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船舶救生与消防,厦门鹭江海事处,,2011,年,6,月,船舶救生,一、定义:,,船舶救生,就是船舶乘员使用船上救生 设备救助落水人员,或在遭遇海难时按照救生部署弃船自救广义地说也包括救助他船或接受外来援救二、目的,:,,,保护船舶人命安全三、救生设备,,是船上人员在水域救助落水人员,或在海难事故中供乘员自救而设置在船上的专门设备及其附属装置的总称任何船舶都要按照国家船舶检验部门的规定,配置救生设备国际航行船舶要按照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的有关规定配备救生设备1,、救生设备的组成,,主要包括:,,a,、救助艇,b,、救生艇筏,,c,、救生浮具,——,是可支持遇险人员在水中漂浮的救生器具,,d,、个人救生设备,——,是可支持单人在水中漂浮的救生器具,,e,、救生抛绳器(弹抛器具),f,、通讯设备,,,g,、烟光信号,——,是一种请求救援的信号,用来显示遇险者所在位置,,h,、艇筏的登乘及降落装置,2,、救生设备的使用要求,,,a,、在情况紧急时能,即刻使用,,,b,、在恶劣的气候和工作条件下能,安全使用,,,c,、应使遇险人员在海上较长时间里,可维持生命,,,d,、容易被前来援救人员,发现和施救,3,、救生设备的配备,,根据船舶的类型、航区、航线、船长(或总吨位)、按乘员的总人数等要素,规定有一定的定额配置标准,,,a,、海船按照我国,《,海船救生设备规范,》,要求配备,,,b,、内河船按照我国,《,长江船舶救生设备规范,》,要求配备,,,c,、国际航行海船救生设备的配备按客船、货船两大类配备救生设备。
4,、救生设备的布置,,(,1,)、救生艇应合理选择放置位置以保证紧急情况下能安全迅速地卸放,但应,,,a,、不突出船体,应在防撞舱壁之后,,,b,、远离推进器,,,c,、避开船舶的流水孔,,,d,、离满载水线应有一定的高度,,,e,、尽可能靠近起居、服务处所,,,f,、救生艇附近于独立的吊艇架上(抛落架上),(,2,)、救生筏应存放在紧急时能即刻取用的处所,,(,3,)、救生浮具应存放在能迅速抛落的处所,,(,4,)、救生圈应存放在船舶两舷人员容易到达的处所,船首尾至少各放置一个,,(,5,)、救生衣应存放于人员居留或易于到达之处,,(,6,)、降落装置应确保船筏在船有一定纵横倾和一定航速时能安全迅速的降落水面,,(,7,)、救生艇、救助艇及救生筏均应有静力释放装置,5,、几种主要的救生设备,,(,1,)、救生艇,,为船舶救生而设计制造的舟,,具应急时它能载乘人员并有一,,定航进能力a,、按建造材料,救生艇可分为木,,质的、钢质的、铝合金的和塑料的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增强玻璃,,纤维塑料艇,因其强度、弹性、防水和阻燃性能良好,且耐腐蚀,已逐步取代其他材料制造的救生艇b,、按推进动力,可分为机动的和非机动的。
c,、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开敞式的、封闭式的和全封闭式的封闭式艇装有顶篷,使乘员免受风吹、日晒和雨淋;全封闭式救生艇装有防水顶篷和空气再生、艇外洒水等系统,可通过海上火区,为油船所必备各种救生艇上均应备有足够的属具,一定数量的食品和淡水,以及信号、通信设备,以便乘员能在海上作较长时间的停留,等待救援此外,客船和货船上还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救助艇,用于救助遇难人员和集结水面脱险舟具2,)、救生