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梯监督检验内容

s****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06.21KB
约43页
文档ID:157819701
电梯监督检验内容_第1页
1/43

附录2:项目编号检验内容与要求电梯监督检验内容要求与方法电梯制造企业应提供下列资料和文件:a. 装箱单;1.b.产品出厂合格证;c.机房井道布置图;1Wd.使用维护说明书(应含电梯润滑汇总图表查阅资料和电梯标准功能表)e.动力电路和安全电路的电气示意图及符号说明;f. 电气敷线图;g. 部件安装图;h. 安装说明书;i. 安全部件:门锁装置、限速器、安全钳及缓冲器型式试验报告结论副本,其中限速器与渐进式安全钳还须有调试证书副本安装(修理)单位应提供下列资料和文件:a.自检记录和检验报告;b.安装过程中事故记录与处理报告;查阅资料c.由电梯使用单位提出的经制造企业同意的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1.3淤改造单位除提供1.2项要求的内容外,还应 提供改造部分的清单、主要部件合格证、型 式试验报告副本等资料,必要时还应提供图 样和计算资料查阅资料1.4淤使用单位应建立设备档案(内容包括制造和 安装单位验收时提供的资料,维修、保养记 录、故障记录等),并建立电梯运行管理规 章制度(如故障状态救援操作规程,电梯钥 匙使用保管制度等)定期检验和改造、大修后进行验收检验时, 使用单位应向检验机构提供上述资料。

查阅资料2.机房2.1通向机房、滑轮间和底坑的通道应畅通,且 应有永久性照明如采用梯子应保证安全可 靠外观检查2.2机房应通风良好,门窗应防风雨,门应有锁,并 标有“机房重地,闲人免进”字样机房应 有合适的消防设施,固定照明和电源插座外观检查,通电试验2.3控制柜(屏)的前面和需要检查、修理等人员操作的部件前面应提供不小于0.6mX目测,必要时用卷尺测量0.5m的空间2.4对额定速度不大于2.5m/s的电梯,机房内钢 丝绳与楼板孔洞每边间隙均应为20〜40mm对额定速度大于2.5m/s的电梯,运 行中的钢丝绳与楼板不应有摩擦的可能通 向井道的孔洞四周应筑有高50mm以上的台 阶目测,必要时用板尺测量2.5淤每台电梯应配备供电系统断相、错相保护装 置,该装置在电梯运行中断相也应起保护作 用对变频变压控制的电梯,断相保护功能 应有效断开主电源开关,在电源 输入端,分别人为断开一 相电源或将电源相序调 换;接通主电源开关,检 查电梯是否能正常启动项目检验内容与要求编号外观检查电气元件标志和导线端子编号或接插件编2.6 号应清晰,并与技术资料相符电气元件工作无异常2.机房在机房中,每台电梯应单独装设主电源开 关,并有易于识别(应与曳引机和控制柜相 对应)的标志。

该开关位置应能从机房入口 处方便迅速地接近如几台电梯共用同一机 房,各台电梯的主电源开关应有易于识别的标志该开关不应切断下列供电电路:断开主电源开关检查照 明、插座、通风和报警装 置是否被切断同时检查 开关配置、布置和标识是 否符合规定,是否满足电 梯使用要求2.7a.轿厢照明和通风;b. 机房和滑轮间照明;c. 机房内电源插座;d. 轿顶与底坑的电源插座;e. 电梯井道照明;f.报警装置2.8.1曳引机工作无异常油量适当,除蜗杆伸出端外无渗漏曳引轮应有符合标准要求2.8曳引的颜色标志,同一机房内有多台电梯时,各 台曳引机应有编号区别2.8.2※制动器动作灵活,工作可靠制动时 两侧闸瓦应紧密、均匀地贴合在制动轮工作 面上,松闸时制动轮与闸瓦不发生摩擦检查油标油位确定油量感观判断曳引机工作状况 及标识外观检查,必要时用塞尺测量2.8.3x切断制动器电流至少应由两个独立的 电气装置实现当电梯停止时,如果其中一 个接触器的主触点未打开,最迟到下一次运 行方向改变时,应防止电梯再运行根据电气原理图和实物状 况,检查切断制动器电流 的电气装置数量和独立 性并通过运行试验判断 制动状况2.8.4曳引轮、导向轮在空载或满载情况下对 垂直线的偏差均不大于2mm。

