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4 2 2 2 4一、选择题1.(0 分)[ID:132452]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 式为 CH O)气体,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个甲醛分子由 1 个碳原子和 1 个水分子构成B.该反应中产生了两种新分子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发生了改变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2.(0 分)[ID:13244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 M、N、P、Q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 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物质反应前质量/g反应后质量/gM18待测N126P22Q3212对该反应认识正确的是( )A.M 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N 可能是单质B.P 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参加反应的 M 和 Q 的质量比是 13:12D.M、Q 两种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一定与 N 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3.(0 分)[ID:132436]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一定不是化合反应B.图中的反应物全部是化合物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 1:1D.该反应生成了三种生成物4.(0 分)[ID:132432]某气体由 CH 、C H 、C H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气体样品在 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 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判断错 误的是( )A.该气体中可能含有 CH42 44 2 2 2 4. .. 2 2 22 2 2 2B.该气体中一定含有 C HC.该气体可能是纯净物D.该气体可能是 CH 、C H 、C H 组成的混合物5.(0 分)[ID:132427]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 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个数不变 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B.反应前是混合物,反应后是化合物 D.该反应为分解反应6.(0 分)[ID:132426]下图表示两种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7.(0 分)[ID:132421]在一密闭容器内,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下 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 为 12C.甲可能是化合物,丁一定是化合物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中生成甲和乙物质的质量比为 2:38.(0 分)[ID:132406]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因为 MnO 能加快 H O 的分解速率,所以 MnO 也能加快 H O 的分解速率B.因为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氧化反应,所以所有的氧化反应都像燃烧那样剧烈并发光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 CO 和 H 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9.(0 分)[ID:132401]某化学反应(甲+乙→丙+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及反应前2 2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甲乙丙丁微观示意图反应前质量反应后质量/g/g320200x1y0z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由碳原子和氢原子直接构成 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 1∶1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X+Y+Z=23310.(0 分)[ID:132391]6.4g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恰好生成 2.8g 一氧化碳、4.4g 二氧化碳 和 7.2g 水,关于该物质有下列判断:①一定含碳元素和氧元素;②一定不含氧元素;③ 可能含氧元素;④一定含氧元素;⑤分子中 C、H 原子个数比为 1:8;⑥分子中 C、H、 O 原子个数比为 1:4:1.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⑤ B.①②⑥ C.①③⑥ D.①④⑥11.(0 分)[ID:132370]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 a、b 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 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物质反应前质量/ga10b90c0反应后质量/g3.2 x 3.2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93.6B.a 可能是单质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a、c 变化的质量比为 1:112.(0 分)[ID:132364]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因为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C.因为蜡烛燃烧生成 CO 和 H O,所以蜡烛组成里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氧化反应,所以所有的氧化反应都像燃烧那样剧烈并发光二、填空题13.(0 分)[ID:132520]请按要求写出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1)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2)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主要是 NO 和 CO在某种特殊催化剂存在时,这两种有毒气 体能相互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另外一种气体单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条件 写催化剂)_____3 2 63 22 14.(0 分)[ID:132516]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3)点燃镁条作信号弹:____;其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填反应 序号)15.(0 分)[ID:132514]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1)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在光照下分解 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2)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中_____16.