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第一章猪的生产第一节猪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学特性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猪的生物学特性与行为学特点,掌握猪的生物学特性与行为学特点的表现与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2.技训目标:猪行为特性的观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猪的生物学特性与行为学特点的表现2.教学难点:猪的生物学特性与行为学特点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三、教学方式:讲授四、教学课时:4课时五、教学内容〔一〕猪的生物学特性 1.繁殖力强:性成熟早、妊娠期短〔只有114天〕、繁殖率高、世代间隔短2.生长强度大,代谢旺盛:增重快、周期短3.猪的食性:杂、广、利用率高4.灵敏的嗅觉和听觉、迟钝的视觉:猪并窝、假猪台采精5.猪具有多相睡眠性6.有群居性:但不随意并圈7.对温度要求的两重性:小猪怕冷、大猪怕热〔二〕猪的行为习性 1.猪模仿性强:仔猪开食、训练公猪采精2.猪好清洁:吃、睡、拉三定位3.猪拱地性强4.猪的采食行为:喜甜、颗粒料、湿拌料5.猪的体温调节机能低6.猪的性行为7.猪的母性行为:做窝、分娩、哺乳、对仔猪的保护第二节猪的经济类型和品种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猪的类型与特点与国内外主要猪种的外形和性能特点。
2.技训目标:猪种识别与猪种的选择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我国地方品种猪与引入品种猪的特点2.教学难点:猪种识别与猪的选择三、教学方式:讲授四、教学课时:6课时五、教学内容〔一〕猪的经济类型1.脂肪型品种:瘦肉率<45%2.瘦肉型品种:瘦肉率>56%3.兼用型品种:45%<瘦肉率<56%〔二〕猪的品种1、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民猪、某某猪、太湖猪、内江猪、香猪地方品种的优点:地方品种的缺点:2、我国的引入品种: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皮特兰、汉普夏引入品种的优点:引入品种的缺点:3、我国的新培育品种:三江白猪、翼合白猪、某某白猪、黑猪、某某瘦肉型猪SD—I系第三节猪的选育与杂交利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选配的概念和一般选配的方法;了解杂种优势的概念、类型和产生的规律;掌握猪的繁殖性能、生长或育肥性能和胴体性状的遗传与选择;掌握猪选种的方法2.技训目标:种猪的选择,商品猪生产的杂交模式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猪的繁殖性能、生长或育肥性能和胴体性状的遗传与选择2. 教学难点:猪选种的方法三、教学方式:讲授四、教学课时:5课时五、教学内容〔一〕猪重要生产性能的遗传与选择 1.繁殖性状:产仔数、仔猪的初生重、泌乳力、育成率 2.生长和育肥性能:日增重、饲料利用率 3.胴体性状:屠宰率、瘦肉率、背膘厚度、眼肌面积、肉的颜色、肉的风味〔二〕猪的选配1.选配的意义: 2.选配的方法与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选配同质选配品质选配〔表型选配〕种群选配个体选配亲缘选配异异质选配近亲交配〔近交〕远交〔三〕猪的杂交利用 1、杂种优势的概念 2、杂种优势的类型 3、杂种优势显现的一般规律 4、杂交亲本的选择 5、商品猪生产的杂交模式第四节猪饲养管理的一般原如此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猪群类别的划分、理解猪的一般饲养原如此2.技训目标:制定猪的一般饲养管理制度程序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猪的一般饲养原如此。
2. 教学难点:猪饲养原如此在生产中的应用三、教学方式:讲授四、教学课时:4课时五、教学内容〔一〕猪群类别的划分 1.根据猪的不同利用目的划分:种用〔公猪、母猪〕、肉猪2.根据猪的不同生产阶段划分:哺乳仔猪、断奶仔猪、后备猪、鉴定猪〔鉴定公、母猪〕、根底种猪〔根底公、 母猪〕、肉猪〔二〕猪的一般饲养管理原如此 1.合理调制饲料,科学配制日粮: 2.选择适宜的饲养方案:饲料形态、饲养方式、饲喂方法、饲喂制度 饲料形态:颗粒料、粉料〔干拌料、湿拌料〕稀粥料 饲养方式:公猪〔配种期加强营养〕、空怀母猪〔短期优饲〕、妊娠母猪〔前粗后精、抓两头带中间、步步高〕、哺乳母猪〔前多后少、前精后粗〕、生长育肥猪〔一条龙〕 饲喂方法:自由采食、限饲 3.保障充足的饮水:清洁 4.加强护理,建立稳定的饲养管理制度:合理分群、适宜的温湿度、合理的饲养密度、训练三定位、稳定的饲养管理制度、可靠的防疫治病程序第五节种猪的生产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种公猪、空怀母猪、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掌握猪的发情鉴定和配种技术,掌握母猪的分娩与接产技术2.