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年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复习资料

时间****9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40.50KB
约11页
文档ID:166067038
2023年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复习资料_第1页
1/11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复习题一、填空1.机械加工中,获得位置精度的方法有直接找正、 划线找正 和 用夹具安装2.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毛坯的 形状 、 尺寸 和 表面质量使其成为零件的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3.划分是否为同一个工序的重要依据是工作地点是否变动 和加工是否连续 4.根据生产大纲和产品的大小,生产类型可分为单件 、 成批 和 大量生产5.工艺基准按用途不同,它可以分为定位、工序、测量 和 装配基准6.加工精度涉及尺寸 精度、 形状 精度和 位置 精度度三个方面7.零件的安装包含了定位 和 夹紧 二方面内容8.过定位可导致 工件无法安装 和 工件或定位元件变形 的结果9.钻套按其结构型式可分为 固定 钻套、 可换 钻套、 快换 钻套和非标准钻套四种10.夹具的动力夹紧装置是由 力源装置 、中间递力机构和 夹紧件 所组成11.生产中常采用配重法 法来达成车夹具的静平衡12.夹具的基本组成部分是 定位元件 、 夹紧装置 、 夹具体 13.钻套底面到工件孔端面的空隙,其作用是 排屑 和防止被加工孔产生毛刺有碍卸下工件。

14.机械加工中,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或一台机床上,对同一个或几个零件进行加工所连续完毕的那部分工艺过程,称为 工序 ,划分是否为同一机加工工序的重要依据是 工作地点是否变动 和 加工是否连续15.零件的机械加工过程中,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有试切法 、 调整法 、 定尺寸刀具法 、 自动控制法 16.零件精基准的选择中,直接选用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称为基准重合原则;同一零件的多道工序选择同一定位基准,称为 基准统一 原则;选择加工面自身作为定位基准,称为 自为基准 原则17.工艺文献的基本格式有 工艺过程卡片 、工艺卡片 和 工序卡片18.根据基准功用的不同,它可以分为 设计基准 和 工艺基准 二大类19.毛坯的种类重要有铸件 、 锻件 、 型材 、 焊接件和冷冲压件20.轴类零件外圆表面的磨削通常以 中心孔为定位基准21.套类零件采专心轴定位时,长心轴限制了 4 个自由度,短心轴限制了 2 个自由度22.工件以一面二孔定位时,削边销长轴方向应与两孔中心连线方向成90° 23.几个定位元件反复限制同一自由度的定位,是 过定位 。

24.夹具的基本组成部分是 定位元件 、 夹紧装置 、 夹具体 25.铣床夹具上的对刀装置通常由 对刀块 和 塞尺 等组成定向键的作用是 保证夹具和刀具的位置 二、判断题1.工件被夹紧后,所有自由度就被限制了 (× )2.工件在夹具上定位时只能采用完全定位 (× )3.过定位是指超过六点的定位 (× )4.采用机床夹具装夹工件,重要是为了保证工件的尺寸精度 (× )5.在铣床夹具上具有刀具的导向元件 (× )6.夹具中的辅助支承不起定位作用 ( √ )7.工件定位,就是限制其自由度 ( √ )8.恰当布置六个支承点就可使工件实现完全定位。

( √ )9.夹紧力的作用方向应不破坏工件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 )10.欠定位无法保证加工规定,所以是绝对不允许的 ( √ )11.夹具中的辅助支承不起定位作用 ( √ )12.采用机床夹具装夹工件,重要是为了保证工件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 ( √ )13.工件定位,就是限制其自由度 (√ )14.恰当布置六个支承点就可使工件实现完全定位 (√ ) 15.工件的定位误差是基准位移误差和基准不重合误差的综合结果 ( √ )16.工件在夹具上定位时只能采用完全定位 ( × )17.工件以平面定位,只能用三个支承钉来实现定位 (× )18.欠定位是指少于六点的定位 (× )三、名词解释1. 工艺过程: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2.加工误差:指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几何参数与抱负几何参数的不符合限度误差大,精确度低3. 误差复映:由毛坯加工余量和材料硬度的变化引起切削力和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变化,因而在加工后的工件上出现与毛坯形状相似的误差的现象4. 完全定位: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定位,若六个自由度都被限制时,则称为完全定位:5.生产过程:指把原材料或半成品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6.加工精度:加工精度是指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几何参数(几何形状、尺寸、互相位置)与抱负几何参数的相符合限度7.不完全定位: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定位,若六个自由度都被限制时,则称为完全定位四、简答题1.在机械加工中,加工阶段如何划分?各部分有何作用?答:粗加工阶段:尽量切除大部分余量 半精加工阶段:减少粗加工留下的误差,为重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准备,并完毕次要表面的加工 精加工阶段:保证加工质量 精密、超精密或光整加工阶段:重要是为了获得高质量的重要表面和尺寸精度 2.如何消除过定位所引起的干涉?答:1),改变定位元件的机构 2)提高工件定位基准之间以及定位元件工作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 3.夹紧力作用点应如何合理选择?答:1)夹紧力应落在支承平面内 2)夹紧力应落在工件刚度好的部位上 3)夹紧力应尽量靠近加工表面 4.机床夹具的作用是什么?答:1)保证加工精度 2)提高生产率,减少成本 3)扩大机床工艺范围 4)减轻个人劳动强度 5.毛坯选择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答:1、零件的材料及机械性能规定 2、零件的结构形状与大小 3、生产大纲的大小 4、现有生产条件 5、充足运用新工艺、新材料 6.机械加工工序的安排原则是什么?答:1、先粗后精 2、先主后次 3、先面后孔 4、基面先行 5、穿插热解决 7.试述三种类型的车床夹具答:1.心轴类夹具2.圆盘类夹具3.角铁类夹具8.辅助支承和浮动支承有何区别?答:辅助支承不起定位作用,浮动支承限制1个自由度,在操作时,辅助支承是在等工件定位夹紧完以后再操作。

