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2020年八年级(五四制)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行辈(hng)不修边幅糜子(mi)目眩神迷B.蓦然(m)轻歌慢舞俯瞰(kn)震耳欲聋线C.颠簸(bō)色彩斑澜拾级(sh)格物致知D.两鬓(bǐng)纷至沓来黧黑(l)俄倾风定2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A.溃退(ku)屏息敛声督战(dū)残绝人寰B.颁发(bān)眼花瞭乱遗嘱(zhǔ)殚精竭虑C.仲裁(zhōng)摧枯拉朽辱没(m)锐不可当D.娴熟(xin)震聋发聩悄然(qiāo)一丝不苟3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哪能不想家呢?”王悦说完,她的眼睛就红了B.啊,尊严的法官!好一位优秀的青年C.“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D.记者从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市全面建成郑济高铁、德商高速、青兰高速、莘县至南乐高速4 . 下面选项中对课文理解和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在鲁迅先生的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故乡》中,都忆及闰土教他冬天雪地捕鸟的无限趣味。
B.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和《背影》中,都可以感受到作者清新脱俗、精致华丽的语言风格C.莫泊桑和契诃夫都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小弗朗士和奥楚蔑洛夫分别是他们作品中的经典人物形象D.《范进中举》选自吴敬梓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香菱学诗》选自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作品中的范进与香菱都志于学,但其学习的目的完全不同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神十”航天员精彩的太空授课,使我对神秘太空产生无限的向往之情B.夏季是雨水泛滥期,我市广大干部和群众团结一心,做好防洪抗洪工作C.社会上愈来愈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广泛引起了人们的关注D.假如你是一粒种子,尽管是生在千里沃野,还是长在茫茫戈壁,都要坚强地把根须伸进大地6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B.她身材髙挑,有一头瀑布般的长发,无论走到哪里,都似鹤立鸡群,分外夺目C.臣受此殊誉,诚惶诚恐,感激不尽D.这对夫妇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从国外归来的儿子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拾荒万吉星①深秋的凌晨,天气已经转凉,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凡是能卖钱的东西统统装进那用了多年的破旧编织袋。
②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桶旁直起佝偻的身躯,用一只手握成拳头用力地捶打着酸痛的腰这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她循着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杆下的一个小纸箱,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环顾四周,除了阴冷的风吹着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鬼影子都没有一个她小心翼翼地抱起来,发现婴儿脸色青紫,气若游丝,柔弱得像一只筋疲力尽的流浪猫③王婆婆解开自己的衣襟,把婴儿贴身捂在怀里,一股透心的凉从皮肤瞬间直达五脏六腑,她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内心涌起一丝悲凉④全家人的生活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弃婴彻底打乱了,本来就过得十分拮据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不到一周,儿媳就给她下最后通牒:“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么你把婴儿扔了,要么我走,人家亲生父母都不愿养,你操哪门子心,说不定孩子有什么绝症⑤“好歹也是一条命啊!”王婆婆叹息着,但面对争吵,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带着弃婴寄居到一个拾荒老乡那儿⑥好景不长,真应了儿媳的那句话,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得赶紧做手术王婆婆摸了摸缝在贴身衣兜里的两千块钱,这可是她这些年来起早贪黑拾荒换来的棺材钱啊!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⑦倾其所有,只够三天第四天,医院通知续费,说手术费还差得多王婆婆打给儿子,可还没说完,儿子就不耐烦地说:“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⑧王婆婆抱着婴儿独自一人精神恍惚地坐在医院悠长的走廊上,不禁老泪纵横一束阳光从窗户里斜射进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正好打在她蓬乱、花白的头发上这一场景,引起了一个年轻人的注意,他悄悄举起相机,迎着走廊的侧逆光,按下了快门⑨第二天,当地晚报发出了一条《七旬拾荒老人拾弃婴,身患疾病盼救助》的新闻报道,随后,电台记者来了,电视台也扛着摄像机来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来了……,铺天盖地的爱心向老人和这个弃婴涌来,短短一周,30多万元的爱心捐款就送到了王婆婆的手上⑩然而,这浓浓的爱心并没有挽留住孩子幼小的生命一个月后,在付出10多万元的医疗费之后,孩子还是走了⑪在王婆婆心痛欲绝的时候,儿子儿媳来医院找到她,态度诚恳地向她承认错误,还把她接回了家