米用悬臂式曳 引轮或链轮时,防护应符合标准规定轮槽 不应有严重不均匀磨损,磨损不应改变槽 形用磁力线锤沿曳引轮或导 向轮边缘垂下,用塞尺测 量锤线与轮之间的间隙外观检查槽形磨损情况, 必要时用卡尺或深度尺测 量磨损深度2.9 紧 急 操 作 装 置2.9.M应有'停电或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时进行 紧急操作的慢速移动轿厢措施,操作可靠 如所需的操作力不大于400N,可采用手动紧 急操作装置,否则机房内应设置紧急电动运 行的电气操作装置断电检查轿厢移动装置的 功能如采用手动移动装 置,先安装好盘车手轮, 并由一人握紧另一人用 松闸扳手将制动器打开 后,盘动手轮检查轿厢移 动状况,验证移动装置功 能如采用电动紧急操作 装置,应试验其功能2.9.2机房内应贴有发生困人故障时,救援步 骤、方法和轿厢移动装置使用的详细说明外观检查2.9.3松闸扳手应漆成红色,盘车轮应涂成黄 色,可拆卸的盘车手轮应放置在机房内容易 接近的明显部位在电动机或盘车轮上应有外观检查与轿厢升降方向相对应的标志项目编号检验内容与要求2.10.侦标牌应标明限速器及电气保护开关2.机房2.10限速工作速度、动作速度、制造单位等内容限 速器选用应与电梯运行速度相匹配,符合 GB7588—1995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 范》,下同)中9.9.1条的规定。

外观检查2.10.2调节部位应有封记,封记不应有移动痕迹外观检查2.10.3x应有可停止轿厢上、下两个方向运行 的非自动复位的电气开关该开关在达到限 速器动作速度之前动作对于额定速度不大 于1m/s的电梯,最迟应在限速器达到其动 作速度时,停止电梯运行通电试验,按动电气开电 梯应停止运行动作速度 测量按2.10.4条规定进行2.10.4X对于没有限速器调试证书副本的新安装电梯和封记移动或动作出现异常的限速器及使用周期达到2年时,应进行限速器动作速度校验其动作速度应符合标准规*^£断开电梯主电源开关,将 限速器绳拉起,脱离开限 速轮用大力钳夹住限速 器绳使其不能落下将电 梯测速表的一组检测线跨 接到限速器联动开关的两 端,另一组检测线跨接到 一微动开关的两端,将微 动开关放到限速器夹块的 下方,使限速器动作,夹 块动作时即可打断开关 用可调速的专用驱动装置 逐渐将限速器加速,同时 用测速表测量限速轮的线 速度此时测速表的测试 头应放在限速轮上限速器2.11接地2.11.1系统接地型式应根据供电系统采用将主电源断开,在进线端TN-S或TN-C-S系统,进入机房起中性线(N)断开零线,用万用表检查与保护线(PE)应始终分开。

零线和地线之间是否连通用万用表测量曳引机、电 源开关、线槽、轿厢等部 件与机房接地端的电阻 值2.11.2易于意外带电的部件与机房接地端连 通性应良好,且之间的电阻值不大于0.5Q在 TN供电系统中,严禁电气设备外壳单独接 地电梯轿厢可利用随行电缆的钢芯或芯线作 保护线,采用电缆芯线作保护线时不得少于 2根导体之间和导体对地的绝缘电阻:动力电路用500V数字式兆欧表分别和电气安全装置电路不小于0.5MQ;照明电测量动力电路、电气安全2.12路和其他电路不小于0.25MQ装置电路和照明电路导体※电之间和导体对地的绝缘电气阻测量时应断开主电源开关,并断开所有电子元绝件其他电路绝缘电阻的缘检测由安装调试和维护保养单位自检,检验机构负责查看自检记录检验项日项目编号检验内容与要求检验方法3.3.1淤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以轿厢在上端站平层位置下四个条件(但减速被监控时按GB7588规时,在轿顶测量上述数据井井定情况减少):人撤离轿顶后,短接上限道道a.导轨应提供不小于0.1+0.035V2 (m)的进位开关和极限开关,慢速一步制导行程;提升轿厢,直到对重完全 压实在缓冲器上,量出层 口地坎与轿口地坎的垂直 高差,将在轿顶测量的数 据减去地坎高差即为实际 顶部间距。

