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 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 综合技术经济措施第二章:2.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① 地租和地价理论;②土地区位理论;③持续利用理论;④生态经济理论;⑤人地协调理论;⑥系统工程理论;\3. 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① 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原则;②因地制宜原则;③综合效益原则;④逐级控制原则;⑤动态平衡原则;第三章: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 展的要求,协调土地总供给与总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5.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② 土地供给量预测;③ 土地需求量预测;④ 确定规划目标和任务;⑤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⑥ 土地利用分区;⑦ 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6. 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程序收集的资料有:⑴区域基础资料有:① 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貌、土壤、水文、自然灾害等;② 资源状况包括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景观资源等;③ 人口资料包括历年总人口、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非农业人口、流动人口、 暂住人口等;④ 经济发展资料包括历年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产业机构等;⑤ 城乡建设及基础设施状况;⑥ 主要产业发展状况;⑦农业普查资料;⑧生态环境状况;⑨县域历史资料等。
⑵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资料有:①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资料包括数据、图件和报告;②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资料包括数据、图件和报告;③ 历年土地统计资料;④ 历次非农业建设用地清查资料;⑤ 待开发土地资源调查及其他专项用地调查资料;⑥ 土地评价及土壤分级资料等⑶有关土地利用的规划资料有:①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② 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③ 上一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④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资料;⑤ 国土规划、县域规划、城镇规划、村镇规划、开发区规划、农业区划、农业综合开 发规划及林业、交通、水利等各专业部门涉及土地利用的规划资料等第四章:7. 土地供给量预测方法有:① 定性预测:主要根据预测对象的性质、特点、过去和现状的延续情况等,对土地进行 非数量化的分析,然后根据这些分析,对土地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和判断② 定量预测:主要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应用电子计算机运算,对土地利用进行定量分 析,然后根据这种分析,对于未来土地利用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和判断③ 综合预测:主要是指两种以上方法的综合运用,这种预测兼有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的 长处,因此,预测的精度和可靠性较高8. 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评定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应的程度,它是进行土地利 用决策、科学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依据。
9. 土地人口承载力:又称土地承载力或资源承载力,它是指一定地区的土地能持续供养的人 口数量第五章:计算题第六章:10. 居民点用地选址的要求:⑴组织生产和生活的要求:① 应把居民点布置在其服务范围内的适中位置,以保证居民点对外具有方便的联系, 缩短运输距离② 应避免行车密度较大的高级公路横穿乡镇,最好两者之间保持150m距离③ 居民点用地应具有水量充足、水质良好的水源选址时应考虑未来的供水方式⑵建筑要求:① 地形朝向用地要求地形平坦,具有良好的朝向,具体地讲居住区的坡度一般不应 大于6% (相当于4°左右)② 水温和水文地质条件用地建筑的地下水位不应过高,一般要离地面不小于1.5m, 据埋藏较深的基础底面应保持0.5m,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降低工程造价,并为 居住卫生创造良好的条件,③ 土质条件用地图纸要求坚固,在不经人工处理的条件下能承载建筑物的压力,为 此,在选址和基础设计之前,必须勘察用地的地质情况,作必要的土质试验,弄 清各层土的厚度和力学性能④ 安全条件用地应不受洪水威胁,不应选在地层断裂带、滑坡回填地上面,也不应 选在大型水利工程、水库下方此外,还应注意避免选在蕴藏有地下矿藏的地段 上,或由于地下开采而会导致沉陷的地带。
⑤ 节约用地条件选择用地时,尽可能利用原有村庄的基础,少占或不占好地,并在 节约用地的原则下,保证乡镇有足够的土地面积适宜种植果树蔬菜和各种树木, 供作群众自留地和绿化之用灌溉农业地区还要考虑灌水条件⑶卫生保健要求:① 用地应尽可能选择风景优美,环境舒适,靠近河流、湖泊、水库和天然林木处, 不受风、雨、雪水的危害一定要和周围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对周围自然景 观尽可能加以“借景”,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生态系统② 用地不宜选在沼泽死水塘等蚊虫滋生的地方,应当远离目的和行车密度较高的公 路,以保持居民点内的清洁卫生环境③ 用地应在工厂的上风上游,避免工厂“三废”的污染同时应避开高压线和易燃 易爆的仓库区④ 当在居民点内布置畜牧场时,应注意使牧场和其他生产建筑处于住宅区的下风向在地形上处于下坡,以使居民免受臭气和污水的危害⑷兽医防疫要求:① 畜牧场应据最近的公路最好在100m以上,以防止病菌带入畜牧场,如设有绿化、 围墙时,其间距可以适当缩短② 在居民点内设置牧场,不应让畜群放牧时穿过住宅区,死亡畜群埋葬地应据居民点、畜牧场1km以上第七章:11. 居民点:是城市、城镇和乡村的总称,是人们聚居和建筑物、构筑物、生产资料集中配 置的场所。
12. 城镇体系:又称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系指区域内一系列规模不等、职能各异、相互联 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简言之,城镇体系是指一定空间区域内具 有内在联系的城镇集合第八章:判断题第九章13. 水土资源平衡的重要作用:① 水土资源平衡是进行水资源的区域再分配,是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重要依据② 水土资源平衡是确定水量调节措施,兴修水利工程措施的基本依据③ 水土资源平衡是确定土地利用方式的重要依据第十章:14. 耕作田块:是最基本的耕作和管理单位,它的规模、长度、宽度、方向、形状等要素配 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田间灌排渠系、田间道路、护田林带等作用的发挥以及机耕效率 的提高第十一章:15. 基本农田:系指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 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16. 土地整理:系指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调整与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