帕克曼防御术,但是对方宝能系都是非上市公司并且自然人绝对控股所以实施起来难度较大目前被提及最多策略的大概有三类:“毒丸计划”、“白衣骑士”和“驱鲨剂”1、毒丸计划 毒丸策略是指当公司碰到恶意收购的时侯,特别是恶意收购方所持有的股份已高达到10%到20%的时候,公司会以低价来增加发售新股来保全自身股权目的就是为了摊薄收购者的股权,增加收购成本费用,让收购方无法达到控股的想法图3.1万科的股权结构图(截止于9月30日)⑥ 对毒丸计划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根据目前万科的章程以及《重组办法》,定增额没有超过资产总额30%、或者没有超过净资产的50%,则不必要经过股东大会来批准,不必须通过股东大会的特别决议。

若万科开股东大会来表决定增事项,要么是定增收购十分优质的资产,才会对股价来说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不然大机构和散户都会投反对票,导致决议的通过率非常低 按照季度报告,9月尾万科的总资产达到5707亿元,净资产达到1211亿元,所以上六百亿以上的定增方案都需要征得宝能系的同意2、白衣骑士6月,万科企业和深圳地铁这两家企业在一次论坛大会上签订合作备忘录,对外界而言,这不但是两家企业在地铁以及物业领域的进一步合作,同时也向外传递了深圳地铁将投资万科企业的的明确信号经过了很长发展时间的万科股权之战看起来快要结束,在重组以后,深圳地铁有很大的可能变成万科企业持股最大的股东,对正身处于重要时期的万科房地产公司而言,企业的股权结构,高层管理者的稳定异常重要深圳地铁集团附属于深圳市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3月13日,从该企业和万科企业订立的备忘录中我们知道,万科房地产企业发行股票的方式主要是定向增发,差额部分通过现金来弥补,融通所得资金收购深圳地铁集团持有的目标企业部分股权,牵涉到的资产总规模约为400-600亿元熟悉情况的人声称,万科企业和深圳地铁开展的合作可以称之为独家合作,前者对后者表达了非常大的合作诚意,由于地铁集团能够自由的选择房地产企业建立合作联系,如果不存在股权上的捆绑,双方不可能建立这样稳固的合作关系。

股权结构之变图3.2万科股权转让前后对比图⑦ 万科企业的股权战争中,最困难的就是几个持股比重较大股东的背后势力,其中包括宝能企业,安邦保险,华润企业以及与万科企业有合作关系的合伙人从万科企业对外披露的年度财务报表,我们看到,万科企业的总股本中,宝能集团占据全部总股本的24.29个百分点,是持股比重最大的股东,华润集团持股比重为15.29个百分点,安邦保险持股比重为6.18个百分点,盈安合伙持股比重大概为4.14个百分点,但是在深圳地铁集团加入后,万科的第一大股东将极有可能发生改变根据相关知识,国有资产重组有关的全部价格,必须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同意的第三方评估机构给定的根据市场公开公正的要求,利用过去一个阶段资产价格变动幅度的平均值展开计算假定万科企业和深圳地铁集团可以成功的重组,这样一来,万科企业持股比重最大的股东就可能变成深圳地铁集团,其持股比重大约为20个百分点,加上持股比重第三大企业华润,万科集团具备很大的国有色彩3、驱鲨剂 驱鲨剂条款就是一种反收购手段董事会应该提前召开股东大会,预先在公司章程里设立条款,极大的增加恶意收购者取得公司控制权的难度有这样目的的条款,即称驱鲨剂。

现在以万科的公司章程举例,纵使宝能系可以成功地获得万科30%以上的股份,但是想要进入董事会,仍然要面对重重关卡:(1)按照万科当前的公司章程中的规定来看,万科公司的董事会是由11名董事构成的,而现任11位董事任职万科董事会的时间都是从3月份开始,任期三年假如不等候一年时间,宝能系不能通过万科董事会期满的方式进入董事会2)万科公司章程当中的第97条规定,万科的非独立董事候选人是由上届董事会有3%以上的拥有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来提名,所以宝能需要有符合这样条件的股东3)万科在其第95条公司章程中规定,股东大会是以累积投票制来推选董事或监事在这种制度下,股东表决权的票数是根据股东所拥有的股票数与所推选的董事或监事的人数的乘积来计算的,而不是直接的根据股东所持有的股票数进行计算该制度目的在于对大股东表决权的优势加以限制,中小股东则完全可以将表决权集中投出⑥因此宝能系即使得到了董事候选人提名,最终结果如何,仍然是未知二)万科对恶意收购的预防在实际情况中,万科在发生恶意收购之前并没有一套完好的预防措施下面是为万科所做出的假设的预防措施方案,分四个部分:1、企业内部增发股份激励机制(1)创始人激励机制万科的高层董事会可以奖励万科的创始人王石享有公司15%的优先股和5%的普通股。

