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煤矿配置煤炭资源安全利用论证doc

仙***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72KB
约53页
文档ID:156465052
煤矿配置煤炭资源安全利用论证doc_第1页
1/53

2022年-2023年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文档 齐鲁斌创作盐边县金谷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金民煤矿配置煤炭资源安全利用论证报告提交报告单位:盐边县金谷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谷万全编制单位:盐边县金谷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时间:二○一五年四月十七日盐边县金谷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金民煤矿配置煤炭资源安全利用论证报告编制单位:盐边县金谷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总工:陆 江 项目负责:郑美玄法人代表:谷万全提交报告时间:二○一五年四月二十二日目 录前 言 4一、编制背景 4二、编制原则 5三、编制依据 6第一章 矿井的基本情况 7第一节 矿井一般情况 7第二节 位置和交通 8第三节 地形地貌及水系 10第四节 气象及地震 10第五节 矿区经济概况 11第六节 矿权设置情况 11第七节 煤炭资源赋存情况 12第八节 开采情况 20第二章 关闭矿井基本情况 24第一节 盐边县金谷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分矿一号井情况 24一、矿井一般情况 24二、位置和交通 29三、矿权设置情况 29四、煤炭资源赋存情况 31五、开采情况 36第三章 矿井周边资源配置 38第一节 周边关闭矿井资源配置情况 38第二节 周边未划分资源情况 38第三节 周边已经划分资源情况 39第四章 配置煤炭资源安全利用论证 39第一节 瓦斯灾害论证 40第二节 水害论证 41第三节 火灾论证 45第四节 顶板灾害论证 45第五节 粉尘灾害论证 48第六节 其它灾害论证 49第五章 矿井升级方案 49第一节 周边资源的确定 49第二节 资源储量的可靠性 50第三节 产能和服务年限 51第四节 开拓开采方式 51第五节 矿井供电 51第六节 矿井机械化采掘 51第六章 矿井配置煤炭资源安全利用论证结论 52附件: 531、《关于开展煤矿建设项目安全核准和煤炭资源配置安全利用论证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川安监函〔2015〕111号) 532、矿井配置煤炭资源矿区范围图 533、《盐边县金谷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上报﹤盐边县金谷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区范围设置方案﹥的报告》(金谷煤业〔2015〕52号 ) 53前 言一、编制背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煤矿清理整顿和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若干细化政策措施的通知》(川办函〔2014〕43号)和《四川省安全监管局 四川煤监局关于开展煤矿建设项目安全核准和煤炭资源配置安全利用论证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川安监函〔2015〕111号)文件要求,结合攀枝花市安监局2015年4月16日会议精神。

为保证重合主体煤矿达到《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盐边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进一步优化方案〉的批复》(攀府函【2015】4号)文件批复的产能在煤炭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工作中,根据企业实力和安全生产条件,须将被整合煤矿的资源及周边相邻的零星资源规划给相应的整合重组主体开采为保障开采的安全,特编制本论证报告二、编制原则1、以《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盐边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进一步优化方案〉的批复》(攀府函【2015】4号)文件批复的保留矿井为主体矿井;2、已设采矿权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矿产资源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 3、周边矿井的资源要有安全开采的协议书;4、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煤炭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矿产资源管理的有关规定,确保依法依规,真正促进矿井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三、编制依据1、保留矿井和关闭矿井生产地质资料、生产技术资料与区域地质资料; 2、矿区总体规划及矿业权设置;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号);4、《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煤矿清理整顿和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若干细化政策措施的通知》(川办函〔2014〕43号);5、《四川省安全监管局 四川煤监局关于开展煤矿建设项目安全核准和煤炭资源配置安全利用论证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川安监函〔2015〕111号);6、《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盐边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进一步优化方案〉的批复》(攀府函〔2015〕4号);7、其它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等。

第一章 矿井的基本情况第一节 矿井一般情况矿井始建于1992年,经济性质属有限责任公司,原为盐边县民中煤矿,后改名为盐边县民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民兴一井),2006年后被攀枝花一立煤业有限公司收购,更名为攀枝花一立煤业有限公司(金民煤矿),矿井原生产能力为60kt/a根据《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盐边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进一步优化方案〉的批复》(攀府函〔2015〕4号)的要求,矿井兼并重组后主体企业为盐边县金谷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证照统一的要求,目前矿井正在变更采矿证(将攀枝花一立煤业有限公司变更为盐边县金谷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变更后矿井名称为盐边县金谷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金民煤矿矿井采用平硐方式开拓,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后退式开采,爆破落煤,矿用工字钢和锚喷支护根据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于2012年7月20日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5100002010121120088404,有效期限:2012年7月20日~2022年7月20日,矿区范围由1~8号拐点圈闭,面积为1.8566km2,走向长约1053m,倾斜宽约779m,开采深度:+2100~+1400m;批准开采C76、C85、C88号煤层;生产规模:150kt/a。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攀枝花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复函》(川办函[2007]35号),金民煤矿为独立扩能矿井矿井聘请设计单位做了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并通过省经信委和省安监局的批复在取得批复后,盐边县安监局同意矿井进行开工建设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受“8.29”和“5.11”事故的影响,停产至今未复工第二节 位置和交通金民煤矿位于盐边县城330°方向,直距16km,属盐边县红果乡三滩村管辖矿井至盐边县城有大件路(二滩公路)相通,运距约30km,矿井至成昆铁路攀枝花桐子林火车站距离约22km, 至攀枝花市区约60km,交通较为方便,见交通位置图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01°45′34.6″,北纬:26°48′11.6″;+1500m主平硐井口坐标为:X=29655377.7,Y=34476700.3,Z=+1500.0交通位置图第三节 地形地貌及水系矿区内地形陡峻,地势西北高南东低,最高点在矿区西北边界附近,海拔标高约+2090m,最低点在矿区南东角,海拔标高约+1365m,最大相对高差725m属侵蚀切割的高中山地貌矿区范围内冲沟发育,但多短小、开阔,均属季节性小冲沟,雨季有流水,旱季多成干沟,没有流水。

