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北京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数学预期目标:        项目学期  指标参考人数达标率(%)优秀率(%)平均分   上学期本学期全册备课体现课标思想: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学生将进一步发展数感,开始借助计算器进行复杂计算和探索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避免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学生将了解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学习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要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统计和可能性部分,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使学生有意识的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根据数做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并进行交流,注重在具体情景中对可能性的体验,避免单纯的统计量的计算。
  
                            对于综合应用学生将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尝试独立的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一)多位数的认识1、通过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使学生感受多位数在生活中的作用2、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3、结合现实情景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算4、会比较多位数的大小5、使学生能够将多位数改写成以“亿”或“万”为单位的数;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法”把多位数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6、通过读、写多位数、改写多位数、省略多位数尾数这些细致、严密的工作,培养仔细、认真、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7、通过翻阅报纸、杂志等搜集多位数进行读、写练习,培养动手能力和捕捉信息的能力8、在用计算器做加减法的学习中,使学生学会用计算器计算多位市的加减法,初步认识和、差的区间估计,渗透区间套的思想,掌握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的方法二)乘法1、使学生知道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掌握乘法分配律,能够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单运算3、会用两步或三步计算(乘加乘、乘减乘、除加除、除减除等)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三)除法1、使学生掌握除法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能够正确的计算;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数的口算除法2、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和试商方法,能正确的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会用笔算乘法或计算器进行检验;能正确的解答与两位数除法有关的实际问题3、使学生理解商不变的性质,能够应用这个性质做一些简便的计算4、使学生能初步掌握两位数除法的估算方法5、使学生能使用计算器把除得的商四舍五入到整数6、使学生能理解乘、除法的关系,并能解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四)空间与图形1、初步认识线段、直线、射线的特征;知道平角、周角的概念以及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会用量角器测量指定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在具体情景中,能用数对表示具体的位置;会看图确定方位,会按给定的比例计算出实际距离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线段、直线、射线以及平角、周角,引导学生探索出量角、画角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综合应用1、获得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中所得的活动经验和方法2、巩固加深面积计算、统计、方向与位置、大数目估算等数学知识,拓展延伸简单的等差数列求和、淘汰赛、单循环赛等知识3、通过学生参与数学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意识六)统计和可能性1、通过收集、整理数据等活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2、认识条形统计图(一个单位长度表示多个数量)和折线统计图,初步体会二者的联系与区别,能够根据统计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通过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和活动规则的公平性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认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并能准确计算,能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学习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和试商方法,能正确的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并会用笔算乘法或计算器进行检验,能正确的解答与两位数除法有关的实际问题能够应用商不变的性质做一些简便的计算3、通过学生参与数学的学习活动,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巩固加深面积计算、统计、方向与位置、大数目估算等数学知识,拓展延伸简单的等差数列求和、淘汰赛、单循环赛等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意识。
  
