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东北师范大学2022年3月“小学教育”《德育原理》平时作业一(答案参考)试卷号:6

住在****帅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0.23KB
约14页
文档ID:150757599
东北师范大学2022年3月“小学教育”《德育原理》平时作业一(答案参考)试卷号:6_第1页
1/14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住在富人区的她东北师范大学2022年3月“小学教育”《德育原理》平时作业一(答案参考)一.综合考核(共45题)1.心理问题原本不是德育的内容,因为心理本身不是价值问题,但心理与德性问题一旦集中在现实生活中的人的身上,则难以把它们分开一方面心理是品德内化的机制另一方面,心理又作为德性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反映着品德的真实程度和水平)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德育思想管理主要是使德育全体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应该树立的德育观有()A.德育地位观B.德育价值观C.学习掌握科学的德育工作理论,树立正确的德育思想D.强化进取意识参考答案:ABCD3.人的品德发展的动力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环境影响与个体接受的矛盾C、教育影响与个体接受的矛盾D、人在积极活动过程中引起的品德发展需要与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参考答案:D4.关于德育工作者的劳动表述正确的是()A.德育工作者的劳动是社会物质财富再生产的劳动B.德育工作者的劳动是生产社会精神产品的劳动C.德育工作者的劳动是社会思想道德再生产的劳动D.德育工作者的劳动是文化科学知识再生产的劳动参考答案:C5.在德育中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疏导是必要的,但也要注意避免德育心理化。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6.要使教学在德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书的编写者认为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是()A.树立全员育人的观念B.建立有利于加强教学中有利于德育工作的管理体制和导向机制C.要不断强化教师的育人意识和示范作用D.重视教学中德育问题的科学研究与规划参考答案:ABCD7.从内容上看,在学校教学中,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A、伦理性和文化性B、思想性和智慧性C、情感性和审美性D、价值性参考答案:ABCD8.德育产生于社会需要,并为社会服务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在社会的继承发展中具有哪几方面的价值?()A.维护和发展社会关系的功能B.维护和发展社会生产的功能C.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D.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参考答案:AB9.学校所开设的每一门课虽然都有独自的专业特点和教育任务,但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思想性、道德性、情感性、价值性、智慧性、审美性等,这是陶冶启迪学生品德,培养学生品德不可忽视的)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0.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主要反映在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之中,主要代表人物有()A.卢梭B.裴斯泰洛齐C.马斯洛D.康德参考答案:ABCD11.实现德育目标,应注重采用哪些基本策略?()A.重视德育目标的具体化B.争取各方面对德育目标的认同感C.形成强有力的监督机制、激励机制D.保证人、财、物的必要投入参考答案:ABCD12.从实际的表现来看,教育爱的育人价值主要体现在()方面。

A.感化价值B.陶冶价值C.和谐师生关系价值D.极力价值参考答案:ABCD13.在现实的德育中,德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受多种因素制约,是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不能不考虑好的这些因素从大的方面来说,既有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社会经济方面的,也有社会法律制度、社会教育、生活方式方面的)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4.一般说来,品德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法纪品质和()A、情感品质B、意志品质C、道德品质D、行为品质参考答案:C15.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能动作用能否发挥并不重要)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6.德育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德育,对于需要它的主体(人和社会)所具有的()A.特点B.功能属性C.内涵D.性质参考答案:B17.因为任何社会的教育目的,在其表述上总是把对人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作为其内容的主体德育与教育目的这种密切联系,使德育在整体教育中,最能本质地反映整体教育的社会性质,反映整体教育的发展方向)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8.德育过程及其结果不仅受其内在要素影响,同时也受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人际交往等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或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制约德育过程的各种内在要素的发展。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9.在原始社会,德育采用的是“口耳相传”、“长者施教”﹔随着文字的产生,竹简、绢帛的出现,特别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读书指导法引进古代学校德育实践﹔在现代,电影电视等视听设备的出现并引进教育,运用于德育这说明()A.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对德育目标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B.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对德育内容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C.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对德育方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D.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对德育社会形式、规模和结构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参考答案:C20.德育目标对德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其具体表现在()A.对德育活动的质的规定性B.对所要培养的素质有质的规定性C.对德育对象的质的规定性D.对德育手段的质的规定性参考答案:AB21.在德育过程中,德育活动各内在要素的存在状态和组合程度,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有其家庭、社会和各种交往方面的根源)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2.德育方法,其实质就是要解决()的问题A.“教什么”B.“如何教”C.“为什么教”D.“何时教”参考答案:B23.在德育活动中,德育的各种影响无不体现社会的要求。