技训目标:能够熟练地进展母猪的发情鉴定和母猪的接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公猪、空怀母猪、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2. 教学难点:猪的发情鉴定与人工授精技术三、教学方式:讲授四、教学课时:20课时五、教学内容 〔一〕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1.正确的饲养:优质的配合精料〔高能高蛋白饲料、优质的青绿多汁饲料〕、尽量减少日粮的体积 2.科学的管理:运动、清洁、定期称重〔防过肥或掉膘〕 3.合理的使用:后备公猪参加配种的时间〔一般8月龄以上〕、成年公猪每天的配种次数 〔二〕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 偏瘦的要补,偏肥的要控〔七、八成膘〕;加强运动 〔三〕猪的配种 1.母猪的发情表现:食欲下降、鸣叫、阴门红肿充血、生殖道流出黏液、爬跨公猪或其它母猪 2.此阶段饲养管理工作的重点:适时配种〔后备猪初配月龄确实定、经产母猪配种时机的掌握〕 3.经产母猪配种的最优时机:阴门充血成大红色并出现“木马反射〞 4.常用的配种方式:单次配种、重复配种、双重配种、屡次配种 5.常用的配种方法:本交〔自然交配、人工辅助交配〕、人工受精 〔四〕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1.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目的:保证母猪不流产、胎儿正常生长发育 2.母猪妊娠确实定:发情配种后18~25天不再发情、贪吃、贪睡、行动小心、皮毛光亮 3.妊娠母猪的营养: 妊娠初期:注重饲料质量,尤其是维生素和矿物质 妊娠后期〔80天后〕:质量、数量双重 4.对妊娠母猪的管理:严禁鞭打、惊吓、争斗;操作轻、稳、细;不喂冰、霜、雪、发霉变质、青贮的饲料 〔五〕母猪的分娩与接产 1.产仔母猪 2.产仔母猪饲养管理的目的:保证仔猪安全出生、保护母猪的繁殖能力不受损害、保障母猪正常泌乳 3.产仔母猪的饲养管理:降低“妊娠热〞的影响、防乳房炎的发生 4.母猪预产期的推算〔114天〕:配种期的月份上加3,日期上加24,但要校正〔1.3、5、7、8、10、12为31天,减1;4、6、9、11为30天,不变;2为28天,加2〕 5.母猪临产前的表现:乳房膨大;排尿频繁;临产前半天停止采食;有的还叼草做窝 6.母猪接产的方法和程序:〔1〕产前准备:药品〔碘酒、消毒药品等〕;柔软、吸水、干净的擦 布;仔猪保温箱;剪牙钳;耳号钳等〔2〕接产的操作:看护: 饲养员与有关人员要日夜值班看守待产母猪。
消毒: 接产人员应先消毒手臂和接产用具,待仔猪出生后,立即用手将其口鼻处的黏液去除,并用抹布将其周身黏液擦干净抢救: 如果发现胎儿包有胎衣,应立即撕破胎衣,再抢救仔猪发现假死仔猪时,要倒提拍打,或向仔猪鼻喷刺激性物质等断脐: 擦净黏液后断脐,对脐带未断的先留长些,等脐动脉不再跳动时,将脐血挤向仔猪,以留下3厘米长为宜,并用2%的碘酊消毒断头处;如果脐带因自然断得过短而流血不止时,应立即用消毒的结扎线结扎脐带称重、编号:获得初生重喂初乳: 把仔猪放入保育箱,保证仔猪温暖,出生30分钟后,帮助仔猪吃上初乳断牙: 仔猪出生后12~24小时〔最好吃初乳前〕,用消过毒的剪牙钳在齐牙根处剪除上下两侧犬齿,以防止仔猪互斗咬伤面部或咬伤母猪乳头断尾: 仔猪出生之后24小时内用消过毒的剪尾钳〔钝口钳〕在距尾根1/3处剪断尾巴〔注意不要将尾尖剪掉,让其日后自然脱落〕 7.母猪的助产措施:“五字诀〞推、拉、掏、注、剖 8.胎衣不下 9.母猪的产后护理: 10.常见母猪生产性问题的处理:母猪少乳或无乳、母猪产后不食 〔六〕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1.哺乳母猪饲养管理的目的:让其多产乳、尽量减少体重的损失 2.母猪产后缺乳的处理: 3.母猪的饲养:〔1〕经产母猪:前精后粗〔2〕初产母猪或哺乳期配种的母猪:一贯加强 4.哺乳母猪的管理:环境枯燥卫生、适宜的温湿度、保证饮水、适当的饲喂次数、不喂发霉变质饲料第六节 仔猪培育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哺乳仔猪、断乳仔猪和后备猪的生理特点,掌握哺乳仔猪、断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2.技训目标:能够熟练进展断齿、断尾、去势等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哺乳仔猪、断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2. 教学难点:提高仔猪成活率和生长速度三、教学方式:讲授四、教学课时:10课时五、教学内容〔一〕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1.哺乳仔猪的特点: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生理上不成熟 2.影响哺乳仔猪存活的关键因素:温度、疾病、母猪的挤压、营养源的不足和环境的突然改变 3.养好哺乳仔猪的关键措施:保温;早吸、吸足初乳;防病;防压;补料;促进生长 4.仔猪没有足够的乳源的解决方法:哺乳仔猪的寄养和人工哺乳 〔1〕寄养:保姆猪的选择;寄养成功的关键; 〔2〕人工哺乳:人工乳的配制〔二〕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1.断奶仔猪的断奶方法与各种断乳法的优缺点:一次性断乳法、分期分批断乳法、逐渐断乳法、早期断奶 2.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两维持,三过度 〔三〕后备猪的饲养管理 2.后备猪这一阶段的特点:生长发育快、消化能力强 3、后备猪的特征 4、后备猪的饲养管理:营养、运动 〔1〕小猪长骨:日粮中要富含矿物质、维生素、 〔2〕中猪长肉:日粮中除富含矿物质、维生素外,还要增加蛋白质含量 〔3〕大猪长膘:减少蛋白质和能量的供应量,适当增加一些青、粗料,降低饲料本钱第七节肉猪高效生产技术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肉猪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掌握生长肥育猪的高效生产技术要点。
