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腰肌劳损自我按摩防治腰肌劳损十法: 滚两手握拳,从腰部向上下滚动、按摩先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反复多次进行上身可配合前倾、后仰 压两手叉腰,大拇指分别按于两侧腰眼处,用力挤压,并旋转揉按,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各36圈 捏脚前伸而坐,或弯曲膝盖,或正坐姿势,均可两手分别捏拿、提放腰部肌肉15—20次 推两手对搓发热之后,重叠放于腰椎正中,由上向下推搓30-50次,至局部产生热感为止 揉采取坐姿两手五指并拢,分别放在后腰左右两侧,用掌心上下缓慢揉搓,至发热为止 抖两手置腰部,掌根按于腰眼处,快速上下抖动15-20次 叩用双手半握拳,用两拳的背面轻叩腰骶部,以不引起疼痛为度左右同时进行,各叩30次 抓双手反叉腰,拇指在前,按压于腰侧不动,其余四指从腰椎两侧用指腹向外抓擦皮肤,从腰眼到骶部顺序进行,两侧各抓36次 按取坐位,以中指指尖揉人中穴1—2分钟 点取坐位,用两手中指的指尖分别点按两腿委中穴(膝关节后窝正中)1—2分钟,被按部位应出现酸、麻、胀的感觉 除了局部按摩,摇动腰部也能够防治腰肌劳损具体介绍两种方法,以供参考: ①转胯运腰站立姿势,双手叉腰,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中指按在腰眼部,即中医所说的肾穴位上,吸气时,将胯由左向右摆动,呼气时,由右向左摆动,一呼一吸为一次,可连续做8—32次。
②旋腰转背取站立姿势,两手上举至头两侧与肩同宽,拇指尖与眉同高,手心相对吸气时,上体由左向右扭转,头也随着向后扭转,呼气时,由右向左扭动,一呼一吸为一次,可连续做8—32腰肌劳损患者除了有慢性腰痛以外,并无其他的明显症状,所以该病往往不会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致使该病无法得到及时的控制,待到病情严重时该病患者经常会因为剧烈腰疼而影响正常的躯体活动腰肌劳损通常有以下五种表现: 1、有早期腰部损伤史或腰部软组织疼痛史,如果这类人经常从事于某项工作,如办公室文员、司机等,平素又缺乏体育锻炼,则很容易患上腰肌劳损 2、经常出现无明显诱因的慢性腰部酸胀痛,休息、揉捏或热敷后疼痛可缓解这种疼痛也可在卧床片刻后减轻,但不久又会复发,稍做活动可再次减轻,而一旦活动过久疼痛便会再次加剧 3、曾有明显的腰部外伤史且在疼痛区有固定的压痛点,这类固定压痛点的位置通常是在腰部肌肉的起、止点附近,或在神经肌肉的结合点但大多数腰肌劳损患者的疼痛部位往往比较广泛,并不局限于一两点,故有时不能完全明确地指出疼痛部位 4、有单侧或双侧腰椎旁肌肉痉挛现象这类人的腰部活动一般较正常,但可在身体处于某一固定体位时出现类似于急性腰扭伤样的剧烈疼痛,不过,此时若对腰部进行X线检查一般并无明显病变。
5、天气变化时会出现腰部肌肉痉挛和疼痛的症状,且腰部活动明显受限 长期坐着办公、学习的人,可因姿势不良而引起腰肌劳损的发病率增加有研究表明,坐着不动并不能使得腰部肌肉放松,反而造成腰部肌肉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坐着不动还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弯腰,而弯腰将加重腰部肌肉的紧张度长时间紧张状态不仅导致腰部肌肉易于疲劳,出现酸胀感和疼痛不适感,并且使得腰部的支撑力和稳定性降低,容易受到损伤而产生急性腰痛发作,且迁延而成慢性腰痛的可能较大总之,久坐不动必然引起腰肌劳损的发病率增加一)锻炼法1、腰肌锻炼保健法 :仰卧保健法 :患者取仰卧位 ,首先双脚、双肘和头部五点 ,支撑于床上 ,将腰、背、臀和下肢用力挺起稍离开床面 ,维持感到疲劳时 ,再恢复平静的仰卧位休息按此法反复进行 10分钟左右 ,每天早晚各锻炼一次2、俯卧保健法 :患者采取俯卧位 ,将双上肢反放在背后 ,然后用力将头胸部和双腿用力挺起离开床面 ,使身体呈反弓型 ,坚持至稍感疲劳为止依此法反复锻炼 10分钟左右 ,每天早晚各一次如果长期坚持锻炼 ,可预防和治疗腰肌劳损和低头综合症的发生和发展3、腰背部叩击按摩保健法 :患者采用端坐位 ,先用左手握空拳 ,用左拳在左侧腰部自上而下。
