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井喷当井内液柱压力远小于地层压力时,井内流体就会大量喷出,在地面形成较大喷势的现象称之为井喷4 方针与原则4.1 方针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协调高效,持续改进4.2 原则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5 应急策划5.1 危险分析5.1.1 公司隶属于胜利石油管理局,属全民性质地处东营市东营区钻井路8号,辖定向井公司、泥浆公司、钻井职工培训中心三个专业公司及部分机关直属单位现有员工1276人,是一家以定向井、水平井技术和优质钻井液体系为拳头项目,面向国内外油田勘探开发提供优质、高效钻井技术服务的高科技专业化公司,并承担高新钻井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和为全国石油系统提供各类专业技术培训任务5.1.2 公司在技术服务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井喷及井喷失控事故,井喷后可能伴有有毒气体(H2S)的喷出,对人员及设施有相当的危险性5.1.3 井喷一般发生在钻井过程中的起下钻、钻遇异常高压层,固井候凝过程中的水泥失重时等情况下5.1.4 井喷事故影响范围较大,严重的井喷不仅可以破坏地层的压力系统等能源的损失,而且严重影响地面设备、设施、农田、环境等,容易造成国家财产的重大损失和人员的重大伤亡。
若是有害气体喷出,对方圆数公里的人畜都会造成严重伤害5.2 资源分析5.2.1 应急力量的组成及分布情况已制定有本项应急预案的基层队成立有应急队伍(小组)公司成立有破坏性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及相应的应急组织5.2.2 重要应急设备和物资公司拥有的交通、运输车辆,吊车、通讯器材、劳动保护用品、安全防护用品、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空气瓶(40L,15MP),可以用于应急5.2.3 附近救援机构和可用资源胜北医院,可用于组织急救中心医院,可用于组织急救5.3 重点法律法规要求5.3.1 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照《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第三十三条、第六十八条的要求,编制和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6 应急准备6.1 机构与职责6.1.1 应急领导小组公司应急领导小组为本预案应急领导小组具体的人员组成见综合应急预案(KZWJ/ZJJSHSE-47)中的6.1.1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场办公室(生产管理部门)各有关单位成立与公司相应的应急领导小组,并填写附录1中的登记表,报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有关基层单位的现场应急领导小组由行政正职任组长,指导员为候补组长,副职基层干部和安全员为副组长,班组长、工会小组长为成员。
其具体的人员组成填写附录1中的登记表,报各单位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急领导小组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各项:a) 组织制订、修订本单位的应急预案;b) 负责本单位应急人员、资源配置的调动;c) 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d) 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e) 落实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和分工;f) 协调应急现场的有关工作; g) 负责应急信息的上报;h) 接受上级应急组织和政府的指令和调动;i) 负责组织保护现场及相关数据;k) 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l) 组织灾情损失调查;m) 组织灾后生产恢复工作6.1.2 应急响应中心公司市场办公室和各所属单位的生产办公室是实施本预案的应急响应中心市场办公室(生产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人为中心的主任和副主任应急响应中心在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协调应急行动的组织工作应急响应中心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各项:a) 协调应急行动期间各个机构的工作,统筹安排整个应急行动,为现场应急行动提供各种信息支持;b) 具体负责本单位应急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必要时,迅速召集各应急机构和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员到应急响应中心,安排实施社会应急力量、救援装备、器材、物品等的迅速调度和增援,保证应急行动快速、有序、有效地进行。