                            数学计划安排:周  次单元               教 学 内 容第一周多位数的认识生活中的多位数第二周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用计算器表示多位数第三周多位数的大小比较 、多位数的改写  第四周用计算器做加减法、编码、整理复习第五周乘法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第六周十一假第七周乘法分配律及解决问题第八周乘法分配律及解决问题、探索规律、整理与复习第九周除法整十数除两三位数第十周两位数除两位数、三数除以两位数第十一周三数除以两位数、商不变的性质第十二周两位数除法的估算、用计算器计算除法第十三周乘除法的关系、与两位数除法有关的实际问题第十四周与两位数除法有关的实际问题、整理与复习第十五周空间与图形线段、直线、射线、平角和周角第十六周平角和周角、方向和方位、整理与复习第十七周综合应用统计和可能性综合应用统计和可能性第十八周至学期末总复习复习第七册数学教学进度第一单元  多位数的认识体现课标思想: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基础上,把计数单位从“万”扩展到“亿”作为整数认识的最后一次循环,本单元要学习多位数的读、写及求近似数,还有十进制计数法、多位数的大小比较等本单元的学习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尤其是与多位数相关的数感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使学生感受多位数在生活中的作用2、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3、结合现实情景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算4、会比较多位数的大小5、使学生能够将多位数改写成以“亿”或“万”为单位的数;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法”把多位数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6、通过读、写多位数、改写多位数、省略多位数尾数这些细致、严密的工作,培养仔细、认真、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7、通过翻阅报纸、杂志等搜集多位数进行读、写练习,培养动手能力和捕捉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突出“数位”“计数单位”“数级”的概念,掌握多位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教学难点:多位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判定教学建议:(1)在具体的情景下进行多位数的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感受多位数的实际意义,并促进学生数感的培养2)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进行学习,互相促进3)向学生渗透多种学习数学的渠道,如通过电视、报纸、书刊、网络等,提高学生检索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要把“数位顺序表”摆在中心位置上,突出“数级”的概念,进行数为顺序表的扩展,并把个级数的读、写方法推广到万级和亿级课时安排:本单元共安排18课时生活中的多位数     ……       2课时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       3课时用计数器表示多位数 ……       2课时多位数的大小比较   ……       2课时多位数的改写       ……       2课时用计数器做加、减法 ……       3课时编  码             ……       1课时整理与复习         ……       2课时机动               ……       1课时   2008年9月3日星期三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学生感受多位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2、学生认识多位数的计数单位,体验数位知识的产生,让学生在对数位的概念有一个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明确“计数单位”与“数位”之间的对应关系,渗透数级的概念3、理解十进制计数法,掌握数位的顺序,能根据数位的顺序,初步认识一个具体的数中各个数位上数的含义4、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初步感知万、十万等数的大小,并能在感知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数感的培养,数位顺序表的形成和掌握教学设想:感知“单位”的概念,通过数相同的一个个计数单位,推导产生出新的计数单位,通过启发式,迁移旧知识进行推导,当遇到新问题时在揭示新概念扩展学生原有的认数范围,深化对“计数单位”和十进关系“进率”概念的理解,达到对计数的规律和方法有一个理性理解的目的,同时对“数位顺序”“数级划分”进行了渗透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新学期导语,直接揭示课题1、我们伟大的祖国和北京有许多标志性建筑及建筑设施, 你想了解一下吗?  看书2—3  一会儿,请你向大家介绍2、学生介绍爱国主义教育) 二、通过数计数单位的个数,推导、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用已有的数位、计数单位的知识解决已学过的数位问题1、计数单位是一,要求一个单位一个单位的数。
  
                            1个一是一,10个一是一十指出产生的新的单位2、计数单位是十、百、千,要求一个单位一个单位的数,指出每次产生的新单位教师板书)3、利用计数器继续数,推导产生出新的单位,并整理出数位顺序表揭示新知,如:10个一千是(一万)   学生可能会顺应推出是“十千”这时,引出新的不同的……                 单位的变化,引起注意,同时也渗透规律变化10个一千万是(   )   变化点也是数级划分的界限10个一千是一万,产生的新单位是“万”)随着数,推导出新的单位,标在计数器上一个百万、两个百万……)(9个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万万,揭示出新概念“一万万是一亿”)板书:  10个一是(一个)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三、结合板书内容整理出数位顺序表和相应的计数单位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认识了哪些新的单位?2、你能把学到的所有的数位按顺序整理出来吗?(学生答,教师板书)他们相应的计数单位是什么?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予说明:像这些做不同数位上数的单位的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的单位。
  
                            数位顺序表:……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数位……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一(个)计数单位四、观察发现规律,记忆数位顺序表,同时渗透知识点1、谁记住了数位顺序表?说说你是怎么记得这么快的?(发现了什么)2、学生汇报各自发现的规律:(1)十进制关系我们一个一个的数数够几个是十?一十一十的数数数够几个是百: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的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寻找学过的数量关系中存在的十进制关系,体会十进制计数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试着推想亿位左边的数位:十亿、百亿、千亿……(2)发现“级”的规律,但不揭示级的概念:从个位起每四个计数单位为一组(级)都有“一、十、百、千”比较,发现“级”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认识到:每一级中都有个、十、百、千,但每一级的单位不同个级表示有多少个一,万级表示有多少个万,亿级表示有多少个亿五、提出不懂的问题,指导学生看书六、练习巩固进率的知识口算卡)板书设计:十进制     计数单位                           数位顺序表(略)1  个 一 是 一10 个 一 是 十              一、十、百、千10 个 十 是一百。
  