轻轻叩击 10分钟后 ,再用左手掌上下按摩或揉搓 5分钟左右 ,一日两次然后反过来用右手同左手运动法自己感到按摩区有灼热感 ,则效果更好 ,运动后自觉舒服无比此运动法能促使腰部血液循环 ,能解除腰肌的痉挛和疲劳 ,对防治中老年性腰肌劳损效果良好4、热敷或理疗 :每天晚上可用热水袋或热疗灵在疼痛部位热敷 ,也可用麸皮 1 5公斤 ,在铁锅内炒糊后 ,再加食醋 0 25公斤速搅拌均匀后 ,装入自制布袋内 ,然后放置在腰痛部位用被子盖好保暖热敷有条件的家庭可自购远红外线热疗器或周林频谱仪等理疗此法能促进腰部血液循环 ,还能祛风湿、活血通络 ,对治疗腰肌劳损患者效果良好5、药物疗法 :对腰肌劳损患者 ,有明显压痛点者可用强的松龙针 1毫升加 1%普鲁卡因 5毫升 ,作压痛点封闭 ,每周一次 , 3次为一疗程待腰痛减轻后即可开始进行腰锻炼也可口服药物通痹片或壮骨关节丸、肠溶阿司匹林和消炎痛等治疗 ,以巩固治疗效果和防止腰痛再发二)药方一我在临床中应用----收藏的古方“三两半”治疗腰肌劳损,有着特殊的效果,现将具体方法介绍给朋友们,供大家在临床中借鉴应用 1、方剂组成及用法 “三两半”组成:潞党参、蜜炙黄芪各1两(约30克),全当归、制狗脊、淮牛膝各半两(约15克)。
每贴共计三两半(相当于105克) 先用黄酒2两倒入中药内侵泡1小时后,再放水煎煮用黄酒侵泡的意义是:黄酒作为药引有通络行经、活血温阳的作用同时黄酒中乙醇能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而发挥药力 2、药理分析 潞党参鼓舞气血,健脾生津,安神益智炙黄芪补气固表,利尿托疮,提脓升肌全当归补血活血,润燥滑肠,长肌肉制狗脊温养肝肾,通调百脉,强腰膝,坚脊骨淮牛膝补益肝肾,能引诸药下行治疗腰膝骨痛、足萎诸药合用具有益气固表,补血活血,强筋壮骨,通筋活络生肌的功效主治气血不和,感受风寒所致的筋脉拘挛及关节肌肉疼痛等症,故用于治疗腰肌肿胀,拘挛抽搐,寒冷疼痛,神疲乏力,下肢萎软,夜半后加剧,翻身不能,不堪安寝等等劳损症候 3、病机分析 因气血不足,则气血运行不畅,见腰冷或酸痛,骨软乏力气血虚衰以致对经脉筋肉,皮肤的濡养作用减弱从而产生肢体等运动或感觉失常的病理肝为藏血之脏,肝血虚亏,不能濡养筋脉,则肢麻不仁,关节不利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肾阴肾气虚弱,肾精不充,则不能温煦滋养腰膝绝大多数腰肌劳损病人,都有气血不足,肝肾虚亏的临床表现 4、临床应用 临床上收治的腰肌劳损病例中,约有4/5的是女性。
大多数是肥胖、气虚的妇女好发年龄是21-46岁或生育后过早起床劳动,或生育过多,或家务和农活劳累,或长期从事弯腰、蹲坐的体力劳动对这些患者一般用五贴“三两半”服后既能痊愈为了加强疗0效,嘱其回家平卧硬板床,腰部垫一小枕(约15cm宽,中间高约6cm,两侧低呈弧形的,长约40cm的软枕垫于腰带上方1至5腰椎棘突间)这样可以保持腰的正常生理弧度,亦可松驰白天劳累的腰部肌肉解除疼痛,放松肌肉痉挛临床上仅少数患者复诊或怕复发而要求加服当然也有服药无效的患者其常见原因:⑴服药期间不能完全休息⑵有并发症,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症)、风湿、类风湿性脊柱炎等本方对产后腰肌劳损的妇女疗效尤佳 5、参考药膳 三两半炖鸡 浙江金华民间沿传着一道进补鸡菜,三两半炖鸡,其功效补气养血生津 何谓三两半?即当归、党参、黄芪各一两,淮牛膝半两,四味中药合加为三两半而得名 制作方法:取母鸡一只,宰杀褪毛洗净后斩成小块(也可以用全鸡),连同内脏、三两半中药同入砂锅,锅中加老酒半斤,盐适量,糖少许,再注入清水以淹没鸡身为度,然后将砂锅置于文火上慢炖至酥即可炖时砂锅盖要密封 对于病后体虚,气血两亏而不宜行大补者,用此三两半炖鸡小补大为有益。