6.1.3 现场指挥人员公司和各单位实施本预案的现场总指挥由分管生产的副职领导担任基层单位实施本预案的现场总指挥由行政正职(指导员为候补)担任应急处理的现场总指挥可由本单位或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指定指挥人由总指挥确定现场总指挥在应急领导小组或现场指挥部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应急行动的现场指挥所有现场指挥人员听从现场总指挥的指挥,应急人员听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在上级应急组织人员到达后,指挥权归上级单位政府或消防队伍的现场指挥人人员在场时,企业内部的现场总指挥和指挥人员听从政府或消防队伍的现场指挥人的指挥6.1.4 联络应急行动中承担任务的所有应急组织在公司和各单位两级应急响应中心建立登记表,登记联络方式,确保联络畅通应急响应中心人员登记表的格式见附录16.2 应急资源6.2.1 应急队伍应急队伍包括现场协调组、技术顾问组、现场救护组、消防与抢险组、公众疏散组、后勤保障组、警戒与治安组等组织在事故发生时按各自的职责去履行现场协调组主要职责:a) 协调各职能小组之间人力资源的调配;b) 协调救灾物资设备的调运和供给;c) 协调社会救援力量的调入;d) 协调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专家技术顾问组主要职责:a) 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对事故现状做出科学判断,为事故处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b) 参与现场抢险技术方案的制定和论证工作;c) 现场抢险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指导;消防与抢险组职责:a) 负责在火势可控的情况下,负责灭火,控制火势;b) 负责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抢救公司物资。
现场救护组职责:a) 在专业救援队伍到达之前负责受灾区域内人员的救护工作;b) 在专业救援队伍到达之后,如果需要则协助救护工作疏散组主要职责:a) 负责成立撤离小分队;b) 负责组织危险区人员安全撤离和疏散,并和外援人员协调工作;c) 负责撤离小分队任务的安排和协调及管理;d) 负责清理危险区人员人数的清查工作;e) 协助救护组做好疏散人员的安置及生活保障工作后勤保障组职责:a) 负责救灾抢险人员的生活物品的准备或调运;b) 协助上级安排好危险区内撤离人员的居住和生活警戒与治安组职责:负责警戒与治安工作6.2.2 应急物资至少配备运输车辆2台、担架2个、应急照明灯2个、正压式空气呼吸器6个、医用急救箱2个对应急物资要纳入日常检查内容,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保证始终处于完好状态6.2.3 社会救援力量社会救援力量包括胜北医院、中心医院、当地医院,其联系方法见本文件附录46.2.4 应急资料本预案的应急资料包括应急物资清单(见本文附录2)、应急队伍组成表(见本文附录3)、社会救援力量联络表(见本文附录4)各类应急资料与本预案、互助救援协议一起,分别存放在两级应急响应中心、本预案涉及的基层队、公司HSE办公室和市场办公室、安全科、供应站。
6.3 教育、训练与演练6.3.1 教育和培训依据对从业人员能力的评估和社区或周边人员素质的分析结果,确定以下内容:上井人员要求全部持有井控证、HES证、上岗证,并按规定进行复查、培训,不合格者不准上岗;积极参加井队所搞的防喷演习,并了解处理溢流的“四、七”动作(见本文附录5);对应急组织和应急人员每年培训一次,全面熟悉本预案的实施过程;对员工应急响应每半年培训一次,力求全体员工熟悉各自相应的应急对策6.3.1.1 基本培训基本培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课堂培训:——井喷的危害性;——发生井喷的原因;——井喷的预防;——正确了解井控装置的使用、用途及功效,包括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演练现场培训:——井喷的征兆;——掌握钻井队储备的重泥浆、加重材料和处理剂的性质作用;——了解工作场所中预防井喷实际的操作和维护程序;——施工场所和作业的应急预案,特别是紧急集合区的位置、危险区域、风向判断及逃生路线选择6.3.1.2 培训时间钻井作业相关人员应进行专门的井控培训,首次培训时间不少于15h,复训不少于6ha) 对应急组织和应急人员每年至少培训一次,全面熟悉本预案的实施过程b) 对员工应急响应每年至少培训一次,力求全体员工熟悉各自相应的应急对策。