计算是否满足 规定要求顶部空间3.2b. 轿顶可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相应井 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 1.0+0.035V2 (m);c. 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轿顶设备的最高部件 之间的间距(不包括导靴、钢丝绳附件等)不 小于0.3+0.035V2(m);与轿顶部件最高点 的间距不小于0.1+0.035V2 (m);d. 轿顶上方应有一个不小于0.5m X 0.6m X 0.8m的空间电梯井道除GB7588规定的开口和部分允许 的封闭井道外,应用无孔的墙、底板和顶板 完全封闭当相邻两层门地坎的间距大于 11m时,其间应设置井道安全门在同一井 道内,两相邻轿厢间的水平距离不大于在井道内检查井道封闭和安全门的设置情况0.75m,且大于等于0.3m时,可使用轿厢安全门3.3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及检修活板门均不得朝 井道内开启,且应有用钥匙开启的锁当上 述门开启后,不用钥匙也能将其关闭和锁 住;而在井道内当上述门锁闭时,不用钥匙 也能开启手动试验3.4应设置电气安全装置,以保证只有当检修 门、井道安全门以及检修活板门全部关闭 时,电梯才能运行关闭各道门,检查电梯运行情况;打开任一道门,检查电梯开启和停止运行 情况。

3.5装有多台电梯的轿厢和对重的井道应在井 道下部不同电梯的运动部件(轿厢或对重) 之间设置隔障隔障高度不小于2.5m当电 梯运动部件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0.3m时,隔 障应贯穿整个井道高度,且宽度符合要求外观检查,必要时用卷尺测量3.6导3.6.1每列导轨工作面每5m铅垂线测量值间 的相对最大偏差均应不大于下列数值:轿厢 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T型对重导轨为使用激光垂准仪或5m长磁力线锤沿导轨侧面和顶面测量,对每5m铅垂线分段连续检测每面不少于3段3.6.2两列导轨顶面间的距离偏差:轿厢导轨至少取井道中的上、中、 下三点,用卷尺测量局部缝隙用塞尺测量;接头处台阶用直线度为0.01/300的平直尺和塞尺 测量目测,外观检查1.2mm;不设安全钳的T型对重导轨为2mm为 mm, 对重导轨为 mm3.6.3轿厢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对重导轨工 作面接头处不应有连续缝隙,且局部缝隙不 大于0.5mm ;接头处台阶应不大于0.05mm ; 不设安全钳对重导轨接头缝隙不大于1mm; 接头处台阶应不大于0.15mm3.6.4每根导轨至少有2个导轨支架,其间的 距离不大于2.5m ;如间距大于2.5m应有计 算依据。

支架或地脚螺栓埋入墙体应牢固 焊接支架,其焊缝应是连续的,并应双面焊 牢膨胀螺栓只能用于井道具有足够强度的混 凝土墙面,膨胀螺栓应垂直于墙面固定应 牢固可靠项目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编号井道上下两端应装设极限位置保护开关它应在轿厢或对重接触缓冲器前起作用,并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慢速移动轿厢当其靠近极 限开关时,按动开关,电 梯应能停止上、下两方向 运行分别短接上下极限 开关和限位开关,提升(下 降)轿厢,使对重(轿厢) 完全压实在缓冲器上,检 查极限开关是否在整个过 程中保持动作状态3.8电梯设置选层钢带时,应有防止钢带断带的保护开关选层钢带应张紧,运行中不得与轿厢或对重相碰触外观检查在运行中不得与轿厢或对重相碰触3.93.9.1线管、线槽的敷设应平直、整齐、牢固外观检查动力与控制线路应分隔敷设导线槽、精品外观检查—1993 (《电梯安装验收规范》)的有关规3.9.2电缆应避免与限速器绳、选层器钢带、限位极限开关等装置干涉当轿厢压实在缓外观检查冲器上时,电缆不得与地面和轿厢底边框接 触3.9.3随行电缆不应打结和波浪扭曲现象,不得与线槽、线管发生卡阻固定应可靠3.9.4封闭井道内应设置固定照明,井道最高与最低位置0.5m以内各装设一盏灯,井道中目测,通电检查。