(三)药方二阳和汤加减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效果方法 内服阳和汤加减方结果 阳和汤加减治疗慢性腰肌劳损67例,治愈率为56.7%,总有效率达92.5%结论 阳和汤加减用于慢性腰肌劳损的治疗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慢性腰肌劳损;加减阳和汤;中医药疗法 慢性腰肌劳损主要指腰骶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腰骶部一侧或两侧的弥漫性疼痛,是慢性腰腿痛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据统计,成人曾100%患过腰痛,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的竞争激烈,人体组织对长期、反复、持续的生活性压迫、打击,摩擦及姿势的不正等应力的反应,使组织肥大和增生,以作代偿,累积迁延而成慢性腰肌劳损,急性损伤未经及时、正确的治疗,也可迁延成慢性损伤[1]近年来,笔者运用阳和汤加减治疗慢性腰肌劳损6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依据[2] ①腰部酸痛或胀痛,休息时减轻,劳累时加重;适当活动和经常改变体位时减轻,长久弯腰和在不良工作环境时加重②晨间痛,轻者晨起时腰酸,腰痛明显,经活动后缓解,数小时后症状显著减轻重者往往在凌晨时被痛醒,然后不能入睡,起床活动后稍有缓解 1.2中医辨证分型[3] ①风寒湿型:腰部酸痛,阴雨天症状加剧,舌淡、苔白腻,脉弦紧。
②气血瘀滞型:腰背胀痛,痛无定处,或痛如针刺,拘挛麻木等,舌有瘀斑,脉弦或涩③肾虚型:腰部隐隐作痛喜按,遇劳更甚,伴见耳鸣、眼花,腿膝酸软,舌淡红、苔白,脉弱无力 1.3病例资料67例患者中男41例,女26例;年龄31~73岁,平均年龄56岁;病程1~9年不等按证型分:风寒湿型14例,气血瘀滞型21例,肾虚型32例;左侧腰痛29例,右侧腰痛28例,双侧腰痛10例 2治疗方法 以阳和汤加减为基本方:熟地15 g,鹿角胶(另烊化)9 g,肉桂6 g,干姜6 g,白芍15 g,白芥子6 g,当归10 g,黄芪20 g,党参20 g,甘草6 g,防风6 g,全蝎3 g,伸筋草12 g,炙麻黄3 g风寒湿型加细辛5 g,威灵仙10 g;气血瘀滞型加川芎12 g;肾虚型加杜仲、狗脊各10 g每日1剂,水煎服分两次服用,7 d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忌生冷饮食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①治愈:腰痛、腰肌紧张及压痛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②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腰部功能活动基本正常③好转:症状、体征、腰部活动功能改善④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
3.2疗效结果经1~3疗程治疗后,治愈38例,显效19例,好转5例,未愈5例,治愈率为56.7%,总有效率达92.5% 4典型病例 患者,男,52岁,2008年1月4日初诊自诉腰疼痛2年余,其痛悠悠,尚可忍耐近日疼痛加剧,腰部活动受限,局部发凉,喜温喜按,遇劳更甚,卧则减轻,畏寒肢冷 舌淡红、苔白,脉弱无力西医诊断:慢性腰肌劳损中医诊断:腰痛,证属肾阳虚,治宜温补肾阳,以上方加减:熟地15 g,鹿角胶(另烊化)9 g,肉桂6 g,干姜6 g,白芍15 g,白芥子6 g,当归10 g,黄芪20 g,党参20 g,甘草6 g,防风6 g,全蝎3 g,伸筋草12 g,杜仲10 g,狗脊10 g,牛膝10 g,炙麻黄3 g经服7剂后,疼痛明显减轻,腰部活动功能基本恢复继服10余剂,诸症已瘥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5体会和讨论 慢性腰肌劳损或称“腰背肌筋膜炎”、“功能性腰痛”等,属于祖国医学“慢性腰痛”、“久腰痛”、“腰背痛”、“腰脊痛”等范畴该病病因有两个:就内因而言,由于病人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劳倦过度,伤及肝肾;或因年迈体虚,肾中精气亏虚,腰府失养,不荣则痛;从外因而言,或起居不慎,感受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为腰痛,或劳伤积损,气滞血淤,不通则痛。
