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罗伦氏壶腹软骨鱼类除一般的侧线而外

suij****uan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86.15KB
约7页
文档ID:134287530
罗伦氏壶腹软骨鱼类除一般的侧线而外_第1页
1/7

罗伦氏壶腹软骨鱼类除一般的侧线而外,还有特殊形式的陷窝,称罗伦氏壶腹(图5- 24)生在头部的背面和腹面,以吻及颌的地方分布最为丰富用手轻轻挤压这些地方,即 有粘液自小孔排出每一孔的下面接连一小管,称罗伦氏小管,管内充满胶质,管的末端膨 大成球,即罗伦氏壶腹,其内有腺细胞和感觉细胞,有面神经的分支连于其上关于其功能, 还不完全了解,过去一般认为它具有感觉水流及水压的作用,也有人认为它具有感觉温度的 作用,但近来的研究认为,它是电感受器,能接受微弱的电刺激一般情况下,动物肌肉收 缩时所产生的电位差,就足以被近距离内的鲨鱼的电感受器接收到,从而制导鲨鱼向猎食对 象发动袭击十)排泄系统和渗透压调节鲨鱼的一对肾脏(图5-25)位于脊柱两侧,紧贴于体腔 的背壁,覆盖有腹膜,需揭去腹膜才能清楚见到,为红褐色的长形物每一肾脏可分为前、 后两部分,前部狭小,呈退化状态,已无排泄功能;后部宽大,称为尾肾Opisthonephric kidney),行使泌尿功能在肾脏的腹面有输尿管一对,从发生上属于中肾管(mesonephric duct),或称吴氏管(Wolffian duct)左右输尿管在下端彼此会合通入泄殖窦,泄殖窦 伸延成泌尿乳突,开口于泄殖腔内。

在雄性个体,肾脏的部完全被迂回盘旋的输精管(中肾管)所占据,称为来氏腺(Leydig’ sgland),肾脏后部较前部为宽厚,由于中肾管仅作输精管之用,在尾肾内部另发出数条细 的副肾管(accessory urinary ducts)专作输尿之用副肾管与中肾管并行,最后经泄殖 窦,开口于泄殖腔在无羊膜类,一般的情况是,雄性的中肾管输尿兼输精;鲨鱼的情况较 为特殊,中肾管仅作输精用,而由另外形成的副肾管输尿代谢废物除去通过肾脏排出以外, 也通过鳃排出至于雌性鲨鱼是否也用副肾管排尿呢?雌性棘鲨(Squalus)无副肾管,有些种类雌性 也有副肾管,因种而异鱼类肾脏的功能除泌尿以外,另一重要功能为对渗透压起调节作用鲨鱼等软骨鱼的血 液中积累有大量尿素,其含量达血液的2—2.5%(其他脊椎动物为0.01—0.03%),致使 其血液和体液的渗透压比海水的还要高一些这样,鲨鱼虽然浸泡在海水中,但体内的水分 并不会渗透出去,相反地,海水反而要渗透进体内,再通过肾脏排出多余的水分在体内增 加的盐分怎样处理呢?软骨鱼板鳃亚纲的直肠腺(rectal gland)是肾外排盐的结构这个 过去一向被认为功用不明的小腺体,现已察明是分泌富有氯化钠液体的泌盐腺,它开口于直 肠末端,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