                            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            一、十、百、千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             一、十、百、千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课后反思:学生能够根据 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进行迁移,从而自己推导出千亿以内的计数单位观察发现了各级万级和亿级计数单位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008年9月4日星期四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归纳和整理出千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帮助学生分清数位与计数单位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感受什么是数位,知道四位一级的分级方法和每一级各都有哪些数位及表示的含义;理解一个数字所在的数位、数级不同,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使学生能够把数位和数级结合起来,突出“数级”的概念,掌握数级的规律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掌握数级的分级方法和各级表示的含义教学过程:一、旧知识应用导入1、给下面句子中的数字标出每个数字所对应的数位2-3页)(1)故宫占地面积平方米2)在建的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在奥运会期间可容纳人。
  
                            3)2003年,已有平方米的“都市森林”环绕着北京城4)未来的中国国际贸易中心总建筑规模为110万平方米5)在建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总长36000米,桥下能通行载重35000吨的轮船6)国家大剧院“蛋壳”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2、并试着说出每个数字在不同数位上表示的含义回忆数位数位顺序表举例:同一个数字5,在个位上表示5个一,在万位上表示5个一万,在亿位上则表示5个亿……引导学生小结,体会数位的重要不同的数位决定了不同的计数单位,表示的意义也不同二、理解掌握“数级”的概念,学习分级的方法,掌握“数级”的规律1、观察数字上所标注的数位,思考数位或计数单位的特点,说说你都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根据各自发现的特点给数位分类,并说出各自的依据比较,发现从个位起每四个计数单位为一组(级)都有“一、十、百、千”,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为一组;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为一组,把万位看成一万,这四个数位中也有“一、十、百、千”2、引导学生根据数位的特点和规律定级名,揭示“级”的概念,学习画级的方法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为一级,称为“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为一级,称为“(万)级”学生类推)亿位、十亿、百亿、千亿为一级,称为“(亿)级”。
  
                            学生类推)(分类的依据)3、级的知识1)观察各级你发现了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2)根据各级的特点,掌握各级的计数单位(各表示多少) “级”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认识到:每一级中都有个、十、百、千,但每一级的单位不同个级表示有多少个一,万级表示有多少个万,亿级表示有多少个亿三、给第一题中的数字分级,并说一说每个数字各有几级,每一级中各表示多少个计数单位(级的单位)平方米:万级上是72,表示有72个万,个级没有10 0000人:万级上是10,表示有10个万,个级没有1 1200 0000平方米:亿级上是1,表示有1个亿,万级上是1200,表示有1200个万,个级没有回忆在分级时从那一位开始数四、巩固练习:1、给下面各数标出数字所在的计数单位,并画出级为读数写数铺垫)3 9250   859 0400               注意:每四位一级,一定要分完,有的学生分完个级之后,剩下的不管还有几个数位就都为一级了,万级、亿级的划分没有意识一定要提醒学生要把所有的数字画分完为止2、常规练习:(1)从个位起第(  )位亿位,计数单位是( )2)从右面数第( )位到第( )位是万级万级上是1234,表示( )个( )。
  
                            3)第一题中的数字,说说每一级上各是多少,表示多少?31 0600:万级上是31,表示31个万;个级上是600,表示600个一   10 0120 1035:亿级上是10,表示有10个亿;万级上是120,表示120个万;个级上是1035,表示1035个一3、思考题:(1)一个九位数,最高位是最小的一位数,最低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其余各位上的数字都是5,这个数是多少?五、作业自学知识窗教学反思:学生通过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观察计数单位的特点,通过教师一系列的铺垫,很快发现了个级、万级、和亿级之间的共性,和区别2008年9月5日星期二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多位数的读法教学目标: 1、借助数位顺序表形成“数级”的概念,掌握“四位分级”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一般多位数和中间、末尾有0的多位数2、运用竖线分级,加深对“数级”的概念的理解,学会并掌握按级读数的规律,提高读数的能力引导学生概括整理多位数的读数法则,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四位分级”的读数方法和读数规律,能正确地读多位数,培养类推迁移能力教学难点:能正确的按级读数:及时地加上“级”的单位,数级开头有0的多位数的读法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读下面的数:1234   6080   5002   3900   2、说说你读数的方法是什么?导入:教师板书。
  