《素问·病能论》云:“少阴脉贯肾络肺,今得肺脉,肾为之病,故肾为腰痛之病也故慢性腰肌劳损,肾虚为其发病之关键长期反复腰痛,久病必虚,波及于肾,所以《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究其治疗,《论证汇补·腰痛》指出:“治唯补肾为先,而后随邪之所见者以施治,标急则治标,本急则治本;初痛宜疏邪滞、理经遂,久痛宜补真元、养血气故治疗应以温阳补血,畅通经脉为主 阳和汤原方用以治疗阳虚血弱,寒凝痰滞之阴疽笔者用原方加减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确切虽说阳和汤加减临床治疗慢性腰肌劳损颇为鲜见,但却充分体现了传统医学“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 方中重用熟地,滋补阴血,填精益髓;配以血肉有情之鹿角胶,补肾助阳,强壮筋骨,两者合用,养血助阳,以治其本;寒凝湿滞,非温通而不足以化,故方用姜炭、肉桂温热之品;麻黄达卫散寒,协同姜、桂,能使气血宣通,配熟地、鹿角胶则补而不滞;白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5];芍药养血敛阴止痛;当归补血活血止痛;黄芪、党参补气以生血,气行则血行;防风祛风胜湿止痛;全蝎通络止痛;伸筋草祛风湿,舒筋止痛;甘草调和诸药 综观全方,补血药与温阳药合用,辛散与滋腻之品相伍,宣化寒凝而通经络,补养精血而扶阳气。
恰如《类经》云:“善补阳者必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中药现代药理学分析认为:当归、肉桂、白芍、防风有明显的中枢镇痛作用;麻黄、肉桂、熟地能扩张外周血管,增加血流速度和血流量,促进炎症的吸收;当归改善循环,减轻贫血,促进粘连水肿的吸收;白芍抑制炎细胞的聚焦;当归抑制炎性组织PGE的释放;鹿角胶促进钙的吸收和体内的潴留,使血中钙略有增高,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渗出减少;干姜提取物具有抗炎、镇痛作用的物质基础[6];白芥子也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7] 参考文献 :......略 (四)穴位按摩法: 1、揉脾俞2、揉肾俞3、揉志室4、揉大肠俞5、按揉腰骶穴位的主要位置:脾俞在第十一根胸椎棘突下,旁开二指处,大概就是后背腰部上方二十公分左右,主要手法,两手中指按在穴位上,用力按揉30-50次;擦至局部有热感 2、肾俞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两横指处取穴,两手拇指同时按第十一根肋端,双手护腰,中指用力,四指合力拿捏,20-30次,3、腰骶从肾俞到尾骨,左右距腰椎中线五横指范围,手法:双手五指并拢,掌根向上按在肾俞,双手同时自上而下反复斜擦。
30-50次,发热为止 4、志室在肾俞外两指处,手法:两手同时握拳,食指掌部突起处砥住志室,揉按20-40下,再用指掌擦揉20-40次,直至腰部发热 5、大肠俞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两指处也就是在胯上方腰椎旁两指处手法,双手护腰,或者握拳用食指掌指关节按揉20-50次 再加上转腰胯,前俯身够脚趾等活动会事半功倍当今社会,随着电脑办公的普及,许多白领面对电脑的时间越来越长,而长期的伏案工作或是不正确的坐姿导致一部分人出现了腰部肌肉的酸胀、疼痛,严重的还会出现无法正常站立的情况而进行体育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少,其腰部软组织需要长期承受很大的压力,这就很容易造成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的筋膜、甚至是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如此便形成了腰肌劳损,它是上班族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五)药物治疗 