五、综合题)1. 试分析图示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别指出图(a)(b)不合理的地方,并加以改正,画出改善后的零件结构图6分)图(a) 图(b)图(a) 图(b)钻孔表面应与孔的轴线垂直 使用同一把刀具可加工所有键槽3分) (3分)2.根据六点定位原理,试分析下图各定位元件所消除的自由度,并指出属于何种定位7分)工件底平面限制工件三个自由度,后面两点限制2个自由度,削边销限制1个自由度 (3分)属于完全定 (4分)3. 如图轴套零件在车床上已加工好外圆、内孔及各表面,现需在铣床上以端面A定位,铣出表面C保证尺寸20-0.2mm,试计算铣此缺口时的工序尺寸(10分)已知:A2=40+0.05 A3=65±0.05 A∑=20-0.2 求A(1) 尺寸链图(2分)(2) 判断封闭环A∑=20-0.2(2分)(3)上下偏差与基本尺寸计算(2分)AΣ=A+ A2―A3 A =45BsAΣ= BsA+BsA2-BxA3 BsA=-0.1BxAΣ= BxA+BxA2-BsA3 BxA=-0.15(4)入体尺寸标注:44.9-0.05(2分)(5)校核δ∑= δ+δ2+δ3 = 0.2(2分)4. 如下图所示,以A 面定位加工φ20H8孔,求加工尺寸40±0.1mm的定位误差。

10分)设计基准B与定位基准A不重合 (2分) 因此将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 ΔY=0mm(定位基面为平面) (3分) (3分) ΔD=ΔB=0.15mm (2分)5.如图所示支架零件,所有平面和¢20H7孔已加工好,本道工序要加工二只φ6孔试根据基准重合原则,分下面二种情况分析定位方法:1) 规定保证尺寸18;2)规定保证尺寸12(括号内)10分)工件以圆柱销定位,后面靠一平面,下面用可移动窄平面定位 (5分)以底面三点定位,后面靠两点,孔以削边销定位 (5分)四、综合题(43分)1. 试分析图示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别指出图(a)(b)不合理的地方,并加以改正,画出改善后的零件结构图。

6分) 图(a) 图(b)轴上的过度圆角尽量一致,便于加工 刨削时,在平面的前端要有让刀的部位 2..根据六点定位原理,试分析下图各定位元件所消除的自由度,并指出属于何种定位7分)三爪卡盘限制工件二个自由度,后顶尖限制3个自由度 (5分)属于不完全定位 (2分)3.如图所示零件加工时,图样规定保证尺寸100.1mm,但这一尺寸不便直接测量,只好通过度量尺寸L来间接保证试求工序尺寸L及其上下偏差10分)解:1、列出尺寸链如图2、拟定封闭环 (1分)3、拟定增环、减环增环,L;减环 (1分)4、基本尺寸计算10=L+26-36 L=20(mm) (1分)5、上偏差计算0.1=LS+0.05-(-0.05) LS=0(mm) (1分)6、下偏差计算-0.1=LX-0.05-0 LX= -0.05(mm) (2分)7、拟定工序尺寸LL=(mm) (2分) 4.下图所示为一设计图样的简图,A,B两个平面已在上一工序中加工好,且保证了工序尺寸为50的规定,本工序采用B面定位来加工C面,求加工尺寸20 0+0.33的定位误差。

10分) 解:设计基准A与定位基准B不重合 因此将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 (2分) ΔB=0.016 (3分) ΔY=0mm(定位基面为平面) (3分) ΔD=ΔB=0.15mm (2分)5.用调整法磨台阶面、钻2-φD孔,试根据加工规定,按给定的坐标,用符号分别标出(或说明)该二工序应限制的自由度,并指出属于何种定位。

10分) 磨削时,以底面和左侧面定位,属于不完全定位钻孔时,以底面和左侧台阶定位,前面再靠近一点,属于完全定位。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