十一)生殖系统鲨鱼是体内受精的,与此相适应,生殖系统的结构(图5-25)具有 许多独特之处雄鲨有一对精巢(testes),以精巢系膜(mesorchium)连到背面体壁上 从精巢发出许多迂回的输出精管(vasa efferentia),这些小管通到肾脏前部借用中肾管 (吴氏管)来输精,故中肾管即输精管(vasdeferens)输精管前端盘旋在肾脏前部,输 精管后端膨大为贮精囊(seminal vesicle),作为暂时贮存精液的地方,左右贮精囊下端 愈合成泄殖窦(urinoge — nital sinus )另外,在贮精囊附近有一对长形薄壁的盲囊,称 精子囊(sperm sac)精子囊是残余的牟勒氏管后端部分,在其上端仍可看出小的喇叭口 精子囊、贮精囊和副肾管的末端皆开口于泌尿生殖窦,最后通入泄殖腔,以泄殖腔孔通体外 在腹鳍间有鳍脚一对,为其交配器雌性鲨鱼的生殖系统和排泄系统是完全分开的大多数软骨鱼雌性具卵巢一对,星鲨的 情况特殊,仅有一个卵巢(ovary),位于腹腔的右侧,以卵巢系膜(mesovarium)连体腔 壁,但输卵管(oviduct)仍是一对输卵管并不与卵巢直接相连,而以一共同的喇叭口 (ostium)直接在体腔内开口(胚胎时期每侧输卵管各有一开口),开口的位置是在肝脏基 部前方镰状韧带的腹面(在脊椎动物中,这种开口位置是不典型的)。

输卵管前端的膨大部分,称冗腺(shellgland),输卵官后部稍宽大的部分称子吕(uterus),左右两输卵官的 末端相合,开口于泄殖腔中鲨鱼行体内受精交配时,雄鲨以身体卷缠雌体(图5-26),以鳍脚插入雌体子宫内, 精液沿鳍脚内侧的沟直接流入雌鲨子宫内精子沿输卵管上行,存留在输卵管前段(壳腺和 喇叭口之间),并在该处和卵子相遇进行受精作用盈5-23签鱼的伽姓(一)和神经丘(二)动实毛支毛蕊 毛纤鹿她 纤体细持国5-24签鱼头部的罗伦氏壶腹卵子成熟后破卵巢壁而出,落入胸腹腔内,靠体腔液和喇叭口纤毛的作用,将卵子吸入 喇叭口,在输卵管前段和精子相遇而受精受精卵在经过壳腺前部时首先裹上一层蛋白,至 壳腺后部时又包上一层由壳腺所分泌的卵壳软骨鱼的生殖方式有3种:卵生、卵胎生和胎生前一种产生的是卵,属于体内受精, 体外发育;后两种生下来就是仔鱼,属于体内受精,体内发育卵生(oviparous)种类,如虎头鲨(Hetero-dontus),卵壳大而厚,卵壳呈螺旋形 (图5 —27),下端有两条缠丝;另一种类型,如猫鲨(Scyliorhinus),卵壳呈长方形, 四角上各有缠丝(图5 — 27)。

在海水中,卵借缠丝绕在海草或其他物体上卵生的种类, 胚胎在卵壳内完全靠自身卵黄囊的营养进行发育,孵化期约6-10月,成长的幼体破卵壳而 出卵胎生(ovoviviparous)种类,如棘鲨(Squalus)这种类型的卵壳较薄,卵黄囊和 母体输卵管壁上的血管更为丰富胚胎发育是在母体内进行(体内发育),但营养是靠胚胎 自身的卵黄囊供给,仅无机盐类和溶解的氧气可以在母体子宫壁血管和卵黄囊壁血管之间进 行交换成幼体后始产出体外白斑棘鲨(Squalus acanthias)的怀孕期长达2年胎生(viviparous)(或称假胎生,以区别于哺乳类的真胎生)种类,如灰星鲨(Mustelus) 受精卵即在母体子宫内进行发育,卵壳较薄、卵大、卵黄也多胚胎发育的前期,在卵壳内 完全靠卵黄的营养,发育的后期,胚胎由卵壳中破出,卵黄囊壁上生出许多褶皱并且嵌入母 体子宫壁内,构成所谓卵黄囊胎盘(yolk-sac placenta)(图5 — 28)这样,胎儿就通 过富有血管的卵黄囊胎盘从母体的血液中获得营养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类型的鲨鱼,左侧 卵巢退化,仅留右侧卵巢,但输卵管却是两侧皆存在的星鲨的怀孕期约为10个月,每次 可产8—12尾。