王石可以通过捐赠的方式处理这部分股权这样一来,王石持股总量约在35%,还可以作进一步的调整如此,王可安稳作公司董事会主席和第一股东2)董事会奖励管理股1)管理股激励按管理贡献的程度的高低,来进行股权激励2)技术股激励按技术贡献的程度的高低,来进行股权激励​3)增发企业员工的激励股按照员工工龄的长短来进行股权激励2、股东增股和派发万科现有股价在24.43元,增加新股派发之后,预估股价将定在10元左右1)初始股东增股:即公司的最初的股东,可以申请增股比例为5:1,即5个原始股权就可以申购增持1股2)长期股东增股:即连续持股达到3年以上的老股东申请增股比例为10:1,则10个三年期以上的股权,就可以申购1股3)中长期股东增股:即连续持股达到12个月以上的股东,拥有20个12月以上的股权,就可申购1股 (4)持股低于12个月的持股者,本次没有资格参与增股派送以上所有增持的股东,每当其申购100股,即可赠送15股​根据持股时间进行派发,为的是追求公司股本稳定性,并且激励长期投资者,最终来回馈长期股东3、兼并收购等公司运作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来转变公司股比和运作方式4、股市停牌通过在股市连续申请停牌,来加大宝能收购的风险和时间。

这样的方式是为了万科管理团队争取宝贵的时间来应对本次危机三)万科在恶意收购发生之后采取的措施在宝万之争事件发生后,经过对整个事件的整理,万科采用了以下措施来反击:1、停牌12月18日12:55万科停牌规划资产重组并且单方面的宣布封闭战场因万科 A股在计划发行股份,并且打算用重组项目来收购资产,按照深交所得相关规定,在本企业申请后,该企业股票从12月18日下午一点钟起开始停牌,复牌时间要待公司相关公示出台后再议2、公告宣布资产重组2月5日晚万科方发布停牌进展并称停牌期间,公司关于本次重大的资产重组事件的工作已经正常推进,并且取得了一定进展因为这个事项还是存在不确定性,公司A股将继续停牌此前万科曾经在1月29日的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本次的资产重组的相关工作能够正常推进,万科的A股股票也持续停牌,但是目前还无法确认3月18日前是不是能够公告重大资产重组的预案或者报告书如若不能,公司继续停牌至6月18日且召开股东大会商议万科A股3、起诉宝能收购不合规7月7日,万科A盘内战十分猛烈,最终报跌4.95%,最终收盘时是18.82元/股,该日全天成交额约为81.3亿元当日正午,万科方公告的《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中显示,通过5日、6日的增持,鉅盛华、前海人寿大约合计持有万科A股22.11亿股,这个份额占万科总股本的20.03%。

然而对于宝能系在增持过程中的行为是否合理一直存在争议四、万科反收购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一)万科反收购过程中的问题万科在反收购过程中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1、股权结构分散万科上市以后,股权结构分散,持股的股东中,任何成员持股都不超过30%,公司相关资料也表明“无实际控制人”截止 年6 月30 日,“野蛮人”宝能系突然袭击万科集团前的时间,万科目前最大的股东华润的股比仅为14.89%含港股以内的前十名股东所占的流通股的总比例仅仅为37.22% 中伦律师事务所的张律师指出,自从我国国内的资本市场逐渐完成股权改革之后,全流通的格局正在慢慢形成,上市公司股份的全流通现象产生了一个效果十分明显的上市公司的控制市场,不仅较差的上市公司也因为目前仍比较珍贵的壳资源,会成为被收购的对象,甚至好的上市公司由于其品质优秀更可能被收购作为一家年销售额超千亿的房地产巨头,其被收购的代价这么低是成为宝能欲收购万科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按照统计来看,的8月份,宝能系一共花费两百亿元左右的资金(加上融资杠杆的因素,宝能实际花费的资金约130亿元),便从华润集团手中夺取万科第一大股东的地位2、公司制度设计的缺陷万科和宝能的股权之争所暴露的问题不仅仅在于公司治理。