(0 分)[ID:13251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的部分体液的 pH 如图所示①图中碱性最强的体液是___________②该同学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过多,可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为 Al(OH) ]治疗,其原理用 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 2)众志成城、全民抗疫①疫情期间,某食品公司向医院捐赠了一批“即热米饭”,该“即热米饭”用生石灰和水的反 应作为热源,请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酒精与 84 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不能混合使用二者混合发生的一个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 H O +7NaClO = 5X+ 2NaHCO + Cl ↑+ 2H O,则 X 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3)维生素 C 又名抗坏血酸,在酸性环境下稳定,高温下不稳定它主要存在于水果和黄瓜 等蔬菜中,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①根据信息可知,维生素 C 溶液显__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②在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 C 溶液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 食盐b 苛性钠c 硫酸钠③为较好吸收利用维生素 C,食用黄瓜时宜___________(填“凉拌”或“煮熟”) 17.(0 分)[ID:132502]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2)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化合反应3)有两种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18.(0 分)[ID:132494]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在编辑框上)2 52 2 3 42 2 32 42 4 32 点燃(1)___C H OH+____O2___H O+___CO 。
2)___Fe O +___CO高温____ Fe+___CO 3)____Fe O +____H SO =____Fe (SO ) +____H O19.(0 分)[ID:132484]如图所示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1)该实验中,与两个电极相连的 a 玻璃管产生的气体是 _______; (2)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_______组成的;(3)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_(填序号);A 工业用水重复使用B 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C 加强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建设D 用喷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4)实验前在水中加入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5)CO 燃烧的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其中“ ”表示碳原子,“ ”表示氧原子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②该反应的生成物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____,其碳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20.(0分)[ID:132462](1)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做催化剂,可以使汽车尾气中的 CO 和 NO 迅速反应转化为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另一种是参与光合作 用的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现将 20gA 和足量 B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 16gC 和 11gD,则参加反应的 A 和 B 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A 20:11 B 20:7 C 5:4 D 16:11(3)某化合物是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为 44,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 2 22 2 2 2 7:4,则它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三、解答题21.(0 分)[ID:132636]观察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于以下三个化学方程点燃点燃点燃式:2Mg +O2MgO;2H + O2H O;2CO + O2CO 1)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请你写出其中两点:① 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2)以上化学方程式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一个与另两个的一点不同之处 ___________ 22.(0 分)[ID:132627]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一)在农村人们常常饮用河水,河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一般 可用次氯酸杀死细菌将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溶于水可生成氯化钙和次氯 酸.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河水→A(加入明矾)→B(沉淀) →C(过滤)→D(加入漂白粉)→净水(1)A 步中加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2)该农户得到的净水是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_________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4)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_)A 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C 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B 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D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5)加入漂白粉可对水进行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 Ca(ClO) ]。
次氯 酸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二)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1)如图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 _______________(填“1”或“2”) (2)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图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________)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3)该反应属于_________ (填基本反应类型),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4)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_______________ 组成的3 2 24 2 523.