6.3.1.3 资质和证书a) 应由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对人员进行井控培训b) 受训人员的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结果应有记录记录最少保留2年c) 参加井控培训的人员也应参加防硫化氢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合格证书的有效期为2年6.3.2 训练和演练对本预案的演练,采用桌面演练、功能演练或全面演练的方式进行演练组织和实施应符合以下要求(但凡上级另有要求的,按上级要求执行):a) 桌面演练:应急领导小组每半年组织所有成员进行一次桌面演练b) 功能演练:应急领导小组每年组织所有成员进行一次功能演练c) 全面演练:应急领导小组每三年组织所有成员进行一次全面演练6.4 互助救援协议对6.2.3所列的社会救援力量由两级应急响应中心负责建立正式的互助救援协议互助救援协议应当包括下列内容:a) 协议单位名称、负责人、联系;b) 协议单位设备、人员的情况,所处位置;c) 参加救援工作时的联络方式、集结地点和引导方式;d) 协议双方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e) 协议的生效日期及修改方式在签定互助救援协议时,应同时将本预案送达社会救援力量单位,并进行送达情况的登记(按CXWJ/ZJJSHSE—06的规定)。
7 应急响应7.1 接警与通知出现事故征兆、事故或紧急情况或接到井队的示警时,现场人员或最先目击人要高呼“出现溢流了”或“井喷了”,告知附近人员,现场工程师并立即通过向本单位应急响应中心和主管部门汇报如果是需要动用消防队伍的火灾事故,应同时协助钻井队或直接拨打火警报警(滨海公安消防支队火警8718119、滨北消防大队火警8742119、油田119、在油田外部施工时拨打地方通讯网络火警119)各单位应急响应中心人员接警后,应迅速、准确地向报警人员询问现场的重要信息接受报警后,接警人员对警情做出判断,初步根据7.2的规定确定相应的响应级别如果事故或事件不足以启动应急体系的最低级别,则向有关主管部门(明确)汇报,响应关闭否则,应迅速向本单位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人和公司应急响应中心汇报公司应急响应中心接警后,立即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人报告对接警情况,两级应急响应中心应同时报告本级单位机关的主管部门需要应急响应时,应急响应中心应立即投入工作,通知做好应急资源的准备工作,行使应急响应中心的其它各项工作职责重晶石粉供应的数量及性能要求要以钻井公司生产系统得通知为准7.2 指挥与控制7.2.1 响应级别的确定根据所应急事故、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事态发展趋势,本应急预案的应急响应级别分为以下三级:一——级紧急情况。
发生溢流,出现井喷征兆此时应启动报警,提示现场人员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二级紧急情况溢流失控,喷出井口且难于在短时间内控制并有H2S喷出此时应及时告知相应得应急部门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三级紧急情况井喷失控着火此时应发出紧急警报,组织人员撤离,并及时配合钻井队告知管理局或地方政府部门,主持和领导应急行动7.2.2 应急指挥部响应级别为一级紧急情况时,各单位分别成立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设在各单位的应急响应中心响应级别为二级紧急情况时,公司成立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设在公司应急响应中心响应级别为三级紧急情况时,公司和各单位成立应急指挥部,并由两级应急领导小组和应急响应中心人员组成现场应急指挥部指挥部地点设置在公司市场办公室,替换地点为泥浆公司生产办公室应急指挥部应配备有办公设备、通讯设备、报警设备(有报警功能的便携式话筒,下同)和6.2.4规定的应急资料7.2.3 应急启动应急响应级别确定后,按照响应级别,决定启动应急预案其中:——一级紧急情况的应急启动由各单位应急领导小组决定,由该单位应急响应中心主要负责人宣布启动应急预案——二级紧急情况的应急启动由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决定,由公司应急响应中心主要负责人宣布启动应急预案。
——三级紧急情况的应急启动由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决定,由公司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宣布启动应急预案应急启动后,应立即通知应急组织和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讯网络,通知调配应急物资,联系社会救援力量应急响应中心和现场指挥部要建立现场工作区域,确定重点保护区域和应急行动的优先原则,指挥和协调现场各救援队伍开展救援行动,合理高效地调配和使用应急资源等二、三级应急情况应明确现场总指挥和指挥人员7.3 警报和紧急公告现场人员或目击者用口头喊话方式向受影响的职工发出警报,井队队长可以下令使用报警设备在二、三级紧急情况时(事故影响到周边地区)向周边地区的公众发出警报,向社区、公众说明报警的范围、方式及内容由井队所属钻井公司应急指挥部安排人员去张贴紧急公告,向公众告知事故性质、对健康的影响、自我保护措施、注意事项等公告同时告知什么情况下实施疏散、疏散时间、路线、随身携带物、交通工具及目的地等,确保公众了解疏散的有关信息7.4 通讯应急指挥部和应急响应中心要在使用6.2.4规定的通讯联络的基础上,随时更新与各应急组织、社会救援力量单位之间的应急通讯联络号码,并保持联络应急通讯使用单位与相结合的方式进行7.5 事态监测与评估由局环境监测总站来负责组织监测与评估活动;设置监测点,使用监测仪器设备监测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进行实验室化验及检验支持;执行报告程序等。
