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八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发展变化

li****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6KB
约29页
文档ID:159978554
第八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发展变化_第1页
1/29

第八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及发展变化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的重要区别,从经济方面来看,具有五个基本经济特征一、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一)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所谓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产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集中是资本集中的结果和表现,资本集中是生产集中的前提和条件形成生产和资本的集中(1)是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2)资本积聚的实现3)第二次科学技术的成果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大大加剧生产集中的进程4)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5)股份公司是资本突破私人资本数量有限性的主要形式,它的形成和发展,使资本更加社会化二)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必然引起垄断所谓垄断,又叫独占,是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操纵和控制某一部门或几个部门的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原材料来源等,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成立的协定、同盟或者联合垄断是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必然后果因为,一方面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产生了垄断的可能性少数大企业容易达成协议,实现生产和市场的共同操纵和控制另一方面,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产生了垄断的必要性1)少数规模巨大的企业,资本雄厚,在竞争中势均力敌,谁也难以打败对方。

2)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阻碍了新企业的创立3)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力量悬殊,难以与之抗衡,必然会形成大企业的垄断局面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1)垄断组织的萌芽时期这个时期发生在19世纪的60年代和70年代,当时自由竞争已经发展到了顶点,卡特尔等垄断组织已经开始出现,但还只是一种不太明显的迹象2)垄断组织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从19世纪70年代一直延续到90年代初期在1873年经济危机之后,卡特尔之类的垄断组织有了广泛的发展,但还不够稳固,还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3)垄断统治确立的时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卡特尔、托拉斯等形式的垄断组织已经遍及工业各部门,特别是重工业部门,它们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成了资本主义社会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于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了垄断的资本主义三)垄断组织垄断的产生与发展以垄断组织的产生和发展为标志,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从流通领域到生产领域,从松散到紧密的多个阶段其形式也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卡特尔是生产同类商品的资本主义企业之间的一种同盟参加卡特尔的企业在生产上、商业上、财务上和法律上各自独立,它们只是根据协定瓜分销售市场,确定商品产量,规定价格等等。

卡特尔这种垄断组织1865年最早出现在法国辛迪加是同一生产部门的少数大企业结成的销售组织,它比卡特尔的组织联系更加稳定参加辛迪加的企业在生产和法律上仍然独立,但在商业上丧失了独立性,它们的商品销售与原材料供应,都由辛迪加的总办事机构统一控制这种垄断组织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欧比较流行托拉斯是更为发达的垄断组织形式,它把许多生产同类商品或在生产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联合成一个庞大的企业,由理事会及其委托的经理统一负责经营和管理参加托拉斯的企业完全丧失了生产、商业、财务和法律上的独立性,原来的企业主则变成了托拉斯的股东,依照股份取得股息和红利托拉斯是一种比较稳定和高级的垄断组织,1882年最先在美国出现,20世纪初迅速发展康采恩是以一两个实力强大的垄断企业为核心,跨部门、跨行业许多大企业联合起来,组成的一个垄断集团它不仅可以联合工业、商业、运输业等部门的企业,而且还可以联合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康采恩在20世纪30年代首先在法国出现,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日益成为最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四)垄断统治的实现垄断统治是通过垄断组织利用垄断价格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实现的追求高额垄断利润是剩余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具体表现形式,因而它支配和制约着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和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主义凭借其垄断地位而稳定地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一种超额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垄断利润就其本质而言,仍然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和价值的一部分,和其它形式的资本主义利润是一致的垄断组织榨取的高额垄断利润来源于雇佣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小生产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以及其它劳动者的一部分收入所以高额垄断利润反映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剥削工人阶级、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关系,也反映了垄断企业占有非垄断企业一部分利润的关系垄断资本家的垄断利润,是通过垄断价格获得的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凭借其在生产和销售中的垄断地位所规定的一种价格,既包括垄断低价又包括垄断高价它一般表现为垄断企业凭借垄断地位来推销自己的产品时,高于生产价格和价值的垄断高价;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所采取的垄断低价,主要是用以购买非垄断组织及小生产者的产品垄断价格构成可以表示为以下公式:垄断价格=成本价格+一般利润+垄断利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出现了日益增多的、规模更大的垄断企业,这些巨型大企业进一步控制了本部门大部分产品的生产与流通,这表明战后垄断统治的进一步加强。

