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1.重点:三角形及其有关的概念、三角形的分类.2.难点:按边将三角形分类.二、问题导读单:阅读P62—64页回答下列问题:1.三角形是最简单的______图形,也是认识许多其他图形的________.本章将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_____和_____,并借助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和等于____探究________________.学习本章后,不仅可以进一步认识_________,而且还可以了解一些几何中研究问题的____________________.2. 三角形:由不在同一条直线的三条线段_______________所组成的图形① ② ③叫做三角形.如图,线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三角形的边,点____________是三角形的____点.∠A、∠B、∠C(在图中画弧)是三角形的______.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_______.读作三角形ABC.△ABC的边有时也用小写字母a. b. c来表示.要求:顶点A所对的边BC用小写字母a表示,顶点B所对的边AC用小写字母b表示,顶点C所对的边AB用小写字母c表示.(在上图中标出a b c)3.三角形的分类:① ② ③(1)按照三个内角的_____,可以将三角形分为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画出相应三角形.(2)按照边的关系分为: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画出相应三角形.与同学交流说明各三角形的画法.在等腰三角形中腰边是________、底边是______、顶角是_______、底角是______ 三角形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三、问题训练单: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4.已知:如图,AB=AC,AD=BD=BC,填空: (1)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等腰△DAB的腰是__________________,底是_________,ABCDEF顶角是_________,底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_.5.如图,写出图中的三角形分别是:四、问题生成单:五、谈本节课收获和体会:课题:7.1.1三角形的边(2) 月 日 班级: 姓名:一、教材分析:(一)学习目标:1.经历结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探究过程,给出三条线段,会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2.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会求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重点:结论的探究与运用.2.难点:利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求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二、问题导读单:(阅读P64—65页回答下列问题)1.P64探究,你的答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有几种理论(别忘记书中有一理论)可以说明其中原因(与同组同学交流说明,讲清你的理论,说服你的同学.)2.由P64探究,我们得出新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读例题,(1)题若:设腰边长为ycm,则底边长为____cm.所列方程为:__________(2)说明小(2)题中有几种可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两条线段的和统统要________第三条线段,这样的三条段线段就能组成三角形.而只要有这么两条线段的和小于或者等于第三条线段,那么这三条线段就组______(填成或不成)三角形.三、问题训练单:5.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为什么? (1)3,5,8; (2)5,6,10; (3)5,6,7. (4)5,6,126.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不能组成三角形?(填“能”或“不能”) (1)5,6,7; ( )(2)9,6,2; ( ) (3)3,6,3. ( )7.辨析题:有三条线段a、b、c,a+b>c,扎西认为: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你同意扎西的看法吗?为什么?(给同学说理)8.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7,一边等于9,它的周长等于_____________;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3,一边等于6,它的周长等于_____________.9.填空:(1)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6,一边长为10,则另一边长为_____________;(2)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6,一边长为13,则另一边长为______________;(3)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9,一边长为7,则另两边长为________________.10.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 ( )A .至少有一个钝角 B.至少有一个直角 C.至多有一个锐角 D. 至少有两个锐角1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3,4,8 B、 5,6,11 C、 1,2,3 D、 5,6,1012.关于三角形的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边互不相等 B、任意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第13题C、 至少有两边相等 D、 最多有两边相等13.图中有三角形的个数为 ( )A、 4个 B、 6个 C、 8个 D、 10个14.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的是()A 、3㎝,4㎝,8㎝ B、 8㎝,7㎝,15㎝ C、 13㎝,12㎝,20㎝ D、5㎝, 5㎝,11㎝四、问题生成单:五、谈本节课收获和体会:课题7.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月 日 班级: 姓名:7.1.3三角形的稳定性一、教材分析:(一)学习目标:1.能说出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2.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3.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没有稳定性,会判断一些简单图形的稳定性.(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重点: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三角形的稳定性.2.难点:画钝角三角形的高、判断图形的稳定性.二、问题导读单:阅读P65—68页回答下列问题:1.阅读相关内容与同学交流什么是高、中线、角平分线,并说明如何画出各注意什么?2.完成P66页练习题。