                            这样大的数怎样读呢?你会读吗?(揭示课题—多位数的读法)二、新知学习,迁移探究:1、“”看到这个数,你想到了哪些有关的知识?(位数、数位、数级及表示的含义)2、根据学生的回答,追究学习1)数位:在每一位数的上面分别标出它们所占的数位指名板书,其他同学写在本上2)数级:用竖线给这个数分级,它含有哪几级?每级上各表是多少?(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个级表示多少个一你会读哪一级上的数?这个数表示多少?“ ”这个数怎样读?3、教师再出示几个多位数请学生读    4、讨论:万级上的数应该怎样读呢?(学生试读,教师板书启发发现:万级上的数的读法与个级上数的读法的联系和区别学生小结:读万级或亿级上的数时,就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只要在每一级的后面加上相应的级的单位就可以了,也就是在亿级数的后面加读单位“亿”,在万级数的后面加读单位“万”5、齐读“”一千二百三十四万一千二百三十四6、练习:(加强分级级线的书写,要注重加级的单位  “”这个数应该怎样读?指名说说方法个级的“0”的读法)         7、扩展到亿级的读法,知识的类推、迁移1234 1234 1234”和“ 0”你会读吗?怎样读?(板书读法)         亿    万             亿7、练一练:读出下面的各数。
  
                                     说说你是怎样做的?8、引导学生小结读数的方法:分级,从高位起逐级读,每一级上有多少就读多少,读出每一级上的数,再加上这个级的级称(单位)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中间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三、巩固练习:1、说出下面各数组成的数每级上各是多少)三千万、四百、五十、二四十万、三万、八百、六十2、读出横线上的数1)我国的长城长约米,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2)京津塘高速公路全长米3)1996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吨4)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上的最低点,从海平面到沟底深11034米5)阳村小区的建筑面积是平方米3、你是怎么读这些数的?49       305       6002      7080      820      1050      802              学生观察每组的两个数,说说相互之间有什么联系和不同的地方4、读出下面各数,并说出各数的组成       5、动笔操作练习,画批读数6、课外作业:(有关0的读法)  用0、1、2、3、5、7这几个数组成4个不同的六位数,试着读一读四、总结法则    说说对于多位数,你是怎样读的?你有什么经验要告诉大家?五、作业。
  
                            教学反思: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读数的方法,找到读个级数和万级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但是学生还是在有0的数的读法上,掌握得比较欠缺还经常忘记积极的单位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第四课时教学目标:巩固多位数的读法,使学生能熟练的掌握多位数的读数规律,能根据数级读出亿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教学重点:掌握按数级读数的规律,准确读数教学难点:能根据数字所在的位置不同及时地加上相应的数级的单位,正确的读数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用0、1、3、5、6、7这几个数组成4个不同的六位数,并试着把它们读出来1、学生展示组数结果,教师板书2、学生读数,并说说各自读数的方法3、标出不会读或拿不准读法的数二、旧知识训练           每级末尾0不读       每级中间有一个或连续的0,只读一个零         每级级首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零        整级是0,只读一个零不加级的单位       综合练习1、结合以前所学的读数方法,试着读数(教师板书读法)说说你的读数的方法2、重点引导,讨论学习三、引导学生整理小结多位数的读法1、结合具体问题引导小结方法2、发现:数所在级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如:324在个级表示324个一;324在万级,表示324个万   比较相同点不同点:读法一样,但单位不同   读数方法:读完每级的数后,一定要加上“级”的单位3、提出不懂的问题四、练习1、你怎样读出下面各数           2、读出下面各数,注意各数中“0”的读法1)            (2) 64000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多位数的读法是怎样的?强调:读多位数时,要先分数级,再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读,并且注意级名,分清哪些0要读而哪些0不要读教学反思:学生对于多位数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学生掌握多位数级的中间有零,级末尾有零整级都是零掌握得较好对于这个数有极个别的同学读错还要加强练习第五课时教学目标:复习多位数的读法及读法的规律,学习并掌握多位数的写数方法,会根据“级”的单位判断每级上的数字是多少,按“数级”的知识写出亿以内的数,掌握按级写数的规律教学重点:掌握按级写数的规律,正确的写多位数教学难点:能按级写数,知道除开头一级,其他各级一定要写满四位,不够四位时,哪一位上没要数时要用“0”来占位写完一级再写下一级,逐级写数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读数:    说一说,读数有什么规律?你用到或想到了哪些有关的知识?2、你能根据读法,写出数吗?(使学生理解到写的是数,不包括单位名称)二千三百    五千零四二、运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1、出示信息:(1)为了保护环境,宣传站派出了十五万个环保布袋,三千零九十万零九十个小纸袋2)在一次公益活动中,百名画家捐赠的美术作品拍卖得到人民币一百八十万零六百元3)地球与月亮相距约为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千米4)金星上的麦克斯韦山峰,高达一万零八百米,比珠穆朗玛峰还高5)美国内化达州的欧文斯湖含盐量极高,是普通海水含盐量的9倍这个湖形成于一万一千年前的冰河时期2、引导学生写数:(1)读数后,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你会用阿拉伯数字写出这些数吗?(完成前两道题目)   学生独立试写数,指名板书3)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数位顺序、标级称、分级按级写)教师引导学生理解:a、写的是数, 与单位有关吗?b、计数单位“万”“亿”起什么作用?(学生理解到了:这里的计数单位“万”“亿”可以起到确定级的位置的作用,看到“万”就可以知道“万”前面的数要写在万级上确定级的位置    级的单位,知道了“级”的单位就可以确定级的位置,知道了级的位置,就可以确定级的单位了4)订正5)继续完成其它的题目6)引导学生说说各自写数的方法:先标出数位,再按级填数;运用数级的概念和方法写数3、根据同学的写数方法,试着写数。
  