二滩水电站位于矿区东侧的雅砻江上,雅砻江水流量受大气降水控制,雨季水流量较大,旱季水流量较小第四节 气象及地震矿区属亚热带山地湿温型大陆性气候,春长冬短,四季不太分明,昼夜温差大年最高气温40.6℃,最低气温0.7℃;年最大降雨量1775.7mm,最小降雨量862.20mm,年平均降雨量1197.6mm,每年1-5月为风季根据《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8(2008修订版),攀枝花地震设防等级为Ⅶ度2组,地震基本加速度值为0.10g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西部汶川发生8级强烈地震,矿井区距震源中心直距约500km,虽有强烈震感,但地表山体、房屋、道路和电力设施等没有造成重大破坏,地震影响较小根据GB 50223-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采煤生产建筑中,矿井的提升、通风、供电、供水、通信和瓦斯抽采系统,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地震设防提高一级本次设计按Ⅷ度设防第五节 矿区经济概况矿区内人烟稀少,以汉族和栗栗族居民为主,矿业较发达,以林地为主,旱地较少,无稻田,经济作物以玉米、小麦、红薯为主第六节 矿权设置情况根据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于2012年7月20日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5100002010121120088404,有效期限:2012年7月20日~2022年7月20日,矿区范围由1~8号拐点圈闭,面积为1.8566km2,走向长约1053m,倾斜宽约779m,开采深度:+2100~+1400m;批准开采C76、C85、C88号煤层;生产规模:150kt/a。

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见下表 金民煤矿拐点坐标表(80坐标)拐点编号坐标拐点编号坐标XYXY12965088.7034476983.3452966415.7034476308.3422965273.7034477413.3462966620.7034475653.3432966185.7034476758.3472965470.7034475123.3442966020.7034476308.3482965300.7034476308.34第七节 煤炭资源赋存情况一、矿区地质概况(一)地层矿区内出露地层为三叠系中统丙南组、上统大荞地组,零星地段分布第四系大荞地组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及含煤性的差异划分为红果段、伙房段、滑石板段现由新至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厚0-15米,一般厚3米,为松散的坡积、残积物、冲洪积物,岩性为砂土、粉土、粘土及块石,碎石组成,与下伏岩层呈不整合接触2、三叠系上统大荞地组滑石板段二亚段(T3hs2)出露于矿区西南角,一般厚度245m主要为浅灰色厚层状粗粒砂岩、含砾粗粒砂岩,夹深灰色粉砂岩,含煤线1—8层与下伏滑石板段一亚段为冲刷接触3、三叠系上统大荞地组滑石板段一亚段(T3hs1)出露于矿区西南部,一般厚度132m。

上部以深灰色粉砂岩为主,夹粗粒砂岩;下部以浅灰色、杂色厚层状粗粒砂岩为主,夹细粒砂岩及粉砂岩含煤1—8层,多为局部可采煤层与下伏伙房段为明显接触4、三叠系上统大荞地组伙房段(T3hf)出露于矿区南部,一般厚度208m以灰色巨厚层状砾岩及含砾粗粒砂岩为主,夹少许粗粒砂岩、粉砂岩及煤层透镜体与下伏红果段为冲刷接触5、三叠系上统大荞地组红果段(T3h)出露于矿区中部及北部,近东西展布,为矿区主要含煤层段,一般厚度392m为砂砾岩、中—粗砂岩与泥岩、粉砂岩互层,上部岩石颗粒较粗,下部较细,含煤11—21层,可采煤层4—8层,多为局部可采煤层,与下伏丙南组为假整合接触6、三叠系中统丙南组(T2b)出露于矿区北部,近东西展布,一般厚120m上部以紫红色厚层状粉砂岩为主,夹中—粗粒砂岩及少许灰色砂岩;下部由紫红色厚层状粗粒砂岩,含砾砂岩和砾岩组成,有底砾岩,砂岩和砾岩中局部含铜与下伏峨眉山玄武岩组呈假整合接触二)构造矿区位于卷子坪井田东段,其总体上呈南西~南东倾斜的长条形单斜构造,并发育有规模不等的褶皱构造和断层1、褶皱矿区内褶皱构造主要多分布在矿区四周边部,对矿区内煤层影响较小主要褶皱构造有:B24背斜该背斜位于矿区中部Ⅰ—Ⅲ号勘探线之间,走向长约1600米,走向北东~南西,东翼地层倾角40—70°,西翼地层倾角46—75°。