(0 分)[ID:132570]根据描述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并配平(1)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和氧化钙 _____________________(2)加热条件下氢气还原三氧化钨(WO )得到钨和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工业通电电解氧化铝冶炼金属铝______________________(4)乙炔(C H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_______________(5)在溶液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_________ (6)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__________________ (7)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 ),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__________ (8)酒精(C H OH)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____________24.(0 分)[ID:132568]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A 可用于电解水实验,气球可收集产生的气体通电一段时间后,管①上方的 气球体积_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管②上方的气球体积;(2)写出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____________;(3)装置 B 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的现象是发光放热,产生大量 ____________25.(0 分)[ID:132567]在点燃条件下,A 与 B 反应生成 C 和 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 示意图如下:(1)C 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A 中各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2)以上 4 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26.(0 分)[ID:132608]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 问题2 1(1)镁条在空气中点燃会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热,生成_____色固体根据镁条燃 烧的现象可知,该过程中镁条的化学能部分转化为内能和_____能,说明化学变化同时伴随 能量的变化,且能量变化的形式是多样的。
2)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若固体质量变化用图 1 表示,则理论上 m 与 m 之差表示 ___的质量3)实验过程中,镁条点燃后实验现象如图 2 所示,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得知石棉网上留 下固体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还轻,其原因可能是_____;若用该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则应将该实验改在_____的环境中进行参考答案】2016-2017 年度第*次考试试卷 参考答案**科目模拟测试一、选择题1.B2.D3.D4.B5.D6.C7.D8.D9.D10.D11.A12.C二、填空题13.Al2O32NO+2CON2+2CO214.2KMnO4K2MnO4+MnO2+O2↑4P+5O22P2O52Mg+O22MgO(1)(2)(3)【分析】本题考查学 生对化学方程式和基本反应类型的掌握15.2H2O2H2↑+O2↑CuSO4+2NaOH=Cu(OH)2↓+Na2SO416.胰液 NaCl 酸性 b 凉拌【分析】17.(或)18.33214341313【分析】考查学生对不同化学反应配平的掌握19.氢气氢元素和氧元素 B 增强水的导电性氧化物+420.BN2O【分析】本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和与化学式有关的简单计算三、解答题21.22.23.24.25.26.2016-2017 年度第*次考试试卷 参考解析2 22 2【参考解析】**科目模拟测试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是甲醛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催化剂方程式为 CH O+OCO +H O。
A、1 个甲醛分子是由 1 个碳原子、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不含水分子,不符合题 意;B、该反应的生成物水和二氧化碳,它们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物质,不符合“一变多”的特点,不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 意故选 B点睛】本题为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表示,完成此题,关键是根据图示得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然后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2.D解析:DA、待测值:18g+1g+2g+32g﹣26g﹣2g﹣12g=13g,反应后 M、Q 质量减小,都是反应 物,N 质量增大,是生成物,即 M、Q 反应生成 N,M 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N 一 定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P 不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可能是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说 法不正确;C、参加反应的 M 和 Q 的质量比是(18g﹣13g):(32g﹣12g)=1:4,该选项说法不正 确;D、M、Q 反应生成 N,因此 M、Q 两种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一定与 N 物质中元素种类相 同,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4 2 22 42 44 2 24 2 22 43.D解析:D【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有一个构成相同的分子,可判断该分子未参加反应,因 此该反应为两种不同的分子各 2 个参加反应,生成一种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 1 个和一 种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 2 个,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由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的数目关系是:A、观察微观反应示意图,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是化合反应,故说法正确;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图中的反应物全部是化合物,故说法正确;C、反应前的两种分子各有 2 个分子参加反应,因此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1: 1,故说法正确;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生成了二种生成物,故说法错误;故选:D.4.B解析:B假设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 22g,所以生成水的质量为 9g;22g 二氧化碳中 C 元素质量为22g ´12 12 +16 ´2´100% =6g,9g 水中 H 元素的质量为9g ´1 ´2 1 ´2 +16´100% =1g;则可燃物中 C、H 元素质量比为 6g:1g=6:1,其中 C、H 原子个数比=6 1: =1: 212 1;CH 中 C、H 原子个数比=1:4<1:2;C H 中 C、H 原子个数比=1:1>1:2,C H 中 C、H 原子个数比=1:2=1:2;气体若是一种,则是 C H ,若是两种,则是 CH 、C H ,若是三种,则是 CH 、C H 、 C H ;故选:B。