2.技训目标:猪群保健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肉猪高效生产技术要点2. 教学难点:适时出栏三、教学方式:讲授四、教学课时:6课时五、教学内容 肉猪:71~180日龄,期间增重75~85kg,平均日增重700~800g, 肉猪的主要特点:生长速度最快,饲料消耗最多 肉猪高效生产的主要目的: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生产本钱、获得最多最好的猪肉产品〔一〕肉猪高效生产的含义 1.高生产效率:高增重速度;高周转速度;低管理本钱 2.高饲料效率: 3、高产品效率:胴体品质高;出栏猪成品率和整齐度高;市场信息畅通 〔二〕肉猪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 〔1〕肉猪20~60kg〔前期〕:平均日增重600~700g 〔2〕肉猪60~90kg〔后期〕:800或1000g以上 〔3〕肉猪75~85kg:增重最快 2.肉猪骨骼的生长发育规律: 〔1〕胚胎期:“中轴骨〞生长慢;“外围骨〞和头骨生长快;外观表现:体短、高、窄、头大 〔2〕出生后:“中轴骨〞生长加快;“外围骨〞和头骨生长相对变慢;观表现:体长、矮、宽 3.各组织的相对生长发育规律:小猪长骨,中猪长皮,大猪长肉,肥猪长膘 〔三〕肉猪高效生产技术 1.选好猪种类型 : 2.重视饲料营养:能量:每kg日粮含消化能12.55MJ,猪增重较快、饲料消化率和胴体瘦肉率较高蛋白质〔粗蛋白〕:20~60kg〔16~17%〕;60~100kg〔14~16%〕其中赖氨酸要保证6~8% 3.提供适宜环境: 4.进展合理饲喂: 5.提倡猪群保健: 6.改善猪肉品质: 〔1〕防止黄膘肉产生:脂肪呈黄色或猪肉呈黄色;原因是黄疸病和饲料色素沉积 〔2〕建立饲料原料质量检测制度 〔3〕重视卫生防疫,严格药物使用 〔4〕实行高营养,提高瘦肉率 〔5〕“以猪为本〞合理管理 〔6〕适时出栏:二元杂,85~95kg;三元杂,95~115kg;杂优猪114~120kg第八节猪场建设与设施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猪舍的主要设施;理解猪场场址选择与建筑物的规划布局。
2.技训目标:设计一个中小型的猪场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猪场场址选择与建筑物的规划布局2.教学难点:猪场的设计三、教学方式:讲授四、教学课时:8课时五、教学内容 〔一〕猪场场址的选择与建筑物的规划布局 1.猪场场址应具备的条件 〔1〕地形地势:地势高燥、平缓、背风向阳 〔2〕土壤土质:透气透水性强、受各种污染的程度低 〔3〕水电条件:水源充足、卫生;电源方便、稳定和充足 〔4〕交通条件:交通方便,距离交通主干道1000米以上,一般公路500米以上 〔5〕周围环境:巨居民区500米以上,距其他工厂至少1000米以上 2.猪场的总体规划与布局坡度粪便尸体处理区 猪场建筑物的功能分区:生产区、管理区、生活区和隔离区,各区按地势和全年的主风向合理的按顺序布置 文化住宅区生产管理区牧业生产区主风向〔二〕猪舍建筑要求一列完整的猪舍,主要是由墙壁、地面、屋顶、门窗、通风换气装置和隔栏等局部构成其各部结构的建筑要求如下: 〔1〕墙壁:巩固耐久、保温隔热 〔2〕屋顶:屋面是猪舍散热最多的局部,结构简单,经久耐用,保温性、防潮隔热性好〔3〕地面:保温、坚实、平整、不透水、防滑,易于清扫消毒〔4〕门窗:双列式猪舍:宽度不小于1.5米,高度不低于2米,单列式猪舍:走廊门要求宽度不小于1米,高度1.8-2米。
〔5〕通风设备:半开放式猪舍,一般不加专用通风设备密闭式如此必须安装通风设备,特别在冬春季,而夏秋季可利用门窗通风换气,要防蛇鼠进入〔6〕猪栏:猪栏间的隔墙的高度,一般要求公猪栏1.2米,母猪为0.8米幼猪和肥猪为0.7米 〔三〕养猪设备:饲料加工设备、仓储设备、物资运输设备、消毒设备、供水设备、化验设备、称重设备、产床、保育栏、料槽或料箱第九节现代养猪生产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现代化养猪生产的根本特点和关键技术措施,了解现代化养猪的生产工艺2.技训目标:无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现代化养猪生产的根本特点和关键技术措施2.教学难点:养猪的生产各工艺环节的工作程序三、教学方式:讲授四、教学课时:4课时五、教学内容 〔一〕现代养猪生产的特点 1.用现代的设施、设备来装备猪场 2.选用性能优良的猪品种或品系,建立良种繁育体系 3.用现代营养科学的最新成就 4.用严格的卫生免疫、防疫体系做保障 5.具有完善的管理体系 〔二〕现代养猪生产的工艺流程:有配种、妊娠、分娩三个工序 1.