该背斜被F27、F29切割成三段,向南西倾伏,北端扬起而消失于丙南组,是矿区东西部天然屏障B25背斜该背斜位于B24以东,走向长约350米,走向北东~南西,东翼地层倾角72°,西翼地层倾角85°,南端被F28切割为两段,北端扬起消失于丙南组中,大致平行于B24背斜 S25向斜该向斜位于B24和B25之间,走向长约200米,走向北东~南西,东翼地层倾角78°,西翼地层倾角862、断层断层主要分布在矿区中部,少见有大于30米落差的断层,一般与褶皱构造拌生产出多为逆断层,断层面多弯曲,倾角较陡,在储量计算范围内,断层对煤层的影响一般不大现将主要断层描述如下:F29逆断层该断层位于矿区中部Ⅰ—Ⅲ号勘探线之间,切割B25背斜走向大致为北东~南西,走向长900米,其性质为北西盘下降之逆断层断层面产状N55°E/NW∠56°,平均地层产状NW;N51°E/SE∠78°;SW:N53°E/SE∠61°;断层视断距沿断层面缺失约15米F28正断层该断层位于VI线和I线之间,为推断断层,断层产状要素不详,其性质为南东盘上升,走向长约130米左右该断层对88号煤层、84号煤层有一定影响F27正断层该断层位于Ⅲ线以东80米,断层产状要素不详,其性质为北西盘下降,走向长约200米,断层视断距20米,对80号煤层和85号煤层有一定影响。

F26逆断层该断层位于Ⅲ线以东50米,断层产状要素不详其性质为南东盘上升,走向长约260米,断层视断距为20米,对80号煤层和85号煤层有影响F130逆断层该断层位于矿区北部Ⅱ~Ⅲ号勘探线之间,走向近东西,走向长约500米,倾向南,倾角不详,南盘上升,断距约30米,对C85号煤层有一定影响二、煤层特征(一)煤层矿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为红果段地层,出露于矿区中部及北部,近东西向展布,一般厚度345m,为砂砾岩、中—粗砂岩与泥岩、粉砂岩互层,上部岩石颗粒较粗,下部较细,含煤及煤线10~24层,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鸡窝状产出,可采煤层3~4层,为局部可采~大部可采煤层,含煤系数一般为2.0~4.5%,平均约为3.8%矿区内主要可采煤层及局部可采煤层有3层,按煤层产出位置分上、下两个煤组下煤组主要为C85、C88号煤层,上煤组主要为C76号煤层现将各主要煤层特征分述如下:1、C76号煤层赋存于红果段上部,煤层厚度0.75~2.43 米,平均厚度1.47 米,煤层厚度西部厚、东部薄,西部捲6钻孔最厚2.43米,东部ZK205最薄0.75米,矿区南侧分布范围内均可采煤层结构简单,无夹矸煤层顶板为薄层状细粒砂岩或岩屑砂岩,底板为中厚层细粒砂岩或岩屑砂岩少量泥岩。

在矿区范围内煤层厚度较稳定,C76号煤层属全区可采的较稳定煤层2、C85号煤层 赋存于红果段下部,煤层厚度0~2.38米,平均厚度0.97米,煤层厚度西部和东部厚,中部变薄或尖灭,西部捲4最厚2.38米,东部ZK203厚度1.94米,中东部ZK101厚度为0米,深部煤层分支现象明显,并具突然增厚、变薄现象煤层结构简单至复杂,夹矸0-5层,厚0-2.63米,一般厚0.14米,岩性为泥岩或炭质泥岩煤层顶板为薄层状泥岩、炭质泥岩或或粉砂岩,底板为薄层~中厚层状粉砂岩、细粒砂岩C85号煤层属大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3、C88号煤层赋存于红果段底部,煤层厚度0.24~3.00米,一般厚度0.80~1.05米,煤层厚度西部和东部厚,中部Ⅲ号勘探线附近变薄至不可采,西侧PD1671坑3号点煤层厚度3米, Ⅲ号勘探线捲2钻孔煤层最薄0.24米,深部煤层分支现象明显,并具突然增厚、变薄现象煤层结构简单至较复杂,夹矸0-3层,厚0-0.94米,一般厚0.10米,岩性为泥岩或炭质、砂质泥岩煤层顶板为薄层状泥岩或岩屑砂岩,底板为薄~中厚层状泥岩、粉砂质泥岩C88号煤层属大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较稳定煤层二)煤质1、煤的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煤的颜色为深黑色、灰黑~黑色,条痕为灰黑~深灰色,光泽以玻璃光泽为主,似金属光泽次之,不规则状、参差状、阶梯状断口,层状~快状结构,条带状、线理状构造,内生裂隙较发育,性脆、易碎。

