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夹竹桃教例 教例: 师: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直接描写了夹竹桃 生读后回答:课文的第2、4、5自然段直接描写了夹竹桃 师:谁愿意来读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和笫6自然段 (指名学生朗读) 师:请大家再自由读读这两个自然段,能从中读出问题来吗 (学生自读、思考后发言) 生甲:我的问题是:第六自然段说这样的韧性;一;;一;是指怎样的韧性 生乙:我的问题是:第一自然段说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为什么是作者最留恋的花 生丙:我的问题是:第六自然段说能引起我许多的幻想;一;;一;为什么夹竹桃能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有哪些幻想呢 生丁:我的问题是:我爱上了夹竹桃;一;;一;我为什么爱夹竹桃我爱夹竹桃的什么呢 师:你们边读课文边思考,所以能从课文中读出问题来那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生:读书!读课文! 师:好啊!就请大家认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内容,读读书、想想问题,相信你一定能悟出问题的答案来的你也可以找研究同伴共同讨论,合作解决问题 (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自行读书,研究问题,个个认真投入,相互之间讨论热烈,学习的兴致很高。
评析: 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体化行为,不应以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指向来替代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自己的理解和体验所以,教学内容应能吸纳学生的经验,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求知欲、探究欲,教师不应把整个教学过程看成是既定教案的一板一眼的演绎,而应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既定的教案,教学内容应有适量的不确定性、异常性和模糊性 我在教学《夹竹桃》一课时就注意贯彻了这个理念课堂上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的总起段(第一自然段)和总结段(第六自然段)作质疑性阅读,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①这样的韧性;一;;一;是指怎样的韧性呢 ②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为什么是作者最留恋的花③为什么夹竹桃能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有哪些幻想呢 ④我为什么爱夹竹桃我爱夹竹桃的什么呢 这些问题真正是学生深入学习课文前的疑惑,就是课堂上新生成的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也就是这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放手让学生自行读书,针对课文的重点段(第二、四、五自然段)进行自我研读、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认准自定的目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或独立地去思考和感悟,或合作探究和讨论,最终得到自己的体验和理解,这样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