六阶段饲养五次转群生产工艺流程〔大型工厂化养猪场〕空怀配种车间〔7-14天〕----> 妊娠车间〔114天〕---->产仔哺乳车间〔30-35天、8kg〕----> 保育车间〔30-35天、20 kg〕 ----> 育成车间〔30-35 天、45 kg〕----> 肥育车间〔60-90天、90 kg〕2.五阶段饲养四次转群生产工艺流程〔中小型工厂化养猪场〕空怀配种车间〔7-14天〕----> 妊娠车间〔114天〕---->产仔哺乳车间〔30-35天、8kg〕----> 仔猪保育车间〔30-35天、20 kg〕----> 生长肥育车间 〔90-100天、90 kg〕3.四阶段饲养三次转群生产工艺流程〔中小型工厂化养猪场〕空怀配种车间〔7-14天〕----> 妊娠车间〔114天〕---->产仔哺乳车间〔30-35天、8kg〕----> 肥育车间 〔120-140天、90 kg〕第十节养猪生产产生的环境污染与对策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养猪生产对环境污染的类型与应该采取的相应对策。
2.技训目标:无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猪生产对环境污染的类型2.教学难点:猪生产对环境污染的防治三、教学方式:讲授四、教学课时:6课时五、教学内容〔一〕养猪生产对环境产生污染的途径 1.对空气的污染:嗅味〔硫化物、氮化物、脂肪族化合物〕、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 2.对水体的污染: 3.对土壤的污染:〔二〕防治污染的对策 1.保护猪场环境的措施:〔1〕正确的规划猪场〔2〕妥善的处理粪尿与污水〔3〕加强水源的防护〔4〕绿化、美化环境 2.对猪场粪便的处理方法:做肥料、生产沼气、无害化处理 第二章 禽的生产第一节 禽的生物学特性与品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禽的生物学特性;了解禽的标准品种的分类方法与现代鸡种分类方法;掌握各类型鸡的外貌特征;掌握鸡、鸭标准品种与现代鸡种的代表品种 2.技训目标:能区别蛋鸡、肉鸡、杂交鸡和本地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鸡的外貌特征与生产性能的关系;2.教学难点:禽的标准品种的外貌特征与生产性能三、教学方式:讲授四、教学课时:19课时五、教学内容〔一〕、禽的生物学特性:新陈代谢旺盛、耐寒怕热、杂食性、群居性强、敏感性强、抗病力差、繁殖能力强、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二〕家禽品种分类方法 1.标准品种的分类方法:类、型、品种、品变种 2.现代养禽业分类方法:按经济用途分为蛋鸡系和肉鸡系〔三〕家禽的外貌特征〔四〕家禽的品种〔1〕标准品种与生产性能白来航鸡:意大利、白色、肉用,体型小、冠髯大、黄皮肤、白耳叶洛岛红鸡:美国、兼用、褐壳蛋、长方形、深红羽黑尾、黄皮肤、红耳叶新汉夏鸡:美国、兼用、黄皮肤、红耳叶、褐壳蛋白洛克鸡:美国、兼用、白羽、黄皮肤,多用于肉用鸡母系种鸡浅花苏赛斯鸡:英国、兼用、红耳叶、白皮肤、红耳叶、褐壳蛋白科尼什鸡:美国、兼用、白毛黄肤、浅褐壳蛋澳洲黑鸡:澳洲、兼用、黑毛黑脚黑喙黑眼,白皮肤、黄褐壳蛋狠山鸡:我国某某、兼用、U形背,体高脚大,羽毛纯黑发绿光,白皮肤丝毛乌骨鸡:我国、观赏和药用,体型小、紫冠、缨头、绿耳、胡子、五爪、毛脚、丝毛、乌皮、乌骨、乌肉、乌内脏。
就巢性强,抗病力弱〔2〕我国地方良种 :仙居鸡、浦东鸡、萧山鸡、桃源鸡、惠阳鸡、鹿苑鸡、 固始鸡、寿光鸡、庄河鸡、油鸡〔3〕现代鸡种①蛋鸡品种:轻型白壳蛋鸡、中型褐壳蛋鸡②肉鸡品种: 快速生长型肉鸡、优质型肉鸡〔1〕标准品种 鸭:肉用、体型大、白羽、240枚/年,肉用仔鸭49日龄3.0㎏以上 卡叽-康贝尔鸭:英国、蛋用、黑白黄褐三个变种,260~300枚/年〔2〕我国地方良种 某某鸭、金定鸭、荆江麻鸭等〔3〕现代肉鸭品种:白羽肉鸭、瘤头鸭〔1〕我国地方品种:中国鹅、伊梨鹅〔2〕引进国外优良品种:郎德鹅、莱菌鹅第二节 家禽的繁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家禽的主要生产性状;理解家禽的配种方式、配种比例和利用年限;理解高产蛋鸡外貌和生理特征;掌握鸡的人工授精技术 2.技训目标:能根据鸡的外貌和生理特征正确选择高产鸡和低产鸡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禽的主要生产性状2.教学难点:鸡的人工授精三、教学方式:讲授四、教学课时:13课时五、教学内容〔一〕、鸡的主要生产性状〔1〕产蛋量①性成熟期②产蛋强度③产蛋持久性⑤体止期〔2〕产蛋率〔3〕蛋重①平均蛋重。
②总蛋重 〔4〕蛋的品质 〔1〕生长速度〔2〕体重〔3〕屠宰率〔4〕屠体品质 〔1〕种蛋合格率〔2〕种蛋受精率〔3〕孵化率〔4〕健雏率〔5〕种母鸡提供的健雏率 〔1〕雏鸡成活率〔2〕育成鸡成活率〔3〕产蛋母鸡成活率 〔1〕肉用仔鸡料肉比〔2〕产蛋期料蛋比 〔二〕、伴性遗传原理与其有生产中的应用〔1〕银白羽与黄金羽〔2〕慢生羽对快生羽〔3〕芦花羽与非芦花羽〔三〕、鸡的良种繁育体系〔四〕、鸡的繁殖 1. 配种方式 〔1〕大群配种 〔2〕小群配种 〔1〕配种比例 〔2〕利用年限 〔1〕采精①采精的准备③采精频率④采精须知事项 〔2〕输精①输精方法②输精要求③输精须知事项第三节 家禽的孵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种蛋的构造与形成;了解胚胎发育过程与主要特征;掌握孵化的五大条件 2.技训目标:种蛋的选择、消毒和保存、照蛋、落盘、出雏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孵化的五大条件 2.教学难点:初生雏的雌雄鉴别三、教学方式:讲授四、教学课时:12课时五、教学内容〔一〕、蛋的构造用形成 〔1〕蛋壳〔2〕蛋白〔3〕蛋黄〔二〕、种蛋的管理 〔1〕种蛋来源 〔2〕种蛋的选择方法①外观选择。