其密度为1.35~1.77g/cm3煤岩成分以亮煤、暗煤为主,含少许丝炭线理,光泽类型为光亮~半暗型风化带的深度一般为50米,在浅部风化呈褐色-灰褐色,光则暗淡、煤质松软2、煤的化学性质根据捲子坪井田地质勘探最终报告化验测试结果及《四川省盐边县红坭煤田捲子坪井田金民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各主要煤层化学分析见下表:C76煤层:水份:0.48%—0.92% ,平均0.68% , 灰分:18.41—43.73%,平均为27.55%,挥发分:6.29—7.63%,平均6.73%,发热量:18.54—30.56 Mj/Kg,平均27.4Mj/Kg,固定碳:49.98%—80.73%,平均71.67%,全硫:0.24%—0.51%,平均为0.41%氢含量:1.68—2.46%,平均2.07% C85煤层:水份:0.57%—2.68% ,平均1.28% , 灰分:11.98%—40.25%,平均为28.57%,挥发分:4.98—10.25%,平均6.77%,发热量:19.84—31.57 Mj/Kg,平均24.45Mj/Kg,固定碳:53.52%—88.04%,平均64.67%,全硫:0.28%—0.58%,平均为0.43%。

氢含量:2.14—2.32%,平均2.23%C88煤层水份:0.55%—1.46% ,平均0.97% , 灰分:17.6—39.04%,平均为30.08%,挥发分:6.31—8.01%,平均7.03%,发热量:20.79—28.92 Mj/Kg,平均23.99Mj/Kg,固定碳:52.91%—76.02%,平均62.9%,全硫:0.36%—0.56%,平均为0.42%氢含量:2.3—2.8%,平均2.54%煤层工业分析(%)发热量 MJ/kgQgr,v,dQgr,v,daf全硫St,d(%)水分Mad灰分Ad挥发分Vd Vdaf固定碳FCd FCdafC 88范围0.55—1.4617.6—39.046.31—8.0152.91—76.0220.79—28.920.36—0.56平均0.9730.087.0362.923.990.42C 85范围0.57—2.6811.98—40.254.98—10.2553.52—88.0419.84—31.570.28—0.58平均1.2828.576.7764.6724.450.43C 77范围0.67-113.67-24.684.94-6.5470.38-85.1126.66-32.90.39-0.46平均0.8519.175.6178.4329.320.43C 76范围0.48-0.9218.41-43.736.29-7.6349.98-80.7318.54-30.560.24-0.51平均0.6827.556.7371.6727.40.413、煤的灰成分和灰熔点各主要煤层灰成分、灰熔点分析表见下表 煤层灰成分、灰熔点分析测定成果表 表3—2煤层名称灰成分(%)灰熔点(℃)SiO2Fe2O3Al2O3CaOMgOSO3T1T2T376号煤层39.1522.5121.475.725.934.9585号煤层55.507.3324.933.054.052.6112301285136085号煤层55.078.1825.482.573.882.1311851220135085号煤层53.522.4935.370.382.160.30136585号煤层56.064.6829.251.722.301.231230138014054、煤的工业类型区内煤的变质程度较高,按GB5751-86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T15224-2004O煤炭质量分级国家标准,根据本区煤层化学分析结果,区内各主要煤层的工业类型为:C76号煤层为中-高灰、中-高热值、特低硫无烟煤三号;C85号煤层为低-高灰、中-特高热值、特低硫无烟煤三号;C88号煤层为中-高灰、中-高热值、特低硫无烟煤三号;5 、煤的加工选煤性能及主要用途根据捲子坪井田地质勘探最终报告及矿山现有选煤厂生产实际资料,矿山所采出的原煤属易选~中等易选煤。