                            五十六万二千三百  五千六百二十三万   四十三万  十五万六千四百三十七(1)学生按照各自喜欢的方法写数2)设疑:为什么有的同学写数的速度特别的快?能介绍一下你的写数的方法吗?(3)引导学生学习简便、快捷的写数方法:写数时,可以用到前面学的数位顺序表来写数,也可以用到前面学的数级的知识来写数呀!运用数级的知识不光可以读数,还一样可以帮助我们写数,而且要比用数位顺序表快     十五万六千四百三十七       15 6437(4)怎样检验写的数是否正确呢?三、1、遇到读零时怎样写呢?(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类推) 二百七十万零五百    2 7 0  0 5 0 0       点级称,分级,按级写数四千零六十万零五十  4 0 6 0  0 0 5 0       不够四位一级“0”占位(首级除外)一亿三千零八十万 1   3  0  8  0 0 0 0 02、引导学生总结写数的方法:(1)找出万字(2)画分级线(3)除最高位外都是四位一级,不是用0占位指导看书,提出不懂的问题四、作业1、p11写数2、思考题:了解一下英语中的计数单位分别用英语和汉语写出,说说他们的区别第六课时教学目标:巩固多位数的写法,使学生能熟练的掌握多位数的写数规律,能根据数级写出亿以内的数;正确地写出多位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
  
                            教学重点:掌握按数级级数的规律,准确写数教学难点:正确地写出多位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教学过程:一. 填空:1)20个一万是(        );(        )个一百万是一亿2)比少1的数是(        ),比少1万的数是(        );比多1的数是(        ),比多1万的数是(        )3)最大的六位数是(        ),最小的六位数是(        ),两个数相差(       )二、学生回忆方法:读数时要先给数字分级,然后再按级读数写数的方法和读数的方法差不多,读出汉字表示的数,先分析确定这个数包含几个数级,再看每一级上的数是多少,然后按级写数三、练习:1、写出下列各数1)二十   二十万          (2)六十二    六十二万(3)三百零九  三百零九万   (4)三千零五   三千零五万(5)五千四百  五千四百万   (6)一千四百二十七万   一千四百二十七 写数,你发现了什么?2、写出下面各数一千八百七十六万零四十五百零三万零六十二亿四千零五万零二十八九千八百亿零九十八万零九十八八十亿零八十万零八十四、作业:15页3题第七课时教学内容:用计算器表示多位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巩固读数、写数的方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使学生能熟练掌握知识。
  
                            2、让学生在练习中使用计算器,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检索信息的习惯,同时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感受多位数的大小3、让学生了解多位数的各种写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将书本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对多位数进行估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难点:多位数的输入方法和输错数据的矫正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生活中计算一些大数运算时常用什么工具?(计算器)“神舟”飞船发射,三峡大坝建设,以及购物理财……都离不开电子计算工具其中使用最普遍的是电子计算器世界上的计算器种类很多,下面就是一种专为我们小学生研制的电子计算器二、新授:1、看书自学12页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说你都了解了哪些键的功能?2、学生上前演示介绍,师补充3、例3:下面是中国五次人口普查的统计资料,请你用计算器输入有关数据次数 截至日期全国人口总数(单位:人)大陆人口        全国人口第一次1953年6月30日24时第二次1964年6月30日24时72307万第三次1982年7月1日零时      第四次1990年7月1日零时      第五次2000年11月1日零时万       万(1)学生做输入练习,思:如果输错了怎么办?(2)提供大量的输入练习p16-17 的4-8题三、在练习中使用计算器:1、用计算器显示出最大的六位数,读一读。
  