如1994年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生产的汽车的总量达1110万辆,占全国汽车产量的90%以上,仅通用汽车公司一家的汽车产量就占世界汽车产量15%1997年,美国波音公司兼并麦道公司而组成新公司,占有全球飞机市场70%的份额垄断与竞争的关系二、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金融资本是由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的融合或混合生长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金融资本的形成及其统治,是垄断资本主义最明显的标志随着银行业的集中和银行业垄断组织的形成,银行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银行对工业企业的监督和控制不断加强,并由普通的中介人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而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金融资本是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内在地融合在一起所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它是资本发展的最高形式,它最具有掠夺性、疯狂性和冒险性,因而,它也最充分、最为彻底的表现出了资本的无限贪欲性金融资本形成的同时,也产生了金融寡头所谓金融寡头是指掌握着巨额金融资本,操纵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着国家政权的极少数大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它们在帝国主义国家中居于统治地位,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实际统治者。

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内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来实现的参与制,是在股份公司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实行层层控制企业的一种制度战后,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进一步加强1)金融资本实力大大增强1978年美国摩根和洛克菲勒两大集团控制的资本量超过8000亿美元2)金融寡头进一步加强对国家政权的控制美国垄断资本家洛克菲勒亲自出任过副总统肯尼迪出任过总统3)金融资本进行跨国经营三、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作用资本输出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资本家或垄断组织,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以及其他经济利益而对国外进行投资和贷款资本输出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借贷资本的输出,即由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企业或者银行把货币资本贷给其它国家的政府、企业或银行;另一种是生产资本的输出,即由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企业或者银行直接投资,在国外独立或联合创办企业资本输出无论采取那一种形式,其实质都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掠夺、剥削和奴役其它国家的重要手段,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确立和巩固金融资本统治的重要工具,是国际垄断的基础资本输出对输出国及垄断资本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输出资本的国家和垄断组织可以获得大量的利润和利息。

在国外,尤其是经济落后国家,直接投资办企业,在原材料、劳动力、关税等方面都十分有利,自然能取得高额利润2)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扩大商品输出的重要手段,同样也为输出国带来了丰厚的利润3)资本输出还是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资本输出国对输入国贷款时,常常附带种种条件,一般是通过签订协定来获取经济、政治和军事方面的优惠和特权4)资本输出使金融资本的统治网络遍及世界各个角落随着资本输出的增长,金融资本的触角也伸向世界各国,在世界各国建立起银行及分支机构,形成了遍布世界的银行网,它们成为金融资本控制所在国家经济的重要机构四、国际垄断同盟从经济上分割世界国际垄断同盟是指资本主义各国最大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定而结成的国际性垄断经济联盟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但决不是分割一次就完结,而是要不断地进行一次又一次的重新分割因为:第一,国际垄断同盟的建立必须服从各国大垄断资本家追求高额垄断利润的目的由于情况的变化,如果原来达成的协定在新情况下不利于大垄断资本家获取更多的利润,必然要取消原来的协议而重新签订新的协议第二,国际垄断同盟中达成分割世界的协议,谁分得多谁分得少,唯一的原则是资本实力的大小二战前,国际卡特尔是国际垄断同盟的主要形式,这种形式是控制同类产品绝大部分生产的几个国家的最大的垄断组织订立国际协定,分割世界市场,规定垄断价格,以保证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战后,国际卡特尔作用下降,代之而起的国际垄断组织---跨国公司,成为主要形式同时,产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垄断同盟五、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世界的领土已被瓜分完毕,而重新分割是可能的、不可避免的原因在于瓜分世界领土是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对比来决定的,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使垄断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必然发生新的变化,当新的力量对比状况同原来的领土分割状况不相适应时,重新分割世界的斗争就必然尖锐起来,导致重新瓜分世界成为不可避免1914年,英国占领的殖民地面积超过本国领土110多倍,法国占领的殖民地比本国领土大3倍重新分割世界同第一次分割世界不同,第一次分割世界是在“无主”的土地上去占领,重新分割则是对“有主”的土地进行分割,要把土地从一个国家的手中转到另一个国家的手中这种重新分割必须凭借实力的重新较量,谁的实力强大并战胜对手,土地就从失败者手中转到胜利者手中所以,重新分割世界往往导致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人类历史上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都是由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领土而引起战后,新殖民主义代替旧殖民主义。