目前所选煤采用重-浮联合工艺区内各主要煤层经手选均是良好的动力用煤和民用生活用煤,洗选精煤还可用于炼焦配煤及其它工业用煤第八节 开采情况矿井新采矿证准采煤层为C76、C85、C88号煤层,开采标高为+2100m~1400m,矿山设计生产规模15.0万吨/年,开拓方式为平硐开拓该矿现采用走向长壁式采煤法,工作面采用放炮落煤,手镐掘煤,轻便矿车运输,矿灯照明,自然排水,机械通风,全面陷落法处理采空区截止2014年底,该矿共探得保有资源储量201.46万吨,累计探明储量257.46万吨其中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88.21万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105.87万吨,预测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4)7.38万吨,动用56.0万吨估算结果详见附表各煤层资源储量估算汇总表 煤层号时间标高m保有资源储量(万吨)动用资源储量(122b)(万吨)累计探明122b333334小计88原有>140043.731.875.542.2117.785原有>14002759.147.3893.5213.8107.3276新增>140017.5114.9332.4432.44小 计88.21105.877.38201.4656257.46 盐边县金民煤矿资源/储量估算表 煤层号块段号资源(储量)级别真厚度(m)水平面积(Wm2)倾角(°)斜面积(Wm2)资源量(WT)标高备注881动用1.65 10.60 38 13.45 32.1 1400米之上2动用0.59 3.20 38 4.06 3.5 1400米之上2010-动用111b1.68 1.60 40 2.08 5.1 1400米之上4122b1.19 7.8251 12.43 21.41400米之上53331.34 5.00 59 9.71 18.9 1400米之上6122b0.82 1.16 55 2.02 2.4 1400米之上7122b0.94 7.93 57 14.56 19.9 1400米之上83330.93 1.63 66 4.01 5.4 1400米之上93330.95 0.88 57 1.62 2.2 1400米之上103330.80 2.75 53 4.57 5.3 1400米之上2011-动用111b1.010.78401.021.51400米之上851动用1.40 1.60 37 2.00 4.1 1400米之上2动用0.44 12.20 37 15.28 9.7 1400米之上3122b1.24 12.00 37 15.03 27.0 1400米之上43331.11 15.60 59 30.29 48.8 1400米之上53330.47 0.57 59 1.11 0.75 1400米之上63330.54 0.69 57 1.27 0.99 1400米之上73330.82 2.21 59 4.29 5.10 1400米之上83331.24 1.17 53 1.94 3.50 1400米之上93340.82 3.29 58 6.21 7.38 1400米之上761122b1.35 5.13 55 8.94 17.51 1400米之上23331.95 2.07 56 3.70 10.47 1400米之上33330.75 1.92 55 3.35 3.64 1400米之上43331.95 0.17 54 0.29 0.82 1400米之上边县金民煤矿资源/储量估算表煤层名称块段编号参与平均厚度各工程之厚度(米)点数总厚(米)平均厚度(米)88号煤层1-动用槽31(0.65);煤65(1.29);槽2(0.86);槽22(2.39);槽24(0.83);槽21(3.77);B22(2.94);槽16下(2.31);煤16-2(3.11);点10(0.5);点6(1.33);点7(0.4);点8(2);点9(0.75).1423.131.652-动用煤16-1(0.59)10.590.592010-动用煤16-1(0.59);煤16-2(3.11);PD1650点6(1.33).35.031.684-122b2(1.30),3(3.00),4(1.60),5(0.73)6(1.33),7(0.40),8(2.00),9(0.75)煤16-1(0.59),卷4(1.01),插1(0.40)1113.111.195-333卷4(1.01);插1(0.4);PD1650点2(1.3);PD1650点3(3);PD1650点4(1.6);PD1650点5(0.73).68.041.346-122b煤16-1(0.59);ZK101(1.05).21.64 0.82 7-122bZK101(1.05);ZK201(0.93);ZK203(0.84).32.82 0.94 8-333ZK201(0.93)10.93 0.93 9-333ZK101(1.05);ZK203(0.84).21.89 0.95 10-333插2(0.55);ZK101(1.05).21.60 0.80 2011 -动用6(1.33),2(1.30),7(0.40)33.031.0185号煤层1-动用槽2(0.9);槽22(1.5);煤94(1.76);槽24(0.85);槽21(2.0).57.01 1.40 2-动用卷2(0.49);PD1650点1(0.46);槽16下(0.4);槽1a(0.4).41.750.443-122b槽2(0.90),槽22(1.50),煤94(1.76)槽16下(0.40),槽21(2.00),槽24(0.85)67.411.244-333卷4(2.38);卷2(0.49);PD1650点1(0.46).33.331.115-333插2(0.4);ZK201(0.54).20.940.476-333ZK201(0.54)10.540.547-333插1(0.4);插2(0.4);ZK201(0.54);ZK203(1.94).43.280.828-333ZK201(0.54);ZK203(1.94).22.481.249-334插1(0.4);插2(0.4);ZK201(0.54);ZK203(1.94).43.280.8276号煤层1-332ZK103(1.95);ZK205(0.75).22.71.352-333ZK103(1.95)11.951.953-333ZK205(0.75)10.750.754-333ZK103(1.95)11.951.95第二章 关闭矿井基本情况第一节 盐边县金谷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分矿一号井情况一、矿井一般情况盐边县金谷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分矿一号井),前身是盐边县金河乡金滩煤矿,1982年为响应国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号召,由当时的盐边县金河乡政府集资开办了盐边县金河乡金滩煤矿,矿井于1984年建成投产。

建矿时为一矿多井,1994年由四川省地方煤矿设计研究院对金滩煤矿做了《四川省盐边县金河乡金滩煤矿扩建(技改)初步设计》盐边县计划经济委员会对可设计进行了批复1998年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盐边县金河乡苏家坪子民族煤矿(股份制)兼并了盐边县金河乡金滩煤矿2002年企业改制,又成立了盐边县金谷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更名为盐边县金谷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分矿一号井)该矿为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攀枝花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复函》(川办函〔2007〕35号)中批复的保留矿权矿井,按照“关于攀枝花市煤炭矿业权设置方案的批复(川国土资函〔2007〕1219号)”文件将原矿井资源从+1558m下划至+1400m矿井拟将通过独立扩能至15万吨/年金谷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前期的工作,已经将原增划的资源交省国土资源局备案正准备取得采矿权后开始进行矿井的初步设计时,受“8.29”事故的影响,由于原矿井的产能为6万吨/年,被政府列为关闭矿井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相关要求于2012年10月对矿井进行了关闭原矿井的情况如下:矿区为5个拐点组成的不规则多边形,其南北平均长约1082米,东西宽约1110米,面积0.7119Km²,矿井准采5、9(统编76、80)号煤层,限采标高+1550~+1890米。