首先,是万科选取了不完善的企业制度公司更适合资源密集的业务,而执行团队的能力却是较为固化的上世纪的背景是大力推广公司制度,压抑其它企业的种类处在此背景下的初期万科选取了错误的企业种类公司制度难以适应,团队成员的能力出现反转,就是因为行业已经转入智力密集过程其次,万科过于适应上阶段的经营方式,所以从地产商转入服务业时后劲表现出很明显的不足内部现有的优秀资产被低估,才是恶意收购的原因内部的脱节,万科分解以后的价值反而会更高3、管理层的轻敌失措其实万科在反收购这一时期,我们也看到其高层管理所暴露的几个问题:(1)缺少对市值的管理公司市值与公司价值严重不匹配万科这样一家发展良好的房地产巨头公司,股价非常低迷,常年徘徊于个位数字,但是公司业绩却意外很好,公司资产实际价值远高于其市值宝能要想获得万科的公司资产,只需要在资本市场花费很少的钱,就能达到控股万科的目的,从而影响其公司决策,这就是为什么宝能愿意来一场“蛇吞象”式收购的原因2)初期缺少沟通同时在舆论上出现了一些不理性的言论和反应,这些加剧其同宝能的关系恶化假如当时与宝能集团多些沟通,与华润多一些沟通结果可能会好很多3)对独董制度监管的缺失万科公告中显示,在8月份,张利平被选为集团的独立董事,在,他出席了美国某企业的大中华主席。

我们都知道,独立董事最重要的就是保证独立性,但是张利平作为大中华主席的身份却与万科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成立万科物流地产企业该独立董事必然与万科企业有很大联系张利平在公开场合表示要对所有的传闻进行回避,能够看到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巨大不足,因为“一股独大”以及内部人控制制度的存在,我国很多企业都暴露了严重的问题,比如治理机构的缺陷,企业财富不能得到有效的分配等二)万科反收购对策的建议万科反收购过程中值得我们正视的问题并不是没有解决方法:1、针对股权结构(1)设立三角形股权结构即任意两边大于第三边的股权结构,例如万科管理层可以和另外一个大股东(华润)结盟,两个大股东股权加起来就会比宝能系一家占股比例高这样一来公司的股权结构势必不会一家独大2)回归股权集中制回归股权集中制使大股东拥有绝对控股权,万科管理层应该绝对控制股权,在万一恶意收购出现时,管理层有绝对的话语权投反对票,从而在一定意义上能保证公司不被恶意收购3)增发股票定增股票引入新股东参与重组,例如万科之前引进的“白衣骑士”安邦,以及中间出现的恒大集团之后计划拉入的深铁,打算以此举来稀释宝能集团所拥有的股份,从而夺回公司控制权,不被“野蛮人”侵占。

2、针对公司制度设计(1)赋予创始人股东特别的权利根据当前万科企业出现的问题,加强我国对外宣称的政策,也就是大众创业,我们必须对公司法进行完善,给创始人股东提供一些特殊权利,比如合伙人机制,能够享有优先控制权等,保证企业在发展历程中,创始人不会因为股票权利被稀释而得不到对企业的控制权,为了有效的阻止敌意收购,企业管理人应该在股东大会,董事会上制定完善的防止收购政策2)改变企业资本制度在面对宝能企业的敌意收购时,万科企业没有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在修订的《公司法》中,没有对其最低注册资本提出要求,将原来的分期缴纳改成认缴,企业的资本制度发生很大改变基于法定资本的角度,有效应对恶意收购的政策是“毒丸计划”但是在上市企业中,因为股权比较分散,收购人若想得到企业的控制权利,必须有企业小型股东的信息,企业的小股东是不是需要企业的管理人员作为企业的代表人与收购人展开谈判,这个问题公司法到目前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所以,对企业的资本制度进行创新改变,同意实施其他反收购计划,是修订《公司法》应该重点考虑的3)加快力度推行持股行权制度 为了能够有效维护企业中小型股东的利益不受伤害,在,我国出现了投资者服务中心,加大力度保障企业中小型股东的利益。