新殖民主义与旧殖民主义的区别在于:旧殖民主义是通过赤裸裸的军事侵略,扶植自己的傀儡,直接控制殖民地附属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对当地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暴力统治,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攫取高额的利润服务新殖民主义则采用比较隐蔽的、间接的办法,主要是以经济渗透的办法进行控制和掠夺其手法主要有:打着“援助”的旗号进行国家资本输出;通过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掠夺这些国家的原材料和占领商品销售市场;利用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不等价交换,利用自己在先进科学技术上的垄断地位,在技术转让中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敲诈勒索等垄断资本主义的五个基本经济特征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五个特征中,垄断是最主要最根本的特征,是起决定作用的其他的特征都是从垄断中成长起来的,是垄断的不同表现垄断资本在经济上主宰了一切,必然把垄断统治渗透到上层建筑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控制国家的政治、科学、文化、艺术、教育等等各个领域所以,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决定垄断资本主义的全部上层建筑,决定垄断资本主义的一切内外政策 第二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一、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到国家资本主义(一)国家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1.国家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作为经济主体,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调节国民经济再生产过程的一种新型垄断资本。

它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具体体现2.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为国家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局部调整具体原因主要有:(1)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加深2)大规模生产建设需要的巨额投资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数量不足之间存在矛盾,需要国家把大量的财政资金转化为国家资本,支持生产建设3)现代生产、现代科技的社会化发展,同私人垄断资本只追求自身利益和短期利益的目的之间存在矛盾,客观要求作为“总资本家”的国家垄断资本必须从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期利益出发,解决社会经济问题,投资经营私人垄断资本无力经营或不愿经营但又为社会扩大再生产所必需的项目4)社会生产供给能力的增加同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存在矛盾二)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1.国有垄断资本国有垄断资本指由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以国有企业为主要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在这里,“国家”是垄断资本家的总代表,是国有垄断资本的人格化国有垄断资本的主要途径是由国家的财政预算拨款直接建立国有垄断企业。

2.国私共有资本它的组织形式是国私合营企业,即国家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联合所有,是两种所有制在企业内部的结合3.国家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的结合,即在企业外部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结合在这种形式的结合中,国家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所有制上都是完全独立的,即私人垄断资本仍然属于私人垄断组织所有,而国家资本则表现为通过财政和金融等经济手段对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和调节的经济力量主要的具体形式有:第一,政府采购第二,国家津贴和补助第三,国家用大量资金发展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参与私人垄断组织的劳动力再生产第四,国家科研投资三)国家资本主义的本质作为垄断资本主义的新的历史阶段,国家资本主义具有一些新的特点:1.国家不只作为上层建筑通过其经济职能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更作为经济实体直接参与社会经济过程,从而成为经济基础的一部分,是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国家资本凌驾于私人资本之上,根据资产阶级总体利益和根本利益的要求去调节经济2.国家资本运动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自身价值的增值,而是为社会资本再生产创造必要条件,为私人垄断资本的价值增殖服务3.国家资本不仅以它的直接投资为私人垄断资本服务,而且还从资本积累、商品实现、宏观经济运行调节等方面为私人垄断资本和整个社会资本的再生产的运动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以利于私人垄断资本的不断增殖。