矿井开采5#、9#煤层,属高瓦斯矿井煤层不易自燃,煤尘无爆炸危险性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采用平硐开拓,核定生产能力为6万吨/年;采用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方法,单体液压支柱控架,掘进工作面采用炮掘+机运石门采用锚杆+锚网及喷浆支护,煤巷采用工字钢梯形棚子支护;两翼对角抽出式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矿井采用双回路供电系统,机车运输;平硐自流排水;矿井安设有KJF2000N型安全监控系统和瓦斯抽采系统,井上下和矿内外通讯畅通一、矿井开拓系统矿井采用阶梯平硐开拓主井标高+1558m,副井标高+1650m,回风井口标高分别为+1647m和+1752m两翼对角抽出式通风方式,“两进两回”二、采掘布置情况关闭前矿井布置有2个采煤工作面,为+1558m水平5#煤层采煤工作面和+1716m水平9#煤层采煤工作面;布置有1个掘进工作面,+1716m水平9#煤层中平巷工作面采掘工作面独立通风,采面推进方向为区内后退式,生产布局合理三、提升系统本矿井属平硐开拓,无提升系统四、运输系统矿井大巷(石门)采用机车运输,轨型为22Kg/m,轨距600m,枕距500-900m,坡度3-6‰,上山工作面采用煤炭自溜。

五、矿井通风系统矿井采用两翼对角抽出式通风;为“两进两回”形式,由+1558m主井、+1650m副井进风,由+1647m风井和+1752m风井回风矿井在+1647m风井安设两台FBCZ No.10/15型主要通风机,在+1752m风井安设两台FBCZ No.9/15型主要通风机两风井主要通风机均为1台工作,1台备用,电机功率均为15KW矿井采用轴流式通风机电机反转方式实现矿井反风掘进工作面均采用YBT52-2(5.5KW或11kw)或FBD №5.6/2×11局部通风机,Φ400-600mm阻燃风筒压入式通风;掘进工作面实现了“双风机、双电源”并能自动切换、实行了“三专”和风电、瓦斯电闭锁掘进工作面风量足够,并按要求管理通风设施六、矿井排水系统矿井采用平硐自流排水方式,排水系统畅通,排水能力满足矿井最大涌水量的排水要求七、矿井供电系统矿井为双回路供电,主供电电源来自国家电网,备用电源来自盐边县变电站,距电网直距分别为5km和25km,两回电源均以架空线路引至矿10kV地面变电房矿井地面设有10/0.69kV变电房,10kV电源通过两台KS9-315-10-0.69和1台KS9-200-10-0.69矿用变压器后向井下和主通风机供电,局部通风机为“三专”供电。

矿井入井电压为660V八、矿井通讯系统矿井地面调度室有直拨井上下的矿用程控共40门,在地面主要通风机房、压风机房、瓦斯抽放泵站、井下转载点、各采掘工作面、石门、配电点等机电设备要害场所均设有防爆,与井口调度室等进行联系九、矿井防尘系统井下涌水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用水泵送至地面高位水池,水池总容量为200m3健全了矿井防尘管理机构,配备有专职防尘管理人员,定期测尘,建立了完善的矿井防尘系统,防尘系统管路到达井下所有大巷、石门和采掘作业点,管径及水压符合规程要求,各种喷雾洒水降尘设施完善,使用良好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采区进回风巷、主要运输大巷和回风巷、相邻采区之间的运输石门和回风石门均按要求架设了隔爆水袋棚十、瓦斯抽放矿井设置地面固定瓦斯抽放站,配备2台2BE1—253型水环式真空泵,1台工作,1台备用井下主要采用采煤工作面预抽和煤层巷道预抽方式抽放瓦斯十一、监测监控系统矿井装备有1套KJF2000N型煤矿安全生产综合监控系统,主机两台,一台运行、一台备用井下分站和各类传感器都有足够的备用量并按《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标准执行矿井监控室配备3名监测人员,监测系统已与县级监测系统平台联网。

矿井监控设备定期进行调试、校正十二、矿井压风系统矿井在地面工业广场建有机房,安装空气压缩机,压风设备安在室内,储气罐安装在室外,压缩空气用钢管输送,满足井下生产和救生需要选用2台LG12/10型螺杆式空压机,其中1台运行,1台备用二、位置和交通盐边县金谷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分矿一号井)位于红坭矿区捲子坪井田东部,行政区划属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果彝族乡(原金河乡)所辖地理坐标东经101°27′06″~101°27′20″,北纬26°28′27″~26°28′54″,中心点地理坐标东经101°27′13″,北纬26°28′40″该矿有5公里矿山公路与攀枝花至二滩的主干公路相连,经主干公路可达桐子林火车站(28公里)、攀枝花市(60公里)、米易县、新盐边县城矿井交通方便三、矿权设置情况矿井原来的《采矿许可证》证号:5100000630186,矿山开采矿种:煤;开采方式:地下开采;生产规模6.0万吨/年,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自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开采深度:由+1550米至+1890米标高批准开采5、9(统一编号为76、80)号煤层,矿区面积约0.7223km²其拐点坐标如下原矿区为5个拐点组成的不规则多边形,其南北平均长约1082米,东西宽约1110米,面积0.7223Km²,矿井准采5、9号煤层,限采标高+1550~+1890米。