②听音选择③照蛋透视④剖视抽检 〔1〕消毒剂消毒〔2〕熏蒸消毒 〔三〕、鸡的胚胎发育 〔1〕胚胎发育的外部特征 〔2〕胎膜的形成与功能〔四〕、孵化条件 〔五〕、照蛋检查 1. 5~6d鸡胚2. 10~11d鸡胚3. 18~19d鸡胚〔六〕、机器孵化的管理技术〔七〕、初生雏鸡的雌雄鉴别第四节 种鸡的饲养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肉用种鸡饲养管理要点和蛋用种鸡饲养管理要点 2.技训目标:无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肉用种鸡饲养管理要点和蛋用种鸡饲养管理要点2.教学难点:种鸡的营养调控三、教学方式:讲授四、教学课时:4课时五、教学内容 〔一〕蛋用种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1.加强防疫,做好疫病净化工作 〔1〕种公鸡的营养〔2〕环境要求〔3〕断喙、断趾和剪冠〔4〕单笼饲养〔5〕体重检查〔6〕公鸡的选择 〔二〕肉用种鸡的饲养管理要点〔1〕限制饲养的方法①限时法②限质法③限量法〔2〕体重控制的原如此与喂料量确实定①体重控制的原如此②喂料量确实定〔3〕限制饲养须知事项〔1〕生长期最好采用遮黑式鸡舍,严格控制光照〔2〕产蛋期的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要高于生产期〔1〕生长期公母分群。
〔2〕产蛋期公母混养分饲〔3〕日常管理要求第五节 蛋鸡的饲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雏鸡的生理特点、饲养方式;理解鸡群的产蛋规律;掌握育雏技术;掌握育成鸡的饲养管理技术;掌握产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2.技训目标:能熟练进展雏鸡的断喙操作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育雏技术2.教学难点:鸡群产蛋顶峰期的控制,三、教学方式:讲授四、教学课时:10课时五、教学内容 〔一〕、雏鸡〔0~6周龄〕的饲养管理 〔1〕体温调节机能差,既怕冷又怕热〔2〕消化机能不健全,但生长发育快〔3〕敏感性强〔4〕羽毛生长快〔5〕胆小怕惊,抗病力差 〔1〕地面育雏〔2〕网上育雏〔3〕立体笼育 〔1〕制定好育雏计划 〔2〕育雏舍与设备、用具的准备①育雏舍②供温设备③喂料用具、④饮水器 〔3〕饮料、垫料与药品准备 〔4〕消毒 〔5〕预热升温 〔1〕初饮〔2〕开食和喂饲〔1〕适宜的温度、〔2〕适宜的湿度、〔3〕通风换气、〔4〕正确的光照、〔5〕合理的密度、〔6〕适时断喙、〔7〕脱温、〔8〕转群〔二〕、雏鸡〔7~20周龄〕的饲养管理 〔1〕适当降低饲料中能量和初蛋白质水平 〔2〕限制饲养,控制体重①限饲的目的。
②限饲的方法③限饲须知事项 〔3〕控制光照,防止过早性成熟 〔4〕日常管理①训练上栖架②定时称重③搞好卫生防疫④保持环境安静稳定,减少应激⑤选择淘汰 〔1〕转群〔2〕准备产蛋箱〔3〕增加光照〔4〕更换饲料 〔三〕、产蛋鸡的饲养管理〔1〕开产后身体仍在发育,体重继续增长〔2〕富有神经质,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3〕不同阶段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不同〔4〕换羽的特点〔1〕环境控制①温度控制②湿度控制③通风换气④光照控制⑤饲养密度 〔2〕饲养阶段和调整营养①饲养阶段②调整营养 〔3〕日常管理要点①按时开灯关灯②定时喂料③勤拣蛋④调整鸡舍环境条件⑤搞好卫生消毒⑥观察鸡群⑦做好记录 〔4〕人工强制换羽①强制换羽的方法②强制换羽效果的衡量③强制换羽的须知事项第六节 肉鸡的饲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肉用仔鸡的生产特点、饲养方式与特点;理解优质肉鸡的饲养管理技术;掌握肉用仔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2.技训目标:无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优质肉鸡的饲养管理技术2.教学难点:肉用仔鸡的生产三、教学方式:讲授四、教学课时:6课时五、教学内容〔一〕、肉用仔鸡生产 〔1〕早期生长速度快。
〔2〕周期短、周转快〔3〕饲养密度大,房舍与设备利用率高〔4〕饲料利用率高〔5〕肉质好,屠宰率高〔6〕生产效率高 〔1〕厚垫料平养〔2〕弹性塑料网上平养〔3〕笼养 〔1〕肉用仔鸡的饲养 〔2〕肉用仔鸡的管理①温度⑤饲养密度⑥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⑦公母分群饲养⑧适时出售 〔1〕饲养方式〔2〕营养调控〔3〕加强卫生防疫〔4〕与时上市第七节鸭的饲养管理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商品肉鸭的生产特点;掌握蛋鸭、肉鸭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掌握种鸭的饲养管理技术2.技训目标:无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蛋鸭、肉鸭饲养管理技术要点2.