筏,,能供人员乘用但无自航能力的救生设备有传统式和气胀式两种传统式救生筏为环状金属空气浮箱,中,,央部分为筏底,可供乘员搁脚气胀式救生筏由橡胶锦纶布制成,使用时以压缩空气充胀成型,带有篷罩,保护乘员免受伤害气胀式救生筏体积小,存放和使用方便,保护性好,已得到广泛应用救生筏内也备有一定数量的食品和淡水,供乘员在海上漂流待援使用3,)救生圈,,救助落水人员单人用的救生设备,是由泡沫塑料或其他轻质材料制成的环状浮体,外包色彩鲜明的布,四周有救生把手索,用时套在腋下,能使人直浮水中救生圈上有自亮浮灯和烟雾信号可指示落水人员的位置4,)救生衣,,供乘员个人穿着的救生设备,可使人面部露出水面分成人用和儿童用两种有的以塑料或木棉作为浮力材料,有的为充气式的。
穿救生衣的人在冷水中难以耐久近年制成的保暖救生衣,可使穿着者在水中支持较长时间5,)抛绳设备,,用来抛射细绳至他船或岸上,以便引渡、传递缆绳或直接施救的设备,包括抛射火箭、火药筒、抛射绳和抛绳器抛绳器能将抛射绳射出,230,米以远6,)求救信号,,设备船舶遇险求援时要发出各种烟、声、光信号《,国际海上避碰规则,》,规定:船舶遇险时可以发送红星火箭、红光降落伞火箭、红光火焰信号或橙声烟雾信号除船舶应配备规定数量的信号弹,每艘救生艇或救生筏上也应有适当的信号设备红星火箭是一种发射至,300,米高空后能发出红色火星的信号,,,发光强度在,80000,坎以上,持续时间不短于,8,秒红光降落伞火箭是一种枪射式或手持发射式高空信号弹,,,发光强度,30000,坎,持续时间不短于,40,秒,以降落伞控制其下降速度不大于,5,米,/,秒红光火焰信号是手持整体式信号,点燃后发光强度不小于,10000,坎,,,持续时间不短于,60,秒此外,还可通过无线电报发出“,SOS”,莫尔斯电码以及通过无线呼叫“,Mayday”,(法文,Mayday,意为“救我”)等船舶消防,一、意义:随着船舶国际化运输的发展,水上运输日益繁忙,船舶防火安全形势也日趋严峻。
船员既是船舶安全生产的操作者,又是直接收益者,其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与船舶安全息息相关,要把好船舶消防安全关,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增强船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做好船舶消防安全工作势在必行二、目的: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与减少财产损失三、宗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四、燃烧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氧气)、火源五、消防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冷却法、隔离法、窒息法等六、船舶消防的特殊性:,,一是移动平台消防场地窄小,二是以自救为主,外援为辅,三是作为运载人员或货物工具(包括船员生活起居的场所)集中大量可燃物(燃油、油漆、可燃材料等)正因为船舶消防其特殊性,要求新旧船员(含船上服务员)应熟练掌握船上,《,船上应变部署表,》,和床铺,《,个人分工表,》,中每个人的分工职责与任务七、船舶消防系统,,1,、概述,,船舶消防系统 船舶消防系统是为了提高船舶安全、预防船舶火灾而设计安装的保护设施,是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使用介质不同可以分为惰性气体、泡沫、水等2,、,分类,,根据使用介质主要分为惰性气体、化学泡沫、水等几种灭火方式根据主要工作性质分为对内消防和对外消防两种根据设备器材分为动力式和便携式,,惰性气体灭火方式在船舶上主要采用氮气和二氧化碳两种,其中二氧化碳应用较多。