                            再把这个数加1,得到的是什么数? 引导学生用算式的形式表示为:+1=,是最小的七位数2、在计算器上分别显示出和45090相邻的两个数 引导学生学会用算式的形式表示:  45090-1=45089、45090、45090+1=450913、查资料,回答问题:(1)我们学校有593 名小学生2)2003年北京市在校小学生有人大约相当于我们学校小学生数的多少倍?(3)那全国一共会有多少小学生呢?全世界呢?4、把发票上的大小写金额填写完整,可以借助计算器计算发票样本图略)四、解决问题,学习多位数估算的方法:  你知道1万张纸落在一起大约有多高吗?(1)每人独立审题,分析、思考方法2)小组伙伴合作完成测量和计算3)汇报各组的测量方法:   第一种情况:使用现成的数学练习册,除去封皮正好是(50页)25张纸每本,小组合作伙伴正好4人,4本练习册正好是100张,再量出100页纸的高度是(  )厘米,25×4=100,100×100=10000,也就是有100个()厘米  第二种情况:借助大词典先数出1000张纸,再用1000×10指导1000页可不是1000张纸,使学生理解1000张纸的概念 ……(也可以借助其他的物品)(4)根据上面具体的事例小结多位数的估算方法。
  
                             说明:估算过程中可以用算式的形式加以说明;也可以用叙述的形式说明;还可以用图画的形式表示,并加以数字说明就可以了如:          100张纸高4厘米          100个这样的100是10000           五、知识窗14页《计算工具的演变》六、小结:这节课的收获?板书设计:          用计算器表示多位数         DEL         INS   : 删除键         ON/C   :开机/清屏键教学反思:学生对于计算器非常感兴趣,这既可上的也比较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对于计算器表示多位数掌握的很好,以后教学中要多借助辅助教材来教学,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八课时教学目标:巩固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使学生能熟练的掌握多位数的读数和写数规律,能根据数级熟练的读出、写出亿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出写出多位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教学重点:能根据数级熟练的读出、写出亿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出写出多位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教学难点:熟练地读出写出多位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教学过程:一、 填空1、从个位起,第(  )为是万位,第9位是(       )位2、和万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是(    )和(      )。
  
                            3、一万一万地数六万、七万、(    )、(   )、(   )、(    )  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七千万、八千万、(    )、(  )、(   )4、一个数千万位上1、万位上是4、百位上是6、个位上7其余数位都是0这个数是(    )中9在(   )位5在(    )位、2在(    )二、 读数                       0                       三、 连线三十一万零五十          三千一八五十万             三百一十万                三千一百万零五百       四、 写数 1、五千六百万             四千零三万   千零八十万零四百       八十万零五百   四千九百万一千二百    六千四百三十万零三十一五、(1)土星是太阳系中的第二大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十四亿二千七百万千米,绕太阳一周要用29年半   (2)四川省合川县发现的恐龙化石距现在已有一亿三千万年3)2000年首都北京的人口有一千一百零八万六、思考题1、 写出最大的五位数和最小的五位数(  )(  )2、 用0、0、4、6、7、1这六个数字组成一个六位数,这个数最大是(   )。
  
                            这个数最小是(  ),两个零都读出来的是(   ),只读一个另的数是(   )一个另都不读出来的数是(    )第九课时教学内容:在实际情境中比较多位数的大小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位的认识,知道比较数的大小首先是看数位的多少,如八位数肯定大于七位数,七位数肯定大于六位数对于数位相同的多位数,应从高位比起,比较相同数位上数的大小在比较大小时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教学重点:探索总结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准确比较教学过程:一、由上节课后的习题出现的问题引入新课题: 题目:最大的八位数与最小的九位数相差多少?学生作业出现:-引导学生观察,找出问题所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不知道谁大谁小二、那么如何判断一个多位数的大小呢?1、比较和的大小,探索不同位数的数比大小的方法1)你知道谁大谁小吗?你是怎么想的?(2)汇报交流各自的方法:个  位十  位百  位千  位万  位十万位 百万位千万位亿  位个  位十  位百  位千  位万  位十万位 百万位千万位       9 9 9 9 9 9 9 9              1 0 0 0 0  0 0 0 0  利用数位顺序表,比较两个数所含的计数单位的多少(组成关系),进而理解数位多的数比数位少的数要大的原因,认识到位数多的数要比位数少的数大。
  