3.说明三角形的________性和四边形的____________性,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4.完成P68页练习题.三、问题训练单:5.画出①、②、③三个△ABC各边的高,并说明是哪条边的高. ① ② ③AB边上的高是线段____ AB边上的高是线段____ AB边上的高是线段____BC边上的高是_________ BC边上的高是_________ BC边上的高是_________AC边上的高是_________ AC边上的高是_________ AC边上的高是_________6. 画出①、②、③三个△ABC各边的中线,并说明是哪条边的中线. ① ② ③AB边上的中线是线段____ AB边上的中线是线段____ AB边上的中线是线段____BC边上的中线是_________ BC边上的中线是_________ BC边上的中线是_________AC边上的中线是________ AC边上的中线是_________ AC边上的中线是_________写出图中有有相等关系的线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画出△ABC各角的角平分线, 并说明是哪角的角平分线. ∠ABC的角平分线是线段____ ∠ABC的角平分线是线段____∠BAC的角平分线是__________ ∠BAC的角平分线是__________∠ACB的角平分线是___________ ∠ACB的角平分线是___________写出图中所有相等关系的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如图,AD、AE、CF分别是△ABC的中线、角平分线和高,则:(1)BD=______=________; (2)BC=2_______=2_______;(3)∠BAE=_______=_______;(4)∠BAC=2_______=2_______;(5)_______=________=90°.9.如图,画出△ABC的中线AD、角平分线BE、高CF.10.如图,画出△ABC的三条中线,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如图,画出△ABC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吗?________________11题图9题图10题图6.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四、问题生成单:五、谈本节课收获和体会:课题:7.2.1三角形的内角(1) 月 日 班级: 姓名:一、教材分析:(一)学习目标:1.经历用拼角的方法得到结论的过程,知道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2.会在简单图形中运用结论求内角.(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及运用.2.难点:列方程求内角.二、问题导读单:阅读P72—74页回答下列问题:1. 按P72页”探究”实验操作,拼合一平角,回答探究问题.2. 结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_______°(_________定理)3.如图,填空:(1)∠1=______; (2)∠1=______;(3)∠1=______,∠2=______;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4)∠1=______,∠2=______; (5)∠1=______.4.判断正误:(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可能有两个直角; ( )(2)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最多有一个钝角. ( )三、问题训练单:5. 已知:在△ABC中,∠B=∠C=2∠A. 求∠A、∠B、∠C的度数.6.在△ABC中,若∠A=800,∠C=200,则∠B= ___ 0, 若∠A=800,∠B=∠C,则∠C= 07.已知:在△ABC中,∠A﹕∠B﹕∠C=4﹕1﹕5.求∠A、∠B、∠C的度数.解:设∠B为x°,则∠A为______,∠C为_______,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得x=______. 所以,∠A=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8.已知:在△ABC中,∠A=∠B=∠C.求∠A、∠B、∠C的度数.10题图9.已知△ABC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A:∠B:∠C=1:3:5,则∠B= 0,∠C= 010.如图,在△ABC中,∠BAC=600,∠B=450,AD是△ABC的一条角平分线,则∠DAC= 0,∠ADB= 011*.如图,∠1=∠2=300,∠3=∠4,∠A=800,则 , 11题图12*.求出下列图中的值: 13题图13*.如图,则∠1= 0,∠2= 0,∠3= 014*.在△ABC中,∠A=900,∠B-∠C=240,那么∠B= 0,∠C= 0四、问题生成单:五、谈本节课收获和体会:课题:7.2.1三角形的内角(2) 月 日 班级: 姓名:一、教材分析:(一)学习目标:1.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初步理解证明的必要性.2.理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过程,会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3.会在较简单图形中综合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角度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过程.2.难点:理解证明的必要性.(二)学习重点和难点:二、问题导读单:阅读P72—74页回答下列问题:1. 证明: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细读P73页示例按给定图写出已知、求证和证明过程)已知:__________求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如图,过点A作________,使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两直线平行,__________相等).又因为∠___+∠___+∠_____=180°(_______定义),所以∠____+∠____ +∠_____=180°(等量代换).即∠A+∠B+∠C=180°. 从以上推导过程要以看出,证明是由_____________出发,经过一步步的_____,最后推出__________正确的过程.2.完成下面的证明过程: 已知:△ABC. 求证:∠A+∠B+∠C=180°. 证明:如图,过点C作直线l,使l∥AB.因为l∥AB,所以∠A=∠____,∠B=∠____( ).又因为∠1+∠2+∠3=180°(平角定义).所以∠_____+∠______+∠3=180°(等量代换).即∠A+∠B+∠C=180°.3.