3,、主要设施和构成,,动力式,1,)惰性气体灭火系统主要是由气体供应站,+,控制阀,+,气体释放阀,+,主干管道,+,气体释放喷头组成,,,2,)化学泡沫灭火系统主要由泡沫舱,+,泡沫泵,+,比例混合器,+,泡沫消防炮,+,主干管道,+,消防栓,+,消防水带,+,消防水枪组成,,,3,)水基灭火系统主要由应急海水阀,+,储水舱,+,消防泵,+,备用泵(海水泵、压载泵,)+,主干管道,+,消防炮,+,消防水带,+,消防水枪组成便携式:,,1,)手提式 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CO2,灭火器,,2,)推车式 干粉灭火器,,其他船舶消防设施:,,1,)喷淋消防系统,,2,)消防沙箱,,,消防附件:,,1,)消防栓,2,)水龙带箱,,3,)消防水龙带,4,)消防水枪,,5,)喷淋头,6,)气体喷嘴,救生与消防演习,一、演习制度,,1,、 船长应根据本船实际状况制定船舶消防、救生演习预案;由三副负责在开航前编妥“货(客)船应变部署表”和“船员应变卡”,“货(客)船应变部署表”由船长审批、签名批准后张贴在驾驶台、机舱集控室和餐厅等公共场所2,船舶消防器材、设备实际位置应与防火控制图相符,防火控制图应在公共场所张贴并在舷梯附近专用水密筒内存放,其内应存放一份最新的船员名单。
3,在开航前,每名船员应熟悉自己的应急职责,船员要熟悉各种应急信号的含义,熟悉使用不同类型的消防、救生器材及其操作方法4,船舶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弃船演习和一次消防演习若有,25%,以上的船员未参加该船前一个月的弃船和消防演习,应在该船离港后,24,小时内举行这两项演习如果船舶在经过重大改装后首次营运或有新船员,这些演习应在开航前进行如果此项要求对某种船舶是不可行的,主管机关可以接受其他至少是等效的安排5,如果是客船,当旅客在船上的旅行时间超过,24,小时时,应在旅客登船后的,24,小时内举行紧急集合应指导旅客如何使用救生衣,并告知旅客在紧急情况下如何行动6,当有新旅客上船时,应在开航前和开航后不久使用旅客能听懂的一种或多种语言进行广播,向旅客介绍救生消防安全须知7,散装液体危险品船上的船员,应学习和熟悉所载货物的安全资料(,MSDS,),,,了解货物特性及其灭火方法8,船舶应备有船岸应急计划,应急计划中所涉及的船岸通讯使用的、电传、号码如有变动应及时更新9,进行应变演习的时间、地点、演习的细节、以及船上其他应急训练应记入主管机关规定的航海日志内若未按规定进行上述演习,则应在航海日志内记述其原因。
二、弃船演习,,弃船演习的一般程序,,1,集合地点,,弃船或其演习的集合地点应设在紧靠艇甲板的登乘地点通往集合与登乘地点的通道、梯口和出口应有用应急电源供电的照明灯客船应有旅客容易到达登乘的集合地点,并且是一个能集结和指挥旅客用的宽敞场地2,演习过程,,1,) 船长下达弃船命令听到弃船警报信号后,全体船员(除固定值班人员外)立即穿着救生衣,按应急计划的分工完成各自的弃船准备工作,并在,2,分钟内到达集合地点GMDSS,操作员须在电台值守,按规定发送遇险电文,直至通知撤离机舱固定值班人员在听到警报信号后仍应坚守岗位按令操作;在得到完车通知后,在轮机长领导下,抓紧做好熄火放汽、关机、停电等弃船安全防护工作,并携带规定物品撤离机舱2,) 艇长检查人数,检查各艇员是否携带规定应携带的物品,检查每人的穿着和救生衣是否合适,并加以督促、指挥,然后向船长汇报船长应督促检查下列工作(国旗和航海日志应亲自携带):①降下国旗并携带下艇;②销毁秘密文件(模拟操作);③锅炉熄火放汽;④关停发电机和机舱内正在运转中的其他一切设备;⑤关闭海底阀及各个应急遥控油阀等;⑥是否已发出遇险求救信号并已投放(卫星)应急无线电示位标(模拟操作);⑦油舱在甲板上的呼吸口是否封死;⑧是否携带了应急计划规定的须携带的物品;⑨检查艇长的放艇准备工作。
