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标准培训,2015年8月20日,,1、混凝土工程实测分项,1.1、表面平整度 1.2、垂直度 1.3、顶板水平度极差 1.4、梁底水平度极差 1.5、楼板厚度偏差 1.6、施工控制线设置 1.7、房间开间/进深偏差 1.8、房间方正度 1.9、室内净高偏差 1.10、降板高差 1.11、外窗洞口尺寸偏差 1.12、电箱 1.13、同一室内的开关/插座标高差,混凝土工程分部分项工程 1、混凝土结构工程 1.1.基本原则 1.1.1.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栋进度,在实测前随机确定已拆完模板的2个楼层作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实测层 1.1.2.根据选取楼层结构平面图,实测实量选点考虑每层结构4个角和中间砼剪力墙、柱当实测砼结构的表面平整度、垂直度时,每个实测层要选取10个实测区,2个实测层累计20个实测区 1.1.3.当实测同一楼层内顶板水平极差时,每个实测层选取5个实测区,2个实测层累计10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实测5个点,每个点均作为1个计算点1.2.表面平整度(砼结构) 1.2.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平整程度 1.2.2.合格标准:0,4mm 1.2.3.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 1.2.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剪力墙/暗柱:选取长边墙,任选长边墙两面中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
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 当所选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4个角(顶部及根部)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累计测2次表面平整度跨洞口部位必测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当所选墙长度大于3米时,除按45度角斜放靠尺测量两次表面平整度外,还需在墙长度中间水平放靠尺测量1次表面平整度跨洞口部位必测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砼柱:可以不测表面平整度1.2.5 示例,1.2.6 现场实测演示图,1.3.垂直度(砼结构) 1.3.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垂直的程度 1.3.2.合格标准:0,4mm 1.3.3.测量工具:2米靠尺 1.3.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剪力墙:任取长边墙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 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砼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
砼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4)砼柱:任选砼柱四面中的两面,分别将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和下部地面位时各测1次垂直度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1.3.5.示例:,1.3.6 现场实测演示图,1.4.顶板水平度极差(砼结构) 1.4.1.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取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内四个角点和一个中点距离同一水平基准线之间5个实测值的极差值,综合反映同一房间砼顶板的平整程度 1.4.2.合格标准:0,10mm 1.4.3.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具有足够刚度的5米钢卷尺(或2米靠尺、激光测距仪) 1.4.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同一实测区距顶板天花线约30cm处位置选取4个角点,四边中间部位距顶板天花线约30cm处位置选取4个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若板单侧跨度较大可在中心部位增加1个测点),分别,测量砼顶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9个垂直距离以最低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八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偏差偏差值10mm时实测点合格,9个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9个计算点。
所选2套房中顶板水平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1.4.5.示例:,第 九 点,第 七 点,第 八 点,第 六 点,1.4.6 现场实测演示图,1.5.梁底水平度极差 1.5.1.指标说明:随机选取梁底水平度较差的梁进行实测,选取同跨梁底的3个点距离同一水平基准线之间3个实测值的极差值,反应同跨梁的底部的水平度 1.5.2.合格标准:L4m0,5mm;L4m0,10mm,L=梁跨度 1.5.3.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具有足够刚度的5米钢卷尺(或2米靠尺、激光测距仪) 1.5.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同一跨度砼梁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梁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同一实测区在梁底两端位置选取2个端点,以及梁跨几何中心位(若梁跨度大于4m应在中间部位再增加2个测点),分别测量砼梁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3个垂直距离以最低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2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偏差 所选2套房中梁底水平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1.5.5.示例:,1.5.6 现场实测演示图,1.6.楼板厚度偏差(砼结构) 1.6.1.指标说明:反映同跨板的厚度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
1.6.2.合格标准:5,8mm 1.6.3.测量工具:超声波楼板测厚仪(非破损)或卷尺(破损法) 1.6.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同一跨板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取1个样本点,取点位置为该板跨中区域 测量所抽查跨的楼板厚度,当采用非破损法测量时将测厚仪发射探头与接收探头分别置于被测楼板的上下两侧,仪器上显示的值即为两探头之间的距离,移动接收探头,当仪器显示为最小值时,即为楼板的厚度;当采用破损法测量时,可用电钻在板中钻孔(需特别注意避开预埋电线管等),以卷尺测量孔眼厚度1个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所选2套房中楼板厚度偏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1.6.5.示例:,1.6.6 现场实测演示图,1.7.施工控制线设置(砼结构阶段) 1.7.1.指标说明:反映砌筑、抹灰、装修尺寸前期控制的偏差,以便控制砌筑、抹灰和装修的尺寸精度,为砌筑、装修房集中加工等提供控制条件 1.7.2.合格标准:每面墙要求设置砌筑控制线(对剪力墙则为抹灰控制线)、水平标高控制线 1.7.3.测量工具:5m钢卷尺 1.7.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每一面墙、每一个卫生间、每一个厨房各作为一个实测区,测量部位选择墙面。