服务中心能够以企业普通投资者的身份加入股东大会中,行驶普通投资者的某些权利,提高投资者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以及能力,提高企业的规范化治理机制,它的全称是“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的经营业务有,代表普通股东的身份维护其利益不受伤害,代表普通投资者,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服务中心的普通股东参与者有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期货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当前仅仅在某些地区开展试点工作,应该加大力度对其推广宣传3、针对管理层对公司的治理(1)对信息披露加大力度真实、完整、及时、有效的披露信息能使整个公司的运行更为健康,也能得到更多中小股民的信任2)确保管理层尽职尽责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条件既是管理团队对业务的经营能力,也是管理团队的道德水准如果保证管理层没有利益输送环节,那也能表现一个管理层的优秀3)同收购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即使是面对恶意收购,管理层也应同收够者进行更多的交流不仅仅是大企业的风度体现,也是为了知道对方的真实目的及时的拿出方案解决问题4)摆脱对国企的依赖尽管国企能对公司带来很多好处,但是正是国企的背景才制约华润不能第一时间对宝能做出反击国企过多的会考虑自身的风险性。

而单一的依赖也会使万科管理层自身失去应对危机的本能五、万科反收购案例的启示通过上文的分析可见,万科企业过于分散股权,没有建立一个健全的反并购企业制度,不重视对创始人股份的保护,是“宝万之争”事件发生根本原因因此,宝能盯上了万科较高业绩下面存在的各种治理不足问题,有目的性的对其开展敌意并购,是宝能基于自身的扩张战略而万科集团只得选择有限的对策,主动应对以化解危机的其根本原因还是反并购制度的缺失因此,提前制定好反并购计划,降低敌意收购发生的概率,减少公司的资本风险,是我们从本案例中得到的重要启示比如,给予创始人在公司董事会的席位、董事人选提名、名额等权利的制度或者,创立董事会分级改选机制,发布规定,在担任时间不得随意解散董事会,企业每年只允许改选一定数目的董事我国企业经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过程我国资本市场越来越成熟,类似“宝万之争”的敌意收购行为还会不断的发生当然,我们也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敌意并购都是恶意的,大多数情况下的敌意并购能够改善被收购公司的治理情况,但是,各大企业要学会反击,知道开展反并购的重要意义是一个优秀企业的必选课程其一,反并购有利于促进公司的长久稳定发展,其二,反并购有利于保障企业员工的利益不受损害,虽然万科集团在此次的危机中历经了各种艰险。

但是,通过一系列的反并购措施,万科也成功的提高了其股市中的成交价经此一役,不仅是万科公司及其管理层,其他的企业也将由此次的危机中获得启示,吸取经验教训,成为更加优秀的企业致 谢感谢武汉学院四年以来对我的培养,感谢我的导师对本论文从选题、构思、资料收集到最后定稿的各个环节给予细心的指引和教导,使我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反收购策略有了深刻的认识,并最终得以完成毕业论文,对此,我发自内心的表示我最衷心的感谢我的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渊博的知识、敏锐的学术思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积极进取的科研精神以及诲人不倦的师者风范是我毕生的学习楷模同时也要感谢其他老师给予的帮助,老师们的高深精湛的造诣与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在四年的大学生涯里,得到了众多老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谨向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注 释① 数据来源学优网,《上市公司反收购策略的分析》,,7月27日② 数据来源学优网,《上市公司反收购策略的分析》,,7月27日③数据来源学优网,《上市公司反收购策略的分析》,,7月27日④ 数据来源学优网,《上市公司反收购策略的分析》,,7月27日⑤ 数据来源于买购网,《万科之争 万科宝能事件始末 全事件盘点》,⑥ 数据来源投资界,《万科股权战争:一堂价值1000亿的股权公开课(上篇)》, ⑦ 数据来源网易财经,《华润371.7亿向深铁转让所持万科股权 每股22元》, 参考文献一、著作类:[1] 干春晖.并购实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2] 黄嵩,李昕旸.兼并与收购[M].中国发展出版社,.二、论文类[1] 曹猛.基于恶意收购的上市公司反收购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 衣曼,郭亦骏.论反收购策略的选择[J].会计之友,第4期.[3] 肖秀娟.浅析上市公司反收购理论[J].法治与社会,第6期.[4] 周敏.“宝万之争”引发的思考[J].沪港经济,第2期.[5] 何广锋.从万科股权之争看公司反收购策略[J].中国经济信息,第14期.[6] 周淑珍.简析中国上市公司反收购与案例分析[J].现代企业,第4期.[7] 姚远. 浅析企业的敌意并购与反并购——以“宝万之争”事件为例[J].西部财会,第5期.。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