3,) 船长发出放艇命令后,由,2,名艇员在,5,分钟内完成登乘和降落准备工作其他船员按分工各就各位准备有序地登艇同时船长应通知坚守岗位的,GMDSS,操作员和机舱值班人员撤离,在确认全船无任何人员后方可离船登艇4,)在完成任何必要的降落准备工作后,至少降下,1,艘救生艇;起动并操作救生艇发动机5,) 操作降落救生筏所用的吊筏架6,)模拟搜救几位被困于客舱中的乘客,,(客船适用)7,)介绍无线电救生设备的使用8,)试验集合与弃船所用的应急照明系统9,)演习结束,船长发出解除警报信号;收回救生艇,清理好索具;由艇长进行讲评后解散艇员并向船长汇报3,、记录,,弃船演习的起止时间,演习及操练的细节由大副记录于航海日志三、消防演习,,船舶消防的原则:,,船员无论在任何场所发现明火或烟雾,首先立即用现场附近的消防器材、设备去扑灭火灾同时拉响就近的火警报警器并大声呼喊,向驾驶台及全体船员报警IMO,国际海事组织,在,SOLAS,公约中规定,每次消防演习应包括:,,,1.,将船员召集到防火站;,,,2.,到防火站报到并准备执行应变部署表中的职责;,,,3.,穿着消防员装备;,,,4.,操作防火门和挡火闸;,,,5.,操作消防泵和灭火设备;,,,6.,操作通讯设备,应急信号和通用报警;,,,7.,操作探火系统,以及;,,,8.,讲授船上灭火设备和水喷淋和洒水系统,如社有时。
机舱消防演习程序:,,船长是消防演习总指挥轮机长是机舱消防演习现场指挥1.,报警: 船舶消防总指挥(船长)在驾驶台拉响机舱火警报警既:短声连放一分钟后,再四长声或用船上有线广播直接向全体船员传播机舱里具体哪个部位发生火灾信息2.,听到机舱火警报警后的行动:,,2.1,总指挥、现场指挥携带对讲机(设置在固定频道上),进入岗位2.2,全体船员着装(包括:戴安全帽、手套、穿统一连体工作服、工作皮鞋、脖子系上毛巾、携带个人所负责的消防器材、工具、测氧仪、担架、医药箱、通岸接头等),跑步并大喊机舱着火啦┅┅,在报警停止后的两分钟内到达集合地点列队(各船则根据本船的特点选定在机舱入口处附近宽敞地点)2.3,人员到齐后,现场指挥发出命令按机舱发生火灾执行应变部署表编制的任务(包括:关闭天窗、烟囱门、机舱各通风筒、百叶窗、防火门、道门),消防员按职责跑步去完成任务,完成任务后马上跑步回到集合点,大声清楚地向现场指挥报告完成任务情况安装通岸接头只适用于船舶在靠泊期间)2.4,机舱,2,个探火员穿妥消防员装备,应在,3,分钟之内穿好并待令2.5,管理水龙人员接妥水龙带(,2,根)做好准备2.6,管理应急消防泵人员要在,3,分钟之内启动应急泵或消防泵,皮龙出水。
2.7,二副在驾驶台担任对外对内联络、记录工作(如航行还担任操纵、了望职责)2.8,三副(系泊时假如三副不在船,船舶失火可由其他驾驶人员替代)进入大型灭火系统控制站,如站内无通讯系统带上对讲机(设置在固定频道上)站内无应急照明,应在站内配一个手电,放在站内入口处固定位置,到位后做好施放准备并报告总指挥,待令3.,探火行动:,,3.1,探火员进入火场之前,将呼吸器调整到感觉最佳状态3.2,在机舱火源不明,烟雾较大的情况下,总指挥向现场指挥发布探火命令3.3,现场指挥命令探火员探火,由一名探火员进入机舱,另