5.D解析:D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个数不变故 A 正确;B、由物质的构成可知,反应前的物质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反应后的物质是 由一种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化合物,故 B 正确;2 22 22 2 2 2 2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故 C 正确;D、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是分解反应故 D 不正确 故选:D6.C解析:C【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由微粒的构成分析物质 的类别等A. 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 A 说法正确;B.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B 说 法正确;C. 由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生成物是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构成,属于纯 净物故 C 说法不正确;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 D 说法正确故选 C7.D解析:D根据图示可知反应过程后,物质甲的质量从 0 变为 8,是生成物,物质乙的质量从 10 变为 a,质量增加,是生成物,物质丙的质量未发生变化,物质丁的质量从 10 变为 0,是反应 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因此 a=0+10+10-8- 0=12;A、a 为 12,正确;B、丙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未发生变化,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正确;C、根据质量变化该反应的表达式可能为 丁 ®甲 +丁 ,该反应为中甲可能是化合物,丁一 定是化合物,正确;D、反应中生成甲和乙物质的质量比为(8-0):(12-10)=4:1,错误,符合题意;故选 D。
8.D解析:DA、在 H O 的分解反应中,MnO 作催化剂,MnO 不是专门作催化剂的,其它的化学反应 中加入 MnO 不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此选项错误;B、因为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金刚石与石墨 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此选项错误;C、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氧化反应,不是所有的氧化反应都像燃烧那样剧烈并发光,如: 铁生锈是氧化反应,该反应是缓慢的,且不发光,此选项错误;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 CO 和 H O,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蜡烛组成里 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此选项正确故选 D4 9.D解析:D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物质的化学式是 CH ,是由分子直接构成的,选项 A 错误;B、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 属于分解反应,选项 B 错误;C、根据CH +2O42点燃CO +2H O2 2可知,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 1∶2,选项 C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2+200+1=X+Y+Z,故 X+Y+Z=233,选 项 D 正确故选 D。
10.D解析:D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的氧气质量:2.8g+4.4g+7.2g﹣6.4g=8g,二氧化碳、一氧 化碳中的碳元素来自于该物质,该物质中氧元素质量:2.8g ´16 32 16´100%+4.4g ´ ´100%+7.2g ´ ´100%-8g=3.2g 28 44 18,因此一定含碳元素和氧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②一定含氧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③一定含有氧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④一定含氧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⑤碳元素质量:2.8g ´12 12´100%+4.4g ´ ´100%=2.4g 28 44,氢元素质量:7.2g ´218´100%=0.8g,分子中 C、H 原子个数比为:2.4g 0.8g: =1 :412 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⑥分子中 C、H、O 原子个数比为:2.4g 0.8g 3.2g: : =1:4:112 1 16,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 D点睛】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 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 础11.A解析:A【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 10+90+0=3.2+x+3.2,x=93.6。
反应后,a 的质量减少,a 是反应物,b 的质量增加,b 是生成物,c 的质量增加,c 是生成4 2 22 22 32 22 32 32 22 24 2 42 22 2 52 物A、由分析可知,x=93.6,符合题意;B、a 是反应物,b、c 是生成物,a 一定是化合物,不符合题意;C、a 是反应物,b、c 是生成物,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 意;D、a、c 变化的质量比为:(10-3.2):(3.2-0)=17:8,不符合题意故选 A12.C解析:C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 KMnO ,故选项 A 推理错误;B.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一定相同,但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水 分子和氖原子,故选项 B 推理错误;C.蜡烛燃烧生成 CO 和 H O,CO 和 H O 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 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但反应物中有氧气参加反应,则蜡烛中一定含有 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蜡烛组成里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故选项 C 推理正 确;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氧化反应,但并不是所有的氧化反应都像燃烧那样剧烈并发光, 如缓慢氧化,故选项 D 推理错误。
故选 C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 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二、填空题13.Al2O32NO+2CON2+2CO2催化剂解析:Al O 2NO+2CON +2CO(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非金属元素是氧,铝元素+3 价,氧元素-2 价,组成 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l O ,故填:Al O 2)NO 和 CO,在某种特殊催化剂存在时,这两种有毒气体能相互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 另外一种气体单质,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后元素种类不变,另外一种气体单质是氮气,化催化剂催化剂学方程式,2NO+2CON +2CO ,故填:2NO+2CON +2CO .14.2KMnO4K2MnO4+MnO2+O2↑4P+5O22P2O52Mg+O22MgO(1)(2)(3)【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方程式和基本反应类型的掌握解析:2KMnOΔK MnO +MnO +O ↑ 4P+5O点燃2P O 2Mg+O点燃2MgO (1)4 2 42 22 2 52 2 2 24 2 2 42 2 24 2 2 43 3 2 2 (2)(3)【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方程式和基本反应类型的掌握。