认真研读P74页例题,说明:一般情况说明方位角时用”___(或 )偏___(或____)多少度.”形式.题中”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_______“改为”从A岛看C,B两岛的则视角为_______”..在解答本题中应用了哪些数学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一点,∠B=32°,∠C=65°,∠BAD=49°,求∠CAD、∠CDA的度数.解:在△ABC中, ∠B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3°. ∠CA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ACD中, ∠CD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题图三、问题训练单:6题图5题图5.如图,∠CAD=30°,∠CBD=45°,则∠ACB=________°.6.如图,BD是△ABC的角平分线,∠A=70°,∠C=60°,则∠CBD=___°,∠BDC=___°.7*.在△ABC中,∠A=∠C=∠ABC, BD是角平分线,求∠A及∠BDC的度数.8*.如图,已知∠1=∠2,∠3=∠4,∠A=1000,求的值。
四、问题生成单:五、谈本节课收获和体会: 课题:7.2.2三角形的外角(1) 月 日 班级: 姓名:一、教材分析:(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外角,会在简单图形中识别三角形的外角.2.经历探究外角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关系的过程,会证明和运用结论.3.知道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重点:外角的概念,结论的探究和运用.2.难点:结论的探究和证明.二、问题导读单:阅读P74—75页回答下列问题: 1.三角形的外角:如图, ∠______就是△ABC的一个外角,也可以说∠____是∠____的外角. 说明此角是如何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说明: ∠ACD是∠ACB的一个_____角,也是∠ACB的一个_____角.故有两角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判断图中∠1是不是△ABC的外角:_______________ 3.如图,(1)∠1、∠2都是△ABC的外角吗?________________(2)△ABC共有多少个外角?___________________请在图中标出△ABC的其它外角.4.探究题:如图,△ABC中,∠A=70°,∠B=60°,∠ACD是△ABC的一个外角, (1)则∠ACB=_____°, ∠ACD=_____°; (2)∠ACD与∠A、∠B有什么关系?由此你发现了什么数学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细心分析研究“P74页探究”回答有关问题.(与同组同学交流)由探究得到的结论: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角两性质)三、问题训练单:6.填空:求出下列各图中∠1的度数.第6题(2)(1)如图,∠1=______;(2)如图,∠1=______;(3)如图,∠1=______;第6题(3)第6题(1) 第6题(4)第6题(6)(4)如图,∠1=______;(5)如图,∠1=______;(6)如图,∠1=______.第6题(5) 7.判断正误:对的有______,错的有_________. (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两个内角的和.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减去它的一个不相邻的内角,等于它的另一个不相邻的内角.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一个内角.8.完成下面的证明过程:如何证明“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已知:如图,∠ACD是△ABC的一个外角.求证:∠ACD=∠A+∠B. 证明:因为∠A+∠B+∠C=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所以∠A+∠B=180°-__________. 又因为∠ACD=180°-__________(平角的定义), 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问题生成单:五、谈本节课收获和体会:课题:7.2.2三角形的外角(2) 月 日 班级: 姓名:一、教材分析: (一)学习目标:会综合运用内角和定理、外角性质求角度.(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重点:综合运用内角和定理、外角性质求角度.2.难点:综合运用内角和定理、外角性质求角度.二、问题导读单:阅读P74—75页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三角形外角的两条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3题图第2题图2. 已知:如图,∠1=30°,∠2=50°,∠3=45°,则(1)∠4=______°;(2)∠5=______°.3.已知:如图∠1=40°,∠2=∠3,则 (1)∠4=______°;(2)∠2=______°.4.如图,AB∥CD,∠B=55°,∠C=40°,则第5题图第4题图 (1)∠D=______°;(2)∠1=______°.5. 例2.如图,∠BAE,∠CBF,∠ACD是△ABC的三个外角,它们的和是多少? 解:因为∠BAE=∠__+∠____, ∠CBF=∠__+∠___,∠ACD=__________,所以∠BAE+∠CBF+∠A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_________)=2×180°=360°.从例2.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数学结论: 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问题训练单:6 已知:如图,∠B=30°,∠C=65°,∠BAD=50°,求∠CAD的度数.解:在△ABC中,∠ADC=∠____+∠___=____°+___°=_______.在△ADC中,∠CAD=180°-_____________=180°-_____________=_________.7.已知: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BAC=80°,∠C=40°,则∠BAD=________°.8.已知:如图,BD是△ABC的角平分线, ∠A=100°,∠C=30°,则∠ADB=________°.9.*如图,AD、BE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BAC=100°,∠C=30°,则∠1=________°.10*.△ABC中,∠B=∠A+100,∠C=∠B+200,求△ABC各内角的度数11*已知,如图,AB∥CD,AE平分∠BAC,CE平分∠ACD,求∠E的度数四、问题生成单:五、谈本节课收获和体会:课题:7.3.1多边形(1) 月 日 班级: 姓名:第2题图一、教材分析:∠①②③(一)学习目标:1.能说出什么是多边形、n边形、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对角线、正多边形.2.