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2.2气候教案新版粤教版授课时段:第 四 周 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读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形成原因2、通过对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降水逐月分配图的判读,归纳出我国年降水量时空分布的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形成原因3、通过对我国温度带、干湿去分布图的判读,知道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分布状况,了解它们对自然植被和农业生产的影响4、通过对图文资料的分析,归纳出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两个主要特征5、认识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及其造成的危害,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初步形成防灾和减灾意识重点难点重点: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两个气候特征难点: 我国冬季、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和降水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教学过程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导入新课:观看“我国最美的十大旅游景点”的视频并思考我国的景观差异为什么如此之大?环节一:归纳特征学生自主学习:读图分析归纳出我国的气候特征1、 引导学生读“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①我国的气候类型主要有哪几种?②我国的气候类型有什么特征?教师小结并板书:我国气候类型多样。
2、引导学生读“中国城市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归纳气候特征①海口的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全年皆夏②广州的气候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③哈尔滨的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④乌鲁木齐的气候特征: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温差大⑤拉萨的气候特征:气温低,降水少,垂直变化显著,温差大教师小结并板书:我国各地气候差异大,气温和降水的差异都很大3、引导学生读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归纳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①热带季风气候:云南、广东和台湾三省的南部及海南省②亚热带季风气候:秦岭-淮河一线以南③温带季风气候:秦岭-淮河一线以南④温带大陆性气候:新疆和内蒙古一带⑤高原山地气候:青藏高原小结:引导学生用表格归纳我国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环节二:探究原因1、小组探究我国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及其原因①引导学生读“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归纳我国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小结: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南方温暖,北方寒冷,越往北越冷②引导学生读 “冬至日漠河、北京、广州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表”,分析得出我国夏季全国普遍高温的原因小结: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2、小组探究我国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及其原因①引导学生读“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归纳我国夏季气温分布规律。
小结: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等之外②引导学生读“中国地势剖面图”分析同纬度的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差异大的原因小结:受纬度、地形等因素的影响3、小组探究我国降水量分布规律及其原因①引导学生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分析归纳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小结: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②引导学生读材料二分析我国东南沿海降水多,而西北内陆降水少的原因小结:受海陆位置、地形的影响环节三:实践应用1、读“中国气温分布图”,了解我国各地热量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①指导学生阅读“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读图说出我国自北向南划分为几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②学生活动:读图说出各个温度带的地形区,了解其分布,并完成连线题2、读“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了解我国各地降水差异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①读“我国的干湿地区图”了解我国四个干湿地区的分布②学生活动:读图说出各地干湿地区的地形区,了解其分布,并完成连线题3、引导学生根据图片分析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小结:不同的温度带,农作物种类不同,熟制不同,……这就启发我们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终实现科学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结新课:纬度位置是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南北跨近50个纬度,所以南北气温存在较大差异,加上地形的影响,增加了气温分布的空间差异,形成了多个温度带,使我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我国季风气候显著:1、读图分析归纳我国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①读图提问:我国东部地区有哪几种气候?②小结:归纳我国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2、读图分析归纳我国冬季风和夏季风的特征①学生看动画归纳出我国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发源地、风向、性质及影响地区②小结:用表格归纳发源地风向性质首先影响区域冬季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偏北风寒冷干燥北方地区夏季风印度洋和太平洋偏南风温暖湿润东部沿海地区灾害性天气:1、首先阅读台风“天兔”给我国沿海地区带来的影响2、观看台风天兔视频,了解我国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归纳特征:1、读我国各种灾害性天气图片,归纳我国的气候特征①根据图片判断灾害性天气②小结:我国多灾害性天气2、根据材料、地图及图片,归纳我国主要各种灾害性天气发生的时间、地点、带来的天气现象及产生的危害3、用表格归纳各种灾害性天气发生时间影响区域天气状况梅雨夏初江淮地区阴雨连绵沙尘暴春季北方和西北黄沙漫天,能见度低。
寒潮冬半年长江中下游及以北地区急剧降温、大风、霜冻、雨雪天气台风6-10月东南沿海狂风暴雨4、观看“我国主要灾害性天气”的视频小组探究我国东部地区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的原因:探究原因:1、动画演示: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的规律2、指出我国夏季风的不稳定性是造成我国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并完成连线练习应用实践:1、读我国各个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提问,当地主要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哪些?应该如何应对灾害性天气?2、 引导学生分析我们应该如何防御台风?3、展示两位同学的观点,分析我们对灾害应该持着怎样的观点?观点一:台风会造成大风、洪涝灾害,损害建筑,道路等基础设施,给人民财产带来巨大危害是一种百害无一利的气象灾害观点二:一般来说,台风弊大于利,因为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不论是给人们的生产还是生活都带巨大的损失但台风一般发生在夏秋季节,对我国来说可以缓解长江中下游及华南部分地区的伏旱天气台风带来的降水有利于缓解旱情,保证农作物生长 4、 小结: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台风既有利也有弊,我国要趋利避害的利用它总结新课:气候资源是我国的一项资源优势,它丰富了农作物和动植物的种类,形成了不同的景观和旅游资源。
因此,我们既要因地制宜地利用气候资源,又要研究气象灾害发生的规律,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个人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