中医辨证论治 ①补肾壮筋汤(钱秀昌《伤科补要》):处方:熟地黄12克,当归12克,牛膝10克,山茱萸12克,茯苓12克,续断12克,杜仲10克,白芍10克,青皮5克,五加皮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肾阴虚者,加女贞子10克、龟板15克(先煎)肾阳虚者,加巴戟天12克、补骨脂10克、仙茅10克、淫羊藿10克急性发作而疼痛较甚者,加乳香5克、钩藤10克、丝瓜络6克。
气血虚弱者,加黄芪15克、何首乌30克 ②寒湿偏胜者,治宜祛风胜湿,温经通络,可用独活寄生汤(孙思邈《千金方》):处方:独活6克,防风6克,川芎6克,牛膝6克,桑寄生18克,秦艽12克,杜仲12克,当归12克,茯苓12克,党参12克,熟地黄15克,白芍10克,细辛3克,甘草3克,肉桂2克(煽冲)水煎服,每日1齐0 中成药 ① 壮腰健肾丸,口服,每次3.5克,每日2~3次,开水送服②骨仙片,口服,每次4~6片,每日3次,开水送服金匮肾气丸,口服,每次l丸,每日2次,淡盐水送服④小活络丹,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开水送服 外用方 ①狗皮膏,烘热外敷患处②麝香风湿膏,外贴患处③坎离砂,使用时加醋约15克,装人布袋内,自然发热,敷在患处,如太热可来回移动 单方验方 ①腰痛验方(鲍相璈《验方新编》):处方:盐水炒杜仲9克,木瓜2.5克,破故纸9克,萆薢3克,续断4.5克,当归3克,金毛狗脊4.5克,炙甘草3克,核桃肉30克,食盐l匙,甜酒l杯将核桃肉、盐、酒以一半同药入罐煎,另一半于服药时同药咽下 ②壮本丹(鲍相墩《验方新编》):处方:肉苁蓉(酒洗、焙干)15克,杜仲(酒洗)15克,巴戟天(酒浸、去皮)15克,青盐15克,核桃3克,破故纸(盐炒)3克,小茴香3克。
共为末,用猪腰子1对,剖开去白膜,入药在内,扎住,再用面包紧,入火内烧熟,去药与面每服1个,酒送下 2、按摩疗法: (1)以掌根和拇指拨揉腰椎两侧肌肉数次,达到放松肌肉的目的,再用拇指重按腰部“阳性反应点”及居髎、环跳、肾俞、志室、大肠俞、委中穴,每穴按压2分钟可反复数次接着用腰部后伸板法,患者取侧卧位用手掌搓揉腰部数次,使局部产生温热感,同时配合腰部侧板法左右各一次先扳患侧,再扳健侧有下肢放射痛者可在局部使用滚法,并配合按摩委中、阳陵泉、绝骨等穴对于脊柱侧弯者在按摩前可先作腰部牵引 (2)先掐人中穴再取三阴交、复溜、承山、委中等穴掐点揉按各数十次,尤其对“阳性反应点”一条索状压痛物,揉按100次,腰痛加脘骨、阳陵泉,背部加昆仑、委中因损伤而致腰痛者,用手指弹拨膝后、腘窝处的肌腱数十次,用力并应产生酸胀热感,平时在坐位休息时可用木棍顶在委中穴,每10分钟左右轮换一次 自我按摩 先用手掌揉腰部20~30次再用肘部拨揉腰椎两侧(痛点处)20~30次,其间按压天枢、气海各一分钟,捏拿小腿后侧(腓肠肌一带)3~5次以上手法每日早晚各作一次 3、指针疗法 患者仰卧,术者立于患者足前下,用右手食指弹拨左足昆仑穴,当弹拨右足昆仑穴时,用左手食指尖放于穴上,首先向下压力,然后向外踝方向滑动,弹拨时术者感觉指下有一根筋在滚动,而患者感觉麻痛或有触电感向足心放射,两侧穴各弹拨三次。
注意:只出现痛未出现触电者,腰痛可减轻,而不能消除,必须出现触电样感而麻至足心,腰痛才全消失) 4、刮痧疗法 以酒精消毒刮拭部位及刮痧工具,然后沿大椎、天柱→大抒一段,天柱→魄户一段至膏肓、神堂配穴:命门→腰阳关一段,肾俞→腰根、委中刮拭,再刮膈俞,三阴交穴 5、拔火罐疗法 祖国医学认为拔罐可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舒筋止痛现代医学认为,由于罐内负压对局部具有机械的吸引作用,可使局部组织充血,甚至瘀血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血管溶血现象,出现罐斑等,对机体起着良性刺激作用拔罐疗法适应治疗慢性扭挫伤,肌筋膜综合征,慢性颈肩腰腿痛等这种拔罐疗法也适合家庭治疗,下面介绍一下操作方法: (1)根据疼痛选择皮下组织丰富,肌肉多和毛发较少处,按疼痛部位拔罐,如腰痛在腰部拔,或按经穴拔罐,也可按神经节段拔罐 (2)病人取舒适体位,使肌肉放松,暴露治疗部位 (3)注意拔罐时的感觉,如局部有发热,发酸,冷气外出,温暖舒适感觉,为正常现象若有烧灼感或疼痛时,应及时将罐取下,以免烫伤病人如感觉吸力不足时,可重新拔罐 (4)治疗完毕起罐时一手持罐,一手挤压皮肤,使罐口与皮肤间形成小的空隙,让空气缓慢进入罐内,罐即自行脱落。