经历探究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画出n-3条对角线,它们把n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的过程,培养合情推理能力.(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重点:与多边形有关的概念.2.难点:探究过程.二、问题导读单:阅读P79—81页回答下列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在平面内,由三条线段___________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由四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这种图形应该叫做_______形,类似地,如果一个多边形由___条线段组成,那么这个多边形就叫做______________.填写下图是几边形.2. 三角形有内角和外角,同样,多边形也有内角和外角.如五边形ABCDE中内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出∠BAE的两个外角,3. 多边形的对角线,画出五边形对角线,并写出对角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凸多边形与不是凸多边形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正多边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6.完成P81页练习.三、问题训练单:7.判断正误:对的有_______,错的有___________. (1)∠1是四边形ABCD的外角 (2)∠2是四边形ABCD的外角;(3)∠3是四边形ABCD的外角; (4)∠4是四边形ABCD的外角; (5)∠5是四边形ABCD的外角.8. 画出五边形中∠BAE的一个外角∠1.这个内角与这个外角有什么关系?从中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画出下列多边形的全部对角线,并填空:三角形共有_______条对角线,四边形共有_______条对角线,五边形共有_______条对角线,六边形共有_______条对角线.10*合做探究题(1)如图,从五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一共可以画2条对角线,这2条对角线把五边形分成3个三角形;(2)如图,从六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一共可以画______条对角线,这些对角线把六边形分成______个三角形;(3)从十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一共可以画______条对角线,这些对角线把十边形分成______个三角形;(4)从一百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一共可以画______条对角线,这些对角线把一百边形分成______个三角形;(5)从n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一共可以画______条对角线,这些对角线把n边形分成______个三角形.四、问题生成单:五、谈本节课收获和体会:课题:7.3.2多边形的内角和(1) 月 日 班级: 姓名:一、教材分析:(一)学习目标:1.经历探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体会转化思想,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2.会简单运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重点:探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2.难点:探究多边形内角和时,如何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二、问题导读单:阅读P81—83页回答下列问题:1.细心研读P81页“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_______,正方形、长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度(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任意四边形ABCD的内角和又等于多少?利用左图,连辅助线进行说明.2.探究题:(1)如图,从五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一共可以画______条对角线,这些对角线把五边形分成了______个三角形,所以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180°.(2)如图,从六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一共可以画_____条对角线,这些对角线把六边形分成了_____个三角形,所以六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180°.(3)从n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一共可以画________条对角线,这些对角线把n边形分成了_______个三角形,所以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180°.我们就得出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内角和 =___________________3. 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填空: 四边形的内角和=_______°,五边形的内角和=_______°,六边形的内角和=_______°,七边形的内角和=_______°,八边形的内角和=_______°.4.研读P82页例1,说明在进行本题目的解答过程中应用了的数学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P83页练习中1题.三、问题训练单: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720°,那么它是________边形.6.一个多边形每一个内角等于144°,则其边数是________.7.下列角度中,不能成为多边形内角和的是( )A. 600° B. 420° C. 900° D. 1800°8.如果五边形的三个内角是直角,另两个内角都为n°,则n的值为 ( )A.105 B.120 C.125 D.1359.一个四边形的内角中,钝角最多有( )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10. 一个四边形四个内角∠A、∠B、∠C、∠D的度数比是2:3:4:3,求这个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分析与简解:我们从∠A、∠B、∠C、∠D的度数比是2:3:4:3,所以如果我们设∠A的度数为2x则∠B、∠C、∠D的度数为___,____,_____.根据题意,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解得x=30.所以,∠A=2x°=2×____°=_____°.类似,∠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四边形ABCD中若∠A +∠B +180° 且: ∠B:∠C:∠D =1:2:3则∠A=___________12.