原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点号独立坐标点号北京54坐标XYXY129650003447599512965183.734475720229656803447560722965863.734475332329660353447577732966218.734475502429655003447670042965683.734476425529650003447670052965183.734476425开采煤层76、80(即原5、9号)开采标高+1550~+1890米矿区面积0.7223km2根据“关于攀枝花市煤炭矿业权设置方案的批复(川国土资函〔2007〕1219号)”内容拟扩后矿区范围由4个拐点坐标圈定(详见下表)矿区范围开采标高+1400m~+1890m,矿区面积1.2290Km2开采煤层为72、74、76、77、78、79、80号煤层 矿区新调整范围拐点坐标表 点号坐标点号坐标XYXY1296483034476395329661603447550022966000344763954296522534475070开采煤层72、74、76、77、78、79、80开采标高+1400~+1890米矿区面积1.2290 km2四、煤炭资源赋存情况(一)地层矿段内出露地层为三叠系下统丙南组、中统八村组与上统大荞地组,零星地段分布第四系。

大荞地组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及含煤性的差异划分为红果段、伙房段、滑石板段和三滩段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三叠系上统大荞地组红果段(T3h)出露于矿段北部,近东西展布,为矿段主要含煤层段,一般厚度392m为砂砾岩、中~粗粒砂岩与泥岩、粉砂岩互层,上部岩石颗粒较粗,下部较细,含煤11~21层,可采煤层4~8层,多为局部可采煤层,与下伏八村组为假整合接触2、三叠系上统大荞地组伙房段(T3hf)出露于矿段中部,一般厚度208m以灰色巨厚层状砾岩及含砾粗粒砂岩为主,夹少许粗粒砂岩、粉砂岩及煤层透镜体区内含局部可采煤层2层与下伏红果段为冲刷接触3、三叠系上统大荞地组滑石板组一亚段(T3hs1)出露于矿段中南部,一般厚度132m上部以深灰色粉砂岩为主,夹粗粒砂岩;下部以浅灰色、杂色厚层状粗粒砂岩为主,夹细粒砂岩及粉砂岩含煤1~8层,多为局部可采煤层与下伏伙房段为明显接触4、三叠系上统大荞地组滑石板段二亚段(T3hs2)出露于矿段南部,一般厚度245m主要为浅灰色厚层状粗粒砂岩、含砾粗粒砂岩,夹深灰色粉砂岩,含煤线1~8层与下伏滑石板段一亚段为冲刷接触5、第四系厚0-15米,一般厚3米,为松散的坡积、残积物、冲洪积物,岩性为砂土、粉土、粘土及块石,碎石组成,与下伏岩层呈不整合接触。

二)构造工作区范围内无大的褶曲,仅在中部有少许小褶曲,对主要煤层没较大的影响矿山构造复杂程度中等矿区断层主要分布在矿区东部,未见有大于30米落差的断层,一般与褶曲拌生产出多为逆断层,断层面多弯曲,倾角较陡,在储量计算范围内,断层对煤层的影响一般不大现将各断层详细描述如下:F30正断层位于矿区南端,走向近西东,断距约40米,延展长350米,断层产状不祥,对区内煤层有一定影响F29逆断层该断层位于B24背斜中部,切割B24背斜,及S26向斜的南端北东端消失于B24背斜的轴部其性质为北西盘下降,走向长500米,断层面产状N55°E/SE∠56°,一般地层产状:下盘:N51°E/SE∠78°;上盘:N53°E/SE∠61°;断层视断距约15米F24逆断层该断层位于矿区北西部,其性质为南西盘上升,走向长220米,断层产状要素不详,断层视断距约10米,对区内煤层无影响三)煤层该矿段准采煤层赋存于中生代上三叠系上统大荞地组煤层特征如下:72号煤层:出露于矿区的东南部,区内少部可采,赋存于三叠系上统伙房段中部呈东南走向,区内走向长约540米,煤层总厚0.30~1.34米,平均0.82米,纯煤厚度0.30~1.34米,平均0.82米,可采厚度0.30~1.34米,平均0.82米,单一构造,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属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

74号煤层:出露于矿区的东南部,区内少部可采,赋存于三叠系上统伙房段上部区内走向长约760米,,煤层总厚0.96~1.23米,平均1.10米,纯煤厚度0.96~1.23米,平均1.10米,纯煤厚度0.96~1.23米,平均1.10米一般为单一构造,煤层厚度变化大,属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76号煤层(原5号煤层):出露于矿区的西南部,矿区全区可采,赋存于三叠系上统红果段底部走向长约1600米煤层总厚度0.08~2.89米,平均1.49米,纯煤厚度0~2.35米,平均1.18,可采厚度0.96~2.49米夹石0~10层,煤层结构复杂该煤层深部除有卷3、卷4、卷6号钻孔控制外,浅部还有密集的探槽揭露是调查区赋存最好的煤层之一属较稳定煤层77号煤层(原6号煤层):出露于矿区的西南部,局部可采,赋存于三叠系上统红果段中下部走向长约1600米煤层总厚0.30-7.45米,平均1.85米,纯煤厚0.16~2.00米,平均1.20米,可采段分布于Ⅱ号勘探线以西,本矿区内全区为不可采,区内走向长约600米该煤层分支现象明显,煤层厚度变化大煤层属极不稳定煤层煤层顶板为薄层状泥岩或粉砂岩,底板为薄层~中厚层状粉砂质泥岩。