                            理解道理)(3)引导学生小结方法:当两个多位数比较大小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也就是:九位数>八位数、八位数>七位数、七位数>六位数……2、比较26539和26348的大小,探索相同位数的数比大小的方法1)比一比谁大谁小?位数相同是怎么比?(2)汇报各自比较的方法:位数相同时,比较计数单位的多少一定要理解道理)(3)引导学生整理小结方法:位数相同,从高位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3、试一试:30040	  30102   98768    10000   78700          19001三、巩固练习:1、比较下面每组两个数的大小,并说说你的方法 和    40102和39856    和2、最小的六位数比最大的五位数大多少?3、下面的数那个数最大,哪个数最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99998、、4、出示:2004年我国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北京:人           香港:人天津:人           重庆:人上海:人           澳门:人(1)看到这些信息,你想到了什么问题?(2)你会比较这些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吗?(3)独立思考,同桌交流4)汇报。
  
                            四、这节课的收获?五、作业:1、P23--T2,P31--T41、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将较大的数涂成绿色67532和    和9989930257和30027     和2、在一次公益歌曲比赛中,三位选手得票情况如下表,为得票最多的选手画“V”1号  ; 2号 ; 3号 教学反思:比较的方法自己发现,掌握得轻松,但不细心的学生很多,培养细心学习习惯还要加强2008年9月19日星期五第十课时教学内容:把多位数的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改写的本质,掌握改写的规律和方法,能根据具体的情况把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教学重点:理解改写的本质,掌握改写的方法、规律教学难点:能够正确的判断并改写“万位或亿位后面第一个数不是0时”地改写方法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 我国陆地面积约平方千米2、 我国人口将近学生读这两个数,教师介绍像这样的数,我们可以将其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二、新授(一)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1、 如可以怎样写2、 学生是这写一写3、 你为什么这样写?(是以一为计数单位,960是以万为计数单位)4、 你是怎么改写的?(当万位后面的个级是4个0时把四个0去掉。
  
                            5、 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6、 做书上试一试1) 自己做2) 订正3) 说说是怎样改写的?(二).把下面的数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1、出示2、怎么把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呢?去掉个级和万级的8个“0”,写上单位“亿”13 0000 0000元=13亿元注意:1.)只去掉亿位后面的8个“0”,不是有多少去掉多少2).去掉8个0后不要忘记写上单位亿3).原题中带有的单位名称改写后还要写上三、练习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单位690 0000 0000=(           )亿10 0000 0000吨=(            )亿吨42 8000=( )万42 0000 0000=42(     )390 0000 0000只=390(           )579 8200 0000=(             )万2、书上的练一练四、作业23、3题教学反思:学生能够把较大的数,个级都是0时可以把个级的0都划去用万字代替学生改写的方法大部分同学能够掌握2008年9月22日星期一第十一课时教学内容:近似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确生活实际中既广泛使用精确数,又广泛使用近似数  。
  
                            2、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把多位数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教学重、难点:多位数的近似数的判定教学过程:一 、导入: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                         2、说说你是怎样改写的3、我们在改写时改写前的数和改写后的数之间是什么关系?二、新授:1、我们的生活是很丰富的,很多的时候都离不开数字,你可以举例子吗?有时我们用的数字是精确数(我们班有20名学生,1名班主任老师)有时我们说话时,会用到近似数,现在大约9点了这筐苹果有50多斤操场一圈的长度是200米左右2、判断下面数字是近似数,还是精确数,预计到2008年北京人口将达到人2003年我国用户超过户全世界可确认的昆虫大约有种三峡水库最终蓄水393亿立方米,26台机组年均发电量将达到847亿千瓦时为修建三峡水库,120余万人从这里迁移到其他地方3、尝试找出精确数、近似数,并说明理由4、交流、汇报5、你还能再举出几个生活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吗?6、总结判断精确数、近似数的方法三、看来我们生活中有时用到精确数,有时用到近似数,那么近似数怎么求呢?1、 太平洋面积达平方千米,精确到万位是多少?2、 做24页6题四、求近似数和我们学习的改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都是把一位单位变成以万或亿为单位,去掉个级或万级。
  