监测活动包括事故影响边界、气象条件,对食物、饮用水、卫生以及水体、土壤、农作物等的污染,可能的二次反应有害物、爆炸危险性和受损建筑垮塌危险性以及污染物质滞留区等7.6 警戒与治安由警戒与治安小组负责,实施交通管制和维护现场治安秩序,并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7.7 人群疏散与安置7.7.1 现场施工人员的清点和撤离生产作业场所的工作人员在启动三级响应级别的预案或接到管理局生产调度部门的同志要求时撤出施工现场钻井现场技术(产品)服务人员的应急行动应与业主单位的井喷事故应急预案协调一致除非公司和各单位的应急响应中心有指令下达时,要服从业主单位的指挥7.7.2 非现场施工人员紧急疏散非事故现场人员必须服从井队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立即撤离现场,到上风口空旷地集合,清点人数7.7.3 人群疏散与安置井队应急人员在撤离前听从指挥人员的指挥调度,撤离后到指定地点待命及清点人数,向指挥人员报告7.8 抢险处理7.8.1 抢险设备、工具、装备的准备抢险人员由井队经过相应训练的骨干组成;进入现场必须佩带相应防护器具,事故事态较严重时抢险人员必须撤离抢险设备、工具、装备由钻井公司应急中心组织准备、落实。
公司现场服务队根据情况组织人员成立抢救救助小组,配备必要装备到现场服从井队应急指挥人员的安排和调度7.8.2 伤员的抢救对受伤的人员,按照《人身伤害专项应急预案》(KZWJ/ZJJSHSE—48-07)进行现场救护如有人员中毒,立即把中毒人员搬移到安全通风的地方进行抢救7.8.3 现场实时监测与检测信息局环境监测总站检测,对检测结果向井队指挥人员汇报和使用7.8.4 抢险过程中各种特殊情况的处理井队在采取关压井操作之前,公司现场工程师人员应积极配合井队采取积极措施,如调整泥浆性能等,尽可能控制事态的发展8 现场恢复8.1 宣布应急结束井队所属钻井公司应急中心宣布应急结束后,按应急响应的最高应急领导小组决定,其宣布启动该级应急预案的人员宣布8.2 现场清理和受影响区域的连续检测如果需要,钻井公司委托局环境监测总站继续检测,检测数据报告应急响应中心8.3 应急组织的撤离和交接 公司现场人员及应急小组撤离前应与井队应急指挥人员联系,交待撤离前后已发生的情况和可能出现的情况8.4 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应急处理后井队设备的更新和生产的恢复工作由钻井公司位组织实施公司如果有设备、设施的破坏,恢复生产前,公司生产办等有关部门组织验收和评估。
8.5 事故调查与后果评价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后果评价由钻井公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现场工程师及人员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作好事故的调查和后果评价工作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后果评价由公司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具体执行《事故管理规定》(KZWJ/ZJJSHSE-52)的规定9 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9.1 预案的制定、批准和发布预案的制定、批准和发布执行《HSE文件控制管理程序》(CXWJ/ZJJSHSE-05)的规定9.2 评审改进管理评审按照《HSE评审管理程序》(CXWJ/ZJJSHSE-31)的规定执行本预案每次在全面演练、应急响应后,要进行一次管理评审,针对单位实际情况的变化以及实施预案中所暴露出的缺陷,不断地更新、完善和改进应急预案文件体系本预案的修改、更新执行《变更管理程序》(CXWJ/ZJJSHSE-25)的规定 10 相关程序、文件和记录10.1 相关程序CXWJ/ZJJSHSE-05 HSE文件控制管理程序CXWJ/ZJJSHSE-06 HSE资料和记录控制管理程序CXWJ/ZJJSHSE-25 变更管理程序CXWJ/ZJJSHSE-31 HSE评审管理程序10.2 相关文件KZWJ/ZJJSHSE-41 环境保护管理规定KZWJ/ZJJSHSE-47 综合预案 KZWJ/ZJJSHSE-52 事故管理规定10.3 相关记录应急领导小组和小组应急响应中心人员登记表 见本文件附录1 应急物资清单 见本文件附录2 应急队伍组成表 见本文件附录3 社会救援力量联络表 见本文件附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