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阶段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和深度要求根据我国现行基本建设程序,水利水电工程各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主要研究以下内容:1〕 流域规划.主要研究远景规划各阶段拟建工程项目的施工条件,论证各项目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在流域规划基础上选定第一期工程项目2〕可行性研究基本选定对外交通方案,初选施工导流方式、主体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总布置,提出控制性工期和分期实施意见本阶段施工组织设计深度应满足编制工程投资估算的要求,但尚未体现业主对工程建设实施合同管理的意向4〕 初步设计确定对外交通方案、施工导流方式、施工总体布置和总进度,主要建筑物施工方法以及主要施工设备,提出天然〔人工〕建筑材料、劳动力、供水和供电的需要量及其来源.本阶段施工组织设计还要能为技施设计阶段编制施工规划报告和招投标文件创造条件,分析论述考虑合同形式,筹建期和准备期工程项目划分及其衔接和协调关系,为在初步设计批准后筹集资金及与有关部门签订协作合同协议的可靠依据5〕 招标设计在已批准的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根据进一步取得的更为精确的基础资料和市场信息进行优化和加深设计,落实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及相应的施工工期,并根据项目实施与管理要求,对具体工程合同方面的问题作出规划安排。
对实行国内招标建设的水利水电工程,尚无招标设计阶段施工规划的有关编制规程,一般是应业主委托,参照国际招标工程惯例,编制施工规划报告.其内容应体现业主对工程实施合同管理的意图,其深度应满足工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工作的需要6〕 施工详图设计本阶段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是针对工程具体情况,按单项工程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针对单项工程、工种、工序编制比较详细具体的施工措施设计该项工作一般由承包单位完成水利水电工程各设计阶段施工组织设计报告编制要求设计阶段研究内容江河流域规划1参考类似工程初拟工期2提出初步的施工规划3初拟施工总布置《河流水电规划编制规范》〔DL/T5012—95〕对规划报告施工部分的有关规定:初拟梯级工程的建设工期对近期工程和重点研究梯级,应初拟对外交通运输方案、导流标准、导流方式、导流建筑物型式和布置,估算相应工程量,初拟主体工程施工方法,初排施工控制总进度,提出第一台机组发电年限和总工期第一台机组发电年限和总工期均从导流工程开始计算,不含施工准备工期建设工期可按《水利水电枢纽工程项目建设工期定额》分析采用项目建议书水利水规计[1996]608号文发布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暂行规定》对项目建议书阶段施工组织设计报告“工程施工''篇的有关规定:1〕 施工条件a〕 简述工程区水文气象、对外交通、通信及施工场地条件。
b 〕初步提出施工期通航、过木、供水及排水等要求c 〕简述主要外购建筑材料来源及水、电、燃料等供应条件d〕 初拟天然砂砾料、石料、土料等来源、开采和运输方式2〕 施工导流初拟施工期导流标准及流量、导流渡汛方式、导流建筑物形式和布置,估算相应的工程量3〕主体工程施工初拟主体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及主要施工设备.4〕 施工总布置a〕 初拟对外交通运输方案、场内主要交通干线布置b〕 初拟施工总布置方案5〕 施工总进度a 〕初拟施工进度安排原则、施工总进度及控制性工期b〕 初拟分期实施意见c〕估算需要的主要建筑材料数量和劳动力等.7〕附表a〕 主要工程量汇总表b〕 施工总进度表可《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5020-93〕对可行性研究阶段施工组织设计行报告编制的有关规定:性1〕施工条件研a 〕概述对外交通〔铁路、公路、水运〕现况及近期拟建的交通设施究b〕 简述工程布置特点、施工场地条件、水文、气象、冰情等基本情况.c〕 施工期〔包括初期蓄水〕通航、过木、排水、下游排冰及供水等要求d〕 建筑材料的来源,水、电等供应条件,当地可能提供修配加工的条件e 〕对工程建设期的有关要求及意见2〕 天然建筑材料调查分析混凝土骨料〔天然和人工〕、石料、土料等各种料场的分布、储量、质量、开采运条件、开采获得率与利用率及主要技术参数,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料场,提出开采工艺,选择采、运输及加工设备。