Δ(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填:2KMnO K MnO +MnO +O ↑;符合“多变一”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点燃(2)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故填:4P+5O 化合反应;(3)镁条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故填:2Mg+O 于化合反应;2P O ;符合“一变多”特点,属于点燃2MgO;符合“一变多”特点,属属于分解反应的是:(1)属于化合反应的是:(2)(3)【点睛】注意气体符号“↑”的标注15.2H2O2H2↑+O2↑CuSO4+2NaOH=Cu(OH)2↓+Na2SO4 催化剂、光解析:2H O2H ↑+O ↑ CuSO +2NaOH=Cu(OH) ↓+Na SO(1)水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在光照下分催化剂、光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O2H ↑+O ↑2)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CuSO +2NaOH=Cu(OH) ↓+Na SO 16.胰液 NaCl 酸性 b 凉拌【分析】解析:胰液Al(OH)3+3HCl = AlCl +3H O3 2CaO + H O = Ca 2(OH)2NaCl 酸性b 凉拌【分析】(1)①pH 大于 7,溶液显碱性,pH 越大,碱性越强,所以碱性最强的体液是胰液;故 填:胰液;②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化学方程式为:Al (OH)+3HCl = AlCl +3H O ;故填: Al (OH)+3HCl = AlCl +3H O ;3 2 3 2(2)①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化学方程式为:CaO + H O = Ca (OH)2CaO + H O = Ca (OH);2;故填:②在化学反应 C H O+7NaClO ═5X+2NaHCO +Cl +2H O2 6 3 2 2中,反应前有:2 个碳原子、6 个氢原子、7 个钠原子、7 个氯原子、8 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 个碳原子、6 个氢原子、2 个钠原子、2 个氯原子、8 个氧原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5X 中含有 5 个钠2 52 2 2 3 42 2 3 2 4 2 4 3 2原子、5 个氯原子,则 X 的化学式为 NaCl ;故填: NaCl ;(3)①维生素 C 又名抗坏血酸,在酸性环境下稳定,所以维生素 C 显酸性;故填:酸 性;②维生素 C 又名抗坏血酸,在酸性环境下稳定,即显酸性。
与食盐和硫酸钠均不能反 应,能与苛性钠反应;故填:b;③因为维生素 C 在高温下不稳定,所以为较好吸收利用维生素 C,食用黄瓜时宜凉拌; 故填:凉拌17.(或)解析:2H +O22点燃2H O 3Fe+2O2 2点燃Fe O342H O2通电2H +O 2 2(或Δ2HgO 2Hg+O 2)(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H +O22点燃2H O22)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Fe+2O2点燃Fe O3 43)水通电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或者氧化汞受热生成汞和氧气,均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生成物都是单质,属于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H O2通电2H +O 2 2或2HgOΔ2Hg+O 218.33214341313【分析】考查学生对不同化学反应配平的掌握 解析:3 3 2 1 4 3 4 1 3 1 3【分析】考查学生对不同化学反应配平的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要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进行。
点燃(1)有机物燃烧的反应可以按照“碳→氢→氧”的顺序进行;故填:C H OH+3O 3H O+2CO ;高温(2)按照奇数配偶法配平;故填:Fe O +4CO3 Fe+4CO ;(3)按照将原子团作为整体配平;故填:Fe O +3H SO =Fe (SO ) +3H O 【点睛】常见配平方法有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定一法等2 2 2 19.氢气氢元素和氧元素 B 增强水的导电性氧化物+4解析:氢气 氢元素和氧元素 B 增强水的导电性2CO+O2点燃2CO2氧化物 +4(1)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根据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可知,该实验中,a 玻璃管 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 ;(2)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3)A 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可节约用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 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污染水、污染土壤,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此选项符合题意; C 加强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可减少水污染,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用喷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可节约用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4)纯净的水几乎不导电,实验前在水中加入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 电性;(5)①根据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O2点燃2CO2;②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 素。
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其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20.BN2O【分析】本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和与化学式有关的简单计算解析:2CO+2NO催化剂2CO +N22B N O【分析】本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和与化学式有关的简单计算1)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参与光合作用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做催化剂,可以使汽车尾气中的 CO 和 NO 迅速反应转化为氮气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O+2NO催化剂2CO +N2 2;(2)现将 20gA 和足量 B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 16gC 和 11g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 B 的质量=16g+11g-20g=7g, 则参加反应的 A 和 B 的质量比=20g:7g=20:7,故选 B;(3)某化合物是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为 44,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4,则设它的化学式为 NxOy,则14 x+16 y =44,14 x 7=16 y 4,计算可得 x=2,y=1,即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 O三、解答题21.反应条件都是点燃 都是化合反应 Mg 与 O 反应是固体与气体反应,另外两个是气体与2 2 3 2 3 2+ 通 电2 2 32 气体间的反应(合理即可)【分析】可以根据反应类型、反应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型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1)反应条件都是点燃,反应类型都是化合反应,都是氧化反应等等.故填:反应条件都 是点燃;都是化合反应等.(2)Mg 与 O 反应是固体与气体反应,另外两个是气体与气体间的反应等.故填:Mg 与 O 反应是固体与气体反应,另外两个是气体与气体间的反应等(以上答案不唯一,只要合 理均给分).22.