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劳动教育论文

ta****u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2.04KB
约2页
文档ID:168047059
劳动教育论文_第1页
1/2

小学劳动教育与素质培养劳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劳动观念的培养、劳动技能的掌握,是学生成才的必要 条件劳动教育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需要,它理应成为我们学校素 质教育的一项不可少的内容一、在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意义深远《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指出:小学开设劳动课,对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既能动脑,又能 动手,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和谐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和有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1世纪将是全球激烈竞争的世纪,培养和造就能够迎接 新世纪挑战的新一代,显得刻不容缓近些年来,在独生子女占大多数的小学生中,因优越的社 会和生活等条件,出现了不少娇男娇女,他们的心理素质较差,缺乏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素质, 这不能不令人感到忧虑因此,增强青少年一代吃苦耐劳、不怕困难、艰苦奋斗、自强自立 勇于拼搏、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已成为当务之急,而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只 有从加强劳动教育入手,并切实地建立起这种教育的保障机制,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共识, 实现劳动教育化,才能真正收到实效二、小学劳动教育的具体实践及探索(一) 转变观念,切实重视劳动课的落实改变过去在应试教育中把劳动课看成是可有可无的 副课的观点及把劳动课改上语、数等主课的做法,遵循《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课程计划》, 开设劳动课,并把劳动课上升到同其他文化课同一高度来认识 ,配齐配好劳动课老师,积极抓 好劳动课的教改和落实工作。

建立劳动课的教师定时集中备课,定时检查,经常听课、观课、 评课的教育制度二) 用好教材,优化劳动课课堂教学小学劳动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生活的自理能 力和创造物质文明所必备的一些简单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他们创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所必备的思想观和劳动价值观抓住劳动课主课堂,进行热爱劳动教育而这种教育不是仅 仅靠理论的说教 ,更多的是学生通过自身对劳动的体验而产生的诸如懂得 “劳动创造世 界”,“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光荣,不劳动可耻”等道理,尊重各行各业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珍 惜所拥有的物品,尊重劳动果实等等1 .在简单重复劳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教材第二册中《叠被子》《洗手、洗脸》、 《刷牙、漱口》 ,教材第三册中《洗补袜子》、《不随地乱扔垃圾》等课的内容,都是小学生在 家庭生活中常遇到的较简单的小事,教材详细地介绍了这些小事的做法及注意事项教师在 教会学生学会这些小事的同时,还紧扣教材中的一些词:“应该”、 “要”、 “常”等对学生进行常 做这些事的教育,使其持之以恒,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在复杂劳动中培养学生坚强意志是人们自觉地克服困难完成预定的任务的心理过程,是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突出表现形式。

复杂劳动一般比较繁琐和常遇到困难,而这正是培养锻炼 学生坚强意志好机会如《种蚕豆》、《萝卜玩具》等课中“学与做”都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 但又是小学生力所能及的老师教这些课时 ,鼓励学生想方设法去完成,激励学生克服困难, 在完成任务中锻炼自己的毅力,培养意志力3•在优化劳动教学中,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学习掌握一些创造性技巧、技法,逐步培养 他们积极主动、团结协作、敢想敢干、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教师在优化教学时,可 遵循以下四条原则:(1)全面性原则素质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和全面素质的提高,这就需要教 师考虑问题时要尽可能地让全班学生或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 ,全面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 性2)创造性原则只有不断创新,社会的车轮才能滚滚向前3)竞争性原则这种竞争 既可以是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也可以是学生小组之间的竞争,小组之间的竞争又包含着小组 内同学间的协作精神不管哪一种竞争,都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好胜心、上进心和荣誉感, 也能激起学生成功的欲望4)趣味性原则教育要求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具体特点遵循少年 儿童的生理、心理,寓劳动于知识,寓劳动以技巧,寓劳动于娱乐之中,力求使劳动课上得生动活 泼、丰富多彩,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

三) 加强实践,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劳动实践是学习知识,了解、认识社会的重要 途径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为他人服务,为自己服务,是劳动课教学的内在的要求1.自理 劳动根据小学生年龄不同,由易到难进行如整理书包、床铺、洗涤衣服等自我服务劳动,提 高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可设立“自我服务卡”,由家长签字,以实行督导2.班级劳动平时 要求学生做值日工作认真负责,经常参加校园、班级的清扫清理等有益劳动,使他们从小养成 讲卫生、爱清洁、爱劳动的好习惯,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3.家务劳动学校可开展“家务劳 动小技巧表演”、 “做妈妈的好帮手”等活动,从最基本的扫地、烧水、抹桌、洗碗等做起,让他 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让家务劳动成为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4.公益劳动组织小学生 为社会服务,为人民做有益的事如植树、护林、清扫街道、为孤寡老人和军属做好事、助 残活动等等5.生产劳动参加种植、饲养、编织、修理、采集、制作等简单的生产劳动, 引导学生把勤劳与智慧巧妙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等优 良品质四) 劳动教育必须注意三结合1.劳动教育和学科教学相结合在学科教学中如能渗透劳动 教育,效果则较佳。

在、数学等学科的教学中,发动学生采集植物标本,进行实验操作2.劳 动教育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把劳动教育渗透到少先队的活动中去,能使小学生在有趣的活动 中愉快地接受教育如为使孩子们掌握“把厨”技术,中队组织一次“野炊”,并开展评选“小厨 师”活动,能使这些“小厨师”回家后抢着“上灶把厨”,露一手给父母看,其教育效果显而易见 3.劳动教育和家庭、社会活动相结合针对当前有的学生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却不完全是 个好孩子,不但不帮父母做事,连自己的事也要别人做的现象,开展“争做父母好帮手”的活动, 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建立固定的家务活动岗,从而养成劳动习 惯,增强劳动本领,培养劳动责任感学校和家庭建立联系卡,老师和家长互通信息,发现问题及 时解决另外,还应鼓励学生接触社会,走向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以实现劳动教育的社会 化如在元旦、国庆、春节、教师节、建军节、老人节等节日、纪念日的社会活动中同样可 很好地进行劳动教育。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