间每隔7m设一盏灯4.轿4.1轿顶应设检修控制装置、照明和电源插座并有相应标志外观检查轿顶检修控制装置应由一个双稳态开关操将轿厢置于检修状态,分作,并满足下列要求:别将厅门打开和安全开关厢与对重a.一经进入检修运行,应取消正常运行(包括 任何自动门操作)、紧急电动运行、对接操作 运行只有再一次操作检修开关,才能使电 梯重新恢复正常工作b. 轿厢运行应依靠一种持续揿压按钮,防止 误操作,并标明运行方向,轿厢运行速度不 应大于0.63m/s;c. 轿厢运行仍应依靠安全装置4.34.4断开,进行检修运行操作, 检查电梯是否能够启动; 呼梯,检查电梯是否能够 应答,试验对接操作和紧 急电动运行是否有效轿顶检修控制应优先于其它检修控制 在轿顶将检修控制开关置于检修控制状态,分别在轿厢和机房进行检修控制操作,确定优先顺序离轿顶外侧水平方向距离超过0.3m的自由 距离时,轿顶应装设护栏,并固定可靠护 栏高度一般不超过轿顶最高部件,当顶层高 度允许时,护栏高度应为1.05m外观检查井道内的导向滑轮、曳引轮和轿架上固定的4.5反绳轮,应设置防护装置(保护罩和挡绳装外观检查置),以避免悬挂绳脱槽伤人和进入杂物。

4.轿厢与对重4.6如轿顶设有安全窗,应有电气保护装置对于有一个或二个轿厢入口没有设轿门的电 梯必须设置安全窗电梯以检修速度上下运行 时,打开安全窗时,轿厢应 停止运行连续动作2次 均应有效4.7淤在轿顶、滑轮间应设有紧急停止开关,应能 使电梯包括自动门保持不服务状态开关应 为红色、双稳态,能防止误动作释放的安全 触点电梯运行过程中,按动紧 急停止开关,电梯应停止 运行4.8淤轿厢内应标明额定载重量、人数、制造单位 的铭牌轿厢有效面积应符合有关规定外观检查,必要时用尺测量4.9轿厢地坎上应装设护脚板高度至少0.75m,宽度应不小于层站入口宽度外观检查,必要时用尺测量4.10淤轿厢内应装有紧急报警装置和应急照明当 电梯行程大于30m时,在轿厢和机房之间应 设置对讲系统或类似装置上述装置在停电 时应由自动再充电的紧急电源供电紧急报警装置应保证建筑物内的组织机构 能有效地应答紧急呼救通电和断开供电电源,分 别试验紧急报警、照明和 对讲系统功能4.11轿厢内操纵按钮动作应灵活,信号显示清晰,控制功能正确有效轿厢超载装置或称重装置动作可靠在轿厢内分别进行内选、检修运行、有司机操作等功能试验,检查指示和控 制功能正确性。