                            近似数不是精确的,前后不是相等的改写是相等的五、 做口算卡六、 小结:这节课的收获?板书设计:         近似数精确数                近似数26                                        393亿120                  120余万教学反思:学生掌握得不好,不能准确地找出准确数和精确数求近似值的方法会第十二课时)教学内容:复习近似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生活实际中既广泛使用精确数,又广泛使用近似数  2、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把多位数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教学重、难点:多位数的近似数的判定教学过程:一. 导入1. 改写15 0000 0000=(       )亿4070 0000=(       )万2. 省略      ≈(        )万≈(        )万   3、说说你是怎样求近似数的?二、复习1. 近似数用红线划出,准确数用篮线画出1)截至2003年,全国共批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82个,自然保护区达到1999个,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万平方千米2)北极燕欧飞得最远,单程17700千米,一生至少飞行150多万千米。
  
                            2.看图思考: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2 3500 0000               2 8400 0000 2亿                                               3亿—•——•——•——•——•——•——•——•——•——•——•→                   ↑                       ↑              2 3500 0000                2 8400 0000(1) 两个数在2亿和3亿之间,哪个数更接近2亿?哪个数更接近3亿?(2) 根据哪个数位确定的?(3) 我们用四舍五入法时看哪一位?板书:≈2亿↑千万位上是3用“四舍”,把亿位后面的尾数舍去↑千万位上是8用“五入”,舍去亿下面的尾数后在亿位上加12. 练一练:把下面的数四舍五入到亿位               3. 总结:(1)四舍五入到亿位要看哪一位?(2)千万位上比5小和比4  大分别怎么做?(3)原数和近似数之间用什么号?什么时候用等号?三、练习1. 填“=”或“≈”47 0000 0000(       )47亿    3 8400 0000(    )4亿75 0000(       )75万     104 2001 00009(     )万37 4000 0000(        )37亿   47 9600 00009(    )48亿2. 填数47(   )≈48亿           114(   )≈114亿57(   )40≈6万                 7(   )≈72亿四、作业:做帮你学上的相关内容。
  
                            课后反思:学生对于近似数从根本上还是没有理解,因此在求近似数时有些同学不知所措,看来还要从更本上解决第十三课时)教学内容:用计算器做加法,发现规律教学用具:准备“0—9”十张数字卡片,保证人手一份教学目的:引导学生用“0—9”这十个数字组成两个五位数,使学生学会用计算器进行多位数加法的计算,探索“0—9”这十个数字怎样排列才能使两个五位数的和最大或最小通过学生的研讨,理解“和最大”的组数规律与“和最小”的组数规律初步认识“和”的区间估计,渗透区间套思想,在练习中巩固、掌握方法,使学生能延伸知识,举一反三教学重点:探索“0—9”这十个数字的排列规律,理解和最大与和最小的组数规律,指导新的学习方法(学会自己推翻自己)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和最大、和最小的组数规律教学过程:一、探索“和最大”的组数规律1、第一阶段操作:(1)教师:请你用“0-9”这十个数字组成两个五位数,使这两个数的和最大你猜想着两个数可能是?学生猜想把猜想的数记录在练习本上,并把两个数相加用计算器计算出结果,做好记录2)学生操作,记录3)汇报各自的组数结果和计算结果教师板书算式,同时追问“还有谁的算式结果比他的大?”板书:74260+13859=88119   ×10234+98765=  ×90182+34567=2、第二阶段操作:(1)请你继续思考、操作,还能组出和更大的两个五位数吗?(2)学生思考、操作、记录,教师指导记录方法:“要学会自己推翻自己,当你探索出新的和更大的两个五位数的时候,在你前面的记录的和后面打个小叉子,表示你又有了新的发现,探索出了新的结果。
  
                            你的记录过程就是你的一笔财富,记录的过程就是你的成长的过程,每个人看到你的成长历程的时候都会有所收获的学生独立操作,要有时间做保障3)学生汇报第二次的组数结果与计算的结果学生在激烈的探索中快乐的参与着学习活动,思维处在一种积极的状态下教书板书算式,并不断带动学生的热情使之高涨(还有谁的比他得到的和还大)板书:98764+50123=98754+63210=   (还有谁的比他得到的和还大)   87654+93210=     (还有比他的和大的吗?)86547+95120=97210+86543=87320+96541=96520+87431=      (还有比大的吗?)97531+86420=(4)根据学生的回报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