德育也无时无刻不在用反映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准则、道德规范来训练人的行为,指导人的社会化,它总是按照社会的委托引导着人的社会化方向,以至最终使教育对象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4.心理影响品德内化的程度和水平,而品德在实际生活中也对心理具有调节作用、导向作用和()A.保健作用B.发展作用C.促进作用D.协调作用参考答案:A25.伴随一定教学形式的活动要求、纪律以及活动氛围等等,对学生理解并接受外部教育要求,形成一定的品德,并不具有引导性)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6.注意利用各种具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或情境来陶冶学生的思想和情操,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方法我国古代不少人主张,培养德行要“熏清陶染”,“潜移默化”“陶冶而成之”)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7.在德育活动中,德育的各种影响无不体现社会的要求德育也无时无刻不在用反映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准则、道德规范来训练人的行为,指导人的社会化,它总是按照社会的委托引导着人的社会化方向,以至最终使教育对象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8.教学的教育性不是指一定形式的教育活动,而是指教学这种教育活动对人身心发展所应有的或所应体现的意义及效应,也可以说是教学这种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或功能。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9.强调管理教育中的激励性强化,是许多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的共识,许多教育者对此有着深切的认识,它的必要性主要在于()A、激励是调动人的工作潜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要因素B、激励本身对人的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强化作用C、对人的激励常常包含着对人的某方面的某种肯定或赞赏等,增强人发展的自信D、重视激励,也是古今中外教育一直比较重视的教育方式和传统参考答案:ABCD30.在现实的德育中,德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受多种因素制约,是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不能不考虑好的这些因素从大的方面来说,既有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社会经济方面的,也有社会法律制度、社会教育、生活方式方面的)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1.德育活动的实际展开,即可以以自身作为主要目的来实施,也可以与其它教育结合在一起来实施即以品德培养作为自身目的的教育是德育,而与其它各育结合在一起的品德教育,也是含有德育性的教育,不能以为这样的教育就不是德育考虑的重点)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2.德育问题,即指客观存在的各种品德教化现象德育现象,即德育现象中各种各样的关系及其矛盾的表现)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3.在影响人的品德发展的各种条件和因素中,生物因素是()。

A.生物前提B.决定性因素C.主导性因素D.动力性因素参考答案:A34.在民主型的师生关系中,学生虽没有随时受到惩罚的紧张和焦虑,但因为没有明确的必要要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是很强,学习行为常常受个人的兴趣爱好所支配,学习效果不是太好)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5.德育获得自己的概念始于()A、古代B、近代C、现代D、当代参考答案:B36.不属于社会德育主要特点的是()A.广泛性B.复杂性C.自主选择性D.显形性参考答案:C37.具体论述“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这一德育原则参考答案: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中教师既要教育集体、培养集体并通过集体活动、舆论、优良风气和传统教育个人;又要通过个人影响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把集体教育和教育个人辩证地统一起来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决定了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这是社会主义社会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在教育领域的反映集体是学生活动和交往的最佳环境,学生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集体中度过的,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集体集体和个人相互依赖、相互促进集体的活动、舆论、优良风气影响个人,促进个人自我教育;个人尊重、爱护集体,成为集体中的积极分子。

贯彻这一原则,首先,必须教育、培养好学生集体实践证明,一个良好的集体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优良个性品质,改变不良行为习惯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就利用集体的力量成功地改造了许多犯罪青年,他的“平行教育影响”就要求教师首先培养一个拥有共同奋斗目标、良好的风气、严格的纪律的学生集体,然后利用集体的巨大的力量去教育个人,影响个人其次,教师要善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作为教师,在集体中,应做好组织协调工作让集体中的成员各尽其职,分工合作在集体中,应该开展主题丰富、气氛活泼的集体活动再次,在对集体进行教育时,应注意针对集体中各个成员进行个别教育同时,通过对每个成员的个别教育来影响集体,促进集体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只抓集体教育,不进行个别教育,只会让教育效果一般化,缺乏针对性,对个人的影响较少同时,只抓个别教育,不进行集体教育,就不能培养健康向上的集体、形成良好氛围,也不利于个体发展38.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为德育活动指明发展方向的是()A.德育目标B.德育内容C.德育方法D.德育效果参考答案:A39.人思想品德不是纯粹的心理现象,总是含有()A.社会价值内容B.兴趣内容C.认知要求D.情感体验参考答案:A40.本书的编写者认为,当代德育内容的建构,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好的几个问题是()。

A、传统与现代B、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C、“一元”与“多元”D、“绝对”与“相对”问题参考答案:ABCD41.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能动作用能否发挥并不重要)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2.非独立的德育过程指那些“为了德育”而专门组织的有明确德育主题的教育)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3.人的为德甚至尚德的本性,使人必然讲究德性,过一种德性生活)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4.多元社会中的学校德育依据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都将无助改善自身工作)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5.德育获得自己的概念始于()A.古代B.近代C.现代D.当代参考答案:B。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