一个五边形剪去一个角后,剩下的内角和是多少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如果一个多边形除了一个内角外,其余各内角这和为1190°,则这个内角为_________度,是一个__________边形.14.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不过顶点)后,所形成的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2520°,那么原多边形的边数是 ( ) A.13 B.15 C.17 D.19四、问题生成单:五、谈本节课收获和体会:课题:7.3.2多边形的内角和(2) 月 日 班级: 姓名:一、教材分析:(一)学习目标:1.经历探究多边形外角和的结论,知道多边形外角和等于360°.2.会运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多边形外角和结论.(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重点:外角和及运用.2.难点:探究多边形外角和结论.二、问题导读单:阅读P81—83页回答下列问题:1. (1)十二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__°; (2)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2160°,这个多边形是______边形.2.如图,∠1是△ABC的_______,∠2、∠3也是△ABC的_____.△ABC的外角和∠1+∠2+∠3等于_____度,△ABC的外角和∠1+∠2+∠3等于______°.3.细心研读P82页例2,回答分析问题,把答案相应写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思考回答P83页”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得出关于多边形的外角性质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图7.3-12中问题,进行实验体会说明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问题训练单:7.填表:多边形的边数34567812内角和外角和8.填空: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相等,那么这个多边形是______边形.9.填空: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各外角都等于60°,那么这个多边形是______边形.10.填空: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各内角都等于120°,那么这个多边形是______边形.1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5倍,它是几边形? 解:设这个多边形为n边形. - - - - 注意学习解题格式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_______)·180=_______×360. 解得 n=____. 答:这个多边形是_____边形. 80 ° 120 ° 75 ° x° 150 °2x°120 ° x° 12.求下列图中x值 答案:(1)X=(2)X= 13.四边形的内角和是_________,外角和是___________14.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为18°,则它是一个______边形.15.当多边形的边数增加1时,其内角和增加______度,外角和增加___度.16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是72°,则这个多边形是__________边形.17.每个内角都为144°的多边形为______边形.18.若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外角的3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是______.19.四边形中,如果有一组对角都是直角,那么另一组对角可能( )A.都是钝角 B.都是锐角 C.是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D. 是一个锐角,一个直角20**.若一个多边形的各内角都相等,则一个内角与一个外角的度数之比不可能是( ) A.2:1 B.1:1 C.5:2 D.5:42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中,锐角的个数最多有 (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22**若一个多边形除了一个内角外,其余各内角之和为2570°,则这个内角的度数为( ) A.90° B.105° C.130° D.120°四、问题生成单:五、谈本节课收获和体会:课题:第七章三角形复习(第1-2课时) 月 日 班级: 姓名:一、学习目标:1.知道第七章三角形知识结构图.2.通过基本训练,巩固第七章所学的基本内容.3.通过典型例题和综合运用,加深理解第七章所学的基本内容,发展能力.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重点:知识结构图和基本训练.2.难点:典型例题和综合运用.三、归纳总结,完善认知四、基本训练,掌握双基1.填空: (1)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_________. (2)按照三个内角的大小,可以将三角形分为________三角形、________三角形、________三角形. (3)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________三角形,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________三角形,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叫做____________三角形. (4)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都叫做_______,另一边叫做_______,两腰的夹角叫做________,腰和底的夹角叫做________.(5)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_______三角形,即底边和腰相等的________三角形.(6)按照边的相等关系,可以将三角形分为___________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其中等腰三角形又可以分为底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________三角形.(7)三角形两边的和________第三边.(8)三角形_______稳定性,四边形________稳定性.(9)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________.(10)三角形内角的邻补角是________.(11)三角形的一个________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12)三角形的一个________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13)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____________,如果一个多边形由n条线段组成,那么这个多边形叫做______________.