一名探火员待令3.4,探火员进机舱有两种方式,机舱入口处和逃生孔探火员携带安全灯、绝缘太平斧进入机舱保护人员将探火员耐火救护绳另一端头系固在机舱入口处附近栏杆上,耐火救护绳如不够长可以,2—3,根对接探火员与保护人员的联络信号为:探火员拉一下绳表示需要继续松绳;拉两下绳表示探火员已到火场位置;拉三下绳表示探火员撤离现场;拉四下绳以上表示需要救助3.5,探火员进入机舱后,一组管理皮龙水枪人员在机舱入口处将水枪对准机舱门做好喷射准备3.6,探火员发现火情如果小,立即用火场附近灭火器扑灭火;如果油管破损造成的火灾,探火员首先关掉油路再灭火;如果电路着火,探火员应切断电源后再灭火。
当火情较大灭火器灭火无效时,探火员立即撤离机舱3.7,探火员撤出后立即向现场指挥报告着火部位、火势、火的种类、灭火情况4.,施放大型灭火系统之前的准备工作:,,4.1,现场指挥向总指挥报告机舱着火部位、火势、火的种类、灭火情况(假设火势较大无法扑灭,建议总指挥施放大型灭火系统)4.2,总指挥命令现场指挥、三副做好施放大型灭火系统准备;命令机舱里人员撤离机舱并通知现场指挥做好接应4.3,机舱里人员接到撤离命令后,戴上,EEBD,,拿着轮机日志撤离出机舱,(根据着火部位、火势大小机舱撤离人员可选择从机舱门或逃生孔撤出)4.4,机舱人员撤出后,现场指挥命令切断速闭阀、风机,切断电源并启动应急发电机重新检查天窗、烟囱门、机舱各通风筒、百叶窗、防火门、道门是否关好按照应变部署表制订的职责人员分头跑步执行现场指挥下达的命令,检查后向现场指挥报告完成任务情况后进入队伍中4.5,现场指挥点名核对人数后,向总指挥报告人员已齐,可以施放大型灭火系统5.,施放大型灭火系统:,,5.1,总指挥命令三副施放大型灭火系统,三副重复,“开始施放”然后按照机舱灭火施放程序操作施放5.2,三副施放后立即向总指挥报告;“施放完毕并正常”。
6.,采取的其他行动:,,6.1,总指挥命令现场指挥对各门窗再次进行检查防止泄露,保障灭火效果6.2,现场指挥命令有关人员进行检查6.3,有关人员对门窗仔细检查,确保无泄漏现象后,向现场指挥报告6.4,现场指挥再向总指挥报告无泄露情况6.5,总指挥命令现场指挥对机舱舱壁,连接机舱的住室地板、储藏间、货舱墙等处进行温度检查并不间断的巡逻,如以上部位温度明显增高,用消防皮龙喷射降温以使火情不扩散6.6,现场指挥命令有关消防员对机舱舱壁、连接机舱的住室、储藏间、货舱与机舱连接墙、等处进行温度检查巡逻,如有异常马上报告7.,再次探火:,,7.1,大型灭火系统施放过,4,小时后,经过连续检查机舱舱壁、住室、储藏间、货舱与机舱连接墙、地板等处手感温度明显下降,大型灭火系统以起到灭火作用,船长命令现场指挥进行再次探火7.2,现场指挥命令探火员进入机舱探火7.3,探火员对机舱各个角落全部检查一遍,如有余火可用灭火器彻底扑灭检查后撤出机舱向现场指挥报告火灾已被扑灭7.4,现场指挥向总指挥报告经探火,火已被扑灭7.5,总指挥命令打开机舱防火门、天窗、通风筒挡板进行自然通风7.6,待到机舱里用眼睛看不到烟雾时,命令探火员带上测氧仪对机舱里的氧气含量测试。
7.7,探火员进机舱测试含氧量,测量后撤离出机舱后向现场指挥报告“含氧量正常”7.7,现场指挥向总指挥报告“含氧量正常”7.8,总指挥命令现场指挥开机械通风、合上速闭阀,派消防员清理现场7.9,现场指挥命令电机员、三管轮开机械通风,合上速闭阀;消防员进入机舱清理现场7.10,清理现场结束全体船员列队演习集合点,现场指挥对本次机舱消防演习总结,表扬优秀人员,指出存在不足,以利于纠正7.11,总指挥拉响机舱消防演习结束警报(一长声)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