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总结

lisu****202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1.02KB
约6页
文档ID:157472363
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总结_第1页
1/6

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总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总结   一、工程概况: 大秘书网工作总结:    我队所承建管段起点里程DK70+000,终点里程DK72+600,含长链310米,线路全长2.91正线公里管段内共有大桥一座:为DK71+022.2  4-32m梁+1-48m钢梁跨泰薛公路大桥,全长192.9米;中桥三座:分别为 -DK71+709  1-32m梁西朱尹中桥,全长45.61米,DK72+028.36  3-24m梁马兰河中桥,全长84.61米,DK72+390  2-20m梁+2-12m梁后松园一号中桥,全长76.22米;涵洞八座:其中矩形涵五座,框构涵一座,盖板涵两座,共计186.34米路基填方24.3万立方米,最大填土高度7.2米     本段所经地区属南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地形较为平坦线路与省道泰薛公路交叉,并有许多乡村公路与线路交叉,交通便利线路经过地段地下水和地表水丰富,河流较多,沿线村庄较多,电力供应充足我队在施工时予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线路沿线、砂、石等地材产地分布较多,材料质量符合要求,运输条件便利     二、总体施工组织及规划实施     我队在承接施工任务后,马上由公司一位副总带领有关部门人员于2001年11月10日对我队胶新线管段进行施工调查,调查完毕后,精心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并按照施组安排。

组织精干队伍,调迁机械设备,于2001年11月15日开工,2003年8月31日顺利完成验交     1、工程实施指导原则 (1)施工技术指导思想概括本段工程特点,我队严格执行设计方案,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准确掌握技术标准,合理安排阶段工期,采取措施,减少施工干扰并组织全体技术人员认真审核设计图纸,吃透设计精神,编制施工过程作业指导书在复核制的原则下详细进行技术交底,现场施工完全在施工技术部门的指导控制下进行     (2)施工管理指导原则 我队施工管理的指导原则是:“安全保工期、优质创信誉,管理出效益、全面争第一,”其反映在施工过程中的实质工作表现是:突出一个“快”字,狠抓一个“实”字,立足一个“先”字,确保一个“环”字     2、现场管理模式,队伍安排     根据本管段的施工环境及工程特点,现场施工管理采用队、各专职部门、工区三级管理模式队长为决策层,各专职部门为管理层,工区为作业层根据上述模式,本管段由两个土石方工区,两个桥涵工区,一个线路工区,六个路基附属工区承担,详见后附组织机构图     3、临时工程 (1)临时用水:本地区地下水极其丰富,距地表仅两米,可直接饮用满足工地生活及生产需要。

    (2)临时用电:本地区电网发达,可接线用于生活及生产,并同时配备3台50KW发电机     (3)临时便道本地区路网发达,施工场地均有乡间道(宽5米,泥石路面)与泰薛公路相接基本能满足施工调迁及施工期间材料运输的要求同时在路基施工时,路两侧征地范围内,我队自行修建施工便道,以满足路基机械化施工要求     (4)临时施工驻地我队临时驻地设在箭口水利站内,土方及桥涵施工队伍均在施工现场搭建临时房屋及租用当地民房     4、材料采购及运输 钢筋:由济南局(业主)统一定购及运输     水泥:“山铝”牌由济南局统一定购及运输     中砂:采用小潘庄沙厂中砂,距工地18km,采用汽车运输     碎石:采用沂水石厂碎石,为石灰石,巨工地33km,采用汽车运输         5、机械设备配置表 机械设备名称 单位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挖掘机 台 神户制钢 1   台 卡特240 1   台 日立EX200 1   装载机 台 ZL50 1   自卸车 台 东尼12T 8   台 解放15T 8   推土机 台 鞍山120 3   压路机 台 CA14B 2   搅拌机 台 JS500强制式 2   发电机 台 50KW 2   台 20KW 2   钢筋切割机 台 GD40A 2   钢筋弯曲机 台 GW40-1 2   电焊机 台 BX1-300 24KVA 2   台 SBX2-300 24KVA 2   台 BX3-300 24KVA 2   卷扬机 台 JIMW5 1   台 TK16 1   灰浆泵 台 HB-3 1       三、施工进度安排及保证措施     1、工期目标本管段于2001年11月15日开工,因按业主要求,施工及验交开通日期由2004年1月31日提前到2003年8月31日,工期提前整整五个月。

    2、进度安排 主要项目工程进度如下: 路基工程:2001年11月26日~2002年10月30日 跨泰薛公路大桥:2002年5月19日~2003年3月26日 西朱尹中桥:2001年12月20日~2002年9月25日 马兰河中桥:2001年12月20日~2002年7月30日 后松园1号中桥:2001年12月5日~2002年8月26日 涵洞:2001年12月15日~2002年9月28日 3、工期保证措施 (1)组建强有力的指挥机构     (2)编制科学,严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采用先进施工方法和合理工艺流程,按网络计划组织施工阶段性工期目标,施工计划合理安排并留有调整余地     (3)配备性能先进,状况良好的机械设备     (4)供应物资及时,确保工程施工持续正常进行     (5)合理运筹资金,加强调控能力,确保工程施工正常运转     (6)充分利用施工黄金季节,实行倒班作业     (7)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     (8)实行目标管理,奖罚分明     (9)协调搞好与当地政府及人民的关系,排除施工干扰     四、征地及拆迁     我管段内征地及拆迁工作由队部一名副队长专门负责。