教学难点:雏鸭的育雏三、教学方式:讲授四、教学课时:6课时五、教学内容 〔一〕蛋鸭的饲养管理 1. 雏鸭的饲养管理 〔1〕育雏方式:加温育雏;自温育雏 〔2〕育雏的环境条件 〔3〕饲养管理要点:饲喂方法;放牧和放水;分群 〔1〕饲养方式:半舍饲;全舍饲;放牧饲养 〔2〕育成鸭的饲养管理要点:饲料与营养;限制饲喂;分群与密度;光照控制 〔1〕我国产蛋鸭的特点 〔2〕饲养方式:半舍饲;全舍饲;放牧饲养 〔3〕产蛋期的分期饲养管理要点 〔1〕严格选择,养好公鸭 〔2〕适宜的公母比例 〔3〕日常管理要点 〔二〕肉鸭的饲养管理 〔1) 商品肉鸭的特点: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出肉率高、肉质好、 生产周期短、资金周转快 〔2〕育雏期的饲养管理:饮水和喂料、温度、密度、光照 〔3〕育肥期的饲养管理:脱温、分群、与时上市 〔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饲养方式、饲养技术〔营养、方法〕、管理技术〔分群、温度、光照、密度、称重〕 〔2〕育肥成的饲养管理:管理方式、营养条件、限制饲喂和体重检测、光照、转群、开产前饲料调整、设置产蛋箱〔3〕产蛋期的饲养管理:饲养方式、饲喂、光照管理、垫料管理、种蛋收集、 种公鸭的管理、预防应激反响、做好记录〔4〕种鸭饲养效果的检查:体重、成活率、死淘率、产蛋顶峰、受精率、 孵化率第八节 鹅的饲养管理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肉鹅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掌握种鹅的饲养管理技术2.技训目标:肉鹅填饲育肥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肉用仔鹅的饲养管理 2.教学难点:种鹅产蛋期的日粮配合三、教学方式:讲授四、教学课时:6课时五、教学内容〔一〕雏鹅的饲养管理 1. 雏鹅的生理特点〔1〕体温调节机能差〔2〕生长速度极为迅速〔3〕消化管容积小,消化吸收能力差2. 雏鹅的饲养管理〔1〕育雏方法:自温育雏、平面供温育雏〔2〕雏鹅的饲养:饮水、开食、喂次数与方法〔3〕雏鹅的管理:温度、湿度、通风、适宜的饲养密度、光照、分君饲养、放牧与饮水、防御敌害〔二〕肉用仔鹅的生产 1. 雏鹅的饲养特点2. 肉用仔鹅的饲养管理〔1〕肉用仔鹅的放牧①放牧饲养②放牧管理〔2〕肉用仔鹅的育肥方法:放牧、舍饲、填饲〔3〕肉用仔鹅的上市的体重和膘度: 〔三〕种鹅的饲养管理〔1〕育成期种鹅的饲养特点〔2〕育成前期〔3〕限饲期:限饲方法、管理〔4〕恢复期〔1〕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日粮配合、补充人工光照、公母比例适当、饲养管理〔2〕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日粮配合、舍饲为主,放牧为辅、防止窝外蛋、 就巢性的控制、提高种蛋的受精率、种鹅的选择淘汰〔3〕体产期的饲养管理:人工强制换羽、饲养管理第九节 禽场建设与经营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禽场的场址选择与平面布局与禽舍的根本结构和养禽设备。
2.技训目标:设计一个肉鸡场的生产计划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禽场的场址选择与平面布局 2.教学难点:禽场的设计三、教学方式:讲授四、教学课时:6课时五、教学内容〔一〕、禽场规划布局〔1〕场址选择①地势地形②水源水质③地质土壤④气候因素⑤位置和交通⑥供电〔2〕禽场的平面布局①禽场建筑物的种类②分区划分③禽场的绿化〔1〕生产环节与房舍设置〔2〕小区内鸡舍间距〔3〕机械化生产条件〔4〕道路管线铺设〔二〕、禽舍的根本结构 〔1〕开放式鸡舍①棚式②半敞开式③有窗鸡舍 〔2〕密封式鸡舍 〔1〕禽舍〔2〕陆上运动场〔3〕水上运动场〔三〕、养禽设备 〔1〕育雏笼①叠层式电热育雏笼②叠层式育雏笼 〔2〕育成笼 〔3〕蛋禽笼①全阶梯式②半阶梯式③叠层式 〔4〕种禽笼〔1〕开食盘〔2〕机械化喂料设备①料塔②输料机③喂料设备 〔3〕料槽 〔1〕乳头式〔2〕吊塔式〔3〕水槽式〔4〕真空式 〔1〕供温设备①保温伞③热风炉〔2〕通风设备①风机②湿帘-风机降温系统 〔3〕照明设备①人工照明设备②照度计③光照控制设备 〔4〕防疫设备①多功能清洁机②禽舍固定管道喷雾消毒设备 〔5〕清粪设备〔6〕禽粪处理设备第五章 牛的生产第一节 牛的消化特性与品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牛的食性与消化特点,品种分类。
掌握不同用途牛的主要品种 2.技训目标:根据牛的外貌认识其生产性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不同用途牛的主要品种 2.教学难点:准确识别牛的品种与生产性能三、教学方式:讲授四、教学课时:6课时五、教学内容〔一〕牛的生物学特性 〔1〕采食:牛以采食植物性饲料为主,采食量大,速度快,咀嚼不细 〔2〕反刍:包括逆呕、再咀嚼、再混合唾液和再吞咽四个过程〔3〕消化:牛是复胃消化 〔1〕睡眠 〔2〕群居性 〔3〕记忆力强,听觉、视觉和嗅觉灵敏 3.繁殖特点:公牛性反射强,射精快母牛发情持续时间短,在交配完毕后排卵,难产率较高 4.环境适应性:牦牛耐寒,水牛喜水,黄牛耐寒不耐热5.其它:性情温顺〔二〕牛的品种〔1〕中国黑白花奶牛:特征:黑白花体型: 后躯比前躯兴旺,成楔形;皮薄骨细,乳房兴旺,乳静脉粗大弯曲体重 成年奶牛体重为550—600千克〔2〕其它:荷斯坦牛,娟姗牛、更赛牛、爱尔夏牛、瑞士褐牛〔1〕海福特牛:中小型早熟、肉用品种〔2〕利木赞牛,体型好、早熟、耐粗饲、生长快、出肉率高。