3〕 施工导流、截流a〕 初选各期导流及拦洪渡汛标准、施工时段、导流流量,导流渡汛方式.研究导流建筑物的式与布置.提出相应工程量研究施工期通航、过木、排冰、下闸蓄水、下游供水等措施和安排b 〕初选截流方式及下闸蓄水时段、流量.4〕 主体工程施工初选主体工程〔包括导流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及施工进度,估列主要施工机械设备5〕 施工交通及施工总布置基本选定对外交通方案和场内主要交通干线布置,研究主要施工工厂、生活设施的规模进行规划和布置,研究弃渣场规划,提出临建工程量及施工占地.6〕 施工总进度a〕 提出施工总进度并说明安排原则.研究提前发挥工程效益和提前发电的措施方案b〕 提出工程筹建期、工程准备期、主体工程施工期和工程完建期的控制进度,各阶段施工控制性进度和相应施工强度,进行施工强度及土石方平衡,估列工程所需三材数量和劳动力7附图、附表1〕附图a〕 对外交通图b〕 施工导流方案布置图c〕 主要主体工程施工方法布置图d〕施工总布置图2〕附表a〕 施工总进度表.b〕 工程量汇总表初步设计《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对初步设计阶段施工组织设计报告编制的有关规定:1施工条件1〕 工程条件a〕 概述工程所在地点、对外交通运输条件、上下游可资利用的场地面积和利用条件;b〕 概述选定方案枢纽建筑物的组成、型式、主要尺寸和工程量;c〕 说明工程的施工特点以及与其他有关单位的施工协调要求;d〕 说明施工期间通航、过木、供水、环保及其它特殊要求;e〕 说明主要建筑材料及工程施工中所用大宗材料的来源和供应条件,当地水源、电源的情况,当地可能提供修配、加工的能力,劳动力及生活必需品的情况,承包市场的情况;⑹说明国家、地方或部门对本工程施工准备、工期等的要求。
2〕 自然条件a〕 概述一般洪枯水季节的时段、各种频率的流量及洪量、水位与流量关系、冬季冰凌情况及开河特性、洪水特征、施工区支沟各种频率洪水、泥石流以及上下游水利水电工程对本工程施工的影响;b〕 概述地形、地质条件以及气温、水温、地温、降水、冰冻层、冰情和雾的特性2施工导流1〕 导流标准a〕 提出不同施工时段划分的选择意见及其成果;b〕 选定各期施工导流的流量和频率,确定导流建筑物级别;c〕 选定坝体拦洪渡汛的洪水流量和频率.2〕 导流方式a〕 选定导流方式,提出选定方案的各期导流工程布置及防洪渡汛、通航、过木、排冰等措施;b〕 提出水力计算的主要成果,必要时应进行选定方案导流模型试验3〕 导流建筑物设计a〕 提出导流挡水、泄水建筑物型式布置的方案比较及选定方案的建筑物型式、布置、工程量、稳定分析和应力分析的主要成果;b〕 研究导流建筑物与永久工程结合的可能性,并提出结合方式及具体措施.4〕 导流工程施工a〕 论述导流隧洞、明渠、涵管的开挖、衬砌或锚喷、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施工布置、施工进度及所需主要机械设备;b〕 选定围堰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施工进度及料场;论述围堰拆除技术措施;估算基坑抽水量,选择排水方式和所需设备。
5〕 截流a〕 选定截流时段和流量;b〕 提出选定方案施工布置、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备料计划和所需主要机械设备,必要时进行截流试验.6〕 下闸蓄水a〕说明蓄水进度计划,包括蓄水的速度和水位要求以及向下游供水的措施;b〕选择封堵时段、下闸流量和封堵方案;分析施工条件,拟定施工进度;提出工程量和所需主要机械设备7〕施工期通航与过木a〕 说明有关部门对施工期〔包括蓄水期〕通航、过木的要求;调查核实施工期通航过坝〔闸〕船只、木竹筏的数量、吨位、尺寸及年运量,确定设计运量;b〕 经方案比较,提出施工期各导流阶段通航、过木的工程措施和设施、结构布置和工程量;c〕 分析其可通航的天数和运输能力;分析可能碍航、断航的时间及其影响,研究解决措施;d〕 论证施工期和永久通航过坝设施结合的可能性和二者衔接关系3料场的选择与开采1〕 料场选择根据详查要求分析混凝土骨料〔天然和人工料〕、石料、土料等各料场的分布、储量、质量、开采运输及加工条件、开采获得率和开挖弃渣利用率及其主要技术参数,进行混凝土和填筑料的设计和试验研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定料场2〕 料场规划a〕 说明料场规划原则;b〕 根据建筑物各部位不同高程用料的数量和技术要求、各料场的分布高程、数量和质量、开采运输和加工条件、受洪水和冰冻等影响的情况、拦洪蓄水和环境保护、占地及迁建赔偿以及施工机械化程度、施工强度、施工方法、施工进度及造价等条件,对选定料场提出综合平衡的开采规划。