,破天荒地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肴,并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饭后,儿媳向她诉起苦来:“妈,你看孩子们渐渐大了,长期租房也不是个事儿,听说下月房租又要涨了,我看不如我們直接买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吧,首付也就10多万元,你那儿不是还剩……”⑫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⑬一年后,老家大山深处的那所乡村小学新教学楼落成,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漏风的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王婆婆依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拖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选自《2017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修改)7 . 参照下面的表述,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凌晨拾荒,捡养弃婴→①______→为救弃婴,倾其所有→无助之中,八方相助→子辈相求,决然离去→②______8 . 阅读第⑥段画线句,从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可一看到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9 . 小说②③段王婆婆捡弃婴的情节,时间很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⑬段仅用“一年后”三个字一笔带过这一年发生的事情作者为什么这样写?10 . 小说最后一句写到王婆婆“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结合小说具体分析,文中的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了哪些不应该丢弃的东西?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给春天让条道陈绍龙①风大,却是吹面不寒,抬眼,有几只芽茎也似的风筝探向空中,顿觉,春已至②虽说心悦,却不免埋怨起来:这里是你们放风筝的地方么?③这是郊外的一片山坡地,开阔,路宽,行人少,因其地处偏僻,市里在路边树了一块 “驾驶基地”的牌子,有几家驾校的学员在这里试驾,学车。
车大多很慢,但有的“霸道”得很,也有的作蛇游状,好在路上极少有人,并无大碍就是有行人了或是有其他的车了,也大多会让着我们的,人们知道我们都是初学者车一律是黄牌照,教练车,内行人一看,知道是在警示你:离我远点④这样的时刻有两个孩子在路上放风筝是很危险的事情⑤加档,减档,踩离合,教练训斥声仍在耳边,一时让我们放松地停下来当然乐意得很循着教练的目光,摇下车窗,看到天上有一只风筝!一时很静,细听,风筝还发出了“呜呜”的响声这是一只装了竹哨的风筝⑥跟在后面的车都停了下来,静静地,举目向上,是风筝给枯燥的学驾生活带来了新奇,抑或是春天的突然造访让人们有了好心情?⑦两个孩子原本是在路边的坡地上放风筝的,风大,孩子拉它不住,依着风,走着走着便走到路上来了孩子显然在努力着,可风好像有意跟孩子作对,顺着路的方向跑孩子左手相牵,其中的一个孩子牵着风筝的线,脸却并不朝天空看,不时地侧耳,是在听听什么呢?另一个孩子则向他说着什么,一边用手向我们比划,笑⑧两个孩子仍旧努力地在牵那只不听话的风筝,路上停下的车显然对孩子们造成了心理压力⑨孩子已近,细看,我大惊,牵风筝的孩子是个盲童哦,他侧耳是试图在听风筝上的哨声⑩看到两个孩子“上路”了,且一时没有拽过来那只不听话的风筝,就在这时,走过来一个大人,大人身后又跟着几个孩子。
原来,他们这一群人都在山上的坡地处放风筝再远看,天空有好几只这样的风筝,发出“呜呜”的哨声⑾这是市里聋哑学校的孩子,老师领着他们来放风筝春游来了放风筝的盲童和哑童是搭开来的,他们两人一组不想,他们选择的这块能“放纵”自己的地方却是“侵占了我们的领地”领头的教师满脸含笑,点头,用双手向我们比划,做着跟那个放风筝孩子一样的动作,接着,身后的几个孩子一起向我们比划老师和孩子们在“说”:谢谢你们!这是手语⑿教练点头致意,出人意料的是教练将手放在胸前,点头,比画:我爱你们⒀教练也会手语?⒁老师鼓掌孩子们鼓掌⒂“我爱你们”,这是我学会的唯一一句手语教练告诉我们,聋哑学校的孩子们每年春天的时候都会来这里放风筝,有好些年了驾校的教练都会教学员们这句手语,春天的时候,要想着告诉学员,给上了路的孩子让条道,给春天,让条道选自《读者》)11 . 仔细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填空:主要情节:看见风筝—— ——得知真相—心理变化:埋怨 ——乐意————12 . 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第①段中“有几只芽茎也似的风筝探向空中”这个句子作点赏析13 . 文章第⑨自然段才点明放风筝的孩子是残疾儿童,其实前文中已有多处暗示,请找出两个暗示的句子。
1)(2)14 . 对本文题目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筝是春天的使者,给风筝让条道,就是让放风筝的孩子充分感受春天,让他们拥有春天B.放风筝的孩子和风筝是春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他们让条道,就是给春天让道,同时也可以使自己拥有春天般的好心情C.聋哑学校的老师每年春天都让孩子来这里放风筝,是为了给春天让条道,让残疾孩子也能及时感受美丽的春光,拥有春天D.驾校教练教学员“我爱你们”的手语,告诉学员要给上了路的孩子让条道,说明他的心中拥有明媚的春天,那就是爱三、句子默写15 . 将下面的古诗默写完整木兰诗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_____,__________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四、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惠子相梁惠子相(xi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yuānch)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于是鸱(chī)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h)!’