综上所述,鲨鱼的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是:雄性个体具交接器,行体内受精,体外发育(卵 生种类)或体内发育(卵胎生和胎生种类)这种生殖方式保证卵的受精率高,每次产卵量 少,但仔鱼的成活率很高,这是保存种族延续的一种适应方式,也是鲨鱼至今能成功地和硬 骨鱼相抗衡,在进化中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三节硬骨鱼纲的特征及代表动物一、硬骨鱼纲的主要特征硬骨鱼纲包括鱼类中的绝大多数种类,它们是水中生活得最成功、最繁盛的脊椎动物 生活在海洋、湖泊、河川、小溪等各种水域环境里,形态极为多种多样硬骨鱼纲的共同特 征为:1. 成体的骨骼大都是硬骨的(低等种类还在不同程度上保留着软骨)硬骨较软骨更 为坚硬,它对压力的耐受力要比软骨大7倍硬骨在胚胎发育上有两种形成方式:一为软骨 原骨(cartilage bone or replacing bone),即由间充质经过软骨阶段然后经骨化而形成 硬骨;另一为膜原骨(membrane bone or dermal bone),即由间充质直接形成硬骨,不经 软骨阶段2. 大多数硬骨鱼体表被圆鳞(cycloid scale)或栉鳞(ctenoid scale),二者皆是 中胚层形成的骨质鳞,少数被硬鳞(ganoidscale),硬鳞也是中胚层形成的,通常呈菱形, 表面有一层闪光质(ganoin)(图5-29)。

3. 口端位(口位于吻端);偶鳍呈垂直位;尾鳍大多为正尾型(homocercal tail)4. 胃的分化不明显,无独立的胰脏,肝和胰合在一起,又称为肝胰脏(hepatopancreas)0 肠内无螺旋瓣有些种类(如银鲳、鲭鱼等)在胃和肠的交界处生有数目不等的盲囊状突起, 称为幽门盲囊(pyloric caeca)(图5 —30)5. 大多数种类具有鳔(swimbladder),从发生上来看,鳔是由原肠管的突出而形成 较低等种类,鳔终生与肠管相通,称喉鳔类(physostomi);较高等种类,鳔与肠管失去联 系,称闭鳔类(physoclisti)鳔的机能是作为身体比重的调节器6. 鳃间隔退化,鳃瓣直接着生在鳃弓上;具鳃盖骨(operculum),因而鳃裂并不直接 开口于体表7. 不具动脉圆锥,而有动脉球(bulbus arteriosus)动脉球是心室前端腹大动脉基 部膨大形成,有弹性,但本身没有搏动能力,内壁上也无瓣膜8. 生殖管道不借用中肾管,而是生殖腺壁本身延续成管,这在脊椎动物中是唯一的情 况泄殖孔与肛门分别开口于体表9. 雄鱼一般无交接器,卵生,卵一般在体外受精和体外发育,卵的成活率低,但产卵 量大,卵的体积小,卵黄的含量也少。

这是保存种族延续的另一种适应方式(软骨鱼产卵量 小,但成活率高)10. 硬骨鱼的脑比软骨鱼还原始,大脑体积小,大脑两半球尚未完全分开,大脑顶部只 是上皮组织,还没有神经物质二、硬骨鱼纲的代表动物——鲤鱼学名:Cyprinus carpio英文名:Carp分类地位:硬骨鱼纲(Osteichthyes)辐鳍亚纲(Actinopterygii)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鱼属(Cyprinus)鲤鱼是我国最常见的淡水养殖鱼之一,通常栖于河湖、池沼、水库等各种水域的底层, 幼鱼多以浮游生物为食,成鱼以底栖动物,如螺蛳、昆虫幼虫等为食,也吃水生植物,属于 杂食性的鱼类性好温水,不栖息于寒冷的水中一)外形体呈梭形(图5-31),左右侧扁,体长可达半米背部灰黑色,腹部近白 色身体区分为头、躯干和尾3部分头的两侧有鳃盖,鳃盖的后缘是头与躯干的分界处; 臀鳍的前方有肛门和泄殖孔,肛门是躯干与尾部的分界处由肛门到尾鳍基部是尾部(尾鳍 在外)国5-31鲫鱼的外形煮尾型 歪尾型 正尾型囹5&鱼类尾笙的几种类型口位于头部前端(口端位),口的每一边有两个触须(鲫鱼无触须),有感觉功能鼻 孔一对,位于吻背面,鼻腔是一盲囊,不通口腔,专管嗅觉。