〔3〕夏洛来牛:大型肉用,适应能力强〔4〕安格斯牛:早熟、生长快、出肉率高、适应能力强、耐热耐旱〔1〕西门塔尔牛:体型大、耐粗饲、适应能力强杂交改良利用好 〔1〕蒙古牛 〔2〕延边牛 〔3〕秦川牛 〔4〕晋南牛〔5〕某某牛鲁西黄牛〔1〕沼泽型水牛:滨湖水牛、德昌水牛、某某水牛〔2〕摩拉水牛:体型大、耐粗饲、适应能力强杂交改良利用好6.牦牛外貌粗野,体型健壮,性晚孰,季节性发情与普通牛杂交后代为犏牛体型小,生产性能低第二节 牛的选择与品种改良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牛的体形外貌与生产性能的关系,掌握牛的选配原如此,改良方向 2.技训目标:根据牛的体形外貌评估生产性能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牛的选配原如此,改良方向2.教学难点:体形外貌与生产性能的关系三、教学方式:讲授四、教学课时:7课时五、教学内容 〔一〕牛的体形外貌1.牛的体形外貌与生产性能的关系2.牛体各部位的名称〔1〕头颈〔2〕前躯〔3〕中躯〔4〕后躯3.不同用途牛的外貌特点〔1〕乳用牛的外貌特点:侧、前、俯望均呈“楔形〞三宽三大〞背腰宽、腹围大;腰角宽,骨盆大;后裆宽,乳房大 〔2〕肉用牛的外貌特点:侧、前、俯望均呈“长方形〞。
五宽五厚〞额宽颊厚;颈宽垂厚;胸宽背厚,背宽肋厚;尻宽,臀厚〔二〕牛的选择与选配1.牛的选择〔1〕犊牛的选择〔2〕后备牛的选择〔3〕成年牛的选择2.牛的选配〔1〕个体选配〔2〕公牛质量高于母牛〔3〕防止近亲交配〔4〕校正和改良不良性状和品质〔5〕共同缺点或相反缺点的不宜相互交配〔三〕牛的品种改良 1.牛的品种改良与其方法〔1〕级进杂交〔改选杂交〕〔2〕导入杂交〔3〕育成杂交〔4〕经济杂交〔5〕轮回杂交2.黄牛改良 〔1〕肉用杂交组合♂〔西、利、夏、安、海、中国黑白花〕×♀〔本地黄牛〕=>增大体型〔2〕乳用杂交组合级进杂交:♂中国黑白花×♀〔本地黄牛〕=>改变生产方向 3.水牛的改良♂摩拉×♀〔本地水牛〕=>役、乳、肉〔四〕牛的编号与育种记录 1.牛的编号 〔1〕打耳号法〔2〕冷冻烙号法〔3〕耳标法2.牛的育种记录〔1〕做好记录〔2〕系谱记号〔3〕生产记录〔4〕繁殖记录第三节 牛的繁殖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母牛的发情特点,掌握发情鉴定方法、适配时间、妊娠症状、预产期推算、临产预兆、接产助产、新生犊牛护理 2.技训目标:能正确进展发情鉴定,掌握接产助产、新生犊牛护理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母牛的发情特点,接产助产,母牛的产后护理2.教学难点:发情鉴定方法、人工授精三、教学方式:讲授四、教学课时:12课时五、教学内容〔一〕母牛的发情 1.母牛的发情特点:①发情时间短,排卵快②发情完毕后排卵③母牛发情后的出血现象2.母牛的发情鉴定①发情初期②发情盛期③发情后期④发情末期3.异常发情①隐形发情:无发情表现,排卵②假发情:有发情表现,不排卵,卵泡不发育③持续发情:卵巢囊肿或卵泡交替发育④不发情:无发情表现,不排卵〔二〕母牛的配种1.牛的初配年龄2.母牛的适宜配种时间3.人工授精的方法与部位〔三〕母牛的妊娠与保胎〔1〕黄年、奶牛:270~285天 减3月,日加6〔2〕水牛:300~348天 减1月,日加2 〔1〕满足营养需求 〔2〕合理管理〔四〕母牛的分娩与接产〔1〕乳房膨大〔2〕外阴部肿胀〔3〕骨贫韧带松弛〔4 行业表现:阵痛 〔5〕体温变化〔1〕开口期〔2〕胎儿排出期〔3〕胎衣排出〔五〕提高母牛繁殖力的措施 4.利用外源,提高母牛繁殖能力 5.做好保胎工作,严防流产 6.开展繁殖控制研究,运用繁殖新技术第四节 乳牛的饲养管理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犊牛的消化特点;熟悉乳用犊牛、育成牛、泌乳牛、干乳牛的饲养方法。
2.技训目标:能合理制定犊牛的培育方案,掌握各阶段牛的饲养管理要点,挤奶干乳、技术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各阶段牛的饲养管理要点,挤乳、干乳技术2.教学难点:奶牛的干乳技术三、教学方式:讲授四、教学课时:16课时五、教学内容 〔一〕犊牛的饲养管理 1. 犊牛培育的意义 〔1〕 提高牛群品质与生产水平〔2〕 从病牛群中获得健康的牛群〔3〕 力争全活全壮,不断扩大牛群数量2.犊牛的消化特点初生牛犊瘤胃容积很小,皱胃容积相对较大缺乏胃液分泌反射三周后开始反刍〔1〕哺喂初乳①初乳的特殊作用:营养丰富、防病免疫②哺喂初乳量与方法:初生30~60分钟内,1~1.5㎏,每日体重的1/7~1/6〔2〕哺喂常乳①每日体重的1/10②哺喂期:3~4月〔3〕提早喂给植物性饲料①干草②精饲料③多汁饲料④青贮饲料〔4〕供应充足的饮水:1~2周温开水,2周以后用清洁的凉水〔1〕早期断乳的主要优点①节约商品乳②降低犊牛培育本钱③节约过去力④促进犊牛消化器官发育⑤提高成活率〔2〕早期断乳的措施①代乳料的配制与饲喂方法②早期断乳的方法:初乳期3~7天;人工乳:7天~断乳〔45~60天〕〔3〕犊牛早期断乳的饲养方案级 同上 110天断乳〔全乳〕;45~60天断乳〔初乳、代乳料、人工乳等〕--目前钓竿这用〔1〕哺乳卫生〔2〕犊栏卫生:〔3〕运动 10天后每天2小时以上〔4〕刷试 1~2次每天〔5〕保健护理 消毒、清洗、添加乳酸〔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6月龄以后〕〔1〕6月龄~1周岁是性成熟期〔2〕12月龄~18月龄消化器官更加扩大〔3〕128月龄~24月龄交配受胎,生长速度减慢 公母分群,刷拭、运动、配种、乳房按摩〔三〕乳用牛的饲养管理1. 乳用牛的生产力评定〔1〕影响乳用牛生产性能的因素①品种和个体②年龄和胎次③体型大小④初产年龄与产乳间隔⑤泌乳阶段⑥干乳期长短⑦挤乳与乳房按摩⑧疾病与药物⑨饲养管理⑩产犊季节和环境温度〔2〕乳牛的生产性能测定主要指标:产乳量、 乳脂率、乳蛋白率、饲料转化率、排乳速度、前乳房指数等。
