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有效练习设计的方法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些教师为了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自主探索精神,一堂课下来只推导了一个公式或证明了一个法则,连基本的练习都没有几个;还有些教师前半堂课采用新课标理念,进行师生,生生之间互动教学,学生学得像模像样,可是到了后半堂课,采用的出示练习还是机械练习,使得教学质量始终不能提高;而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虽不是轰轰烈烈,但练习设计精彩,学生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的主要特征,就是将教学过程变为引发学生练的过程,每堂数学课教学任务都是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来实现,所以数学课堂有效练习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是实施素质教育中一个值得认真深入研究的课题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练习设计呢?1、练习的内容要“求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趣的练习,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能稳定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应尽可能地选择生动活泼的习题,让学生感到数学魅力无穷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挖掘习题本身之内在力量,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谜语、等形式进行练习活动,开展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践练习等。
让每一个学生 “思维”飞起来,只有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才能产生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机,这时学生即便遇到困难,也会去克服困难,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使练习产生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2、要充分挖掘知识内涵,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竟识当代教育家杜威提出,个体要获得真知就必须让他们亲自去体验、尝试、才能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小学生好奇心是很强的,他们对任何新奇事物都有很强的探究意识,练习的编排在注重它有效性同时,又要给学生感官上的刺激,使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再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尝试,去操作如教商不变性质时,可出示[150 ○( )]÷[50○( )]=15÷5=3,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从而得出商不变性质或者编一些相似的题目,由于几个文字的变化,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变化,从而引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动力3、练习设计要少而精有效课堂练习设计不仅要有习题数量的保证,更要有练习质量的保证努力做到练习少而精,确保练习一步到位心理学研究证明:第二次重复学习,识记效果提高18%,第三次重复学习,识记效果提高了7%,第五次重复学习,识记效果为0由此可见练习次数绝不是越多越好那么,要想精练,练习的设计就要以一当十,以少胜多,抓住有代表性,有典型性的习题来练。
练一题,管一类,重在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力求以数量相对较少的练习获得知识的全面到位,方法全面掌握,智力能力有效提高,从而达到练习的优化,以少胜多的目的实践证明,练习的份量多,势必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影响学生的学习情趣和身心健康,学生为完成作业量而草率从事,降低练习效率如练习份量少些,完些作业的时间充裕,学生作业才能认真仔细不马虎,工整,准确规范教学对学生的练习技能要求也应提高,如计算式题不仅要算正确,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还要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简便、灵活应用题解题应从各个知识点去考虑,用多种方法解答,并进行优化选择教师对待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要千方百计寻找闪光点,给予及时表扬,鼓励,让学生得到全面的提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 、相关知识结合练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很强,教师在讲解一个新知识后,应把与此相关的旧知识结合在一起,选择练习题让学生练习促使学生迁移往正方向发展把新旧知识连成一片,串成线,形成知识网络减少单一的练习时间,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习题能力,如六年级上册在教完工程问题后,可出示这样的一道题目:甲地到乙地有720千米,汽车3小时行了全程的1/3,照这样计算,行完全程,还需要多少小时?此题容入了分数应用题、倍比关系、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等多个知识点,经学生探索得出了十几种解法。
如①3÷1/3②1÷1/3×3……等,体现人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5、易混知识对比练针对教学中易出错,易混淆的概念,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对比的练习方法来认识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在对比练习中,让学生发现知识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之处,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区别和理解设计时可以是两类知识内容的对比,或者是同类知识内容的对比如“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与“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或者“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解答这样的题时,应让学生认真思考、分析,允许学生提出问题,有效地组织学生讨论质疑或者在教“数的整除”时,就出几个数据:3、12、15、4、9、1,要求学生用数的整除里的知识说一句话,从说中练习,让学生体会,倍数、因数、素数、合数、奇数、偶数、互素数的概念6、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个体差异,教师应采用“弹性”作业练习策略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既是一个整体,又是一个个体,要想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练习设计就要顺应各类学生的数学学习现实A.练习的设计应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多层次的练习结构B、在同一问题情景的练习中,可以让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以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C、适当增加一些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强调拓宽知识面的选做练习,既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和作用,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又能照顾学生各方面的差异7、根据数学学科的本身价值练习设计要有实用性,数学即生活数学教学应遵循于生活,富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练习设计中,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使学生有意识地用,在揭示知识的应用价值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面积后,①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哪些情况要计算圆的面积②房子造好后,要装修,会涉及到哪些数学知识,如何计算房间地面需要的地砖块数,怎么买?做窗帘布、粉刷时,如何计算所需的材料,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学而致用的道理是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情感8、根据智能目标,练习设计要具有开放性设计开放性练习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和成功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直觉思维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从模仿走向创新。
·设计联想题,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敏捷性,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联想训练,出示小明有一本600页的书,第一天看全书的,第二天看全书的,你能想到什么?·设计一题多解,训练学生的思维的变通性·设计一题多变或多问,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和分析问题,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训练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多途径、多角度地训练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学生个体素质的需要,是课堂有效练习设计的重要依据9、练习设计要具有反思性在数学课堂练习中,首先,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尝试错误,引导其反思,自我发现思维中存在的矛盾,自我纠错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据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到纠正,而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又由于“自我否定”以“自我反省”特别是内在的“观念冲突”作为必要的前提因此,在出现错误的情况下,我们不仅应注意错误的原因,而且也应注意如何有效地去防止此类错误的再现为此,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对出现的错误进行思考和讨论,而这不仅可以使得对于错误的纠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更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其次,练习题有了答案,问题本身得到了解决,但并不意味着思维活动的结束,而是深入认识的开始,要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方法,思维策略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反思,反思活动进行得愈全面、愈深刻、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能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反思,使知识系统化,使学生的学习收到“书越淡越薄,概念越学越清,知识越来越精”的功效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教师长期的努力,才能使学生真正意识到数学与自己生活密切关系,数学是人人必需的学科那些把数学题进行“题型归类、分门别类地向学生讲述,让学生把题目先进行对号入座、再考虑用相应的方法解答”的行为,虽然能很快地提高分数,但它会迅速促使学生的思维僵化,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总之,我们每个教师都要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练习,不要机械地照搬别人的东西,要多思考,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和谐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