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考作文真题(河南版).doc

wux****u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8.50KB
约6页
文档ID:9452129
高考作文真题(河南版).doc_第1页
1/6

2012年新课标卷(河南用)  给材料作文: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考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800字作文2011年新课标卷(河南用) 中国崛起的特点  据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公布全球二十一世纪十大新闻,其中有关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崛起的新闻名列首位,成为全球最大的新闻该所跟踪了全球75万家纸媒体、电子媒体及互联网信息,发现其中报道中国崛起的信息有3亿多条 那么,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呢?《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在中国网民中进行了调查,结果排在前六名的分别是: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请根据以上材料,谈自己的所思、所想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0年全国I卷(河南用)餐桌,许多猫吃鱼,就一只猫捉老鼠,别的猫说:“有鱼吃还捉老鼠?2009年全国I卷(河南用)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加油!呷呷!”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08年全国I卷(河南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 胡锦涛、温家宝等党政军领导人迅速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 十多万解放军、武警和公安民警,各省市的救援队、医疗队、工程抢修队迅速进入灾区港台救援队和国际救援队飞抵灾区志愿者从四面八方聚集灾区救援物资从陆空源源不断运进灾区  一位中学教师趴在讲台上用生命保护了下面的四个学生,一位失去15个亲人的县民政局长连续指挥救灾五天只睡了七个小时。

幸存者生还奇迹还在不断突破,100小时、150小时、196小时……  中央电视台24小时播报19日14时28分举国哀悼  一样的爱心,不一样的表达捐款、献血、义演、关注……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07年全国I卷(河南用)阅读下面的画图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06全国卷Ⅰ(河南用)一只鹰抓了一只羊,被一只乌鸦看到了,乌鸦想学鹰抓羊,由于能力不够,结果被牧羊人抓到了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2005全国卷Ⅰ(河南用)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次,人们问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教授:“您创建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不料玻尔却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  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请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2004全国卷Ⅱ(河南用)① 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波兰谚语)③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达•芬奇)④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塞纳克) 面对各种说法,有人想:我该相信谁的话呢?也有人想:还是相信自己最重要请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2003年全国卷(河南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