然后用纱布轻拭去罐斑处的水珠,并让病人休息15分钟 (5)拔罐部位不要选皮肤细嫩,血管浅显,骨性突出,以及心前区治疗过程中,注意病人反应如有头晕、面色苍白、脉搏弱而快时,应立即起罐,让病人休息,并请医生处理为好 6、针刺疗法 祖国医学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路,其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表里,贯通上下如果经络受外邪侵袭,气血凝聚,壅塞脉络,不通则痛针灸术用疏风散寒,温阳祛湿,泄热通络,行气活血等方法达到去病镇痛的目的治疗腰痛可取阿是穴、腰俞、委中针灸法对风、寒、湿引起的疼痛治疗效果更明显,在针灸过程中,用艾卷燃着倒置于针柄之上,又针又灸,也可手执艾卷,在距疼痛部位数厘米高度直接灸,这种联合治疗方法效果更佳 7、艾卷温灸疗法 取肾俞、京门、大肠俞、次髎、身柱、心俞、脾俞、曲池、左阳池、足三里、太溪穴,每次取4~5个穴,每日一次,轮流取穴10次为一疗程,每次 灸40分钟,对受寒湿而腰痛者很有疗效 四、腰肌劳损的康复锻炼 1、腰部前屈后伸运动 两足分开与肩同宽站立,两手叉腰,作好预备姿势然后做腰部充分前屈和后伸各四次,运动时要尽量使腰部肌肉放松 2、腰部回旋运动 姿势同前。
腰部作顺时针及道时针方向旋转各一次,然后由慢到快,由大到小,顺、逆交替回旋各八次 3、“拱桥式” 仰卧床上,双腿屈曲,以双足、双肘和后头部为支点(五点支撑)用力将臀部抬高,如拱桥状,随着锻炼的进展,可将双臂放于胸前,仅以双足和头后部为支点进行练习反复锻炼20~40次 4、 “飞燕式” 俯卧床上,双臂放干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不要使肘和膝关节屈曲,要始终保持伸直,如飞燕状反复锻炼 20~40次 以上方法于睡前和晨起各做一次六)预防胜于治疗 由于慢性腰肌劳损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我们最主要的还是应该预防它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做到的是: 1、应当重视惭愧避免一些容易仍然引起“闪腰”的动作如弯腰持重物多次点评反复弯腰等; 2、工作时要经常变换体位,纠正不良姿势坐着办公或学习时尽量挺直腰板,避免弯腰时间过长而引起或加重腰部肌肉紧张度,增加腰痛可能 3、平时要加强腰背肌及脊椎间韧带的锻炼和保护,在体育运动或搬抬重物前要做好准备活动,防止突然用力使腰部扭伤 4、还可以经常参加太极拳、五禽戏、健身操的锻炼,这些传统的健身方法对预防腰肌劳损都有益处。
5、防止潮湿,寒冷受凉不要随意睡在潮湿的地方根据气候的变化,随时增添衣服,出汗及雨淋之后,要及时更换湿衣或擦干身体天冷时可用电热毯或睡热炕头 6、防止过劳,人就像一台机器一样,过度的运转或超负荷的使用,必然会导致某些部件或整个机器的损害腰部作为人体运动的中心,过度劳累,必然造成损伤而出现腰痛,因此,在各项工作或劳动中注意有劳有逸 7、使用硬板软势床,睡眠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之一床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人的健康,过软的床垫不能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所以最好在木板上加1个10厘米厚的软垫 8、注意减肥,控制体重,身体过于肥胖,必然给腰部带来额外负担,特别是中年人和妇女产后,都是易于发胖的时期,节制饮食,加强锻炼是必要的 9、节制房事,“腰为肾之府”,房事过频必然有损于肾,肾亏则腰痛七)腰肌劳损的注意事项 (1)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站有站姿,坐有坐相,良好的姿势是健康的基础,不良姿势是病痛的起点比如:搬提重物时要有技巧,不要让腰部弯曲,应使髋、膝屈曲;大腿和小腿的肌肉同时用力,分散腰部的力量,从而防治腰部损伤腰肌劳损患者还应避免从高处取重物 (2)切勿长时间久坐办公室的职员和汽车司机等,长期从事坐位工作,容易发生腰痛,这是因为坐位时腰部负荷时间过长,应站起来活动活动,或变换一下姿势,使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的肌肉和韧带得到放松,避免劳损而引发腰痛。
此外,对于坐位工作者来说,还应选择一把舒适又灵活的座椅,其理想高度是您坐下时膝部略高于臀部,双脚又可以完全放在地上休息,臀部前方的肌肉也处于松弛状态;其理想深度是比大腿的长度略短,坐下时腰部可以靠紧椅背,这样腰肌就不易疲劳 (3)经常更换站立姿势工厂的工人、手术的医生以及其他长时间站立的工作者,应避免长久以一种姿势站立,不时更换站立姿势站立时间过长,可稍稍踱上几步,以便使高度紧张的肌间韧带得到放松 ()4睡眠姿势以侧卧为宜,让髋、膝处于适当屈曲位;床垫过软的应在软垫下置一硬板;注意褥子不可过薄,防止腰部着凉 (5)饮食有节,起居有时起居有时是人体健康的保证,正常人应睡眠充足,早睡早起合理的饮食,规律的生活,有助防止腰肌劳损八)其他方法可以考虑是服用中草药.独活 党参 川断 菟丝子 桂枝 仙茅 仙灵脾 狗脊 ,寄生 鸡血藤 黄芪 杜仲 巴戟天 怀牛膝 ,白芍 甘草 水煎服.效果很好.也可以考虑手术.1,常规开放性手术 (包括: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经腹椎间盘手术) 2,椎间盘镜微创手术 3 ,经皮穿刺切吸术 4,人工腰椎间盘置换.建议到正规的医院具体检查来选择治 疗途径.生活护理:注意不要干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不要睡弹簧床垫,一定要避免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工作和学习,尤其是长期弯腰工作学习,每1小时左右要休息10分钟左右. 也可以牵引,理疗,红外线,推拿 按摩治疗.建议飞燕式锻炼:俯卧于床,先后做双下肢交替抬举,双下肢同时抬举,上半身后伸抬起,身体两端同时抬离于床等动作,上述动作各十余次,每日坚持30分钟锻炼.腰部劳损是指腰部肌肉,筋膜与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是腰腿痛中最常见的疾病,又称为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劳损等.意见建议:1,防止潮湿,寒冷受凉.不要随意睡在潮湿的地方.根据气候的变化,随时增添衣服,出汗及雨淋之后,要及时更换湿衣或擦干身体.天冷时可用电热毯或睡热炕头. 2,急性腰扭伤应积极治疗,安心休息,防止转成慢性. 3,体育运动或剧烈活动时,要做好准备活动. 4,纠正不良的工作姿势,如弯腰过久,或伏案过低等等. 5,防止过劳,人就像一台机器一样,过度的运转或超负荷的使用,必然会导致某些部件或整个机器的损害.腰部作为人体运动的中心,过度劳累,必然造成损伤而出现腰痛,因此,在各项工作或劳动中注意有劳有逸. 6,使用硬板软势床,睡眠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之一.床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人的健康,过软的床垫不能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所以最好在木板上加1个10厘米厚的软垫. 7,注意减肥,控制体重,身体过于肥胖,必然给腰部带来额外负担,特别是中年人和妇女产后,都是易于发胖的时期,节制饮食,加强锻炼是必要的. 8,节制房事,“腰为肾之府”,房事过频必然有损于肾,肾亏则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