眼一对,没有能活动的眼睑和 瞬膜头部侧面没有外耳,内耳位于眼后,埋于头骨内的耳囊中,外面不能看到鳃裂不直 接外露,而被头两侧的鳃盖骨覆盖,以鳃盖后面的游离缘作为水流的出口躯体两侧各有一条纵行的侧线管埋在皮肤内,它借许多穿过鳞片的侧线孔和外界相通 这种纵列于体侧,被侧线孔所穿过的鳞片,称侧线鳞鱼鳞的排列方式因种而异,成为分类的鉴定标准之一,在分类学上,用鳞式来表示鳞片的排列方式鳞式的写法是:恻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例如,岬鱼的麟式为34—38二 表示三鲤鱼的侧线鳞为34—38' ' '片,侧线上鳞(自侧线至背鳍前端的横列鳞)为5片,侧线下鳞(自侧线至臀鳍起点基部的横列鳞)为8 片偶鳍包括胸鳍和腹鳍各一对,偶鳍呈垂直位(软骨鱼的偶鳍呈水平位)胸鳍位于鳃盖 后方左右两侧,腹鳍位于肛门前方即腹部腹鳍的此种位置称腹鳍腹位(在硬骨鱼中,除腹 鳍腹位以外,腹鳍有移至胸鳍下方者,称腹鳍胸位,腹鳍有更移至胸鳍前方者,称腹鳍喉位) 奇鳍包括背鳍、臀鳍和尾鳍鲤鱼的背鳍单个,很长,几乎占躯干部的四分之三臀鳍较短 鱼鳍中有鳍条支持,鳍条可分为棘(spine)和软鳍条(finrays)两种棘刚硬而不分节, 软鳍条柔软分节,其末端分叉或不分叉。

各种鳍条的数目依种类而不同,通常以鳍式表示之, 它是鱼类分类上的鉴定标准之一鲤鱼的鳍式为D.II,18—19; P.I,16—18; V.II, 8—9; A.III,5—6; C. 20—22其中 D 代表背鳍(dorsal fin),P 代表胸鳍(pectoral fin),V 代表腹鳍(pelvic fin),A 代表臀鳍(anal fin ), C 代表尾鳍(caudal fin ) 罗马数字代表棘的数目,阿拉伯数字代表软鳍条的数目鲤鱼的鳍式表示有背鳍一个,棘2 个,软鳍条18—19;胸鳍有棘1个,软鳍条16—18;腹鳍有棘2个,软鳍条8—9;臀鳍有 棘3个,软鳍条5—6;尾鳍有软鳍条20—22尾为正尾型(图5-32),即尾鳍的外形上下两叶相对称,内部尾椎的末端向上翘,但 仅达尾鳍基部二)皮肤及其衍生物皮肤和软骨鱼一样,也是由表皮和真皮所构成表皮内富有单细 胞的粘液腺,能分泌大量粘液,使鱼体保持粘滑,减少游泳时与水的摩擦,还能保护体表, 使不受细菌和病毒的侵袭表皮内没有血管,供应表皮的营养来自真皮的毛细血管真皮内 有色素细胞,鲤鱼的色素细胞主要是具有棕色和黑色色素的黑色素细胞(melanophores)。

体表被圆鳞(图5-33)圆鳞是一种骨质鳞,由真皮演变而来鳞片略呈圆形,前端 斜插入真皮内,后端游离,彼此作覆瓦状排列于表皮之下游离的一端圆滑,故称圆鳞鳞 片终生不更换,随鱼体的增长而长大鳞片上有许多同心圆的环纹,称年轮,这是由于季节 不同,其生长速度有差异而形成的春夏季鱼体增长较快,年轮环纹较宽;秋冬季鱼体增长 较慢,环纹较窄,这和树木断面上的年轮的形成是一个道理根据年轮的情况,可以推算鱼 的年龄,在养殖业和捕捞业上都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