4.12安全钳4.12.M额定速度大于0.63m/s的轿厢和额定 速度大于1m/s需设置安全钳的对重,应采 用渐近式安全钳,其它情况下可采用瞬时式 安全钳若轿厢装有数套安全钳装置,应全 部采用渐进式安全钳外观检查,标牌与速度参数对比,检查选型是否合 适4.12.2应设有在安全钳动作之前或同时动作 使曳引机停止转动的电气开关,开关工作应 可靠有效断开电气开关,电梯应不能启动4.13对重和导靴应可靠固定外观检查,感观判断4.14轿厢与对重之间的间隔距离应不小于50mm限速器钢丝绳和选层器钢带应张紧,在运行中不得与轿厢或对重相碰触用卷尺测量间距5.曳引绳与补偿绳(链)5.1淤曳引绳不应有过度磨损、断股等缺陷,断丝数 不应超过报废标准可见的断丝数报废标准 如下表:在选定部位的6d或30d 长度范围内(绳端处也应 作为选择范围之一),目 测检查钢丝绳的可见断丝 数必要时用钢丝绳探伤仪全长检测或分段抽测对多层股钢丝绳应用钢丝 绳探伤仪进行检测钢丝绳类型测量长度范围(d为钢丝绳直径)6d30d西鲁式6X196128X191019瓦灵顿式和填充式6X1910198X191326当钢丝绳公称直径减少7%时,即使未发现断 丝,该绳也应报废。

5.2曳引绳张力与平均值偏差均不大于5%绳端 固定可靠,符合GB7588—1995中9.2.3.1要 求弹簧、螺母、开口销鄢8件无缺损将轿厢停在行程的适宜位 置处,用张力检查装置测 量每根钢丝绳的张力,计 算张力偏差值外观检查 绳端固定及部件缺损情 况项目编号检验内容与要求5.曳引绳与补偿绳(链)5.3电梯额定速度大于2.5m/s时,应使用带有张 紧轮的补偿绳,并装有检查张紧状况的电气 开关张紧轮应有防止绳脱槽装置和防止异 物落入的防护罩额定速度大于3.5m/s时, 应有防跳装置,并通过电气装置保护电气 装置和防护措施应可靠有效运行时按动保护开关,电 梯应停止运行用卡尺检 查防跳装置是否有效防止 跳槽5.4补偿绳(链)不应有过度磨损等缺陷,绳报废 按照5.1执行绳(链)端固定应可靠,部件不 应缺损补偿绳按照5.1的方法实 施,补偿链则外观检查6.层站层 门 与 轿 门6.1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的水平距离不大于35mm水平距离偏差为 mm层门地坎应牢固轿厢至平层位置后,用卷 尺或直尺测量层门地坎与 轿厢地坎的间隙,计算偏 差6.2层门、轿门的门扇之间,门扇与门套之间, 门扇与地坎之门的间隙不大于6mm,货梯不 大于8mm。

在水平滑动门开启方向,以150N 的力,施加在最不利点上时,间隙不大于 30mm用尺测量在门扇底部水平拉动门扇,检查间隙6.3井道内表面与轿厢地坎、轿门或门框的间距不大于0.15m用尺测量6.4门刀与层门地坎,门锁滚轮与轿门地坎的间隙为5〜10mm将轿厢开到门刀与层门地 坎平行位置,在层门处用 塞尺或直尺测量间隙;将 轿厢开到轿门地坎与门锁 滚轮平行位置,在轿厢内 用塞尺或直尺测量间隙6.5淤呼梯、楼层显示等信号系统功能有效,指示正确,动作无误电梯停在各层,外观检查并接通信号试验6.6淤层门、轿门运行不应卡阻、脱轨或在行程终端时错位运行试验6.7淤轿门自动驱动层门的情况下,当轿门在开锁 区域以外时,每个层门都应有自动关闭层门 装置,且工作有效采用重锤式自动关闭装 置应有防止重锤坠落的措施.轿门在开锁区域以外,打 开层门,检查层门是否能 自动关闭6.8动力操纵的自动门应有防止门夹人的保护装置,且工作有效人为使保护装置动作,检查电梯门是否反向开门6.9层6.9.1每个层门都应有紧急开锁装置,并能用 钥匙打开层门,开锁后能自动复位外观检查,并用钥匙开锁试验.6.9.2^当保持锁紧的弹簧(磁铁)失效时,重力外观检查,并结合门锁关门不应导至开锁。