吸附悬浮的杂质,使杂质沉降 混合物 水中还有很多可溶性物质存在 煮沸 D +1 2A 分解反应2H O2通电2H +O 2 2氢元素和氧元素(一)(1)明矾可以吸附较大颗粒,加速沉降,加入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悬浮的杂质,使杂 质沉降;(2)该农户得到的净化水是混合物,原因是水中还有很多可溶性物质存在;(3)生活中通常采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将水煮沸可以使水中的钙、镁离子沉 淀;(4)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一侧,防止把滤纸划破,故 A 正确;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从而加快过滤的速率,故 B 正确;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防止液体从漏斗外壁流出,故 C 正确;D、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防止液体从滤纸和漏斗间流出,故 D 错误;故填:D;(5) Ca(ClO) 中钙元素为+2 价,氧元素为-2 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2的原则,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x,可知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2)+2x+(-2) ×2=0,则 x=+1;(二)(1)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可知,得到氧气的试管是 2,收集的气体较少;(2)由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水电解的过程中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水分子分解成 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顺序 是:①②③④,故填:A;(3)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O2通电2H +O 2 2;反应物为一种,生成物为两种,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4)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3.CaCO高温CaO+CO ↑ WO +2HW 3H O 2Al O 4Al+3O ↑2 2 22 22 2 4 2 32 4 22 2 2 52 23 2 3 3 22 通 电2 32 2 22 2 22 22 2 42 32 4 22 22 52 52 22 22 22 2 2点燃高温2C H +5O点燃4CO +2H O 2NaOH+CuSO4=Cu(OH) ↓+Na SO Fe O +3CO点燃2Fe+3COCH +2OCO +2H O C H OH+3O22CO +3H O【解析】分析出题目中每一个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正确写出它们的化学式,再根据质量守恒 定律将化学方程式配平即可。
1)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高温式为 CaCOCaO+CO ↑;(2)加热条件下氢气还原三氧化钨(WO )得到钨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WO +2HW+3H O;(3)氧化铝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铝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 O 4Al+3O ↑;(4)乙炔(C H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点燃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 H +5O4CO +2H O;(5)在溶液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 ↓+Na SO ;(6)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高温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 O +3CO点燃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 +2O2Fe+3CO ;(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O +2H O;(8)酒精(C H OH)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 点燃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H OH+3O22CO +3H O点睛:要写出化学方程式,首先要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再根据质量守恒定 律配平24.大于 2H O通电2H O+O ↑ 分解反应 白烟本题考查了电解水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由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可知,管①是电源的负极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管②是电源 的正极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氧气,二者的体积比:2:1,管①上方的气球体积大于管②上 方的气球(2)A 中水在通电时生成了氧气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 O 通电 2H ↑+ O ↑,该 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3)装置 B 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的现象是发光放热,产生大量白 烟25.2 4 22 22 4 4 2 2 4 22 22 2 2 点燃CO 3:1(或 1:3) CD CH + 2OCO + 2H O本题考查微观示意图,解答本题的关键由分子微观示意图确定分子构成,利用分子构成写 出物质的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1)1 个 C 物质分子是由 1 个碳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学式为 CO ,1 个 A 物质的 分子是由 1 碳原子和 4 个氢原子构成,化学式为 CH ,A 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比 =12×1:1×4=1:3,所以 A 中各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3:1 或 1:3;(2)据图可知,A、C、D 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其中 C、D 含有氧 元素,属于氧化物,B 中只含一种元素, B 是单质,A 中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CD 属于氧化物;(3)根据示意图可知 A 是 CH ,B 是氧气,C 是 CO ,D 是 H 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点燃CH + 2O26.白 光 2Mg+OCO + 2H O。
2MgO 参加反应的氧气 生成的白烟带走一部分氧化镁 密闭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以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 类、总个数不变,所以(1)镁条在空气中点燃会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根据镁条燃烧的 现象可知,该过程中镁条的化学能部分转化为内能和光能,说明化学变化同时伴随能量的 变化,且能量变化的形式是多样的;(2)镁条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化学方程式为:2Mg+O2MgO,若固体质量变化用图 1 表示,则理论上 m 与 m 之差表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3)实验过程中,镁条点燃后实验现象如图 2 所示,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得知石棉网上留 下固体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还轻,其原因可能是:生成的白烟带走一部分氧化镁;若用 该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则应将该实验改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