成年母牛年平均产乳量=全群全年总产乳量/全年平均饲养母牛头数泌乳牛年平均产乳量=全群全年总产乳量/全年平均饲养泌乳母牛头数〔3〕饲料转化率的计算公式饲料转化率=全泌乳期总产乳量/全泌乳期饲喂各种饲料干物质的总量饲料转化率=全泌乳期饲喂各种饲料干物质的总量/全泌乳期总产乳量〔4〕排乳速度 ㎏/min (5) 前乳房指数 43%左右 前乳房指数=前两个乳区乳量/总乳量×100%〔1〕泌乳生理的实践意义〔2〕乳汁人形成和分泌〔1〕一般饲养管理技术① 饲料搭配要多样② 饲喂技术要科学③ 饮水要充足 ④ 适当运动⑤ 经常刷拭⑥ 防暑防寒〔2〕手工挤乳技术①挤乳前的准备乳具:桶、水盆、毛巾、纱布、称、记录本等工作人员:修整指甲、洗手、换工作服②洗擦乳房③按摩乳房④挤乳方法:压榨法,用力匀均,快速熟练⑤挤乳:定人、定时、定次、定顺序〔3〕机器挤乳的技术:与手工挤乳技术相当〔4〕母牛泌乳期各阶段的饲养管理〔305天〕①泌乳初期 产犊后10~15天 每日4次 护理好母牛 第一天:每次每只2㎏ 第二天:全天产乳量的1/3第三天:全天产乳量的1/2第四天:全天产乳量的3/4~1②泌乳盛期: 21天~2/3月短期优饲法:加强营养诱导饲养法:提高日粮蛋白更替饲养法:改变饲料比例③泌乳中期:减缓泌乳量下降,减少精料供应④泌乳末期:干乳前1个月 促进胎儿发育〔1〕干乳的目的①恢复母牛体质,促进胎儿发育②周期无性繁殖休息③蓄积营养物质,防止产后热和难产〔2〕干乳期的长短一般60天;高产、年轻、体弱、营养差70~75天;低产、健壮、营养好45~50天。
〔3〕干乳方法①逐渐干乳法:10~20天,停止按摩、减精料、减水 适于高产牛②快速干乳法:4~7天,停产时注入干乳软膏10ml〔食用油40ml,青霉素20万IU,金霉素100万IU,磺胺粉适量,用甘油拌均〕 卫生消毒〔4〕干乳期母牛的饲养管理①干乳前期:营养一般②干乳后期:提高营养〔1〕初产母牛的饲养:营养水平中上〔2〕初产母牛的饲养:乳房按摩6. 高母牛的饲养管理〔1〕从干乳期就加强营养〔2〕保持日粮中能量和蛋白质的适当比例〔3〕日粮要科学〔4〕保持食欲旺盛〔5〕缓冲剂的应用:碳酸氢钠〔6〕加强管理第五节 肉用牛的饲养管理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肉用牛的生产力评定方法;掌握肉牛的增重规律、肥育方式与饲养管理技术 2.技训目标:能正确进展育肥牛的选择,制定合理的育肥方案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肉牛的增重规律、肥育方式与饲养管理技术、肉用牛的饲料 2.教学难点:制定合理的育肥方案三、教学方式:讲授四、教学课时:12课时五、教学内容〔一〕肉用牛的生产力评定〔1〕品种类型〔2〕年龄〔3〕性别〔4〕饲养水平和营养状况〔5〕环境〔1〕日增重平均日增重=〔期末重—初始重〕/肥育期天数〔2〕宰前活重:绝食24小时后临宰前的重量〔3〕胴体重:宰前活重减去头、皮、内脏〔不包括肾脏和板油〕、腕关节以下四肢,生殖器与周围脂肪重。
〔4〕屠宰率=胴体重/宰前活重×100%〔5〕净肉重和净肉率净肉率=净肉重/宰前活重×100% 胴体产肉率=净肉重/胴体重×100%〔6〕肉骨比 肉骨比=净肉重/骨重〔7〕眼肌面积:背最长肌在12~13肋间的横断面积〔㎝2〕(8) 饲料利用率:肉牛每增重1㎏体重所消耗的饲料量 饲料利用率=饲养期内消耗饲料总量〔㎏〕/饲养期内总增重〔㎏〕×100%(二) 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1〕定时〔2〕合理搭配〔3〕添加精料〔4〕科学管理〔三〕哺乳母牛的饲养管理〔四〕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1. 肉用犊牛的饲养〔1〕初生犊牛的护理:去除黏液,饲喂养初乳〔2〕犊牛的饲养:人工哺乳2. 肉用犊牛的管理〔1〕预防疾病〔2〕加强运动〔3〕编号:耳标、耳号、冷烙〔4〕去角:初生7~10天,涂药或电烙〔五〕生长育肥牛的饲养管理〔1〕体重增长规率:1岁前快,1岁后慢 补偿增长: 分类: 大型早熟、中熟、早熟小型〔2〕体组织生长特点:幼长骨,成长肉〔1〕犊牛育肥法①小牛肉生产②小白牛肉生产〔2〕育成牛肥育法①幼龄强度育肥法②“吊架子〞育肥法〔3〕架子牛育肥法①架子牛的选择:品种、年龄、体型、性别、体重②架子牛的肥育:恢复准备期、过渡期、催肥期、一日多餐制、饮水充足、加喂瘤胃素、勤观察。
③育肥方法:酒糟、表贮料、秸秆〔4〕成年牛肥育法:加强营养〔1〕驱虫、卫生〔2〕减少运动〔3〕公母分群,公牛去势〔4〕防寒防暑〔1〕应用饲养新技术:调控、调制〔2〕添加剂的应用:精料配合料〔3〕增重剂的应用:抗病低毒〔4〕适时出栏〔六〕肉用牛的饲料3.粗饲料:机械处理、碱化处理、氨化处理4.能量饲料:第六节 种公牛的饲养管理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种公牛的特性、饲养方法、管理技术与利用方法 2.技训目标:熟悉种公牛的特性,正确进展饲养管理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公牛的特性、饲养方法、管理技术与利用方法2.教学难点:种公牛的科学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