闭原理判断6.9.3※锁紧元件及其附件应是耐冲击的,应外观检查,并用直尺测量门用金属材料制造或加固;锁紧装置与安全触电气装置触点刚刚闭合锁点元件间应是直接的和防止误动作的连接时,锁紧元件的啮合长度门锁锁钩、锁臂及动接点动作灵活,在电气安全装置动作之前,锁紧元件最小啮合长度为 7mm层门与轿门的锁闭应满足如下要求:当电梯运行时,打开层门6.10a.在正常运行和轿厢未停止在开锁区域内,或轿门时电梯应停止运淤层门应不能打开;行,电梯停止后,打开任一层门或轿门,b.如果一个层门或轿门(在多扇门中的任电梯应不能启动检查间扇门)打开,电梯应不能正常启动或继续正接机械连接门扇是否设置6.层站层 门 与 轿 门6.106.11消防功能常运行c.应有检查关闭位置的电气装置,(GB7588规定的除外)如层门门扇由间接机械连接时,未被锁住的门扇也应有这种电气装置6.11.1消防开关应设在基站或撤离层,防护 玻璃应完好,并标有“消防”字样6.11.2消防开关动作后,此时外呼和内选信 号无效,轿厢应直接回到指定撤离层,将轿门 打开电气装置,可分别短接主(副)门锁,确认副(主)门锁的可靠性外观检查电梯在停梯或运行过程中,选择一些楼层呼梯,将消防开关打开,检查电梯是否按规定程序回到指 定层站等待。

7.底坑7.1如果轿厢或对重之下确有人们能到达的空 间存在,应将对重缓冲器安装在一直延伸到 坚固地面上的实心桩墩上或对重上装设安 全钳装置检查土建图样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认7.2底坑不得有污水和杂物,底坑高度为1.6m以外观检查上时,应设梯子7.3 *底坑应设有停止电梯运行的非自动复位的红色停止开关和电源插座,且工彳作有效.外观检查,动作试验7.4轿厢在两端站平层位置时,轿厢、对重的撞板 与缓冲器顶面间的距离:耗能型缓冲器应为 150〜400mm;蓄能缓冲器应为200〜350mm 轿厢、对重装置的撞板中心与缓冲器中心的 偏差不大于20mm,同基础上缓冲器顶部与 轿底对应距离差不大于2mm.分别将轿厢停在低层和顶层平层位置,用尺测量7.5 *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应满足:a•轿底应有一个能放入不小于0.5 X 0.6 X1.0m矩形体的空间;b. 底坑底与轿厢最低部分之间净空距离不小 于0.5m(c除外);c. 底坑底与导靴、安全钳、护脚板等部件之 间距离不小于0.1m外观检查,必要时用卷尺测量7.6对重侧应设防护栅栏,其高度不低于2.5m外观检查,必要时用尺测量7.7限速器绳应用张紧轮张紧,张紧轮或其配重目测检查张紧及导向装置应有导向装置。

张紧装置应设检查限速器绳 的设置情况;并检查是否 松弛和断裂的电气装置,且可靠有效 安装电气装置及安装位置的合理性,当绳松弛或断 裂后,开关应能动作电 梯运行时按动开关,电梯 应停止运行7.8缓冲器7.8.1米畜能型缓冲器仅适用于v<1m/s的电 梯;耗能型缓冲器适用于任何速度的电梯缓冲器固定应可靠外观检查,对照铭牌,看选型是否合适7.8.2液压缓冲器安装应垂直,油位正确,柱塞无锈蚀外观检查,检查油位7.8.3液压缓冲器应设有在缓冲器动作后,未恢复到正常位置使电梯不能正常运行的电气安全开关检查电气安全开关安装位 置;按动开关,电梯应不 能启动检验项日项目编号检验内容与要求检验方法8.功能试验8.1淤新安装具有型式试验证书的瞬时式(或渐近 式)安全钳,轿厢承载额定载荷(或1.25倍额定 载荷),以检修速度做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 验,安全钳工作应可靠定期检验时,应做空 载、检修速度的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轿厢均匀布置相应载荷, 短接限速器和安全钳电气 联动开关在机房操纵电 梯以检修速度向下运行, 人为动作限速器,使轿厢 可靠制停检查安全钳在 导轨上的制动痕迹是否一 致此试验应在曳引试验之后进行。

