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专题4.1 种群的特征(基础版)(预)新人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1.记住种群的特征内容2.理解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操作3.理解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对种群数量的影响4.记住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的影响【知识点梳理】1.种群密度(1)概念: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__________,是种群________的数量特征2)调查方法①样方法②标志重捕法:适用于 (1)个体数 最基本 (2)①植物 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②活动范围大的动物2.出生率和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个体数目占________________的比率3.迁入率和迁出率: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_的个体占该种群个数总数的比例4.年龄组成(1)概念:种群中各________的个体数目的比例2)类型①增长型:种群中________个体很多,________个体很少,种群密度会________②稳定型: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________,种群正处于________时期③衰退型:________个体较少,而____________个体较多,种群密度会________。
2.该种群个体总数 3.迁入或迁出 4.(1)年龄期(2)①幼年 老年 增大 ②适中 稳定 ③幼年 中老年 减小【课堂探究】探究一: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的概念:生活在 的 生物的 个体【典例分析】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 ) A.一片森林中的昆虫 B.一块田地里的狗尾草C.一棵树上的寄生物 D.一座山峰上的树总结:种群概念的理解注意两个因素:“同种”和“全部”;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两个单位: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密度①概念:在单位 或 内某种群个体数目的多少,就叫做种群密度②调查方法: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对种群中的每一个体 在多数情况下,研究者常常只计数种群的一小部分用于估算整个种群的密度估算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和 A.样方法:a.概念: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 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 ,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 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的估算值。
b.适用范围: 、活动能力和范围较小的动物如: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c.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步骤: 、 、 、 思考:①取样的原则是什么? ②样方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吗? ③样方多大为宜?④常用的取样方法是什么? ⑤计数原则是什么?d.注意事项:①调查对象:一般不选丛生或蔓生的单子叶草本植物,而选择双子叶植物,易辨别个体数目②随机取样 ③样方数目的确定随调查地段的总面积而定,选取的样方大小随植物类型而定④常用的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⑤计数时,对于在边框上的个体,只记录样方相邻两边及其顶点上的,并且每个样方均选取同样的相邻两边计入,一般选左不选右,选上不选下B.标志重捕法:① 概念: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进行 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 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算种群密度。
②适用范围:活动能力 和活动范围 的动物③种群数量的计算:设M为第一次捕捉并标志的个体数,N为被估计的种群数量,n为重捕样本中的个体数,m为重捕样本中有标志的个体数可知M、N、m、n之间的关系为 ④成立条件: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在调查近期内没有出生和死亡、迁入和迁出现象⑤注意问题:a.标记不能过分醒目b.标记物和标记方法不能对动物的寿命和行为产生伤害c.标记符号不会在短期内脱落D常用标记方法有着色法、趾环法、切翅法等③应用: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常用于 的检测和预报 ,渔业上 等,都需要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研究典例分析】例1.某同学为了调查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群密度,设计方案如下: 1. 选取40cm×40cm为最佳样方面积 2. 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3. 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 N3 、N4、 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例2.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样方法,图示中黑点表示统计的个体,下列各图中有关取样的方法统计有误的是( )例3.在1公顷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被标记的鼠15只,那么该麦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约为____________只/公顷2)出生率和死亡率①概念: 出生率:单位时间内的 占 的比率死亡率:单位时间内的 占 的比率②分析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说出其研究意义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___________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____________;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___________因此可以说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的最直接因素,是影响种群密度的最直接因素3)迁入率和迁出率 ①概念:单位时间内的 占 的比率②研究意义: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了种群的大小,也是影响种群密度的直接原因,尤其是研究一座城市人口的变化,迁入率和迁出率更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典例分析】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 )A.居住人口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B.现有人口的数量和密度C.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D.人口的男女性别比(4)年龄结构①概念:一个种群中 的比例②类型:年龄结构通可划分为 、 、 三种类型,如下图:思考:三种类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如何变化?③研究意义:可用于 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5)性别比例①概念: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 的比例②类型:雌雄相当(多见于高等动物)、雄多雌少(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雌多雄少(人工控制的种群)③应用: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信息素)来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的性别比例,从而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④研究意义:性别比例通过影响 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典例分析】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做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改变③进而影响②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探究二:种群的空间特征:1.概念: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 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
2.类型:(1)均匀分布:种群内的各个个体之间保持一定的均匀距离如水稻(2)随机分布:个体在种群分布区域中任何一点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如杂草(3)集群分布种群个体的分布极不均匀,常成群,成簇,成团状如瓢虫思考:①随机取样 ②会 样方数目的确定随调查地段的总体面积而定 ③样方大小随植物类型而定 如乔木为100m2,草本植物为1cm2. ④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⑤计数时,对于在边框上的个体,只记录样方相邻两边及其顶点上的,并且每个样方均选取同样的相邻两边计入,一般选左不选右,选上不选下B标志重捕法:①标记 重捕 ②强 大 由m/n=M/N可以得到N=M×n/m③农林害虫、捕捞强度的确定 典例分析:例1.1.选取的样方面积不对应取物种数量达到稳定的最小面积 2.取样方法不对应在草原中随机取样3.对种群密度值的估计方法不对应以调查样方的单位面积中种群个体数量的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例2 D 例3 . 88(2)①新产生的个体数 该种群个体总数 死亡的个体数 该种群个体总数② 增加 减小 相对稳定 (3)①迁入或迁出的个体 该种群个体总数 典例分析:C(4)年龄结构①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 ②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增长型:多,少,大于 增大 稳定型:数目比例适中,等于 相对稳定衰退型 较少, 较多, 小于 下降 . ③. 预测 (5)性别比例 ①雌雄个体数目 ④ 出生率 典例分析D探究二:1.位置状态或布局【课堂自测】1、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正确方法是(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B.可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野兔的种群密度C.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群密度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土壤中昆虫卵的种群密度【答案】A【解析】一般植物和活动能力弱的动物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A正确;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采用标志重捕法,B错误;土壤中小动物和昆虫卵都应该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CD错误。
2、用样方法调查某生物的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 )A.样方的大小 B.随机取样 C.五点取样 D.等距取样【答案】B3、为了调查某一地区鼠群的数量,常采用“标志重捕法”第一次捕获100只,并进行标志,然后放回原地区;过一段时间后,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志鼠2只则可以推断该地区鼠群约为 ( ) A.200只 B.400只 C.1000只 D.1500只【答案】D【解析】种群密度计算为再次捕获数*初次标记数/再次捕获标记数,故选D4、a具有出生、死亡、性别、年龄等特征,b具有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那么,a和b分别属于( )A.一条鲤鱼,一个鲤鱼种群B.一条鲤鱼,一条鲤鱼C.一个鲤鱼种群,一个鲤鱼种群D.一个鲤鱼种群,一条鲤鱼【答案】A【解析】a属于个体特征,b属于种群特征5、下图反映了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请据图回答: (1)三个种群的发展趋势是:A ;B ;C (2)比较三个种群的密度发展趋势: 答案】(1)趋于扩大;趋于稳定;趋于减少2)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