累计实测实量40个实测区,其中卫生间、厨房各选取10个测区,非卫生间墙面选取20个测区所选2套房中的实测区不满足4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每1个实测区只取1个实测点,其实测值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测量方法:采用目测、尺量方法,检查同一个实测区是否设置二线,其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数据记录:每一实测区未设置二线,则该实测点不合格;反之,则该实测点合格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合格点均按“0”记录1.7.5.示例(1套房、14个实测区):,1.8.房间开间/进深偏差(砼工程) 1.8.1.指标说明:选用同一房间内开间、进深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偏差 1.8.2.合格标准:极差不超过20mm且不超过垂直长度的0.5% 1.8.3.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激光测距仪 1.8.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每一个功能房间的开间和进深分别各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功能房间的12个实测区 同一实测区内按开间(进深)方向测量墙体两端的距离,各得到两个实测值,极差不超过20mm且不超过垂直长度的0.5%时为合格 所选2套房中的所有房间的开间/进深的实测区分别不满足6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1.8.5.示例:,1.9.房间方正度(砼工程) 1.9.1.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用同一房间内同一垂直面的墙面与房间方正度控制线之间距离的偏差,作为实测指标,以综合反映同一房间方正程度。
1.9.2.合格标准:0,10mm 1.9.3.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吊线或激光扫平议 1.9.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每套房同层内必须设置一条方正控制基准线(尽量通长设置,降低引测误差),且同一套房同层内的各测区(即各房间)必须采用此方正控制基准线,然后以此为基准,引测至各测区(即各房间); 距墙体3060cm范围内弹出方正度控制线,并做明显标识和保护 同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个实测区 在同一测区内,实测前需用5米卷尺或激光扫平仪对弹出的两条方正度控制线,以短边墙为基准进行校核,无误后采用激光扫平仪打出十字线或吊线方式,沿长边墙方向分别测量3个位置(两端和中间)与控制线之间的距离(如果现场找不到控制线,可以以一面带窗墙面为基准,用仪器引出两条辅助方正控制线)选取3个实测值之间的极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如该套房无方正基准线或偏差超过5mm/2m,则该套房内所有测区的实测值均按不合格计,并统一记录为“50mm” 所选2套房中方正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方正基准线1,方正基准线2,,,1.9.5.示例:,1.9.6 现场实测演示图,1.10.室内净高偏差(砼工程) 1.10.1.指标说明:综合反映同一房间室内净高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偏差程度。
1.10.2.合格标准:15,15mm 1.10.3.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激光测距仪 1.10.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实测区: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所选2套房中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测量方法: 各房间地面的4个角部区域,距地脚边线30cm附近各选取1点(避开吊顶位),在地面几何中心位选取1点,测量控制线与天花顶板间的5个垂直距离,即当前施工阶段5个室内净高实测值 合格率计算点:用图纸设计层高值减去地面找平层与控制线的施工设计高度值,作为判断该房间当前施工阶段设计理论室内净高值当实测值与设计值最大偏差值在【-15,15】mm之间时,5个偏差值的实际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1.10.5.示例:,1.11.降板高差 1.11.1.指标说明:综合反映同一房间降板高差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偏差程度 1.11.2.合格标准:10, 0mm 1.11.3.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激光测距仪 1.11.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每一个降板功能房间地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 距地脚边线30cm附近各选取1点,在地面几何中心位选取1点,测量控制线与地面的五个垂直距离,即降板与控制线的高差。
同一功能房间内的5个降板高差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5个实测值与设计值之间的差距即降板高差 所选2套房地面表面平整度的不满足6个实测区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1.11.5 现场实测演示图,1.12. 外窗洞口尺寸偏差 1.12.1.指标说明:反映洞口施工与图纸的尺寸偏差,间接反映窗框渗漏风险 1.12.2.合格标准:10,10mm 1.12.3.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或激光测距仪 1.12.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对于外墙面的门窗洞口:同一外窗洞口均可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测量时不包括抹灰收口厚度,以砼边对边,各测量2次门洞口宽度及高度净尺寸(对于落地外门窗,在未做水泥砂浆地面时,高度可不测),取高度或宽度的2个实测值与设计值间的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高度或宽度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所选2套房中的外门窗洞口尺寸偏差的实测区不满足2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1.12.5.示例:,1.13. 电箱 1.13.1.指标说明:反映电箱预留洞口施工与图纸的尺寸偏差 1.13.2.合格标准:5,10mm 1.13.3.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或激光测距仪 1.13.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每一预留电箱洞口均可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测量时不包括抹灰收口厚度,以砼边对边,各测量2次预留电箱宽度及高度净尺寸,取高度或宽度的2个实测值与设计值间的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高度或宽度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所选2套房中的外门窗洞口尺寸偏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1.14. 同一室内的开关/插座标高差 1.14.1.指标说明:反映同一室内的开关/插座标高差的施工合格程度 1.14.2.合格标准:0,5mm 1.14.3.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激光测距仪 1.14.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每一功能房间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5个实测区 分别测量强弱电插座的距离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1个实测区在所选套房的某一功能房间内,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墙面打出一条水平线以该水平线为基准,用钢卷尺测量该房间内同一标高各电气底盒上口内壁至水平基准线的距离选取其与水平基准线之间实测值的极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所选2套房的实测区不能满足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