8.2米对耗能型缓冲器需进行复位试验,复位时间应不大于120s轿厢在空载情况下,以检 修速度下'降,将缓冲器完 全压缩,从轿厢开始离开 缓冲器瞬间起,直到缓冲 器回复原状观察并用秒 表计时8.3.旅电梯的平衡系数应为0.4〜0.5轿厢分别承载0、25%、50%、75%、100%的额定载8.3曳引试验荷,进行沿全程直驶运行 试验,分别记录轿厢上下 行至与对重同一水平面时 的电流、电压或速度值 对于交流电动机通过电流 测量并结合速度测量,做 电流-载荷曲线或速度-载 荷曲线,以上、下运行曲 线交点确定平衡系数电 流应用钳型电流表从交流 电动机输入端测量对于 直流电动机通过电流测量 并结合电压测量,做电流- 载荷曲线或电压-载荷曲 线,确定平衡系数8.3.2x轿厢承载125%额定载荷,以正常运行 速度下'行时,切断电动机与制动器供电,轿 厢应被可靠制停且无明显变形和损坏电梯在行程上部空载上行,及在行程下'部范围以 125%额定载荷下行,分别 停层3次以上检查有无异 常后,电梯以正常速度向 下运行并突然断电,检查 轿厢制停及完好情况8.3.3x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空轿厢应不能 被提升将上限位开关和极限开关短接。

慢慢将轿厢提起使对重压在缓冲器上继续 提升轿厢不应被提起8.3.4^当轿厢面积不能限制载荷超过额定值 时,需要150%额定载荷做曳引静载检查,历 时10min,曳引绳无打滑现象在曳引轮上将钢丝绳和曳 引轮的相对位置做出标记,轿厢承载150%额定载 荷,历时10min,检查是否 出现打滑现象8.4平层精度轿厢在空载和额定载荷范围内的平层精度 应符合下列要求:额定速度V<0.63m/s的 交流双速电梯,在±15mm范围内;0.63mVV <1m/s的交流双速电梯,在±30mm范围 内;V<2.5m/s的交、直流调速电梯,均在 ±15mm范围内V>2.5m/s的电梯应满足 电梯生产厂家的设计要求用直尺检查平层精度,着 重检查空载和额定载荷工 况8.功能试验当电源为额定电压、额定频率时,电梯轿厢 半载,向下运行至行程中段(除去加速和减 8.5 速段)时的速度,不得大于额定速度的105%,也不宜小于额定速度的92%乘客电梯起动加速度和制动减速度最大值均不应大于1.5m/s2当乘客电梯额定速度轿厢承载50%额定载重量 下行至行程中段时,用电 梯速度测试仪按规定的工 况在电梯钢丝绳上测量电 梯的运行速度。

使用电梯加、减速度测试 仪,将传感器安放在轿厢 地面的正中,紧贴轿底(参 照仪器使用说明书),分 别检测轻载和重载单层、 多层、全程各工况的加、8.6减速度值1.0m

轿厢内噪声测试:电梯运 行过程中,声级计置于轿 厢内中央,距地面高1.5m 测试,取最大值开、关门噪声测试:声级 计置于层门轿厢门宽度的0.24m,距地面高1.5m,测 试开、关门过程中的噪声, 取最大值8.9淤轿厢分别以空载、50%额定载荷和额定载荷 三种工况,并在通电持续率40%情况下,到 达全行程范围,按120次/h,每天不少于8h, 各起、制动运行1000次,电梯应运行平稳、 制动可靠、连续运行无故障制动器温升不 应超过60K,曳引机减速器油温温升不应超 过60K,其温度不应超过85°C曳引机减速 器,除蜗杆轴伸出一端只允许有轻微的渗漏 油,其余各处不得有渗漏油此项试验由安装调试单位在安装调试过程中进行检验机构查看其检验记录进行判断,必要时用点温 计测量油温8.10超载运行试验电梯在110%额定载荷,通电持续率40%的情况下,起、制动运行30次,电梯应可靠地 起动、运行和停止(平层不计),曳引机工 作正常断开超载控制电路,进行运行试验注:带“※”为重要项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