4.私人垄断资本在与国家资本结合后,其运动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在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上都不同程度地依赖国家才能完成自己的运动总之,国家资本主义的实质就在于:资产阶级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为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服务;同时,国家从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出发,调节各阶级、各阶层的社会关系,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转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二、垄断资本的国际化(一)商业资本的国际化1.商业资本的国际化是指处于商品流通领域的垄断资本越出一国的国界,在世界范围内的活动与增殖商业资本的国际化主要形式是国际贸易2.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业资本国际化在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中自始至终起着先导作用,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1)生产无限扩张的要求2)提高利润率的要求3)国内外竞争和资本积累的要求3.商业资本的国际化的新特点:(1)国际贸易增速加快,规模迅速扩大2012年1月10日发布2011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2011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6420.6亿美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22.5%,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额突破5000亿美元;中国与美国双边贸易额达到4467亿美元;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3629亿美元,东盟首超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与日本双边贸易额达到3500亿美元;中国大陆与香港地区双边贸易额达到2700亿美元;中国与韩国双边贸易额为2139亿美元;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双边贸易额超过1500亿美元;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贸易额达到1200亿美元;中国与巴西双边贸易额达到842亿美元;中国与俄罗斯双边贸易额780亿美元;中国与印度双边贸易额突破700亿美元;中国与沙特阿拉伯双边贸易额为644亿美元;中国与加拿大双边贸易额为474亿美元;中国与南非双边贸易额为454亿美元;中国与伊朗双边贸易额超过400亿美元。

2)国际贸易中的商品结构日趋高级化3)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从第一阶段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为主转为第二阶段的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为主4)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迅速增长5)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科技革命直接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6)跨国公司成为全球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7)国家对对外贸易的干预加强二)借贷资本的国际化1.借贷资本的国际化是资本以货币形态,在国际范围内发生的借贷和增殖运动它是为适应商业资本国际化支付职能的需要而出现的,其主要表现为国际间接融资,即国际货币资本的输出2.主要原因有:(1)存在着大量追求高额利润的“过剩”资本2)为垄断组织扩大海外市场和增强国际竞争力服务3.特点:(1)国际信贷市场的迅速发展2)国际债券市场的作用显现,融资规模不断上升,债券的类别结构、币种结构和融资者的国别结构都发生了显著变化3)跨国银行的崛起促进了借贷资本的国际化4)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推动了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三)产业资本的国际化1.产业资本的国际化,是指资本跨越过国界的限制,直接在国外进行生产性投资,从而使生产过程从国内扩展到国际产业资本的国际化是在商业资本国际化和借贷资本国际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二战之后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和基本特征。

2.产业资本国际化迅速发展的具体原因主要有:(1)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内在要求2)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深化3)第三次科技革命为产业资本国际化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4)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产业资本的国际化3.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产业资本国际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具体表现在:(1)对外直接投资总量,主要是私人对外直接投资额迅速增长2)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流向已转向发达国家3)直接投资的部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4)跨国公司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三、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新变化 在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科技革命的有力推动下,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和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正发生深刻的变化,集中表现为传统的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1)目前在一些主要发达国家,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如美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已超过美国的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业,成为最大的产业部门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2)从就业结构看,知识工人增多,非知识型工人的人数逐渐减少,这两类工人的工资收入差距正在拉大3)教育正在变成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学校教育和在职培训紧密衔接,二者之间的界限已变得越来越模糊。