3〕 料场开采a〕 经方案比较,提出选定料场的料物开采、运输、堆存、设备选择、加工工艺、废料处理、环境保护等设计;b〕 说明掺和料的料源选择及试验,提出选定的运输、储存和加工系统4主体工程施工1〕 挡水建筑物〔闸坝〕施工a〕 说明土石方开挖的施工程序、方法、布置及进度,确定挖方的利用、堆渣地点和运输方案;b〕 说明基础处理〔灌浆、排水、断层破碎带处理等〕的施工程序、方法、布置及进度;c〕 说明混凝土各期的施工程序、方法、布置、进度及所需准备工作,确定混凝土拌和出料高程、浇筑强度,提出各期机械设备选择与技术要求、埋设件施工与土建工程的配合、各种施工缝和结构缝的处理和灌浆、以及分期蓄水的要求和措施;d〕 提出温控设计基本资料的分析与计算、坝体各部位和季节的温控措施与要求、基础部位或与老混凝土结合的温控措施,灌浆期坝体降温、混凝土表面保护及防止裂缝措施;e〕 确定碾压混凝土坝混凝土配合比〔包括掺和料〕,提出层间结合措施,必要时附现场试验成果;提出碾压混凝土坝上游面防渗结构的施工方案、分缝分块及通仓碾压施工措施;f〕 说明土石坝的备料、运输、上坝、填筑碾压及拦洪蓄水的施工程序、方法、机械设备、工艺、布置、进度及拦洪渡汛措施;g〕 说明土石坝各期的料物开采、运输、填筑的平衡和开挖弃渣利用以及施工强度和进度安排,必要时附填筑碾压试验结果;h〕 提出坝〔闸〕体施工质量控制的要求以及保温、防雨措施的意见。
2〕 泄〔引〕水、输〔排〕水建筑物施工说明泄洪、引水及输水排水建筑物的开挖,混凝土浇筑和基础处理的施工程序、布置、方法和进度;对泄洪建筑物应特别着重论述有关高速水流部位的专门要求和技术措施.3〕 发电厂房〔泵房〕与开关站〔变电站、换流站〕施工a〕 说明发电厂房〔包括地下厂房〕、泵房、开关站、变电站、换流站的开挖、基础处理和混凝土浇筑〔包括衬砌、锚喷〕的施工程序、布置、方法和进度;b〕 提出地面工程的基坑开挖方法、排水和保持边坡稳定的措施;c〕 提出地下工程的开挖方法,施工支洞布置、通风散烟、爆破、支护、排水、照明以及预防坍滑和安全保护措施的要求;d〕 说明开挖与混凝土浇筑的平行流水作业方式以及机电和金属结构安装等工程的衔接和协调;e〕 提出支洞堵塞、回填灌浆及固结灌浆施工技术措施和进度安排4〕 通航及过木建筑物施工5〕 河道工程施工a〕 说明土石开挖的施工程序、方法、工艺、布置及进度,确定开挖方的利用、堆渣地点和运输方案,选定施工机械;b〕 说明岸坡防护的施工程序、方法、工艺、布置和进度6〕 渠道工程主要建筑物施工7〕 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安装a〕 提出主要机电设备和金属结构的施工技术要求、安装工程总量和第一期工程量、安装进度、分期投入运行和渡汛对安装施工的要求;b〕 提出主要金属结构的堆存、制作加工、运输、吊装总体规划及与土建工程协作配合的要求,提出风、水、电负荷.5施工交通运输1〕 对外交通运输a〕 调查核实原有对外水陆交通情况,包括线路状况、运输能力、近期拟建的交通设施、计划运营时间和水陆联运条件等资料;b〕 提出本工程对外运输总量、逐年运输量、平均昼夜运输强度以及重大部件的运输要求;c〕 提出选定方案的线路标准〔包括新建或改建〕,说明转运站、桥涵、隧洞、渡口、码头、仓库和装卸设施的规划布置以及重大部件的运输措施,提出水陆联运及与国家干线的连接方案以及对外交通工程的施工进度安排;d〕 选定施工期间过坝交通运输方案。
2〕 场内交通运输a〕 确定场内主要交通干线的运输量和运输强度;b〕 选定场内交通主要线路的规划、布置和标准;c〕 提出场内交通运输线路、工程设施和工程量6施工工厂设施1〕 混凝土及制冷〔热〕系统a〕 概述混凝土总量、分期浇筑〔衬砌〕强度和不同标号、不同品种混凝土需要量;b〕 选定混凝土拌和系统的布置、生产能力、主要设备及厂址;c〕 提出选定方案的工艺布置设计及制冷、加冰、供热系统的容量及技术和进度要求;d〕 提出建厂计划安排和分期投产措施;e〕 提出本系统所需主要机械设备2〕 土石料加工系统选定土石料加工系统和掺和料加工系统的布置、生产能力与主要设备;提出工艺布置设计及各项措施和要求.3〕 机械修配及综合加工系统a〕 