主要由局指来组织协调,因当地政府大力支持此项工作进行较为顺利     五、路地共建     我队自进驻施工管段后,由一名副队长专门负责,积极与当地政府部门及线路所穿越的各个村庄负责人进行接洽本着“互利、互助”的原则协调工作既保证工程的正常施工,又避免影响到当地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发扬中铁三局的优良传统,利用现有机械设备,为线路所穿越的四个乡村修桥,修路以及修建一些水利设施受到当地村民的称赞及感谢     六、施工工艺及方法     本段工程施工工艺简单,除泰薛公路大桥48m钢梁外,技术难度不大,按常规方法施工即可     1、路基工程 我管段内路基均为路堤,填筑工艺严格按照《铁路路基施工规范》及由技术部门编制的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作业指导书进行填土压实工艺 流程分为四区段,八流程分层填筑施工四区段是:填土→平整→碾压→检验;八流程是: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基底处理→分层填筑→铺摊平整→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面整形→边坡修整     压路机司机根据密实标准,填土厚度,按试验人员提供的控制遍数进行压实     2、桥涵工程 为确保桥涵工程质量,混凝土拌制全部采用电子计量由JS500强制式搅拌机拌制。

为确保桥梁墩台内实外美我队加大资金投入桥梁模板全部采用定型,整体式模板模板拼装前,对模板进行打磨、清洁、涂油为防止污染,涂油后即覆盖塑料薄膜,边浇筑边清除塑料薄膜模板采用脚手架支护外围,采用工字钢加肋,打眼穿螺栓加固,模板内无拉筋墩身钉帽一次浇筑成型由试验人员根据试验室下发的砼施工配合比,在浇筑混凝土前先制做几组试块,根据现场粗细骨料情况,选取最佳方案,砼浇筑完毕后,覆盖塑料薄膜养护并安排专人定时洒水养生,钢梁拼装架设详见后附论文     3、路基附属工程 附属浆砌采用挤浆法分层、分段砌筑,砌缝砂浆密实、饱满,石料应互相咬搭、交错,砌体砌筑完毕时及时覆盖,洒水养生     七、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1、质量目标 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确保全线达“部优”,创“国优”等管理目标的实现     2、质量保证体系 本段质量保证体系按照ISO9002;1994idtGB/T19002-1994《质量保证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标准,建立、保持决策层、管理层、作业层三级职责,权限明确的质量保证体系,实施项目质量体系工作     3、质量保证措施 (1)持续保持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对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和技术考核,坚持持证上岗制度。

做到各级领导、业务部门现场指挥,作业班组质量责任明确、考核奖罚明确,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创优积极性     (2)坚持质量工作一票否决制,强化质量意识,深入贯彻落实“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把创优工作贯穿到施工生产的全过程     (3)加强与建设、监理、设计单位的密切配合,主动听取监理工程师的意见,实现“四位一体”联合创优的质量工作格局     (4)健全内部检查制度,实行施工技术部门管理,质量检查部门监控的监管分立机制     (5)完善激励机制的约束手段,定期评比,奖优罚烈,运用经济杠杆,确保工程质量     (6)针对我队管段内跨泰薛公路大桥48m钢梁拼装架设成立QC小组针对钢梁拼装架设中的施工难度及施工条件开展QC小组活动,进行科技攻关,对架设方案进行研讨比选,同时向其它单位学习借鉴,最终采取墩梁式膺架法法架设,在钢梁拼装架设过程中相应地进行了十余次的QC小组活动,解决施工中不断发现的问题,在安全保质的前提下成功地完成施工任务,节约了大量的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应     八、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1、安全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为指导,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则组织施工。

本段的安全目标是: 无人身重伤及以上事故; 年负伤频率低于12‰; 无等级火警事故; 无机械及行车事故; 确保工程列车和运输安全; 确保施工区域内公路、河道畅通和安全; 这一目标已经顺利实现     2、安全保证体系 为实现上述目标,在立以队长为第一责任者的安全生产组织机构,自上而下形成安全生产监督保证体系,对施工生产实施全过程安全监控,对施工生产全过程和安全负全面责任详见附“安全体系组织机构图”) 3、安全保证措施 (1)严格执行国家、铁道部、济南铁路局关于安全生产的规定健全制度,完善措施,确保施工区域内人员和设施的安全     (2)实行安全风险抵压金制度,将各级领导及个人收入与安全生产挂钩,激发职工生产积极性,保证工程施工安全有序进行     (3)开展安全教育,上岗前,由单位领导负责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施工安全规则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特殊工种进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     (4)实行各项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把安全工作落实到每个人     (5)在完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同时,编制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细则,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经有关部门审核后遵照执行。

    (6)施工现场做到布局合理,场地平整,道路畅通,机械设备安置稳固,材料堆放整齐,用电设施安装触电保护器,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施工现场设醒目的安全标语和安全警示标志,提示工人注意安全,施工便道边坡稳定,并做好必要防护     (7)施工用脚手架、模板、钢架、支架等重结构经设计核算,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安全系数 -     (8)所有机具设备的操作人员均经过严格培训,持证上岗,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     (9)高空作业按规定配带安全帽,拴系安全带,挂安全网,脚手架搭设牢固稳定,提升设备严禁乘人     (10)施工所用机械设备、材料存放避免侵入公路路面占用公路路面,事先与交通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征得同意,办好有关手续后占用,占用路面地点前后按规定设置警告牌及夜间警示灯     (11)施工中,进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坚决服从安全,施行安全检查一票否决制,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以上为我队在胶新线工程中施工技术的总结,自2001年11月15日开工到2003年8月31日验交,历时一年零九个月,终于安全优质地完成了胶新线我队管段内的施工生产任务,为集团公司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