4)知识经济的产生知识经济以知识作为资本,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和工业经济的产业结构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四、企业所有制结构的新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的企业所有制结构,是私人垄断所有制、中小企业私人所有制和国有企业国家所有制三元结构1.私人垄断企业的统治地位不断加强如:1996年4月,日本东京银行和三菱银行合并,总资产超过7000亿美元;1998年4月,美国花旗银行集团公司与旅行者公司合并,资产总额达7000亿美元;2000年1月,美国与华纳合并,组成一个市值3500亿美元的传媒巨人;2000年3月,德国德意志银行与德累斯银行合并后总资本达12750亿欧元,成为全球最大的银行日本6大企业集团占有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1/4其原因有:(1)依靠自身的资本积累;(2)依靠对其他企业的兼并;(3)多部门的综合经营;(4)跨国经营;(5)强化企业治理结构;(6)对代理人使用有效的激励手段2.私人中小企业获得新生和活力其原因是:(1)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强,经营机制灵活,不断开发生产和经营新项目;(2)为大企业生产加工零部件;(3)满足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的需求;(4)开拓新兴市场;(5)凭借高超的传统技艺,生产特色产品;(6)国家对私人中小企业扶持和培植。

3.国有企业时而扩张,时而收缩国有企业在一些领域扩张的原因主要有:不少大型投资必须由国家承担;现代化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创办防治生态环境的企业;科研开发、智力投资等需要等国有企业在一些领域收缩的原因主要有:效益不高,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国有企业生产效益低下,难以经受激烈的国际竞争;技术、管理落后等五、劳资关系的新变化在资产阶级方面:涌现出一个知识资本家阶层;家族资本家阶层的地位继续相对下降;高管人员日趋成为资产阶级中的领导阶层,主要包括公司的董事长、董事、总经理以及主管技术和财务等方面的高级管理人员;官僚阶层日趋庞大;食利者阶层人数增长在雇佣劳动者阶级方面:数量上有较大增长;素质上有较大提高;服务工人居主体;白领工人超过蓝领;外籍工人人数剧增劳资关系: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资产阶级是靠攫取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为生的阶级这一点没有任何改变,但剩余价值量和剩余价值率都不断提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两极分化,贫富差距有扩大趋势六、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为了缓和劳资矛盾,限制贫富悬殊,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补助等。

西方社会保障项目大多实行多元化、私人化和市场化七、宏观经济调节的新变化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目标,包括保持经济的稳定和一定程度的增长,保持货币和物价的稳定,实现充分就业,保持国际国内收支的大体平衡等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一个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调节、控制和介入;另一个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节与控制,主要是运用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管理、调节和控制的对象,既包括各个微观经济主体,也包括作为整体的国民经济宏观全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样一种经济调节机制实现的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国民经济计划实现的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垄断资本时期最重要的经济特征是( )A. 国际、国内竞争空前激烈 B. 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 C. 新殖民体系的形成 D.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居支配作用2.资本主义银行垄断的形成,使银行具有了新作用,这个新作用是( )A.银行由普通的中介人变成万能的垄断者B.银行垄断资本可以去吞并和排挤小银行C.银行成了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中介人D.银行的存款增加 使银行可能发放更多的贷款3.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A.工业资本B.农业资本C.银行资本D.金融资本4. 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统治的实现手段主要是( )A.个人联合 B.参与制 C.控制宣传工具D.设立民间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5.参加者在生产上、法律上保持独立性,但在流通领域失去独立性的垄断组织形式是( )A.卡特尔B.辛迪加C.托拉斯D.康采恩6.金融资本是由( )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B.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C. 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D. 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二、多项选择题1. 资本输出的基本形式有( )A.生产资本输出 B.私人资本输出 C. 国家资本输出 D.商品资本输出 E.借贷资本输出2.当经济不景气,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进行调节时,可采取的措施有( )A.提高利率,减少货币供应 B. 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 C.大量买进债券,放出货币 D. 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扩大货币供应 E.提高再贴现率,紧缩贷款3.垄断利润是( )A.资本家采用新技术而获得的超额利润 B. 资本家改善劳动组织而获得的超额利润 C. 资本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而获得的超额利润 D.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E.靠垄断地位获得的巨额利润4.垄断统治下竞争的特点( )A.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B. 竞争的手段有政治上的力量 C.竞争的破坏性更大 D. 竞争更为激烈 E. 竞争的范围除经济领域外还包括政治、军事、文化领域三、问答题1.简述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