(14)多边形内角的邻补角是________,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____________.(15)各个内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__________________.(16)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边形内角和=_________________.(17)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________.2.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1)在三角形中,连接两边中点的线段是三角形的中线. ( )(2)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 )(3)长度分别为4、2、2的三条线段,能够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 )(4)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 ( )(5)三角形的内角只能有一个钝角. ( )(6)三角形外角可以都是钝角. ( )(7)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和. ( )(8)四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相等. ( )3.填空: (1)如图,△ABE的三个内角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DC的三条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BAD=∠CAD,BE=CE,AF⊥BC,则线段AD是△ABC的一条_______,线段AE是△ABC的一条_______,线段AF是△ABC的一条_______. (3)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8,另一边长为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 (4)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6,另一边长为5,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 (5)如果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相等,那么每一个角等于______°. (6)如图,∠AEB是△_______的内角,是△BCE的_______. (7)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最多有______个锐角,最多有______个直角,最多有______个钝角.(8)题图 (8)△ABC中,∠C=2∠B=∠A,则∠B=______°. (9)已知:如图,AC是∠DAE的平分线,∠B=30°(9)题图∠CAE=65°,则∠ADC=______°. (10)如图,DF⊥AB,∠A=40°,∠D=25°,则∠ECB=______°.(11)题图 (11)已知:如图,AD、BE分别是(10)题图△ABC的高和角平分线,∠BAC=100°,∠C=36°,则∠BOD=______°,∠BEA=______°. (12)六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_°,六边形的外角和等于_______°,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等于_______°,正六边形的每个外角等于_______°. (13)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44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 (14)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等于144°,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 (15)如图,∠A+∠C+∠D=290°,则∠EBC=______°.4.一条长为18cm的细绳能围成一边长为4cm的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5. 已知:如图,△ABC中,AD⊥BC,BE⊥AC,AD=8,BC=12,BE=10.求AC的长. 解:因为△ABC的面积=____·___=×___×___=_____, 又因为△ABC的面积=____·_____=_____×____=5____, 所以48=5____. 所以AC=____.6. 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互补,那么另一组对角有什么关系? 五、综合运用,发展能力7.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 △ABC的三个内角∠A、∠B、∠C的度数比是2:3:4,求∠A、∠B、∠C的度数. 解:设∠A、∠B、∠C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方程得___________. 所以∠A=_______°,∠B=_______°,∠C=_______°.8.完成下面的证明过程: 已知:如图,∠ACB=90°,CD⊥AB. 求证:∠1=∠B. 证明:因为 在△ACD中,∠1=______________, 又因为 在△ABC中,∠B=________________, 所以 ∠1=∠B.9.完成下面的证明过程: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C,∠B=∠D. 求证:AB∥CD. 证明:因为 ∠A+∠C+∠B+∠D=________°, 又因为 ∠A=∠C,∠B=∠D, 所以 ∠A+∠A+∠D+∠D=________°(等量代换). 所以 ∠A+∠D=________°. 所以 AB∥CD( ).10.(选做题)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如图,AB∥CD,∠BAE=∠DCE=45°,求∠E的度数. 解:因为 AB∥CD, 所以 ∠1+45°+∠2+45°=________°. 所以 ∠1+∠2=_______°. 因为 ∠1+∠2+∠E=______°, 所以 ∠E=________°.11.已知一个十边形中九个内角的和的度数是12900,那么这个十边形的另一个内角为 度12.十边形的外角和是 0;如果十边形的各个内角都相等,那么它的一个内角是 013题图13.如图,∠1=∠2=300,∠3=∠4,∠A=800,则 , 14.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是内角和的,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15.选择题(可能有多个答案)⑴ 下列正多边中,能铺满地面的是 ( ) A、正方形 B、 正五边形 C、 等边三角形 D、 正六边形⑵下列正多边形的组合中,能够铺满地面的是 ( )A、 正六边形和正三角形 B、 正三角形和正方形C、 正八边形和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