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y)?”16 . 解释加点的字词1)惠子相梁( ) (2)或谓惠子曰( )(3)庄子往见之( )(4)于是鸱(chī)得腐鼠( )17 .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18 . 翻译下列句子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y)?19 . 听了庄子讲的故事后,惠子会有怎样的表情?请加以合理的想象20 . 庄子借鹓鶵的故事表现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五、诗歌鉴赏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21 . 下列相关词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怜:可怜B.幽草:幽深地方的草丛C.野渡:郊外的渡口D.自横:(船在水流的作用下)横于水面,随波飘荡22 .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描写滁州西涧美丽春景的诗B.“独怜”二字是说诗人只喜爱涧边丛生的野草,至于后面提到的黄鹂,春潮,野舟不包括在内C.前两句写水边景物:涧边有青草在生长,岸上有黄鹂在鸣唱,一静一动给我们带来一片春意D.全诗动静融合,诗人笔下的景物虽是深幽的,却也是富有生命力的六、课外阅读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文帝初立,召以为博士是时,谊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未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出诸生于是以为能文帝说之,超迁,岁中至太中大夫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
乃草具其仪法,奏之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谊发之于是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毁谊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以谊为长沙王太傅谊既以适去,意不自得,及度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后岁余,文帝思谊,征之是时,匈奴强,侵边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选自《汉书贾谊传》,有删改)23 .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召/以为博士B.谊/年二十余C.岁中至/太中大夫D.易/服色制度24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诸生于是以为能(2)文帝说之(3)乃草具其仪法(4)谊既以適去25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人人各如其意所出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B.①宜当改正朔 ②诚宜开张圣听C.①定官名,兴礼乐 ②百废具兴D.①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 ②神情与苏、黄不属26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解释1)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未能言,谊尽为之对2)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27 . 从选文可以看出贾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七、语言表达28 .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年来清明节祭奠亲友,一些地方从烧冥钞、纸人、纸马,发展到烧纸电视机、纸数码相机,甚至烧纸汽车、纸别墅……材料二:今年清明节前,某市首个祭祀网站开通清明节时,许多市民纷纷登录该网站,上传纪念图片,发布纪念文章,祭奠逝去的亲友,表达哀思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八、名著阅读29 . 保尔的一生,历经坎坷,但凭着钢铁般的意志,连死神对他也不可奈何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保尔战胜死神的一个情节九、综合性学习近日,年级开展了名著阅读情况调查请从《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国演义》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帮助广播站小记者完成系列采访30 . 以你选择的作品为例,分析下面表格呈现如此现象的原因学生喜爱名著侧重点百分比统计侧重点名著主题人物语言其他《傅雷家书》30.22%10.08%52.44%7.2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68.65%28.88%4.04%1.57%《三国演义》8.90%67.67%20.23%3.20%31 . 有人说,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结合选择的作品中的人物或事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十、作文32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上文作者感慨道:“很多往事,借助于书本迅速复活,立刻像点燃的烟花一样明亮是的,生活中,记忆里,许多往事,曾经是那样明亮,往往被岁月的晕圈遮蔽了;但有时会凭着一本书、一句话、一个眼神等迅速复活,重现其明亮的光彩请以“那些明亮的往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文体鲜明要有具体事件,言之有物,不可空发议论或抒情②写楷体字,书写认真,卷面整洁③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