79号煤层(原8号煤层):出露于矿区的西南部,矿区F29号断层以西可采,赋存于三叠系上统红果段中部走向长约1600米煤层总厚0.41~2.02米,一般1.22米,纯煤厚0.36~1.29米,平均数0.83米,区内走向长1100米,局部不可采,可采厚度0.30~1.29 米,一般0.80米可采段内结构较简单,夹矸1-10层,其岩性以泥质岩为主煤层属较稳定煤层煤层顶板为薄层状泥岩或粉砂岩,底板为薄层~中厚层状粉砂质泥岩80号煤层(原9号煤层):出露于矿区的中部,矿区F29号断层以西可采,赋存于三叠系上统红果段中上部走向长约1500米煤煤层总厚1.05~6.69米,一般3.87米,纯煤厚0.66~3.86米,一般2.26米可采厚度0.63~4.12米,一般2.38米可采段内结构较简单,夹矸1~13层,煤层属较稳定煤层煤层顶板为薄层状泥岩或粉砂岩,底板为薄层~中厚层状砂质泥岩四)煤质1、煤的物理特征及主要煤化指标可采煤层为灰黑~黑色,条痕为灰黑~深灰色,似层状光泽类型为光亮、半暗型,具条带状、线理状结构 ,似金属光泽,棱角状、不规则状断口煤岩成分以亮煤、暗煤为主,含少许丝炭线理,性脆、易碎2、主要煤层的化学性质及工艺性能根据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对其主要煤层的采样化实验,其主要煤层的相关煤质指标见表2-1:主要煤层的煤质指标表 表2-1煤层编号主要指标平均含量(%)发热量(Q)(MJ/Kg)挥发份(Vdaf)灰分(Ad)水分(Mad)全硫(St.d)807.188.741.410.5727.26766.7616.931.840.53区内煤层为低灰、低硫,高热值无烟煤,属中等易选-可选煤。

为优质工业用煤,经洗选后可作高炉喷吹用煤,还可进行深加工利用井田内煤的变质程度较高工业牌号主要为:无烟煤三号根据原勘查报告,矿山所采出的原煤属易选~中等可选煤五、开采情况金谷分矿一号井2012年8月29日前为生产矿井,原生产系统采用平硐开拓,机械抽出式通风,井下涌水自流出井;采煤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煤电钻打眼、放炮落煤,手工选矿,工作面煤炭自溜,平巷采用机车轨道运输柔掩采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采空区顶板以运输石门由煤层底板揭穿各煤层,沿煤层布置运输平巷;回风标高亦以石门由煤层底板揭穿各煤层,沿煤层布置回风平巷,以沿煤层通风上山勾通运输巷和回风巷,形成矿井通风系统矿井主要运输石门和回风石门采用锚喷支护,巷道使用圆弧拱形式,净有效断面积7.02m2巷道底宽3.0m,全高3.0m,墙高1.8m,拱高1.2m矿井煤层运输巷和回风巷使用矿用工字钢架棚支护,巷道净有效断面积5.2m2巷道上宽2.00m,下宽2.77m,高2.2m矿井煤层上山使用矿用工字钢架棚支护,巷道净有效断面积3.06m2巷道上宽1.4m,下宽2.0m,高1.8m矿井目前保有资源储量263.3万吨37第三章 矿井周边资源配置第一节 周边关闭矿井资源配置情况已经关闭的金谷分矿一号井目前保有已经在省国土资源局备案的资源储量263.3万吨。

第二节 周边未划分资源情况一、红花沟煤矿勘查区红花沟煤矿勘查区探矿权范围南起车家湾,北至大尖包北;东起毛盖顶~大水沟一线,西至王明安屋基西侧包括原瑞祥煤矿采矿权范围西部及东南外围山谷坪~车家湾一带,捲子坪东井田西部范围红花沟煤矿勘查区探矿权范围拐点坐标见下表红花沟煤矿勘查区探矿权范围拐点坐标表点 号54坐标点 号54坐标XYXY129663603447951082963860344772202296621534478930929632453447772532966020344784101029636053447837542965530034477750112964290344792005296641034477100122964540344800006296600034476425132966360344800007296450034476405红花沟煤矿勘查区地表植被茂盛,煤层出露相对较差,以往地质工作程度低,尚未开展过煤田地质勘查工作,煤炭资源状况不清,需要开展勘查工作;勘查区内含煤地层发育,其周边已有多个煤矿生产数年,具有煤炭资源潜力;按照宜宾芙蓉地质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四川省煤田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二OO七年二月编制的《攀枝花市红坭矿区煤炭资源矿业权设置方案》,对勘查区采取循序渐进,逐步深。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