说明施工期间所需主要施工机械、主要材料加工、运输设备、金属结构等种类及数量,提出修配加工能力;b〕 选择机械修配厂、汽车修配厂、综合加工厂〔包括钢筋、木材和混凝土预制件加工制作〕及其他施工工厂设施〔包括制氧、钢管、机电预安装及机械、车辆保养场等〕的厂址,确定平面布置和生产规模;c〕 选定场地和生产建筑面积;d〕 提出建厂土建安装工程量;e〕 提出修配加工的主要设备4〕风、水、电、通信及照明a〕 确定分区压缩空气最高负荷;选定供风系统规划与分区供风安排,压气厂及主要管线布置;提出建筑面积及所需主要设备;b〕 确定分区供水最高负荷;选定供水系统规划与分区供水安排及水源;选定抽水站、沉淀、净化、贮水池和供水管线的布置的主要设备;提出建筑面积、工程量、所需主要设备和管材;c〕 确定施工用电最高负荷;估算各年用电量;选定电源、电压及输变电方案、工地发电厂〔包括备用电源〕及变电站规模和位置;提出场地及建筑物面积、工程量及所需的主要设备;d〕 选择对外通信方式;提出线路的规划、汛期预报通信系统规划和所需主要设备,施工期通信应尽量与永久通信结合;e〕 规划工地照明系统布置;估算负荷及所需的主要设备。
7施工总布置1〕 说明施工总布置的规划原则2〕 确定选定方案的分区布置,包括施工工厂、生活设施、交通运输等,提出施工总布置图和房屋分区布置一览表.3〕 提出场地平整土石方工程量,出渣及土石方平衡利用规划.4〕 说明工程筹建期和施工准备期工程项目在布置、进度、施工之间的衔接和协调.5〕 计算施工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面积;提出分区分期施工的征地计划;研究征地再利用的可能性8施工总进度1〕 设计依据a〕 说明施工总进度安排的原则和依据以及国家或业主对本工程投入运行期限的要求;b〕 说明枢纽主体工程、对外交通、施工导流与截流、场内交通及其他施工临建工程、施工工厂设施等建筑安装任务及控制进度的因素2〕 施工分期a〕 论证并提出工程筹建期、工程准备期、主体工程施工期、工程完建期四个阶段的控制性关键项目及进度安排、工程量及工期,进行施工强度、劳动力、机械设备和土石方平衡;b〕 论证工程筹建期工程项目的内容和任务划分依据;按合同管理要求,分析确定由业主和承包单位分别完成的工程筹建期的工程项目,明确两者的衔接和协调要求,提出工程筹建期的进度安排3〕 工程准备期进度阐述工程准备期的内容与任务,拟定准备工程的控制性施工进度。
4〕 施工总进度a〕 说明施工总进度的关键线路及分阶段工程形象面貌的要求,研究提前发电的措施;b〕 说明导流工程截流、基坑抽水、拦洪、渡汛、后期导流和下闸蓄水以及主体工程控制进度的因素和条件;c〕 提出劳动力平均人数、分年劳动力需要量、最高人数和总劳动量;d〕 提出施工总进度图、表〔包括横道图、网络图、关键路线图〕;e〕 说明枢纽主体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协调、施工强度平衡、投入运行〔蓄水、通水及第一台机组发电〕日期及总工期;f〕说明主体工程及主要临建工程量、逐年计划完成主要工程量、逐年最高月强度、逐年劳动力需用量、最高人数、平均高峰人数及总工日数.9主要技术供应1〕 主要建筑材料对主体工程和临建工程,按分项列出所需钢材、钢筋、木材、水泥、油料、炸药等主要建筑材料需要总量和分年度供应期限及数量2〕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所需主要及特殊机械和设备,按名称、规格、数量列出汇总表,并提出分年度供应期限及数量10施工组织设计附图1〕 施工对外交通图;2〕 施工总布置图及筹建期施工布置图;3〕 施工转运站规划布置图;4〕 施工场地范围及临建房屋规划图;5〕 施工导流方案综合比较图;6〕 各期施工导流程序及工程布置图;7〕 导流建筑物结构布置图;8〕 导流建筑物施工方法示意图;9〕 施工期通航过木布置图;10〕 主要建筑物开挖、施工程序及地基处理示意图;11〕 主要建筑物混凝土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及施工布置示意图;12〕 主要建筑物土石方填筑施工程序、施工布置示意图;13〕 金属结构安装施工方法示意图;14〕 砂石料系统生产工艺布置图;15〕 混凝土及制冷系统布置图;16〕 建筑材料开采、加工及运输路线布置图;17〕 施工总进度图、表、施工网络图;18〕 施工关键路线图.招1基础资料和市场信息投2合同组合和划分标3主体工程施工前需提供的合同边界条件设4施工导流计5主体工程施工6施工交通运输7施工工厂设施8施工总布置及分区规划9施工总进度及分标进度10施工技术供应11施工技术规范与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